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 课件 第三章 培养目标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0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2.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其基本内涵;3.领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
所谓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就是通过职业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培养目标规定了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方向、规格与内涵,是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检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富有成效的标准。
第一节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定是其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社会经济状况对一定层次、一定规格人才需求的一种主动反映,在形式上它又是某一类型学校的办学性质与教学任务的集中体现。
因此,在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对培养目标有着制约和影响的种种因素,尤其是国家相关政策、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以及人才使用等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
一、党和国家的法律和教育政策法律和政策是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因素,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根据国家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而制定的,其中有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其内容包括教育的指导思想、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等。
教育政策是一个国家依据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基本任务、基本方针制定的,同时,教育政策又是教育法规制定的依据。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文件和教育法规,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确定自身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大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确定具体培养目标时,要以这些教育政策及法规为依据,1996年颁布并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社会用人制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改革用人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
一、引言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内涵,是对职业教育学习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应掌握的基本技能、知识和素养的描述,是职业教育评估及实施的重要依据。
二、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
1.技能方面: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和基本技能等,职业技能应涵盖有关职业的实践能力、应用技术,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职业道德和社会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基本技能则是指阅读、写作、计算机技能等基本技能。
2.知识方面: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包括职业知识、基本知识、通用知识等,职业知识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有关职业的基本理论、原理、概念等;基本知识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数理、语文等科目的基本知识;而通用知识则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古今中外的文化常识,以及能够尊重人权、尊重知识,有利于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等。
3.素养方面: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涵盖心理健康素养、终身学习素养、科学决策素养等方面的要求,需要培养学习者自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等,并培养学习者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能力,以及正确的职业决策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结语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决定着职业教育学习者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能力、素养和思维方式,是职业教育评估和
实施的重要依据。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设定应融汇技能、知识、素养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充分和更有效地满足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发展要求。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
--职教师训(ysxzjpt)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从目标定位来说,应该是“准职业人、预备队“,而非少数技术尖子或者说职业教育不可能“量产大师”。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就是经过新兵连训练出来的合格新兵。
他们还不是骁勇善战的士兵,因为他们还没有经过枪林弹雨,更不可能是指挥若定的将军。
但职业教育要让绝大多数毕业生有能成为骁勇善战士兵的潜质,让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精神。
职业院校培养的就是刚刚拿了驾照的新手,绝不是某一级别的汽车方程式大赛上的超一流冠军车手。
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不是专业高手,一定是一个合格的职业新手,学校要为学生将来能成为职业高手奠定基础,让他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经过摸爬滚打,经过实践的千锤百炼最终成为职业高手,成为能工巧匠,甚至成为大国工匠。
职业院校“培养合格的准职业人”这个目标定位是切实可行的。
有了这个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们才能科学有效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搞职业技能大赛,拿几个奖项,甚至拿几个国际大奖,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都应该达到的水平,更不是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营造氛围来推动学生甚至全社会,崇尚技能、尊重劳动,苦练本领是有益的,但其作用仅限于此。
如果是举全校之力,把最优秀的师资和最先进的设备去集中训练几个参赛选手,那就与我们的办学目标、办学宗旨相去甚远了。
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准职业人,合格的职业新手,并有将来成为职业高手的潜质。
详情请关注”职教师训“公众平台”,收看职教理论与实务“系列幕课”。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嘿,大伙儿,咱们今儿个聊聊职业教育那点事儿,说白了,就是让咱们的手艺活儿、脑袋瓜子里的知识能实实在在派上用场,不光自己吃得香,还能给社会添把柴火。
你想啊,咱们从小到大,学了多少书本上的知识,可有时候总觉得离生活远了点儿,像是隔着层纱。
职业教育呢,就像是直接给你开了扇窗,外面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场景,里面是你即将掌握的技能。
它不跟你玩虚的,直接上手,让你在干中学,学中干,那成就感,啧啧,不是一般的爽!咱举个例子,小李啊,以前也是个爱玩游戏的小伙子,天天抱着电脑不撒手。
家里人愁啊,这以后能干啥?结果,小李进了个职业学校,学的就是计算机技术应用。
嘿,这下可好,以前的游戏瘾变成了现在的工作热情,编程、设计、网络维护,样样拿得出手。
现在,小李不仅自己开了一家小公司,还时不时给学弟学妹们传授经验呢,那场面,简直就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再瞅瞅老张,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兄弟,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
可随着时代变化,传统农业也得升级换代。
老张就参加了村里的职业培训班,学起了现代农业技术。
无人机喷洒农药、智能温控大棚、互联网销售农产品……这些新词儿,老张现在张口就来。
现在,他的农田成了村里的示范田,还带动了周边乡亲们一起致富呢,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你看,职业教育就是这么接地气,它不挑人,不论你是学霸还是学渣,只要你愿意学,肯努力,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而且啊,它还紧跟时代步伐,啥热门学啥,啥实用教啥,让你永远不会掉队。
所以说啊,朋友们,别小看了职业教育,它可是咱们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咱们国家要强大,就得有千千万万个像小李、老张这样的技术能手、创新达人。
咱们自己呢,也得争口气,多学点真本事,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纷呈!。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培养目标: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
培养目标一直在变,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A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
高职培养的人才类型是实用型、应用性,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有差异的;人才层次是高级专门人才,比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要高(如比技术员高一层次的高级技术员),
即现在提出的所谓高技能人才: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工作场合和岗位是基层第一线。
扩展资料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中后职业教育所谓高中后职业教育,顾名思义是在高中教育基础上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它只需满足简明判据中的条件1即可,故而其外延远远大于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级职业培训要区分这两个概念,首先要区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从广义上来讲,职业教育可以包容职业培训;而就狭义而言,二者应是并列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度-高等职业教育
1。
《职业教育学》课程大纲课程编码学分3学分总学时 48学时课堂教学学时:3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16适用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职业教育学是我院职业师范类专业的教育理论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培养学生应用职业教育学分析职业教育领域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成为专业化教师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教学进程安排: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职业教育学与职业教育1.教学目标:初步认识职业教育,学习职业教育学的方法和意义。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发展阶段及其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职业教育的相关概念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2)了解职业教育的历史和发展(3)掌握职业教育学的方法和意义(4)掌握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5)理解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概念和特征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5.课外阅读资料:李向东、卢双盈主编《职业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6.作业:小组讨论记录,课后交第二章职业教育体系与结构1.教学目标:了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和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趋势。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构建职业教育体系难点:如何构建职业教育体系3.教学内容和要求:(1)掌握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2)了解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3)掌握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方法(4)了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趋势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课外阅读资料:周明星、杨金梅主编《职业教育学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6.作业:习题,下次课前交第三章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1.教学目标:掌握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构建方法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素质结构,不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构建难点:不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目标的构建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2)掌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3)掌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素质结构(4)学会运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素质结构构建不同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问题讨论法5.课外阅读资料:周明星、杨金梅主编《职业教育学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6.作业:小组讨论记录,下次课前交第四章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1.教学目标:掌握专业设置的方法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专业设置的含义、原则难点:专业设置的方法、校本专业设置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专业设置的概念(2)掌握专业设置的原则和要求(3)掌握专业设置的程序和方法(4)学会根据专业设置的程序、方法、原则、要求设置校本专业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5.课外阅读资料: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作业:读书笔记第五章职业教育的课程1.教学目标:了解典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职业教育课程概述与模式难点:职业教育课程的构建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职业教育课程的概念(2)掌握典型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构建(3)了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5.课外阅读资料:李守福编著《职业教育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作业:课堂作业第六章职业教育教学1.教学目标:掌握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了解教学评价与质量控制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教学任务与内容、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教育评价的基本知识、考核方法与分析难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学质量的控制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职业学校教学原理(2)理解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教学任务与内容(3)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原则(4)掌握职业学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5)学会运用教学评价与质量控制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课外阅读资料:刘春生、徐长发主编《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6.作业:课堂作业第七章职业伦理1.教学目标:了解职业伦理及东西方职业伦理的差异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东西方职业伦理的差异难点:职业和生活关系,职业伦理内涵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职业和生活关系,职业伦理内涵(2)了解现代社会和职业伦理的关系(3)理解东西方职业伦理的差异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5.课外阅读资料:李守福编著《职业教育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作业:小组讨论记录,课后交第八章职业学校的教师1.教学目标:了解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与要求,掌握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务与评聘以及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与提高,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难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3.教学内容和要求:(1)理解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化的概念(2)了解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与要求(3)掌握职业学校教师的职务与评聘(4)掌握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和方法(5)掌握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6)重点掌握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5.课外阅读资料:卢双盈、李向东主编《职业教育学》,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6.作业:课后习题,下次课前交第九章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1.教学目标:了解职业资格制度的产生及其特点,理解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关系及职业学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职业资格证书内涵、产生与发展难点:职业学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职业资格制度的产生及其特点(2)理解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关系(3)掌握职业学校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途径和方式4.教学过程与方法:教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5.课外阅读资料:李守福编著《职业教育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作业:课堂作业第十章职业与职业指导1.教学目标:了解职业和职业指导的概念,掌握职业教育领域职业指导的实施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职业的意义、特性,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职业指导的意义,当今主要的职业指导理论,职业指导的方法,职业指导的发展趋势难点:职业指导的实践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职业的概念(2)了解职业指导的概念(3)理解职业指导的意义(4)掌握当今主要的职业指导理论,职业指导的方法(5)了解职业指导的发展趋势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5.课外阅读资料: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作业:小组讨论记录,课后交第十一章职业培训1.教学目标:理解职业的意义、特性,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职业指导的意义及当今主要的职业指导理论,职业指导的方法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职业的意义、特性、,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职业指导的意义,当今主要的职业指导理论,职业指导的方法难点:职业指导的实践3.教学内容和要求:(1)理解职业的意义、特性(2)了解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3)了解职业教育领域职业指导的实施(4)理解职业指导的意义(5)学会运用当今主要的职业指导理论(6)掌握职业指导的方法4.教学过程与方法:教授法5.课外阅读资料:卢双盈、李向东主编《职业教育学》,兵器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6.作业:课堂作业第十二章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与展望1.教学目标:了解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新时期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任务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新世纪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新时期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任务难点: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3.教学内容和要求:(1)了解21世纪初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特点(2)了解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历史(3)理解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任务4.教学过程与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5.课外阅读资料: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6.作业:以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小论文,期末交四、学习过程记录和考核要求职业教育学的学习成绩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过程考核在学期过程之中进行,在每章学习完成后,以检查学生讨论记录、习题、课外学习笔记等方式进行考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职业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的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目标,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具有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扎实、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具有一定的定量计算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学生应当在德育、能力、智育、体能、利育、情商、美育方面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潜质,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应当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
具有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这是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德育为先”的具体要求。
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立德树人,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这是所有先进国家对职业人的首要要求,是育人为本的首要要求。
应把德育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特别是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
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学生在校期间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职业院校的学生还要具有“系统的应用知识”。
这些知识首先要“能应用”;其次“要系统”。
职业院校学生还应当具备今后一生发展必需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定量计算能力。
特别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没有系统的知识,没有必要的理论,没有定量的计算能力就不是高等教育,这是“高职”区别于“中职”的重要内容。
在今天的信息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终生学习、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取代了“在校学习、上岗劳动”的落后理念。
所以,学生未来一生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被提到很重要的位置。
职业院校的学乍应当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廊’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能够从职业岗位的第一线顺利起步。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能够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式,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人才,以满足不断升级的产业和社会需求。
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贴近市场需求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职业教育应该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注重实践能力的。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实习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从而达到能够胜任职业工作的目标。
第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强调职业素养的。
职业素养是指在职场中所需要的一系列素质和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
第四,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
职业教育不仅仅是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职业进行培养,而应该是多元化的。
因为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职业教育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出多种类型的人才,以满足不同行业和职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与时俱进的。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变化,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应该与时俱进。
职业教育应该不断关注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培养更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贴近市场需求、注重实践能力、强调职业素养、多元化和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和行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