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复习课.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2.15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优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以及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数位,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重点:小数的意义、数位以及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为例,引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如:一支铅笔0.5元,一块橡皮0.3元,计算买这两样东西需要支付多少钱?2. 例题讲解(1)小数的意义和数位。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3)通过实例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1)给出一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讨论并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意义和数位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3. 例题解答4. 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2.3 + 4.7,5.6 2.8(2)应用题:小华买了一支铅笔0.5元,一支圆珠笔2.5元,他还剩下3.8元,问他原来有多少钱?2. 答案(1)7.0,2.8(2)6.8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规则,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数的意义和数位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的意义和数位小数的意义和数位是小数运算的基础。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回忆小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能够通过图形、表格、计算等不同形式,理解小数的意义。
3.能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完成简单计算。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复习小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2.复习小数的意义。
3.复习小数加减法运算方法。
4.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小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复习
1.老师讲解小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并回顾小数的几种表示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小数的读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2. 小数的意义复习
1.老师以图形展示小数的意义,并让学生通过简答题回忆小数的意义。
2.老师出示表格,让学生从表格中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完成相关计算。
3. 小数加减法运算方法复习
1.老师解析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分别进行示范。
2.学生自主完成小组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老师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2.学生自主完成小组练习,并将答案与其他组对比,讨论解题步骤和答案的正确性。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实践、分组练习等。
在小组练习环节,学生积极性较高,但是在实际问题计算环节,部分学生遇到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与辅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小组协作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数的意义与运算方法。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关于小数加减法的章节。
具体内容有: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小数点对齐的方法、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的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引出小数加减法的概念。
2.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通过示例,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步骤,强调小数点对齐的方法。
3.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小数加减法运算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小数点对齐的方法以及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2.3 + 1.5 =(2)5.6 2.1 =(3)3.8 + 4.2 =(4)9.9 4.5 =2. 答案:(1)2.3 + 1.5 = 3.8(2)5.6 2.1 = 3.5(3)3.8 + 4.2 = 8(4)9.9 4.5 = 5.4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课后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强化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准确率。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理解。
2.难点:实际问题中的小数计算分析。
三、教学方法
练习巩固法、案例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
(1)复习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步骤。
(2)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
(1)展示一些实际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进行小数计算。
(2)进行计算和解答过程的讲解。
3.练习强化
(1)发放练习题,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4.总结归纳
(1)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要点和解题策略。
(2)强调认真审题和检查的习惯。
5.布置作业
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小数加法和减法作业。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_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_复习课》名师教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说复习内容教材P71—P81的学习内容.二、说复习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建立知识结构,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及相互联系。
2.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和笔算,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地进行简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复习重、难点重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的算理、算法。
难点: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四、说配套资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五、说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同学们,大家已经学过了小数加减法,想一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请举例说明,完成下面表格。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二)说课堂设计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梳理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谁来说一说?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联系:1.计算算理: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从低位算起。
2.运算定律:整数、小数都适用区别:小数加减法只有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能对齐。
接下来我们分两部分进行整理复习1.小数加减法这一单元学习了两种小数加减法,是哪两种呢?板书: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最容易出错的是哪种呢?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板书: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只有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才对齐典型题目:笔算下列各题并且验算。
13.54+7.56 30-5.96 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问题集中评讲。
2.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在混合运算时,拿笔就算好吗?为什么?板书:先观察数据的特点,能凑整的运用运算定律先凑整,再计算,养成自觉简算的意识。
典型题目:计算下面各题41.2-3.4+6.6 6.13-3.5+0.87 53.45-10.32-4.68 学生独立完成,发现问题集中评讲。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复习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掌握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含义,能够正确区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4)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提高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练习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区分,提高学生对小数结构的掌握。
(3)通过练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提高学生对小数大小关系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4)通过练习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对小数运算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小数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真态度。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2. 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3. 小数的大小比较4. 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2)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3)小数的大小比较(4)小数的加减法运算2. 教学难点:(1)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区分(2)小数的大小比较(3)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2.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复习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10分钟)(1)讲解小数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6篇《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篇一由旺镇中心学校孔庆秋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数学95—97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1、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老师手中的这两本书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一本是语文,一本是品德与社会,这两本书的价钱同样是用小数表示的。
拿出这两本书来,谁来告诉老师这两本书的价格分别是多少?(语文:5.69元品德与社会:6.18元)2、师:根据我们发现的这两本书的价格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两本书一共多少元?两本书相差多少元?)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第二个问题呢?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要用到小数的加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尝试计算,构建新知。
1、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先列出横式,再列出竖式。
(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这些方法,我们在什么时候用过呢?(整数加减法的时候)师:那也就是说,计算小数加减法其实是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
2、观察算式,发现方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个题,你认为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三、自主编题,内化知识。
1、联系生活,自主编题。
师:昨天,老师走进了一家文具店,看到了这样一些商品信息。
课件出示:书:33.27元彩色笔:9.6元足球:60.4元跳绳:7.53元师:你能用这些信息编一道题自己解决吗?把你想到的问题记在心里,把你的解决方案写在纸上,先列出横式,在列出竖式。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整理和复习》教案一、进行单元梳理交流课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我们先来进行交流。
学生作品1: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整理情况进行交流、评价。
预设1:先举例子,再进行了总结是整理复习的好方法。
预设2:结构图很清楚,学了哪些知识,都是什么,一看就明白。
学生作品2:把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对比,找相同点。
这些相同点,你都同意吗?还有什么补充?预设1: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列竖式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整数加、减法是末尾对齐,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
引导学生思考:看似不同,有什么相同呢?通过讨论发现,整数和小数加减法虽然对齐方式不同,但都是要保证相同数位的数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
预设2:这样对比整理,建立联系,更便于掌握这个单元学习过的知识。
小结:用图、表等不同形式全面、系统、清晰的整理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更可贵的是能将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建立联系。
通过这样的整理,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全面的掌握。
二、巩固练习、应用提升(一)下面的计算错在哪儿?找一找并进行改正20.46+8.37=2883 14.6+1.58= 3.04 17.5-5.83=11.7320.46 14.6 17.5+ 8.37 + 1.58 - 5.8328 83 3.04 11.731.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
(1)第1题。
预设:计算结果没有点上小数点。
提示大家,最后要在得数点上小数点。
改正:(2)第2题。
预设1:小数点没有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的数没有对齐。
应该用个位的4和个位1对齐,十分位6和十分位5对齐,百分位是8。
预设2:百分位上就是8个0.01,十分位上6个0.1和5个0.1相加,个位上4个一和1个一相加,十位上1个十。
预设3: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道理一样。
改正:(3)第3题。
预设1:百分位不能把3直接落下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4小数加减运算总复习》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4小数加减运算总复习》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小数加减运算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技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并理解小数加减运算的实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运算的基本法则,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小数加减运算,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基本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加减运算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技巧。
2.难点:解决一些复杂的小数加减运算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数加减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共同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以便于讲解和展示。
2.练习题:准备一些小数加减运算的练习题,以便于学生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小数加减运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小数加减运算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技巧,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小数加减运算的练习,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小数加减运算方法。
5.拓展(5分钟)讲解一些复杂的小数加减运算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小数加减运算的基本法则和运算技巧。
《复习笔算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复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
【复习分析】笔算小数加减法是在三年级小学小数口算的基础上学习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笔算小数加减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另一部分是小数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和简算。
这节课主要复习第一部分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之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
【复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解题方法。
2、能力目标:能应用小数加减法的解题方法正确、快速地解答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提高应用知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小学生细心、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解题方法。
复习难点:小数的退位减法,特别是整数减小数退位减。
突破重难点设想:通过观察,找病因,改正,发现易错的地方,提出应注意的方面,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
【复习过程】1、小数点要对齐。
2、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3、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报,在小组内议一议: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并组织汇报。
集笔算小数加减法应注意的环节,引起特别的注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三、专项训练、巩固知识笔算下面各题5.63+2.7= 12.8+5.6=6.39-5.4= 9.5-1.57= 3.15+2= 100-75.8= 独立解答,小组内订正。
通过平行题型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四、综合测评、融会贯通1、直接写出得数4.5 + 2.3 = () 1.4 + 0.8 = ()6.2 + 3.9 = () 2.7- 1.5 = ()1.1 - 0.3 = () 8.4 - 7.5 = ()2、笔算。
24.5+17.4= 62.83+96.53= 45.3-36.7= 97.53-40.07= 3.754+4.07= 8.62-4.687=3、解决问题。
小数加减法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3. 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3. 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笔算过程。
2.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的技巧,解决实际问题时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笔算过程。
2. 通过PPT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3. 设计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笔算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编写日期:2024年10月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观察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了解学生对小数加减法应用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和案例分析。
2. 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
3. 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九、教学建议:1. 在讲解小数加减法时,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原理,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2. 在练习环节,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帮助其巩固所学知识。
3. 在实际应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课,主要是对之前学习的小数加法和减法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对于复杂情况下的运算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复习和练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应用场景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提高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3.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复杂情况下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以及运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练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2.课件: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实例和练习。
3.练习题: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找零,引入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错误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复杂情况下的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巩固学生对运算方法的掌握。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最新小学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四年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主要涉及第七章第三节《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详细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结构,小数点对齐方法,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准确快速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小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提出问题:“小明去超市买牛奶和面包,牛奶2.5元,面包3.8元,小明给了收银员10元,收银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小数的概念,讲解小数点对齐方法,阐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典型例题,示范解题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6. 答疑解惑(5分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小数的概念及结构2. 小数点对齐方法3.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4. 例题展示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课后练习题第1、2、3题。
答案:(1)2.5 + 3.8 = 6.3(2)6.3 2.5 = 3.8(3)3.8 + 1.2 = 5.02. 拓展作业: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点对齐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课后,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复习及测试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和技巧,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练习,自主解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
三、教学步骤
1. 复习小数加减法概念
复习小数的概念,并让学生根据小数点的位置判断大小。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例子来深化理解。
2.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1 加法
通过多个例子演示加法的计算方法。
注重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律和整数与小数的运算。
2.2 减法
同样地,通过例子演示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律和整数与小数的运算。
3. 组合加减法
通过例子演示组合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注重让学生掌握整个运算过程中的正确性和技巧。
4. 小数加减法测试
进行相应测试,对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考查。
四、检查与评价
教师应及时检查学生的测试结果,对于难题,可以进行翻译、应用、补充练习等方式强化学生应用能力。
同时,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优缺点,以便更好地调整学习方法。
五、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是四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未来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独立思考,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加减法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小数加减法》(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我很荣幸向您介绍我们四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七单元《小数加减法》的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本节课主要讲解第七单元的小数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以及小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加减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电子白板、PPT、计算器、小数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找零、制作食物时配料的计算等,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的重要性。
2.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我通过PPT展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小数加减法是如何表示实际问题的。
3. 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我通过PPT和电子白板,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规则。
4.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的小数加减法例题,并进行讲解,让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一起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一些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和经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些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公式和计算法则,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请完成PPT上的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2. 请结合实际情况,解决一道小数加减法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答案:1. PPT上的练习题答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第四章《小数的加减法》,详细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写法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小数点对齐的方法,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掌握小数点对齐的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小数点对齐的方法。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小数加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计算器。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超市购物的场景,提出问题:“小明购买了一本书,价格为12.5元,他又买了一支笔,价格为3.6元。
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2. 复习小数的意义和写法(5分钟)引导学生复习小数的意义和写法,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 新课导入(10分钟)详细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小数点对齐的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5分钟)分组进行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2. 小数点对齐的方法3. 典型例题及解答步骤七、作业设计(1)3.2 + 4.7 =(2)6.8 2.3 =(3)12.5 + 7.3 4.9 =答案:(1)7.9(2)4.5(3)14.92. 解决实际问题:小华买了一支铅笔0.8元,一本练习本3.5元,他还剩下10元钱,请问他原来有多少钱?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在小数点对齐方面的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小数的乘除运算,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小数点对齐的方法2. 例题的选取和讲解3. 实际问题的解决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小数点对齐的方法1. 对齐小数点前后的数字,确保各位数位对应。
最新整理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加减法复习课
小数加减法复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0.375+0.6255.8+2
5-0.20.48+0.294.3-1.6
0.74-6.41-0.893-2.3
2.计算:
4.2+1
5.624.8-18.213+7.1
10-9.053.96+6.04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二、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1、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
(1).9.26-3.96+8.905=(14.47514.20513.809)
(2).9.09+11.1-19=(201.11.19)
(3).40-9.05-(3.8+6.02)=(21.1333.3520.95)
2、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4.9+0.1-4.9+0.134.02+13.5+0.98
5.6+2.7-4.45.17-1.8-3.2
9.95-(4.95+3.14)8.43+2.87+0.57+0.13
3、列式计算:
(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
(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三、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
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
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