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选择题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阶段测试1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在内的统一整体。
A、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和政治经济学您的答案:B 正确答案:B 得分:5.0 分【答疑编号10984341,点击提问】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参见教材P36。
2、揭开了工人运动史上的第一页的是(),标志着法国工人已经在斗争中提出国家政权问题,开始走上独立地进行政治斗争的道路。
A、里昂工人起义B、西里西亚工人起义C、“人民宪章”运动D、“巴黎公社”运动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分:5.0 分【答疑编号10984344,点击提问】解析:里昂工人起义揭开了工人运动史上的第一页,标志着法国工人已经在斗争中提出国家政权问题,开始走上独立地进行政治斗争的道路。
参见教材P36。
3、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仅不是颂扬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对它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圣西门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新的奴役形式”B、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一整套欺骗和伪善的制度”C、欧文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复活的奴隶制”D、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三位一体”的祸害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分:5.0 分【答疑编号10984350,点击提问】解析:答案选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仅不是颂扬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对它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
例如,圣西门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是“新的奴役形式”;傅立叶把资本主义制度称为“社会地狱”“复活的奴隶制”;欧文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整套欺骗和伪善的制度”,他把私有制、宗教、婚姻形式看成是现存的资本主义的“三位一体”的祸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题库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 )A . 18世纪90年代B . 19世纪40年代C . 19世纪70年代D . 19世纪90年代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ABCD )A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B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C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D •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ABD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B )A .唯物论B.辩证法C .历史观D .自然观2. 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哲学家是(D )A .费尔巴哈B .谢林C.培根 D .黑格尔3.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 .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 D .认识论4. 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C )A .费希特B .洛克C .费尔巴哈D .谢林5.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伟大功绩在于(A )A .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B .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C .把人类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D .正确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6.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正(D )确的科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A .全盘否定和拋弃B .全盘肯定和继承C .把二者结合起来D .批判地继承7..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BCD )A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B . 德国古典哲学C .英国古典经济学D .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8..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D )A .康德B .谢林C .黑格尔D .费尔巴哈9. .作为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英国古典经济学(ABD )A .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 完成于 19世纪初B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经济理论C .创始人是大卫•李嘉图,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威廉•配第结束D •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10•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典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 A .抽象人本主义及理性支配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B .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成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C .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符合人性的、永恒不变的制度的观点D .价值理论中的矛盾和混乱 11.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 19世纪上半叶以(ABC )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的科学。
A、无产阶级和生产力发展B、资产阶级和人类解放C、农民阶级和生产力发展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答案解析】:答案选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参见教材P46。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3、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思想保证B、制度保证C、技术保证D、理论保证【答案解析】:答案选A。
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见教材P50。
4、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
A、生活B、职业C、道德D、社会【答案解析】:答案选A。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5、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
A、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C、梦想和愿望D、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参见教材P51。
6、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是最根本的。
A、道德理想B、社会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
参见教材P51。
7、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考核)阶段测验一(绪论-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 )的科学.A、无产阶级和生产力发展B、资产阶级和人类解放C、农民阶级和生产力发展D、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答案解析】:答案选D.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或者简要地说,它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参见教材P46。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为基础的。
A、创新性B、实践性C、与时俱进D、人类劳动【答案解析】:答案选B。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参见教材P49。
3、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 ),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思想保证B、制度保证C、技术保证D、理论保证【答案解析】:答案选A.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提高,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见教材P50.4、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这是()理想.A、生活B、职业C、道德D、社会【答案解析】:答案选A。
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衣、食、住、行、爱情、婚姻、家庭等具体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参见教材P51。
5、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理想可分为().A、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B、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C、梦想和愿望D、生活理想和社会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从奋斗目标的长短来划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参见教材P51。
6、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四种,其中()是最根本的.A、道德理想B、社会理想C、职业理想D、生活理想【答案解析】:答案选B。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它贯穿于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之中,决定和制约着它们的发展和实现程度.参见教材P51.7、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为取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题库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 )A.18世纪90年代B.19世纪40年代C.19世纪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ABCD)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科学体系的内容包括(ABD)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空想社会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B )A.唯物论B.辩证法C.历史观D.自然观2.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哲学家是(D )A.费尔巴哈B.谢林C.培根D.黑格尔3.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可知论D.认识论4.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C )A.费希特B.洛克C.费尔巴哈D.谢林5.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的伟大功绩在于(A )A.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B.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C.把人类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D.正确揭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6.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正确的科学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D )A.全盘否定和抛弃B.全盘肯定和继承C.把二者结合起来D.批判地继承7.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BCD)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8.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有(ABCD)A.康德B.谢林C.黑格尔D.费尔巴哈9.作为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英国古典经济学(ABD)A.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完成于19世纪初B.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经济理论C.创始人是大卫·李嘉图,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威廉·配第结束D.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10.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古典经济学存在严重缺陷和错误,表现在(BCD)A.抽象人本主义及理性支配世界的唯心主义观点B.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成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C.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符合人性的、永恒不变的制度的观点D.价值理论中的矛盾和混乱11.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ABC)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5.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6.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7.“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8.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单项选择题答案]1、C 2 、A 3、A 4、B 5、C 6、A 7、A 8、A 9、C 10、A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启蒙思想3.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尼采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4.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5.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6.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7.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多项选择题答案]1、BCD2、ABC3、 BC4、AB5、ABC6、CD7、BD8、BCD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A、唯物主义B、二元论C、唯心主义D、怀疑论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考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选择题: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C )【2011.10】A.培根、洛克B.圣西门、欧文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黑格尔、费尔巴哈是( A )【2011.1】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2009.4】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B )【2012.10】A.培根、洛克B.斯密、李嘉图C.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有( B C )【2013.4】A.李嘉图B.黑格尔C.费尔巴哈D.圣西门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B )【2012.4】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D )【2010.10】A.配第、斯密、李嘉图B.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是 ( C )【2013.1】A.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20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2009.1】A.德国古典哲学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代表人物有( A B D )【2012.7】A、黑格尔和费尔巴哈B、斯密和李嘉图C、培根和洛克D、圣西门和傅立叶作为马克思恩德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得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有(BC )【2012.10】A辩证法学说B历史唯物主义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劳动价值学说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ACD )【2012.4】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一的是(B)【2012.1】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哲学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B)【2012.4】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的有(ACD)【2011.10】【2009.4】A.科学社会主义B.空想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选择题: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有(CD)【2012.1】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德意志意识形态》C.《哲学的贫困》D.《共产党宣言》除《哲学的贫困》外,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是(C)【2013.4】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 BCD )【2011.4】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包括( BCD )【2011.4】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原理选择题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不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A、B、C、D、E)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其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E、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A、B、C)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军事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3、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直接理论来源分别是(A、B、D)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人权宣言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人生而自由平等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两大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这两大学说分别是(A、D)A、唯物史观B、劳动价值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法E、认识论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认识论C、实践D、唯物史观E、人民群众6、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A、B、C、D、E)A、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理基础B、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C、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E、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A、B、C、D)A、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B、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本性决定的C、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D、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E、这是领袖的选择8、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A、B、C、D、E)A、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C、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D、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E、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9、科学社会主义(A、B、C、D、E)A、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B、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C、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D、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E、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目的与结论10、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是(C)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B、自然观与社会观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物质与意识的统一E、空想与科学的统一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不定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是(B)A、原子B、物质C、精神D、运动E、实践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运动性B、规律性C、可知性D、客观实在性标准E、多样性3、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事物的(A、B、D)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E、本质和现象的关系4、下列例子中表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是(A、B、C、D、E)A、冰——水——汽B、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像说C、团结——批评——团结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自发的结合——近代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分裂——现代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自觉结合E、麦粒——植株——麦粒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D)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质和量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E、内容和形式的关系6、哲学基本问题是(A、C)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E、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7、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A、它的矛盾性B、它的可知性C、它的物质性D、它的存在性E、它的规律性8、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C、E)A、物质和意识相互起决定作用B、意识决定物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物质不能决定意识,意识也不能决定物质E、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9、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A、B、C)A、凡是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B、凡是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D、运动和物质都是实体E、运动与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10、意识是(A、B、C、D、E)A、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物C、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E、人脑的机能和属性1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A、B、E)A、尊重客观规律B、通过实践C、超脱客观规律的制约D、不讲任何条件E、掌握必要的物质手段12、发展的实质是(C)A、事物的一般变化B、运动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量变E、过程1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E、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4、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B)A、对抗性和非对抗性B、同一性和斗争性C、普遍性和特殊性D、平衡性和不平衡性E、共性和个性15、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是(B)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有规律地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向没有矛盾的方向转化D、向矛盾激化的方向转化E、向矛盾调和的方向转化16、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C)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C、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E、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的关系问题17、量和事物的关系是(B、D)标准A、直接同一B、并不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C、量可以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D、在一定限度内,量的变化并不导致事物质的根本变化E、量对事物的实际存在是无关紧要的1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A、B、C、D)A、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E、辩证否定就是绝对否定19、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A、C、D、E)A、个性中包含共性B、个性寓于共性之中C、共性寓于个性之中D、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E、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0、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表现为(B、C、D)A、量变就是质变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E、质变不依赖于量变,量变也不依赖于质变2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B)A、物质和精神B、联系和发展C、运动和静止D、实践和认识E、时间和空间22、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是(A、B、C、D、E)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E、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2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在于(A、C、D、E)A、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B、是认识事物的惟一途径C、是认识和衡量运动的尺度D、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E、是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24、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是(A、B、E)A、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整体和局部的关系E、不可分离的关系25、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是指(A、B、D)A、意识是通过社会劳动创造的B、意识离不开集体和社会C、意识是社会的基础D、意识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E、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26、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B、C)A、使矛盾双方发生对抗B、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C、在事物质变过程中,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新的统一体的产生D、消除矛盾双方的对立E、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7、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A、D、E)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B、促使事物灭亡C、促使矛盾激化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E、规定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28、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B、D、E)A、人们主观思维中推想的矛盾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C、人们思维过程中逻辑的自相矛盾D、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E、任何事物都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属性29、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A、B、C、D、E)A、事物的本质联系B、事物的必然联系C、事物的稳定联系D、客观的E、事物本身固有的30、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E、意识能够创造发明规律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不定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A、矛盾的观点B、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标准D、发展的观点E、辩证的观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B、C、D、E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B、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C、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D、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E、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A、B)A、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而且是与被改造的关系C、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D、主观与客体的关系E、主体与客观的关系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不同表现在(A、B、C)A、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C、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D、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E、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5、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有(A、B、C、D、E)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C、在认识过程中,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D、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E、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6、真理是客观的,这是说(A、D)A、真理从内容上说是客观的B、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真理从形式上说是客观的D、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E、认识真理是物质性的活动7、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A、B、C、D、E)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B、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C、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E、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8、以下关于哲学中的“价值”范畴及其特性的阐述,正确的有(A、B、C、D、E )A、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B、价值具有主体性C、价值具有客观性D、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E、价值具有多维性9、任何真理都是(A、B、C、E)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B、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C、具体真理D、不可能向谬误转化的E、从相对真理不断地走向绝对真理的一个过程1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在(A、B、C、D、E)A、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B、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C、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D、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旧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E、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旧唯物主义只看到认识的摹写性11、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D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是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C. 是实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D.是发展了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中,列宁将其称之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D.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3、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学者是DA.马克思B. 恩格斯C. 马克思、恩格斯D.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DA.世界革命的影响B.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介绍C.它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D.它能适应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二、多项选择题5、关于马克思主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EA. 最初是由马克思创立的B.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E.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6、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BCDA. 巴贝夫B. 圣西门C. 傅立叶D. 欧文E. 柏拉图第一章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11月的哪个星期的星期四为“哲学日”( C )A.第一个星期B.第二个星期 C.第三个星期D.第四个星期2、西方哲学史上公认的第一位哲学家是( D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泰勒斯3、哲学正式形成于(A )A.奴隶制社会 B.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4、哲学是( A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真题1. 材料内容:历年真题(08-10、09-01、09-04、09-10、10-01、10-04、10-10、11-01、11-04、11-10、12-01、12-04)考纲部分问答题;【纲】2. 顺序:按章节,分题型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单选题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XP1 0810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B )XP5 1004 1201 X2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伦理学D.空想社会主义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B)XP5 0901A. 德国古典哲学B. 法国启蒙思想C. 英国古典经济学D. 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4.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XP5 0904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5.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C )XP5 1101 1110X2A. 培根、洛克B. 圣西门、欧文C. 黑格尔、费尔巴哈D. 斯密、李嘉图6.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是( B ) XP7 1204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7.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D ) XP7 1010A. 配第、斯密、李嘉图B. 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C.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D.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8.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B)XP16 0901 指导原则: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A. 理论基础B. 核心内容C. 指导原则D. 前提条件9.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 )XP19 1104A. 理论品质B. 理论基础C. 理论核心D. 理论内涵1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B)XP22 0904 09101001 X3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D.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 XP27 0810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2. 多选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BCD)XP5 0904 1110 X2 A.民主社会主义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下列科学发现中,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ACD ) XP9 1204 A.细胞学说B.狭义相对论C.生物进化论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3. 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有(CD )XP11 1201AB选项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 《德意志意识形态》C. 《哲学的贫困》D. 《共产党宣言》4.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理论体系)有( BCD ) XP13 1104 11011001X3A. 毛泽东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8世纪90年代
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菌象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来源:考试大
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4.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
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来源:考试大
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
8.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A.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B.建立公平分配的社会
C.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
D.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9.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
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
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
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
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来源:考试大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人进行调查研究
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A.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
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5.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6.下列各项属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
A.地理学的重大发现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7.下列各项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的有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D.掌握各种具体的知识|考试大收集整理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A3.C4.A5.C6.D7.B8.D9.D10.A11.D12.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CD
3.BCD
4.ABCD
5.ABCD
6.BCD
7.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