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弯弯随风飘》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中班语言儿歌柳条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柳条儿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儿歌《柳条》,理解儿歌的歌词内容,感受儿歌的韵律美;通过观察、体验,了解柳条的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熟练地朗读儿歌《柳条》,并理解其歌词内容;2. 学会观察柳条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长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3. 提高幼儿对大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儿歌《柳条》的歌词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点:观察柳条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长环境,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柳条实物、儿歌《柳条》的挂图、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柳条,让幼儿亲身感受柳条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长环境。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柳条实物,引导幼儿观察柳条的外形特征,如:细长的枝条、嫩绿的叶子等。
(2)教师播放儿歌《柳条》的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学唱儿歌。
(3)教师分句讲解儿歌的歌词,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朗读儿歌《柳条》,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关于柳条的画作。
(1)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柳条的认识。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柳条,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外形特征?六、板书设计1. 儿歌《柳条》歌词2. 柳条的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柳条的画,并在旁边用文字描述柳条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环境。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创作等形式,让幼儿对柳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教学目标。
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关注大自然中的其他植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8课柳条弯弯随风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几种常见曲线的画法。
(2)领会画曲线时鼠标拖动、单击的要领。
(3)掌握“刷子”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熟练使用“曲线”工具。
3.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学生电脑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1)掌握用“曲线”工具画曲线的方法。
(2)掌握“刷子”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习难点:画曲线时,鼠标操作中的拖动、单击要领。
教学过程【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蚌山小学有一位同学,她用画图软件画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画的怎么样吧!2.视频片段展示。
3.请学生回答哪里画的好,哪里有待改进。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使用“曲线”工具来画一副“春天的柳树”送给蚌山小学的XXX同学,好不好!展示课题:第8课——柳条弯弯随风飘【活动2】任务驱动,探索新知1.几种曲线展示。
师:要想画好柳树就要表现柳条的各种姿态,也就是要灵活地运用曲线工具。
请同学们看看这四种曲线。
2.示范第一种曲线的画法并加以详细的语言讲解。
3.请学生示范其他几种曲线的画法,并用语言描述操作步骤。
4.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使用“曲线”工具画一画姿态各异的柳条。
出示任务一:绘制一根柳条。
(1)请同学们根据任务提示完成任务一。
(2)学生操作练习。
(3)请学生演示。
(注意:设置线条粗细)(4)学生继续完成任务一。
5.下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其他形态的柳条。
出示任务二:绘制其他柳条。
(1)学生操作练习。
(2)请学生演示,教师讲解。
(教师巡视、指导)6.同学们,你看这光秃秃的柳条上缺少了什么?是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用“刷子”工具给柳条添加柳叶。
出示任务三:添加柳叶。
(1)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活动3】因材施教,分层教学1.我们班的画图高手已经完成了任务,老师为你们这些小高手们准备了挑战任务……(未完成的同学请继续完成柳树的绘制。
柳树弯弯随风飘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柳树是一种常见的绿化植物,它的特点是树枝柔软、叶子垂坠,树冠呈弯曲状。
在文化教育中,柳树常被用来象征柔软、顺从、坚韧不拔的品质。
因此,通过对柳树的学习和观察,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助人、柔韧适应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学生了解柳树的生态特点和生长环境;b. 学生了解柳树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技能目标:a. 学生能掌握观察柳树的方法和技巧;b.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柳树的生态绘画创作。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b.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1. 教学内容:a. 柳树的生态特点和生长环境;b. 柳树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c. 柳树的观察方法和技巧;d. 柳树的生态绘画创作。
2. 教学流程:a. 导入环节:介绍柳树的形态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b. 第一步:通过图文介绍,让学生了解柳树的生态特点和生长环境,并展示柳树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c. 第二步:进行柳树观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棵柳树进行观察,记录柳树的形态、颜色、叶子的摆动等;d. 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柳树的生态绘画创作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柳树的形态和特点,选择适合的绘画工具进行创作,并表达对柳树的感受与理解;e. 第四步: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评议和交流。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评论并提出改进意见;f.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方式:a. 观察学生对柳树生态特点和象征意义的理解;b. 观察学生在柳树观察活动中的表现和记录;c. 评价学生的柳树生态绘画作品,包括表现力、创新性和技巧运用等方面。
2. 教学反馈方式:a. 针对学生的观察活动和绘画作品,给予肯定和指导意见;b. 鼓励学生多提问、多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艺术表达能力的提高。
柳条弯弯随风飘说课稿一、说教材《柳条弯弯随风飘》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散文,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通过描绘柳条随风飘动的景象,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顺应变化的态度。
(1)作用与地位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中的美好。
同时,通过文本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顺应与坚持,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
在教材中,本文属于“大自然”单元,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情感的重要篇章。
(2)主要内容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柳条随风飘舞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柳条、风、阳光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文章共分为三个自然段,分别从柳条的生长、随风飘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交融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句的含义;3. 了解课文描绘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 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 通过阅读、感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 使学生学会顺应变化,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象;2. 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句的含义;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如柳条随风飘动寓意着生命的顺应与坚持;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积极的人生态度;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提升审美能力。
四、说教法在教学《柳条弯弯随风飘》这篇课文时,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1)启发法我将通过提出引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中班语言儿歌柳条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语言领域教材《儿歌柳条》。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春天来了》中的儿歌《柳条》。
通过学习儿歌,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好,了解柳树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能正确地朗读儿歌《柳条》,理解儿歌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了解柳树的特点,能够用词语描述柳树。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儿歌《柳条》的深层意义,用词语描述柳树的特点。
重点:正确朗读儿歌,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儿歌《柳条》录音、图片、柳树枝条。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柳树枝条,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请幼儿用手摸一摸、闻一闻柳树枝条,感受柳树的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播放儿歌《柳条》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朗读。
(2)教师逐句讲解儿歌内容,引导幼儿理解儿歌的意义。
(3)分析儿歌中的词语,如“弯弯的、绿绿的、长长的”等,帮助幼儿用词语描述柳树。
3. 随堂练习(5分钟)(1)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柳树。
(2)教师选取几名幼儿进行示范朗读,其他幼儿跟随练习。
4. 创作环节(10分钟)(1)分发画纸、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绘制自己心中的柳树。
(2)幼儿展示作品,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儿歌《柳条》弯弯的柳条,绿绿的叶,长长的影子,摇摇摆摆。
春天来了,柳树笑了,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
2. 柳树特点:弯弯的、绿绿的、长长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柳树。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柳树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练习、创作等环节,让幼儿对柳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春游活动,实地观察柳树,引导幼儿用所学知识描述柳树,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柳条弯弯随风飘》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在活动中,学会曲线的画法。
2. 通过画“春天的柳树”,掌握曲线画法的运用技巧,并感受到创造美、欣赏美。
二、学习资源(提示:可选项,如有其他相关资源请在此说明):
视频、画图分步练习素材
三、学习方法
课前先仔细看视频,边看边想边对照操作,看能否理解和掌握画曲线技巧。
模仿视频中的练习素材,自己动手画一画“春天的柳树”,边画边想工具的运用。
不会的问题,记下来,可以在课堂上问问老师和同学哦!
四、学习任务
1.照对视频的演示,自己练习画画三种曲线
2.通过画曲线,打开“练习素材”中“试一试_气球”给气球补上弯曲的绳子。
3.根据视频分析,理解画“春天的柳树”画图步骤,打开“练习素材”中“练一练_春天的柳树”,自己也来画一画春天的柳条。
4.自己想一想,通过这些画图中,你掌握了哪些技巧,还有什么奥秘呢?发现了哪些秘密呢?
六、后续学习预告(可选):
学习了这部分内容,请你想一想:曲线有几种?每种是怎样画出来的?平时生活中哪些需要用什么样的曲线来画呢?
五、学习困惑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咏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咏、碧、妆、剪、裁”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咏柳》。
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谈话激趣:同学们,春天到来时,天气转暖,花开了,草绿了,小鸟又飞回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满着生机。
春天是这样的美,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
2.释题:“咏”即用诗歌来歌颂和赞美。
“咏柳”即是赞美柳树。
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生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词。
(1)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释词:碧绿:翠绿色的玉石。
妆:装扮,打扮。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丝涤:用丝织的带子。
文中用来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1.学习第一、二句诗。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二句,思考:这两句是是什么意思?(2)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儿童坐在一棵柳树上吹着竹笛)从远处看,倒垂下来的柳条像什么?(像用丝织成的带子)(3)理解句意。
谁能试着说说第一、二两句诗的意思?(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万千条柳枝好像垂下来的绿色丝带)(4)指导朗读。
一要读出对诗人的赞美,二要读出节奏感。
引导:诗人从柳树写到柳枝,又从柳枝写到柳叶,诗人看到这细嫩的柳叶,是怎样想的呢?2.学习第三、四句诗。
(1)指名读第三、四句。
(2)交流汇报:诗人是怎样想的?(柳叶怎么这样细这样尖,好像是人裁剪出来的)(3)诗人又想到是谁裁剪的呢?(二月春风)(4)诗人为什么会想到二月春风呢?(因为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5)投影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导理解。
《柳条弯弯随风飘》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学习内容是“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以单弯、双弯曲线的绘制为例,讲述了曲线画法的基本要领。
“曲线”工具既是“画图”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对直线、填充等工具的补充和深化,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曲线”工具、“刷子”工具、“颜色填充”工具等绘制出更加美观和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windows画图软件的界面比较熟悉,对画图软件中的填充、椭圆、矩形等基本绘图工具使用方法已经掌握。
学生对使用“画图”软件来画画有着较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和练习条件的限制等,学生的操作水平差异性较大。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常见几种曲线的画法。
(2)掌握曲线画法的基本规律。
(3)学会使用刷子工具画图。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尝试绘制本节课的案例,让学生熟悉“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2)熟练使用“放大镜”工具放大画面,查看细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案例的绘制,保持学生用电脑画画的兴趣。
(2)在学生的操作中,培养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用“曲线”工具绘制曲线的方法。
(2)熟练使用“放大镜”工具。
教学难点绘制曲线时鼠标的拖动、单击等操作要领。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微课《单弯曲线绘制》、《双弯曲线绘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展示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
请生说一说课件中的图片拍摄地点在哪里?多了什么装饰?生:计算机教室、气球。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制作这些气球的吗?生:画图软件。
请生快速打开画图软件。
师出示课件,请生绘制气球。
二、观察实验学画曲线1.请生在“画图”软件的工具箱中找到“曲线”工具,尝试绘制气球的绳子。
师:你绘制成功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生:绘制曲线出现问题。
师生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第8课柳条弯弯随风飘教学目标本课学习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
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我制订以下三维目标:1、学习“刷子”、“直线”、“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2、熟悉所用工具的工具样式。
3、知道线条是支撑和表现艺术形象的重要绘画语言。
4、在绘制单个对象时,养成先绘制草稿,再逐步细画、修改作品的绘画习惯。
5、保持学生用电脑绘画的兴趣和创作欲,形成随时保存作品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电脑操作习惯。
学情分析本节课教授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对画图软件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能够用规则图形画出一个简单的作品。
但孩子们对画图中的其它知识还不是很了解。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画“鱼”这样一个让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任务,培养小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作画的能力。
但是由于孩子们刚接触画图,对如何用“刷子”工具画出线条作品还不了解。
因此,如何选择“刷子”工具的样式,如何运用“矩形”“多边形”工具作画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多交流,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重点难点1、学会使用绘图刷子工具绘画,并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样式,粗细和颜色来绘画。
2、保持学生用电脑绘画的兴趣和创作欲。
为了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寻求让学生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多交流,努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熟悉所用工具的工具样式。
3、知道线条是支撑和表现艺术形象的重要绘画语言。
4、在绘制单个对象时,养成先绘制草稿,再逐步细画、修改作品的绘画习惯。
5、保持学生用电脑绘画的兴趣和创作欲,形成随时保存作品的习惯,养成良好的电脑操作习惯。
教学过程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讨论——操作练习——总结巩固”。
我们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故此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创新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创新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欣赏古诗,并初步理解古诗含义。
2.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准备:1。
柳条、丝绦、剪刀、碧玉的,以及表情。
2.录音机、磁带、视频。
3.水袖若干条。
活动过程:谈话导入提问1、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身边的景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出示柳条:这是什么?柳树上面有长长的什么呀?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长长的柳条是怎样长在柳树上的?小结:又细又长的柳条是从柳树上垂下来的,你觉的又细又长的柳条像什么?3.柳条上面长着绿绿的是什么?它像什么?小结:春天到了柳树、柳条、柳叶都变得非常漂亮,老师想到了一首关于柳树的古诗,它的名字叫《咏柳》。
4、你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咏柳,是赞美柳树,它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贺知章写的。
我们一起来听听,你最喜欢哪一句?)一、欣赏并初步理解古诗的含义1.播放视频提问:你最喜欢那一句?(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加文)2.请小朋友朗读一次3.你知道诗句中的代表什么意思吗?(碧玉、丝绦、剪刀)4.“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小结:诗人从远处看到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
5.那谁知道“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思呢?小结:细细的嫩叶究竟是谁的巧手剪出来的?最后诗人终于想出了答案,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这首古诗的意境美不美?那这么好听的古诗怎样读就更美啦!二、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1.我们看看前两句,诗人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
贴表情图)2.诗人看见这么好的景色想到一个问题,这细细的嫩叶究竟是谁剪出来的?这一句应该怎么读?(疑问、贴表情图)3.最后诗人终于找到了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恍然大悟、贴表情图)小结:诗人用古诗来赞美柳树,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赞美柳树?(唱歌,跳舞)三、游戏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柳树、柳条、柳叶。
《柳条弯弯随风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内容是“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本课以单弯、双弯曲线的绘制为例,讲述了曲线画法的基本要领。
“曲线”工具既是“画图”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对直线、填充等工具的补充和深化,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以灵活选择“曲线”工具、“刷子”工具、“颜色填充”工具等绘制出更加美观和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windows画图软件的界面比较熟悉,对画图软件中的填充、椭圆、矩形等基本绘图工具使用方法已经掌握。
学生对使用“画图”软件来画画有着较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和练习条件的限制等,学生的操作水平差异性较大。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常见几种曲线的画法。
(2)掌握曲线画法的基本规律。
(3)学会使用刷子工具画图。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尝试绘制本节课的案例,让学生熟悉“曲线”工具的使用方法。
(2)熟练使用“放大镜”工具放大画面,查看细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案例的绘制,保持学生用电脑画画的兴趣。
(2)在学生的操作中,培养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用“曲线”工具绘制曲线的方法。
(2)熟练使用“放大镜”工具。
教学难点
绘制曲线时鼠标的拖动、单击等操作要领。
【教学准备】
课件
制作微课《单弯曲线绘制》、《双弯曲线绘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展示导入新课
师出示课件。
请生说一说课件中的图片拍摄地点在哪里?多了什么装饰?
生:计算机教室、气球。
师: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制作这些气球的吗?
生:画图软件。
请生快速打开画图软件。
师出示课件,请生绘制气球。
二、观察实验学画曲线
1.请生在“画图”软件的工具箱中找到“曲线”工具,尝试绘制气球的绳子。
师:你绘制成功了吗?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绘制曲线出现问题。
师生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课件分析此曲线为双弯曲线)
游戏学新知:
请生上台将一根橡皮筋变成双弯曲线,每位学生上台只能操作一步。
一位学生拉直橡皮筋,一位学生从一端向上提拉使其变形,一位学生从另一端向下提拉使其变形,共分为3步。
师播放微课《双弯曲线》绘制,学习用曲线工具绘制双弯曲线。
请生继续完成气球绳子的绘制
师巡视指导,已完成学生帮助其他学生。
生将作品命名为“气球”保存,关闭“画图”软件。
三、大显身手,绘制美景
师利用课件出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图片“柳条弯弯随风飘”,请生绘制该图片。
分析作品构图组成。
(山坡、树干、枝叶)
思考:绘制这幅作品主要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
曲线工具、颜色填充、刷子工具。
1.任务一:绘制山坡
请生阅读课本“绘制山坡”内容,完成任务。
师展示生问题作品:画布全部被染成了绿色。
师生讨论并寻找解决问题办法。
师演示:用放大镜寻找缺口,利用“铅笔”或者“刷子”工具将封口处封闭。
提示:生用完放大镜后,要立即还原。
生继续完成任务,师巡视指导。
任务二:绘制树干
请生阅读课本,自主操作
师:操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树干的曲线画不好。
分析问题:观察树干,树干是单弯曲线。
师播放微课《单弯曲线绘制》。
师小结3步绘制单弯曲线。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展示两幅作品。
(优秀、问题作品各一幅)
师生讨论修改问题作品。
任务三:绘制枝叶
师分析枝叶绘制方法。
柳条 双弯曲线
柳叶 利用刷子工具
生操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间相互协助完成。
生将作品命名为“柳条弯弯随风飘”并保存。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8.柳条弯弯随风飘
【教学反思】 曲
线
单弯
两端拖拉
2步
直线
1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