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小学语文课堂灵动起来的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让小学语文课堂灵动起来的策略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充满人情味、体现人文关怀,要走进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有自己真切、独特的情感体验,需要构建一个轻松、民主、和谐、诚信的语文课堂氛围。故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更重在唤醒、激励和引导,使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更加理性。

一、语文课要充满人情味

语文课堂是灵动的课堂,关乎学生在文本蕴含的情感处体验并升华为内在的个人情感。是学生学习体验的动感地带。学生的个人情感和思想如何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逐步得到熏陶和提升?在文本作为载体的语文课堂上要注重理性和感性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有自己真切、独特的情感体验。而这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轻松、民主、和谐、诚信的语文课堂氛围。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老师还要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平等参与者。语文课只是你和学生平等交流的地方,交流对语言、对文学、对文化的品味和赏析,交流彼此的思想情感,就像和同事、朋友交流一样的自然。与学生心灵亲密地接触,让学生在与你的交流中分享你的一切,除了分享你的经验、知识,也分享你的快乐,你的痛苦,甚至你的尴尬。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老师一旦拥有了这种意识,

也就拥有了自由、轻松的心态。而学生也能从我们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尊重,从而唤回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课堂的灵魂。有了灵魂,你的课堂还会是“死”的吗?人情味也就自然流露了。也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的遐思迩想,那将是情感世界的一场盛会。

二、语文课要体现人文关怀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更重在唤醒、激励和引导;教师的魅力不仅在于展示其人格的修养,更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给人带来的亲近感。孩子若主动亲近师长,方能崇尚知识,追求文明。而教师的魅力是其文化底蕴积淀成的一种为人所羡慕、崇拜和仿效的可知、可感、可敬的优秀品质,并可转化成学生心中的一种内趋力,诱发他们的理想、行为和拼搏精神。它最明显的表征与载体则是充满期待、充满激励、充满关爱的零距离评价语言。这种语言的亲和力能适时、恰当地为孩子们创设一种宁静、平和、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空间。从而使学生获得人格上的关怀。

首先,现代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希望能体现自身价值,对于我们过多的干涉通常会表现出不满的情绪。老师若还保持权威形象,对学生规定这个,指挥那个,老牵着学生鼻子走,不让学生有个性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找不到自我,

那么,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一个好的老师,应是让学生“不知有之”,即不知道老师的存在,而老师的影响又无处不在。这就对我们语文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怎样巧妙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怎样有意“淡化”教师的指挥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一旦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自身价值也就凸现了。课堂的灵动就体现出来了。

其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更具理性,追求返璞归真,课堂教学也更严谨、务实,不再刻意追求“完美”。现在评价一堂优质课,往往喜欢用“完美”两字,这也成为老师追求的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为了尽显课堂的完美,学校往往要求老师在备教案时做到详细、完整,每个问题、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清晰的预设、环环相扣,并以此为依据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甚至有的老师对自己要求更严格,连师生间的一问一答都要预先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都安排了时间表,每句语言都要有的放矢,即为教学目标服务,教学前后都要互相照应等等。教学设计是够精致、完美了,可总给人精雕细琢、缩手缩脚之感。其实,备课是很难用一个标准量化的,课堂出现的情况也是很难预料的,你又怎么能事先把一切的课堂教学活动都设计得“天衣无缝”呢?除非你不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教学,而是根据你的备课本请学

生“入瓮”。如果是这样的话,详细、严谨的教案不仅没能给你带来好处,反而束缚了你的手脚,使你丢失了上课的灵气,从而也让学生丢失了听课的灵气。如何能让学生动情呢?

三、语文课要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文本的情感挖掘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导引。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拉近课文和学生的距离,使文章和学生的生活、情感联系起来,岂不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拉近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课堂提问要有多元的方式。许多时候,我们在课堂提问的方式上人为地剥离了文本蕴含的价值取向本身,往往只关注文本本身。比如:此作品主要写了什么,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这类问题都把阅读主体置之作品之外,使得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了距离。其实,只要我们把提问的方式改变一下,即把基于文本的问题更多地引向学生的个人体验,效果就完全不一样。比如,可以把上面的提问方式稍作改变:你从作品中读出了什么,此文激起了你怎样的情感?等等。这样是否更能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让学生在文本的感悟过程中激发出主体意识呢?

感于此言,所以我要说,语文课堂要尽显学生情感世界的琉璃色彩,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情感的动感地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

参考文献

[1]谢锡金《香港的语文教育改革》.2001年,第7期。

[2]王逸云《语文教师的亲和力》.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