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课件-5飞呀飞 (1)-湘教版(2014秋)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3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飞呀飞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章《飞呀飞》,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习、音乐节奏感知、舞蹈动作创编。
教材中主要围绕“飞”这一主题,通过歌曲《飞呀飞》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舞蹈结合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飞呀飞》的歌词和旋律,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增强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变化部分的处理,舞蹈动作的创编。
教学重点:歌曲《飞呀飞》的学习,音乐节奏感知,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课件、舞蹈视频、卡片学具:学生用书、彩色笔、纸张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让学生感受飞翔的乐趣。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会飞的东西?它们是怎么飞的?2. 歌曲学习(1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飞呀飞》,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分组学习,每组学生跟唱歌曲,教师指导纠正。
针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和练习。
3. 音乐节奏感知(15分钟)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节奏图案进行拍手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创作,展示并分享成果。
4. 舞蹈动作创编(10分钟)教师播放舞蹈视频,让学生模仿学习。
学生分组创编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并给予建议。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
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歌曲歌词2. 音乐节奏图案3. 舞蹈动作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今天学习的歌曲《飞呀飞》,创作一首关于飞翔的小诗。
答案示例:飞呀飞,飞向蓝天,小鸟欢歌,花儿笑颜。
梦想的翅膀,带我翱翔,快乐的世界,就在前方。
2. 作业题目: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会飞的东西,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蝴蝶,翅膀绚丽多彩,翩翩起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歌曲《飞呀飞》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与舞蹈的紧密结合。
2024年一年级上册音乐课件5飞呀飞 1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2024年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一章《音乐的世界》中的第五节《飞呀飞》。
具体内容包括:湘教版《飞呀飞》歌曲学唱,认识音高、节奏基本概念,以及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孩子们的听觉和音乐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会唱《飞呀飞》歌曲,并理解歌曲表达的意境。
2. 培养学生对音高、节奏的基本认识,激发音乐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高的辨识和节奏的掌握。
教学重点:学会《飞呀飞》歌曲,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音乐教具(如小乐器)。
学具:音乐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鸟儿飞翔的画面,引导学生们观察并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鸟儿是怎么飞翔的?”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体会飞行的韵律。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播放《飞呀飞》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指导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每组轮流演唱,其他组进行评价。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音高、节奏的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
(2)举例说明音高、节奏在实际音乐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音高、节奏的辨识。
(2)分组进行音乐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旋律。
(1)每组分享创作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飞呀飞》的歌词。
2. 黑板右侧:音高、节奏的图示和说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飞呀飞》,并用自己的话描述歌曲表达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如自然界的鸟鸣、车辆行驶的节奏等,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一年级上册音乐课件5飞呀飞 1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对应章节为《飞呀飞》。
内容涵盖了基础乐理知识、歌曲学唱、音乐欣赏和简单动作创编。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学习简单的节奏;学唱歌曲《飞呀飞》,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欣赏相关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识别与运用,提高音乐节奏感。
2. 通过学唱《飞呀飞》,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创编动作的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识别与运用。
教学重点:歌曲《飞呀飞》的学唱和音乐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乐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同学们模仿小鸟飞翔的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础知识学习:讲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识别与运用,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
3. 歌曲学唱:教授歌曲《飞呀飞》,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节奏和音高演唱。
4.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典型节奏,讲解如何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表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监督,确保掌握节奏。
6. 音乐欣赏:播放相关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审美能力。
7. 动作创编: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创编简单动作,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示例。
2. 歌曲名《飞呀飞》及重点节奏。
3. 音乐作品欣赏推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创作一段简单的节奏,并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学唱《飞呀飞》,录制演唱视频。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识别与运用,学会了歌曲《飞呀飞》的演唱。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指导。
小学音乐《第5课飞呀飞》课件1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五课《飞呀飞》,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旋律,学习歌曲《飞呀飞》,了解简单的乐理知识,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飞呀飞》的旋律,熟练演唱。
2. 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节奏等,并能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符、节奏的认识与运用。
2. 教学重点:歌曲《飞呀飞》的旋律掌握,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乐课件、音符卡片、节奏棒等。
2. 学具:音乐书、笔记本、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飞翔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飞翔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播放歌曲,学生聆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入本节课内容。
2. 新课内容:a. 认识旋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歌曲《飞呀飞》,让学生感受旋律的优美。
b. 学习乐理知识:通过讲解音符、节奏,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
c. 实践演唱: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纠正错误。
3. 例题讲解:以歌曲《飞呀飞》为例,讲解音符、节奏在歌曲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跟随教师演唱歌曲,加强旋律记忆。
六、板书设计1. 第五课飞呀飞2. 内容:a. 旋律线条b. 乐理知识:音符、节奏c. 歌曲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歌曲《飞呀飞》,家长签字确认。
b. 画一幅与飞翔相关的画,并配上适当的音乐旋律。
2. 答案:a. 演唱熟练,节奏准确。
b. 画作生动,旋律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欣赏学生的演唱。
b. 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比赛、音乐剧表演等。
c. 推荐相关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欣赏。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乐理知识讲解;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演唱环节;3. 作业设计中的演唱与画作结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音乐实践活动。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飞呀飞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章《飞呀飞》一课。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认识音符“五线谱”中的高音“do、re、mi、fa、sol、la、si”,通过歌曲《飞呀飞》学会简单的旋律演唱,理解音乐中的节奏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和基本音乐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飞呀飞》的旋律,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音符“fa”和“si”的识别与演唱,以及音乐节奏的把握。
教学重点:歌曲《飞呀飞》的旋律演唱,以及对音乐节奏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五线谱卡片、音符卡片。
学具:音乐课本、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鸟儿飞翔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飞行的快乐,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五线谱的基本知识,讲解音符“do、re、mi、fa、sol、la、si”的位置和唱名,让学生认识并熟悉这些音符。
3. 示范:教师演唱歌曲《飞呀飞》,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节奏感。
4. 练习:分组练习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旋律和节奏。
5. 互动:进行“音乐接龙”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音符和节奏。
六、板书设计1. 五线谱音符“do、re、mi、fa、sol、la、si”的书写。
2. 歌曲名《飞呀飞》和歌词。
3. 音乐节奏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请同学们向家长演唱《飞呀飞》,并解释歌曲中的音符和节奏。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音乐社团,进一步培养音乐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音符“fa”和“si”的识别与演唱。
2. 教学重点:歌曲《飞呀飞》的旋律演唱,以及对音乐节奏的理解。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飞呀飞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章《音乐小天地》中的《飞呀飞》。
本节课通过歌曲《飞呀飞》让学生感受和表现飞翔的感觉,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学习、节奏练习、舞蹈动作创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飞呀飞》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舞蹈动作创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舞蹈动作的创编。
2. 教学重点:歌曲《飞呀飞》的旋律、歌词和节奏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彩色笔、舞蹈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动画《小猪佩奇》中飞行的一段视频,引出飞翔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飞呀飞》,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氛围。
b. 分组学习歌词,让学生跟唱歌曲。
c.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集体演唱歌曲。
3. 节奏练习:a. 教师示范歌曲中的节奏,学生模仿练习。
b. 分组进行节奏练习,相互纠正,提高节奏感。
4. 舞蹈动作创编:a.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学习。
b. 学生自由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创新和团队协作。
c. 分组展示舞蹈,互相评价,给予鼓励。
5. 随堂练习:a. 学生独立演唱歌曲《飞呀飞》。
b. 教师检查节奏练习和舞蹈动作创编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飞呀飞》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歌曲旋律。
3. 歌词:展示歌曲歌词。
4. 节奏练习:展示节奏谱例。
5. 舞蹈动作:简笔画展示舞蹈动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飞呀飞》,创编舞蹈动作。
2. 答案:学生将演唱歌曲的录音和舞蹈动作视频提交给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观看学生的演唱和舞蹈表演。
b.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音乐节,展示所学成果。
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飞呀飞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第四章《飞呀飞》,详细内容包括了对天空、小鸟飞翔的描绘,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音乐与自然结合的美妙。
具体章节为第4.2节《小鸟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飞呀飞》的旋律和歌词,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对音乐的热爱。
3. 通过集体合作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把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等。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小鸟飞翔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激发学生对飞行的兴趣。
2. 歌曲教学(10分钟)(1)教师钢琴伴奏,带领学生学唱歌曲《飞呀飞》。
(2)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注意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演唱效果。
3. 例题讲解(5分钟)(1)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引导学生掌握。
(2)分析歌曲中的音高,帮助学生正确演唱。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个别指导。
(2)集体演唱,教师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5. 创编活动(10分钟)(1)引导学生根据歌曲主题,创编小鸟飞翔的动作。
(2)分组展示,互相评价,选出最佳创意。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集体演唱歌曲,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飞呀飞》2. 内容:(1)歌曲旋律和歌词(2)节奏变化和音高(3)小鸟飞翔的动作创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歌曲《飞呀飞》,并创编小鸟飞翔的动作。
2. 答案:学生演唱歌曲,家长协助拍摄视频,至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习性和特点。
一年级上册音乐5飞呀飞1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第五章《飞呀飞》,具体内容为第1课。
本课以“飞”为主题,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音乐中的飞行元素,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表达。
主要内容包括歌曲《飞呀飞》的学唱、音乐游戏和简单的乐理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飞呀飞》的旋律和歌词,并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了解飞行元素在音乐中的表现。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音乐游戏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变化。
2.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飞呀飞》的旋律、歌词和音乐游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音乐课件、多媒体设备。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飞行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与飞行相关的词语,激发学生对飞行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过程:学生观看图片,说出与飞行相关的词语,如“小鸟”、“飞机”等。
2. 新课学习:学习歌曲《飞呀飞》。
过程:a. 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b. 教师分句教唱,学生跟唱,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c. 学生分组学唱,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3. 音乐游戏:飞行接力。
过程:a.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按照指定的节奏和旋律,演唱歌曲《飞呀飞》。
b. 每组演唱结束后,下组同学迅速接上,形成飞行接力的效果。
4. 知识拓展:介绍简单的乐理知识。
过程:教师简要介绍音符、节奏等基本乐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飞呀飞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歌词:分句展示4. 乐理知识:音符、节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长一起演唱歌曲《飞呀飞》,并尝试为歌曲编创动作。
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给予评价。
2. 拓展作业:了解其他与飞行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小星星》、《飞机起飞》等。
2024年一年级上册音乐课件5飞呀飞 1湘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章节为《飞呀飞》。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简谱,学习音高、音长基本概念,学习歌曲《小燕子》和《飞翔》,通过歌曲学唱和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演唱简单的音符。
2. 培养学生对音高、音长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歌曲《小燕子》和《飞翔》,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简谱的认识,音高、音长的把握。
2. 教学重点:歌曲《小燕子》和《飞翔》的学唱,动作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卡片。
2. 学具:音乐课本、简谱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小鸟飞翔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鸟的飞行,感受音乐与飞翔的关系。
2. 简谱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简谱的基本概念,如音名、音高、音长等,通过卡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简谱。
3. 歌曲学唱(10分钟)a. 教唱歌曲《小燕子》,引导学生注意音高、音长的变化。
b. 分组学唱,每组挑选一名领唱,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a. 出示简谱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b.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演唱,巩固所学知识。
5. 动作表演(5分钟)教授学生简单的舞蹈动作,配合歌曲《飞翔》进行表演。
a.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简谱知识框架,包括音名、音高、音长等。
2. 黑板右侧:歌曲《小燕子》和《飞翔》的简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演唱歌曲《小燕子》和《飞翔》。
b. 家长协助录制孩子的演唱视频,至班级群。
2. 答案:a. 歌曲演唱:注意音高、音长的准确。
b. 视频反馈:观察孩子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