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能力培养用格式塔心理学来分析完型填空:看了一下课程文本里的关于格式塔心理学的阅读材料,很有收获。
做完形填空实质上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要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这种格式塔心理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做完形填空的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组织原则首先是图形和背景。
在一个视野内,有些形象比较突出鲜明,构成了图形;有些形象对图形起了烘托作用,构成了背景,例如烘云托月或万绿丛中一点红。
图形-背景交替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
例如,当一位听众在聚精会神地听报告,报告人的讲话就成了“图形”,周围人的议论便成了“背景”。
而当这位听众在与旁人讲话时,那么他俩的谈话就成了“图形”,而报告人的发言则成了“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这类变化,不仅在知觉中起作用,而且在学习和思维中也起作用。
由此可见,把一个完整的图形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是可以的,但最重要的是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完形填空题不也是如此吗?空出的空可以看作图形,已有的文章可以看作背景,背景对图形有一定的烘托作用,我们要根据背景,也就是已有的文本来填空,同时图形和背景是交替的,相对而言的,就像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完型中相对于已有的文本来说要填的空也是背景,我们也要看看填上空以后已有的内容能不能与其和谐统一为一个整体。
一篇完型就是一个整体,每一句、每一个空都是其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整体阅读与部分分析相结合,才能选出合适的词来填空,使完型成为一篇和谐的文章。
克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被迫困居在特内里费岛,便从事于黑猩猩学习的实验。
他给黑猩猩布置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观察它们如何解决问题,取得目的物——香蕉。
这种情境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动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动物和目的物之间则由实验者设置了障碍。
动物必须观察整个情境,领会目的物和障碍物的关系,然后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取得食物。
完形填空VS完型填空完Xing填空,英语名为"c1oze",是英语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一般是在一段完整的文字中去掉一些词语,要求答题者在给出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使语段完整,又叫"选词填空:现在的英语试卷上"完XMg填空"有两种写法,有时写作"完形填空",有时写作"完型填空",两种写法都很常见,使用频率不分上下。
笔者认为,这一题型名应写作"完形填空",不能写作"完型填空二因为,"完形填空"中的"完形"二字来自完形心理学。
完形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在20世纪初时诞生在德国,也译作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是德语ff GestaIt w一词的音译,意思是形式、形状。
"完形"中的"形"即形状、形式,"完形"的意思是完整形状、完整形式,即完整结构。
完形心理学认为结构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内部系统性整体结构决定其组成部分的性质,并认为人们会按一定的完形组织法则将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
其中有一条组织法则是闭合c1osure)法则:当人们看见一些不完整的视觉几何图形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这些不完整的视觉图形补全,使其形状完整。
1953年,威尔逊•泰勒(Wi1sonTay1or)在完形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创造完形填空,并将其命名为"c1oze"。
从题型设计来看,答题者解答完形填空的过程其实就是将不完整的文章段落不断补充完整,这与完形心理学中的闭合法则相符,"c1oze”一词正来自"闭合"(c1osure\因其理论基础为完形心理学,在引入这一题型时,"c1oze"被翻译为完形填空。
在心理学术语中,只有“完形"没有"完型《辞海》中有“格式塔心理学",释义中是“亦译‘完形心理学'"。
完形填空的心理学依据。
完型填空最初叫做完形程序(cloze procedure),是由WL.Taylor在1953年发明的。
其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Gestalt是德语词,意为“完形”,“经验的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观察物体形状时,会下意识地把形状中的空缺填补上去。
Taylor认为,人的阅读过程也是完形的。
把一个句子或一篇短文去掉几个词,就好像有空缺的图形一样,人们会“无意识地”把它们填补上去,使之成为完整的句子或文章。
请看下图,并回答:这是什么图形?这是什么图形?笔者相信,同学们看到这个图形的时候,都会做出同样的答案,那就是:缺了一个角的立方体。
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具体例证。
思考一下,我们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是不是死盯住缺的地方看,一看半天呢?并非如此,我们都是通过观察整体,然后才得出刚才的结论的。
再举个例子,请看下面一段中文,并补上其中的词:卡夫卡在去世的前一年,和他最后的情人住在维也纳。
有一天他在路上散步,看到一位小女孩丢了__,正哭得伤心。
卡夫卡安慰小女孩,说玩偶并不是丢了,而是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出去旅行了。
选项:A.玩具B.狗狗C.宝贝D.玩偶相信大家也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那就是:玩偶,其实这就是一道很标准的完形填空。
回忆一下,这道题是如何来解决的。
首先读到空格处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小女孩丢了什么东西,从空格之前的文字中看不出在何线索,于是我们继续往后读,把整句话读完。
在看到“玩偶并不是丢了”的时候,恍然大悟,发现这个句子与空格处体现了惊人的一致性,于是做答,空格处填:玩偶,这种做题方法在解决完形填空题时,被笔者称之为“复现结构”,其原理与上面提到的观察图形的方式是一致的,只研究空格本身对于解题毫无意义,关键是看清楚整体,在整体中寻找空格的提示线索。
请再来看下面的这道题目:when our friends are happy and " up " , that tends to influence us positively, when they are "down", that canhave a 75 impact on us .75.A)relative B)decisive C)negative D)sensitive本题选自2007年12月22日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真题,正确答案为C)negative,相信大家已经看明白了,本题单纯研究四个选项是不会有结果的,真正的提示线索在前文中出现过的Positively,两句话说法基本一致,但是方向相反,这也是一种复现结构。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完形填空的定义,种类,理论基础及每种不同的完形填空在英语语言测试中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设计完形填空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以便对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适合学生能力的完形填空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有所借鉴。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信息冗余理论;完形填空一、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观察到一个物体的形状时,他们将会无意识地补全该物体缺损的部分。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人们的阅读过程。
当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删除一些词或短语时,被删除部分像一幅缺损的图画一样。
人们在阅读此句子或文章时,会根据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意无意地补全这些缺失的句子部分或篇章部分。
格式塔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在大脑中对这种缺失的图画越熟悉,他们就越容易识别并补全所缺失的部分。
具体到语言学习中,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越高,那么他修补语言缺损部分的能力就越强。
2.冗余信息理论。
冗余信息理论是在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C.E.Shannon等人创立的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解释,冗余信息是指超过传递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
而这些信息往往有助于人们对他人话语或者文意的理解。
可以说,语言就是利用剩余信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理解,总是给出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信息。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利用冗余信息进行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冗余信息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使文意或话语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以方便听者或读者理解说话人或作者的意思。
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其对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语言感知度以及英语语言内部关系理解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正因为此,完形填空删除了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的冗余信息,以测试学生识别缺损部分并修补缺损部分的能力。
二、常见完形填空的种类1.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是由Oller于1979年提出来的,此种完形填空根据一定的固定形式进行删词。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摘要:简要介绍了完形填空的定义,种类,理论基础及每种不同的完形填空在英语语言测试中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设计完形填空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以便对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适合学生能力的完形填空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有所借鉴。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信息冗余理论;完形填空一、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观察到一个物体的形状时,他们将会无意识地补全该物体缺损的部分。
这种情况也适用于人们的阅读过程。
当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删除一些词或短语时,被删除部分像一幅缺损的图画一样。
人们在阅读此句子或文章时,会根据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意无意地补全这些缺失的句子部分或篇章部分。
格式塔理论认为,如果人们在大脑中对这种缺失的图画越熟悉,他们就越容易识别并补全所缺失的部分。
具体到语言学习中,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越高,那么他修补语言缺损部分的能力就越强。
2.冗余信息理论。
冗余信息理论是在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C.E.Shannon等人创立的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基础上提出的,。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解释,冗余信息是指超过传递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
而这些信息往往有助于人们对他人话语或者文意的理解。
可以说,语言就是利用剩余信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理解,总是给出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信息。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利用冗余信息进行英语学习是很重要的,冗余信息的必要性在于它可以使文意或话语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以方便听者或读者理解说话人或作者的意思。
冗余信息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提高其对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语言感知度以及英语语言内部关系理解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正因为此,完形填空删除了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的冗余信息,以测试学生识别缺损部分并修补缺损部分的能力。
二、常见完形填空的种类1.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是由Oller 于1979年提出来的,此种完形填空根据一定的固定形式进行删词。
- 194-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研究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完形填空中的应用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裴礼军引言:完形填空是各类英语语言测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在高考英语试卷中其分值为20分,占总分的20%。
考生要想取得理想的英语考试成绩,该题不容忽视。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该题型上感到比较棘手,最终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本文在揭示该题型设计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如何较好地解答该种题型所需要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的方法及技巧做一些探讨,希望对学生们平时的训练有所帮助。
一、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概述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威特海墨,其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
格式塔是从德语“Gestalt”音译而来,意思是“形状”、“形式”、“完形”。
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又被称为完形心理学。
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对事物进行感知时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去组织他们的知觉世界,其中的一个知觉组织原则就是完形原则(The principle of closure)”。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不完整的事物时总有一种把它补完整的冲动。
比如,看到去除了部分的长方形和椭圆,只要我们大脑里有长方形和椭圆的知识,我们仍然会认为它们是长方形和椭圆。
再比如,我们在嘈杂的环境里跟别人进行交谈时,总会遇到一些听不清楚的词,多半情况下我们不会叫对方重复说过的话,而是根据我们已有的语言能力和经验去推测对方所说的会是什么词,从而继续进行沟通。
二、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在语言测试中的应用演变20世纪50年代,W˙L泰勒以格式塔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完形填空”这一测量方法。
之所以叫它测量方法,是因为这一方法最初是用来测量母语学习者的阅读困难程度,就是把一篇母语文章删去一些字,看学习者能在多大程度上读懂原文,从而测定母语学习者的阅读困难程度。
格式塔心理学与英语完形填空复习备考一、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的关系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从局部建构整体的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心理学理论认为,世间万物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关联,井然有序的,而不是一些互不相干的独立成分。
1953年英国的一位中学老师威尔逊·泰勒把完形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英语测试中,创设了一种新的试题形式并命名为完形填空。
1968年,达耐尔首先应用完形填空对那些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学生进行测试,评估他们阅读第二语言的能力。
从那以后,完形填空受到了英语教学研究人员的重视。
现在已经成为高考试卷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大题了。
二、学生在做完形填空题时存在的问题学生常常对完形填空感到束手无策。
他们经常是做对一半,做错一半。
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三、完形填空复习备考计划1.克服畏惧情绪,培养基于已有图式建构新的图式的能力。
学生做完形填空时出错很多,于是一做完形填空就紧张。
其实他们早在上小学时就经历过完形填空这种形式的活动了。
小学生看故事书,有许多字不认识,但是他们都能把意思猜出来,并且猜得还很正确。
这是因为小学生对故事书里的故事背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就猜出来了。
这就是先有图式,然后又建构了新的图式。
现在换成英语文章了,仍然要依赖学生已获得的图式,再建构新的图式,完成阅读任务。
2022年高考山东卷的完形填空是一篇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7岁大的小女孩,她参加了一次舞蹈表演,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她失足落地。
但是她按照老师事前的嘱咐,保持微笑,顺利地完成了表演。
她后来回想起这件事时,对成功有了新的理解:她当时非常尴尬,有逃离舞台的冲动。
她进行了思想斗争,战胜了自己,不但留在了舞台上,并且微笑着完成了表演。
读完文章后,读者或许会对如何坦然面对窘境有新的思考。
这篇完形填空的难度小于2003年“我与表弟打壁球”的那一篇。
浅谈英语语言测试中的完形填空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了完形填空的定义,种类,理论基础及每种不同的完形填空在英语语言测试中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就如何设计完形填空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以便对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运用适合学生能力的完形填空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有所借鉴。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信息冗余理论;完形填空一、完形填空的理论基础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观看到一个物体的形状时,他们将会无意识地补全该物体缺损的部分。
这种情形也适用于人们的阅读过程。
当一个句子或者一篇文章删除一些词或短语时,被删除部分像一幅缺损的图画一样。
人们在阅读此句子或文章时,会依照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意无意地补全这些缺失的句子部分或篇章部分。
格式塔理论认为,假如人们在大脑中对这种缺失的图画越熟悉,他们就越容易识别并补全所缺失的部分。
具体到语言学习中,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越高,那么他修补语言缺损部分的能力就越强。
2.冗余信息理论。
冗余信息理论是在美国数学家兼通讯工程师C.E.Shannon 等人创立的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基础上提出的,。
依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说明,冗余信息是指超过传递最少需要量的信息量。
而这些信息往往有助于人们对他人话语或者文意的明白得。
能够说,语言确实是利用剩余信息,因为在正常情形下,为了保证明白得,总是给出比实际需要多得多的信息。
关于中国学生来说,利用冗余信息进行英语学习是专门重要的,冗余信息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够使文意或话语表达更准确的信息以方便听者或读者明白得说话人或作者的意思。
冗余信息能够关心中国学生提高其对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语言感知度以及英语语言内部关系明白得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正因为此,完形填空删除了一些有助于学生明白得文意的冗余信息,以测试学生识别缺损部分并修补缺损部分的能力。
二、常见完形填空的种类1.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
定距删词完形填空是由Oller于1979年提出来的,此种完形填空依照一定的固定形式进行删词。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漫谈高考英语题型专项训练-完形填空完形填空,作为一个高考题型,历来受到一线教师的重视。
该题型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熟练掌握部分考纲词汇,而且要有相当强的语篇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要求非常高。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和某一英语学困生沟通并了解其学习英语学习方面的困难,经常会听到的回答是:我完形还可以,但是我阅读看不懂。
相信有不少同仁和我一样不止一次接触到类似情形。
按道理此类学生应该是阅读不会,完形更不会。
为何他们会觉得完形比阅读容易呢?完形填空在一份高考试卷中比值不低。
江苏省高考现用英语试卷完形填空占20分,新英语试卷完形占30分,做好一篇完形相当于做好3篇阅读理解,可见性价比非常高。
但是,个人认为:要帮助学生提高完形填空,不能是简单地技能技巧的操练。
要帮助学生更上一层楼,我们教师要再次学习一下其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完形填空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基础(见下图)。
在母语及外语教学领域,各有所用,各有所长。
涉及到完形填空这个考试题型,我们主要要认识和学习格式塔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的研究者们发现人们在感知、认知事物的时候,总是以整体信息为主。
尽管有时获得的信息并不完整,但人们会下意识地将不完整的部分补全。
该过程是“具有特殊性的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具有整体原则的结构”。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一种完形,即在学习过程中人们通过组织情景的刺激,实现对情景关系的认识,构成一种心理上的完形。
随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研究的发展,源自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完形测试被引入语言学教学各个环节。
英语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题型设计就是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有效应用。
实际上,该测查形式就是设计者从语言能力成分观入手,把某一语篇去掉几个词,或只有空格,或提供首字母,或提供选项,让阅读者“下意识”地把空格补充完整,从而达到还原文章的目的。
虽然受试者的思考过程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就类同于把某一语篇类化成一个拼图游戏,一块一块还原,结果是一副完整的图画。
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与解题策略完形填空是各类英语测试中普遍流行的题型,在中考英语试卷中一般占1分,是权重较大的题型之一,也是同学们感到困难、得分率较低的一种综合性题型。
完形填空融单项填空、阅读理解等各种能力的检测于一体,可综合检测考生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完形填空主要题型有选择填空型、选词填空型和综合填空型。
在年中考中,大局部省市采用的是选择填空型的完形填空,下面试就选择填空型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和解题策略进展阐述,供同学们参考。
一、命题理论依据完形填空题型的命题原理是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按照该理论,当人们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如果删去某些词,读者依然能够从总体上理解和承受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且根据语境,凭借自己的语感进展推理、判断,能够将删去的词一一补上。
这是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组合,构成文章的根本成分是词汇、句子、语段和语意,它们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
英语完形填空试题有规律地或任意地删除掉某些词语,让考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所提供的语境,并以此为依据,把文章中有意挖去的空格局部补充完整。
二、命题特点完形填空题要求考生在阅读设置了假设干个空格的文章后,从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构造完整、意思通顺。
一篇完形填空测试考生哪方面的能力,与短文的空格设计密切相关。
如果空格要求考生填入介词、冠词等,那么这类空格为功能性空格;如果空格要求填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实义词,那么这类空格为语义空格。
从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完形填空试题看,完形填空试题的设计以语义空格为主,重点测试考生篇章阅读能力和语义理解水平。
也有英语测试专家将完形填空分为四种类型:词内项(根据所填单词本身意思确定答案)、词间项(根据所填单词前后的单词意思与用法确定答案,如固定搭配等)、句内项(根据所填单词所在句子的意思确定答案)、句间项(根据所填单词所在句子的前后意思乃至全文意思提示确定答案)。
攻破完形填空,领略“格式塔”之美作者:李艳霞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0年第07期笔者认为:在英语这个偏文的学科里,完形填空这个题型是最具理性思维的逻辑推理,清晰严谨之美的题目了。
不仅如此,完型填空题更给我们展示了属于她的“格式塔”之美。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中的Gestalt 是德语词,意为“完形,经验的整体”。
这派心里学家认为:人类观察客观事物时,往往不自觉地把不完整的事物看成是完整的,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意识地把事物中空缺部分填补上去。
人类的阅读过程也是完形的。
一个句子或一篇文章中去掉几个词,就好象有空缺的图形一样,人们也会不自觉地把所缺的词填补上去,直到使它成为完整契合,无可挑剔的句子或文章,这个追求“格式塔”的过程,不也如同艺术家雕琢作品一样,充满美感吗?这种命题形式将过去以句子为核心的语法单项选择变成以语篇为核心的语法填空。
这一转变体现了新课改由语法知识到语法技能的观念转变以及当今高考英语改革的趋势:突出语篇,强调在语篇中测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也恰恰说明了完型填空的重要性和它存在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然而完形填空题又是是学生感到最难把握的题型之一。
该题不仅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能力,更是对学生整体语篇意义理解的连贯性和运用语言的准确性考查。
具体归纳为以下七种能力:1)词语辨析能力; 2)语法结构分析能力; 3)语篇理解能力4)逻辑推理能力5)文化背景透析能力6)作者意图剖析能力7)生活常识综合运用能力。
对学生来讲还是非常具有障碍性和挑战性的题目。
那么如何带领学生攻破难关,领略完型填空的格式塔之美呢?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完形填空,呈现给考生的是分布均匀的空格,布局合理的间隔,精心预留的考点,显示了题目的的精致和耐人推敲的美感,文章结构严谨,上下文相互呼应。
可谓“文中无闲句,句中无闲字”。
每选一个选项都要考虑到选项所在的句子与上下文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要求考生做到上下文融会贯通。
高考英语专题复习--完形填空解题技巧指导格式塔心理学:当望见不完整的事物时,人们依据脑子里对事物的完整概念,会在思想上把它补全。
即:补全心理一.《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高考完形填空的规定:完形填空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完形填空共20题,考试时间为20分钟左右,分值为30分,占总分的20%。
在两篇题材熟识、难度适中的短文(约350词)内留有20个空格,每个空格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复原完整。
完形填空部分的目的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实力(测试实力要求大体接近高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水平。
)完型填空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实力:1)词语辨析实力2)语法结构分析实力3)语篇理解实力4)逻辑推理实力5)文化背景透析实力6)生活常识综合运用实力…二:完型填空试题主要特点:1.通常从一篇300-350词左右,文章中设空20个,首句不挖空;2. 内容完整, 逻辑性强, 语言结构严谨。
生词少, 难度适中。
3. 干扰项设计严密.一般状况下,四个选项的词性相同或属于同等或对等范畴,干扰项填入后在语法上一般不存在错误,对考生有很大的迷惑作用;4.突出语篇(语境),强调应用,留意交际;5. 考察重点多为实词: 名词/ 代词/动词/ 形容词/ 副词等;单词为主、短语为辅。
6. 关注语境背景学问, 侧重上下关联, 示意推断实力。
7.大多富有主动的教化意义,给人以人生的启迪或是充溢了生活情趣;记叙文对于叙事,描述类文章。
短文的首句,往往点明故事发生的人物(who),时间(when),地点(where),和事务(what)等背景状况。
例:It was a busy morning,about 8:30,when an elderly gentleman in his 80s came to the hospital .争论文1、争论文的设题往往多以上下文为基础,利用承前信息或滞后信息,使读者有所依托。
浅议完形填空命题分析^p 与解题方法 - 教育类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完形填空似乎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尽管完形填空这种非常传统的试题形式在高中乃至各类英语考试中不断出现,但许多学生在屡次与之亲密接触之后,仍然束手无策,完形填空果真那么难吗?一、完形填空的命题规律完形填空是以美国心理学家Wilson Taylor的“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为理论根据的。
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最根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历中显现事物的构造性和完好性,即人们有一种在内在规律的指引下,利用知识恢复不完好语言材料的自然倾向。
许多学生虽然非常熟悉完形填空,但对完形填空的命题原那么和本质特征等问题从未有过根本的理解,只能凭感觉来猜答案,而这种凭感觉的做题方法恰恰与完形填空的命题思路背道而驰。
出题人之所以“用心良苦”地将20个填空设计在一篇自成一体的完好文章之中,绝不是希望考生可以置完形文章的构造布局、上下文内在关系于不顾,而依靠感觉去直接猜答案。
完形填空就是在一篇语意完好的短文〔250~300词左右〕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出20个空白,造成语篇信息的中断,要求学生在整体理解文章的根底上综合运用所学的根底知识,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合理、缜密的分析^p ,判断、逻辑推理,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正确答案,重新复原文章的整体构造,是文章脉络明晰,语言流畅,逻辑严谨。
因此完形填空题是高考题型中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题型。
完形填空由未知信息+信息构成,要求考生先对信息进展充分的把握和理解,然后去破解未知信息。
大纲将完形填空的命题思路概述为:“完形填空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才能和语言运用才能,即在阅读理解根底上对篇章构造、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才能”。
二、完形填空的题型特征1.完形填空题注重语篇,突出整体;以文章的理解、逻辑的贯穿为设题的基准;淡化语法和固定搭配,强化上下文联络和词义辨析。
2.短文短小精悍,构造严谨,逻辑性强。
浅谈格式塔心理学在《高中英语》完形填空中的应用浅谈格式塔心理学在《高中英语》完形填空中的应用摘要:英语的完形填空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设计而成。
本文试图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从而降低学生做完形填空题的难度。
关键词: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填空相似性相近性封闭性完形填空是高考英语中常见的一种测试形式,而且分值很高,通常占到20分左右。
但是因为完形填空中设置了很多空,影响到了语意的理解,学生在这道题中失分很多。
那么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如果能够理解完形填空的设置原理,那么做这道题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完型填空是由泰勒(Taylor1953)根据格式塔心理学中的补全心理原理所发明。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当看见不完整的事物时,人们会根据脑子里对事物的完整概念,在思想上把它补全。
完形填空题正是出卷者挖了很多空,然后要求考生根据已有的信息对它进行补全的测试方式。
通过已知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的信息,而已知的信息和未知的信息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可以进行大胆的推断。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有:相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封闭性原则。
本文主要通过综合运用这三个原则来探讨完形填空中的解题技巧。
一、相近性(Proximity)某些距离较短或互相接近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如图,a中的线条被组合成了5对;b中的线条组合发生了变化,我们看上去更多的是四个框,两边各加一条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完形填空中与选项相近的部分容易形成一个整体。
因此,我们可以选项所在的这个空为中心,向上向下或者向左向右去寻找与选项词性相同或者具有某种联系的词,这些相近的词就会组成一个意义统一的整体。
如以下两道完形填空题,我们该如何解答。
For those people, he is "Gloves" Greenberg. How did he get that 18 ?18. A. job B. name C. chance D. message18题的选项是四个名词,那我们就近去找下上下文中的名词,看到上文中有"Gloves" Greenberg,我们就知道这是个人名,而且是一个别名。
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
格式塔心理学与完形填空图式要求
一、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与完形填空: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里储存着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图式),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和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这些已有的知识和完整的知识体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作用。
该理论还认为人们在感知不完整事物时,在内心深处总是倾向于将其补全,使之“完形”即一个完整体(图式);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它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
而完形填空正是一种需要补全,使之完形的残缺语篇材料。
因此,完形填空是一种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而设计的语篇综合测试形式。
完形填空是以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和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测试(Integrative Test),即从语篇(Discourse)的水平上来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完形填空的创始人威尔逊泰勒(Wilson Taylor)说:“完形填空并不直接涉及特定的意思。
它只是反复地从两种语言模式的相似之处取样:一种是写的人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语言模式,另一种是反映读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的猜测语言模式。
”
二、格式塔心理学予完形填空解题技巧的指导
众所周知,利用上下文(已有图式)推断空白未知信息(即建构新图式)是完形填空题的考查目的,所以借助文意的层层推进,可以准确预测情节发展和文意延伸,从而巧妙推断空白未知信息(新图式)。
现以下面这篇完形填空题为例,介绍如何利用“预测法”巧解题。
1、以首段内容为依据预测情节发生
2、以情节发展为依据预测情节发展
3 以情节发展为依据预测文章结局
三、做好完形填空题必备的技能
1、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近几年来的完形填空题的阅读量逐年提高,阅读时间减少。
考纲要求完形填空题篇幅为一段约 200,250 单词的文章,不过自 1998 年起高考完形填空在词数上都超过 260 个单词,答题时间由原来的 18 分钟减少为 15 分钟。
这在阅读难度及速度上都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领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完形填空人为地设置了很多空格,使文章支离破碎、残缺不全,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
考生必须跳过空格,快速领悟文章主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路连贯,理解不偏离文章中心。
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是指根据文章的主旨,通过上下文暗示,对整篇文章、整个段落或整个意群的整体文义的把握。
3、排除错误干扰的能力
完形填空题干扰项的干扰一般与语法结构无太大关系,重在文意干扰。
因此,只要把握了文意和具体的语境,排除错误的干扰项就会很容易。
4、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完形填空的文章是一个意义相关联的语篇。
它围绕一个话题论述,在行文中词语重复、替代、复现和同现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这个特点,某一个空格所对应的答案很可能就是在上下文中复现或同现的相关词,考生可以根据这些词之间的有机联系确定答案。
所以,解题时应联系上下文,寻找相关线索,如某一个词的原词、指代词、同义词、近义词、上义词、下义词和概括词等。
但是,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重复地阅读文章,不能读到后面忘记前面,再读前面时忘记后面的。
因此,在做完形填空时要培养一种捕捉并记忆相关信息的能力。
5、良好的英语语感
在做完形填空题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平时也要注意朗读,增强语感更为重要。
众所周知,语感非一蹴而就,也非可望不可及。
它的增强需要通过大量阅读,科学训练和实践感悟。
大量阅读各种各样题材的文章,比如:学习生活类、文化体育类、科学技术类等等;还要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比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四、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带来的启示:
1、人们感知事物的顺序是由整体到部分,是一个bottom-up的过程。
因此,我们做完形填空的正确的方法因该是先整体后部分,浏览全文把握大意,为进一步“完形”唤醒已有的知识储备。
2、“完形”是利用已知图式建构未知图式的过程。
一般来说,大脑中已知图式越丰富,其建构过程越简单,反之就越困难。
这里的所谓图式就是指知识。
因此,要做好完形填空,我们必须增加知识储备,它包括:本学科知识、跨学科知识、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目标语国家的风俗人情、历史文化等。
总之,要夯实英语语言基础,为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搭建平台。
3、“完形”是一个综合利用已知和未知信息建构一个与原有信息(图式)最契合的全新图式过程,它需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关联的信息。
所以我们在做完形填空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瞻前顾后,左右逢源”。
充分利用语境信息,进行归纳、判断和推理,正确理解篇章结构,掌握文章主题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