地区电网无功优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1.85 KB
- 文档页数:4
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质量,还可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就设计与优化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无功补偿的原理无功补偿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引入一个等大反向的无功电流,来抵消原系统产生的无功电流,从而达到纠正功率因数的目的。
无功补偿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1、提高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
2、减少电力输送线路的损耗。
3、提高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二、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构成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主要由无功发生器、控制器、电容器和滤波器等组成。
1、无功发生器:是指产生相应大小的无功电流来抵消原系统的无功电流。
2、控制器:通过测量电网的功率、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调节和控制。
3、电容器和滤波器:用于支持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载,防止电力系统漏电和保护设备。
三、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控制器的选择应该根据无功补偿设备的类型和控制方式来确定。
控制器应该具有灵活的控制方式,可以满足电力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
2、选择合适的无功发生器:无功发生器的种类较多,应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比如,有些电力系统中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无功补偿,这时候就需要选择高速的无功发生器。
3、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和滤波器:电容器和滤波器的类型和参数应该根据电力负载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电容器和滤波器应该具有较高的电容量和滤波效率,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支撑和保护。
四、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优化通过对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系统进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1、控制器参数的优化:控制器参数的优化可以使得无功补偿设备的调节效果更好,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比如,可以通过控制器的PID算法来调节无功发生器的输出功率,使得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更接近于1。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建设摘要:随着电网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不断细化,电网无功补偿安装容量已经能够基本满足电网的负荷需要,但电网无功管理工作仍需加强,就目前县级电网无功优化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无功优化;管理;电网1 无功优化建设原则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网优化、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以改善电压质量、降低损耗、节约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无功优化管理水平为目的,逐步实现变电站、配电线路、低压配电台区的全网分区、分层电压无功优化。
2 无功优化的目的经过近几年的电网建设与改造,公司所属35kv及以上变电站基本上安装了足够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
但变电站的电容器均采用断路器分组投切方式。
这种采用人工投切电容器组的方式不能根据负荷及时的输出无功,且大大的加重了主变有载调压的动作次数,给我局设备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3 目前现状1)10kv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安装的还较少,不能够满足需要。
2)没有开展全网无功优化计算,还处于比较粗略的计算方法和仅仅凭借经验从事的状态。
需要进一步完善全网优化、提高优化效果。
3)农网低压线路存在三相负荷不平衡现象,损耗较大,没有达到经济运行的要求。
4)随着近几年“农网改造”、“农网完善工程”、“农村电气化建设”以及“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等农网工程的开展,对全市农村低压线路和设备进行了改造,增补了大批台区无功补偿装置。
目前县级电网低压配电台区的随器、随机补偿容量基本满足要求。
但因未加装配电台区采集终端,也无法对低压补偿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和远方控制。
5)无法实时监测用户的无功补偿情况,大用户不及时投退电容器会影响电网的无功补偿效果。
4 存在问题随着电网规模的增大及日益复杂,电压无功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表现在无功补偿虽然达到局部最优,但是全网电压无功质量却上不去。
目前电力系统进行无功规划和无功控制都是局部补偿,不能考虑到全网进行优化补偿。
目前县级无功电压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如:高、中、低压无功管理分离,这种管理模式造成管理上的脱节;无功管理理论缺乏、人员素质不高,还处于依据粗略、传统的计算方法和凭借经验指导工作;无功补偿进行了分层、分级补偿,在区域内达到了效果,但是没有实现全网的整体优化补偿。
麈月科技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制方案的总体设计汪海寰’(宁夏固原县供电局,宁夏固原756000)廿裔耍】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常j问题和省网最大的区男Il敲在于控制变量的不同,省网主要的控制手段是发电机的无功出力,是一个连续变量,而地区电网主要的控制手段是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和电容器的投切,是一些离散变量。
而且作为地区电网相对来说管辖范围较小,一般不需要象省网—祥谴}孑亍分区控制和分镪控制。
p蝴]地区电网;控制方案;总体设计1系统的控制原则在确保电网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基于从S C A D A系统采集的断面数据,从全网角度进行电压无功优化控制,实现无功补偿设备投^合理和无功分层就地平衡与稳定电压,实现主变分接开关调节次数最少、电容器投切最合理、电压合格率最高和输电网损率尽量小的综合优化目标。
控制原则如下:1)动态电压无功控制,该系统依据在线的SC A D A系统采集数据,实行全网范围内无功补偿设备和调压设备的控制决策和控制动作。
2)实现各节点电压尽量运行在上限,各变电站电容器尽量投入的运行方式,主变分接档位合理调节的操作条件。
3)同电压等级不同变电站电容器、同变电站不同容量电容器的无功补偿等,依据专家系统、潮流计算和灵敏度分析综合决策谁优先投八4)变压器分接开关档位调节次数按负荷、电压和时段自动分配,实现调节总次数不超过规定和尽量少的要求。
2系统基本原理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控制系统通过调度自动化S以D A系统采集全网各节点运行电压、无功功率、有功功率等在线数据,并依据全网历史资料,以地区电网电能损耗撮少为目标,以各节点电压合格,设备动作次数最少为约束条件,进行综合优化处理后,形成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调节、无功补偿设备投切控制指令。
借助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四遥”功能,通过调度控制中心自动执行,从而实现地区电网电压无功优化运行j3系统策略准则1)“A V C系统”首先对母线电压越限进行校正控制,在母线电压合格的前提下应用最优化算法进行全网无功优化。
基于BPA与OPF的电网无功优化研究电网无功优化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降低无功损耗,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在无功优化技术中,BPA(基于功率因数补偿的无功优化)和OPF(优化功率流调度)是两种常用的方法。
首先,BPA是一种基于功率因数补偿的无功优化方法。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感性负荷,导致功率因数较低。
BPA的目标是通过控制电网中的无功补偿设备,使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于理想值,降低无功损耗,提高功率传输能力。
BPA通过无功补偿装置自动调整功率因数,实现无功的补偿和调节。
BPA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控制策略相对较为直观,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无功损耗,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然而,BPA只能在静态条件下进行无功优化,无法考虑到电网的动态特性。
在实际运行中,电网的负荷和状态会不断变化,需要动态调整无功优化策略。
因此,引入OPF方法可以更好地对电网无功进行优化。
OPF是一种基于优化技术的无功优化方法。
OPF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考虑电网中各种约束条件,以经济运行为目标,对电网的功率流进行优化调度。
OPF同时考虑了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调整电网中各个节点的发电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电网的无功优化。
与传统的无功优化方法不同,OPF能够考虑到电网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能够更好地优化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OPF方法需要利用先进的优化算法和计算技术,对电网模型进行求解,确保求解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基于BPA与OPF的电网无功优化研究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无功优化的效果。
BPA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快速而直观的调节策略,用于静态条件下的无功补偿和优化;而OPF方法则可以作为一种高效而准确的优化技术,用于动态条件下的无功优化调度。
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使电网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够实现优化的无功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浅谈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王正风徐先勇摘要: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是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减小网损,提高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进行了总结,对目前无功补偿和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无功优化无功补偿非线性网损电压质量1前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量的增加,电网的经济运行日益受到重视。
降低网损,提高电力系统输电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是电力系统运行部门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电力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特别是随着电力市场的实行,输电公司(电网公司)通过有效的手段,降低网损,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可给输电公司带来更高的效益和利润。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优化和无功功率补偿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电力系统无功电源的合理配置和对无功负荷的最佳补偿,不仅可以维持电压水平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而且可以降低有功网损和无功网损,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经济运行。
无功优化计算是在系统网络结构和系统负荷给定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控制变量(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和机端电压水平、电容器组的安装及投切和变压器分接头的调节)使系统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网损达到最小。
通过无功优化不仅使全网电压在额定值附近运行,而且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电能质量、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因而无功优化的前景十分广阔。
无功补偿可看作是无功优化的一个子部分,即它通过调节电容器的安装位置和电容器的容量,使系统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网损达到最小。
2无功优化和补偿的原则和类型2.1无功优化和补偿的原则在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中,首先要确定合适的补偿点。
无功负荷补偿点一般按以下原则进行确定:1)根据网络结构的特点,选择几个中枢点以实现对其他节点电压的控制;2)根据无功就地平衡原则,选择无功负荷较大的节点。
3)无功分层平衡,即避免不同电压等级的无功相互流动,以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配电网无功优化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配电网无功损耗的分析和研究,得出配电与用户侧无功补偿优化的重要性。
同时对无功补偿规划、全无功随器补偿、低压侧三相不平衡的全电容补偿以及配电网无功设备的全局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主体性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无功规划全无功随器补偿全电容补偿全局管理我国配电网点多面广,结构复杂,负荷性质不同,负荷变化波动大,配电网的线损约占总损耗的43%,配网线损高的原因主要有:(1)无功补偿度较低;(2 )配电变压器损耗大;(3 )配网负荷不均衡。
配电网降损节能与提高电能质量工作的要点是减少通过联络线及联络变压器中电流的无功分量,无功补偿是电力网建设和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持网络无功平衡,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络损耗的有效措施。
1 无功损耗组成分析配电网的电压低,输电线路的电纳小,电抗小,充电无功少,无功损耗少,相对于负荷无功及变压器损耗而言可以忽略。
农村电网的无功损耗组成中,变电站主变压器约占10.1%,输电线约占1.23%,高压配电线约占3.87%,配电变压器约占41.4%,用户感性负荷约占43.4%。
城市电网的负荷比农村电网大,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比例稍大,但配网整体的无功损耗比例组成也差不多少。
可见,只要用户及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做到完全补偿,配电网的输电线路中就只有少量无功( 约 5.1%) 流动,损耗就可以大大减少,电压质量就可以大大提高。
因此, 配电网无功补偿的主体是用户无功及配电变压器的无功损耗。
2 无功补偿规划配电网无功补偿设备规划是配电网无功优化的重要而关键的内容之一。
为解决传统无功补偿规划方法的不合理与不科学现状以及因此带来的不良影响隐患,本文建议采用目前在国内已经较为成熟的专业配电网无功补偿规划软件来辅助进行无功补偿设备的规划和决策。
配电网无功优化规划软件以基于霍夫定律的前推回代潮流算法为基础,以定向变异遗传算法为寻优手段,结合灵敏度分析进行规划,同时提供人工干预功能,如人工设定投资约束、功率因数约束、电压合格率约束、补偿方式约束、补偿点数约束和负荷增长系数等,也支持人工指定补偿位置的规划决策,确保能够得到满足实际情况的、贴近现场需求的最优无功规划方案。
摘要:本文结合九江县电网实际情况,对提高电网供电电压合格率和功率因数合格率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期减小电网线损,确保电网安全。
关键词:无功优化电网九江县无功优化,就是在特定的系统结构参数及负荷下,通过对某些控制变量的优化所实现的一种无功调节手段,它的作用就是使系统的某一个或多个性能指标实现最优。
近年来,九江县所辖地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
在这种情况下,对提高电网供电电压合格率和功率因数合格率的方法进行研究,以确保供电安全,保障所覆盖地区的经济活动正常开展,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1九江县电网概况九江县供电区域位于九江电网中部,是九江电网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九江出口加工区、城西港区和九江县永安、新合、港口、江洲等17个乡(镇、场、区)9万余户36万居民供电任务。
目前新建110KV狮子变及其35KV、10KV配套出线工程已投入运行,大大改善九江县电网用电结构。
2010年九江县电网最高负荷为6.52万千瓦,出现在8月14日23:07时。
2011年电网最高负荷为8.51万千瓦,出现在8月17日20:55时,负荷同比增长30%。
九江县低压配电网采用放射状接线,基本实现分区供电。
低压线路中总长度约为1100km,低压线路以架空线路为主。
九江县供电公司对电网功率因数合格率考核要求,具体指标如下:①正常时期。
高峰负荷时段8:00 ̄11:00,14:00 ̄22:00;控制在0.95≤COSΦ≤1.00为合格。
低谷及腰荷负荷时段12:00 ̄13:00,23:00 ̄24:00,1:00 ̄7:00;控制在0.93≤COSΦ≤0.98为合格。
②春节期间。
在不存在无功倒送的状态下,应将设备运行24h控制在小于或等于0.97的范围内。
九江县电网采用的无功补偿原则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及“以分散补偿为主,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降损为主,调压与降损相结合”。
这些都符合国家电力公司的《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等规定的要求。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无功优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合理的调节电力设备的无功功率来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
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是在无功优化的基础上,通过闭环反馈控制的方式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进一步提高无功优化的效果和可靠性。
二、研究目的本项目旨在设计与实现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通过建立闭环反馈控制模型,实现无功优化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主要内容(一)设计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建立控制模型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设计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建立控制模型,包括根据无功功率曲线图像、功率因数、电压等参数来确定电力设备的控制策略。
(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根据系统的控制模型和实际需求,设计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无功功率优化模块、控制模块、人机交互模块等。
(三)系统实现及测试在软件平台上实现所设计的系统,并进行相应的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实用性。
四、研究方法采用基于闭环反馈控制原理的无功功率优化控制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等工具对电力设备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分析,制定出系统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模型。
同时,采用C++、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实现无功功率优化控制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最终搭建成为一个完整且稳定的系统。
五、预期成果及意义本项目将设计并实现一个地区电网无功优化闭环控制系统,并验证其实用性和有效性。
该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质量,稳定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