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二年级下册《做笔筒》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做笔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和文房四宝一样,笔筒中蕴含着历史和变化,应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2、让学生学会笔筒的制作过程,在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中进行技术探究和创造。
3、通过对笔筒的制作,感悟勤劳智慧的品质,培养学生对废物利用的热爱、对劳动与创造向往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装饰使用的笔筒。
难点: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啊,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可是它有点不好意思出来,因为老师是从垃圾箱里把它找来的,不过经过老师的精心打扮,它现在已经变废为宝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你们想认识它吗?大家看出来这是一个笔筒,今天,我们一块探究“笔筒”。
板书:笔筒(二)引导探索,了解新知:1、笔筒的历史;有谁了解有关笔筒的知识吗?出示:提到笔筒,它可是有一定的历史了,早在明清时代就已经盛行。
古代的文人雅士把书桌上的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书桌上的第五宝就是笔筒了,说明笔筒在当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但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笔筒各具特色,美轮美奂,有雕刻的、有绘制的,装饰内容也各不相同。
你们想不想也来见识一下各类笔筒到底是什么样子的?2、欣赏与观察:图片好,那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几件不同时期的笔筒。
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笔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看出来的请举手。
(瓷、竹、玉、塑料等等)(了解笔筒的制作材料)看了刚才的图片,我们不禁为之赞叹:当时的笔筒用材之珍稀,工艺之精湛,可以说登峰造极。
那么这些笔筒除了制作材料上的与众不同,他们的造型有什么特点?(从笔筒的造型与结构方面进行了解)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在笔筒上绘制了大量精美的装饰图案,使笔筒的作用不仅局限于用来放笔而是俨然成为了一件件艺术品。
看,图片上的这些笔筒装饰了那些图案?(动物、人物、花、山水、文字等等) (从笔筒的色彩与图案方面了解笔筒)小结:同学们,这些笔筒虽然与我们隔着几百年的光阴,但他们仍以那么美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身上弥漫着人们智慧的光辉,也静静地讲述着历史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欣赏这么灿烂的笔筒文化不禁为我国的笔筒文化为之骄傲和自豪。
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做笔筒》精品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做笔筒》。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手工制作展开,通过教授笔筒设计与制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创作乐趣。
具体涉及教材第八章——手工制作,详细内容包括笔筒形态设计、色彩搭配以及制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笔筒基本结构,掌握制作笔筒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中废旧材料进行创作,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笔筒形态设计、色彩搭配以及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与实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观笔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示范作品、教材、剪刀、胶水、彩笔、卡纸等。
学生准备:废旧材料(如瓶子、盒子等)、剪刀、胶水、彩笔、卡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变废为宝,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2. 示范讲解(10分钟)展示示范作品,详细讲解笔筒形态设计、色彩搭配以及制作方法。
3. 学生动手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并制作笔筒。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笔筒制作后,进行相互评价,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笔筒形态设计2. 色彩搭配3. 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笔筒。
2. 答案要求:形态独特、色彩搭配和谐、制作精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优点和不足,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废旧物品,尝试将其运用到其他美术创作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学生动手实践3. 教师巡回指导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我认为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环节。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废旧物品,如瓶子、盒子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废旧物品变废为宝。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做笔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做笔筒》。
教学内容详细为主教材中的“有趣的笔筒”部分,通过观察、分析、动手制作等环节,让学生了解笔筒的基本结构,学习制作笔筒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笔筒的基本结构,掌握制作笔筒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笔筒的制作方法及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设计出独特的笔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示范笔筒、剪刀、胶水、彩纸、彩笔等。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彩笔、废旧物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关注笔筒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范例讲解(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笔筒,让学生了解笔筒的基本结构,讲解制作笔筒的方法和技巧。
3. 动手实践(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笔筒的样式,并利用废旧物品、彩纸等材料制作笔筒。
4. 课堂互动(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做笔筒2. 制作步骤:a. 设计笔筒样式b. 准备制作材料c. 动手制作笔筒d. 完成作品,互相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独特的笔筒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方法,设计一个创意十足的笔筒。
a. 以动物形象为设计元素,制作一个可爱的小动物笔筒。
b. 利用废旧瓶子,通过剪裁、粘贴等方式,创作一个具有艺术感的笔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其他美术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关注生活中的创意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3. 课堂互动与评价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展示丰富多样的笔筒作品,激发学生的灵感。
2024年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做笔筒》精彩教案人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做笔筒》,教材为人美版。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我们身边的美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笔筒的制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笔筒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笔筒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作品富有个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示范笔筒、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画笔、模板等。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画笔、模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漂亮的笔筒,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元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示范讲解(10分钟)讲解笔筒的基本制作方法,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充分了解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开始制作自己的笔筒。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互动(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六、板书设计1. 制作笔筒的基本步骤2. 注意事项(安全、美观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笔筒。
2. 答案要求:作品美观、实用,具有个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需更加细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笔筒,如废旧物品、自然材料等,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之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课堂互动环节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笔筒制作的基本方法、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做笔筒》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四章《生活与艺术》,第三节《做笔筒》。
教材内容详细介绍了笔筒的制作方法,包括选用合适的材料、设计图案、动手制作等环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笔筒的基本知识,掌握制作笔筒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将艺术融入生活,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设计独特、美观的笔筒图案。
教学重点:掌握笔筒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示范作品、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画笔、尺子、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笔筒,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品中的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笔筒的起源、用途和种类。
b. 讲解制作笔筒的方法和步骤。
c. 示范设计并制作一个笔筒。
3. 学生实践:a.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笔筒图案。
b. 学生根据设计稿,动手制作笔筒。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b.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笔筒制作方法。
b. 提出课后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做笔筒》2. 板书内容:a. 笔筒的起源、用途和种类。
b. 制作笔筒的方法和步骤。
c. 示例笔筒设计图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制作一个独特的笔筒。
2. 答案要求:图案设计新颖,制作工艺熟练,符合实用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将所学笔筒制作技能运用到生活中,为家庭、学校制作实用的笔筒,提高生活品质。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艺术形式,培养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设计独特、美观的笔筒图案。
《做笔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笔筒的制作过程和设计要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制作笔筒,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设计独特的笔筒,展示个性化的创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设计出独特、有个性的笔筒。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毛笔、颜料、画纸、剪刀、胶水、尺子、铅笔、圆规、曲尺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废旧笔筒、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笔筒,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笔筒的认识和看法。
2. 展示一些精美的笔筒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技法讲解(10分钟)1. 讲解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剪、折、粘等。
2. 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手制作。
三、学生创作(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和颜色,开始制作笔筒。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设计。
四、作品展示(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制作心得。
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做笔筒》一、制作方法1. 剪2. 折3. 粘二、设计要求1. 独特2. 个性作业设计:让学生回家后,用废旧物品制作一个笔筒,下节课带来展示。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设计出独特、有个性的笔筒。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剪刀、胶水等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笔筒,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实际操作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种实践性的作业,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做笔筒》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笔筒的用途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制作笔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笔筒的用途和特点2. 制作笔筒的方法和步骤3. 笔筒的装饰和美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笔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笔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笔筒制作示范视频、PPT课件、制作笔筒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笔筒的用途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制作笔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笔筒。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所学方法制作笔筒,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笔筒,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制作笔筒的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5课《做笔筒》2. 课题:做笔筒3. 教学目标4. 教学内容5. 教学重点与难点6. 教学过程7.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所学方法制作一个笔筒,要求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笔筒。
2. 家长协助拍摄制作过程的照片或视频,上传至班级群,进行分享和交流。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制作方法。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笔筒的用途和特点,教授制作笔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下册《第15课做笔筒》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做笔筒》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制作笔筒,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教材内容包含了笔筒的制作方法、材料选择和设计理念。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笔筒不仅是实用的文具用品,也可以是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装饰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手工制作经验,对于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笔筒的认识可能仅限于日常使用,对于如何设计和制作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笔筒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笔筒。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笔筒的制作方法,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笔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观念,激发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笔筒的制作方法和对材料的选择。
2.难点:设计出具有个性和艺术性的笔筒。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分组合作法等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掌握笔筒的制作方法,提高审美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示范作品、制作材料、工具等。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空的笔筒(可用废旧物品代替)、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形状、材质的笔筒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这些笔筒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教学内容,讲解笔筒的制作方法、材料选择和设计理念。
同时,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对笔筒的制作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开始制作笔筒。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笔筒的制作后,教师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让大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借鉴。
14、《做笔筒》
授课人:周惠
教学目标:
1、了解笔筒的有关知识,初步感受笔筒文化。
2、通过自主探究和交流掌握设计制作笔筒的方法,启发创意。
3、利用塑料瓶等废旧材料做笔筒,学会用彩色纸剪贴的方法对瓶
筒进行美化装饰。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笔筒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设计的作品美观、实用与创新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手工材料学生:废旧物品、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介绍一个特殊的朋友喜羊羊,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师示范。
二、欣赏
1、欣赏古代笔筒(出示课件)
2、欣赏现代笔筒(出示课件)
三、探究
小组讨论分析笔筒的特点
颜色(五颜六色、色彩鲜艳)
外形(形状多样、造型独特)
内部构造(单筒→多筒)
装饰图案(动物、人物、花草、文字、卡通形象等)
四、研究制作方法
欣赏手工制作笔筒,探究制作方法。
五、制作、展示笔筒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笔筒,并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六拓展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废旧的物品。
它们除了可以做成笔筒,还可以做承更多的东西来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课后请大家试着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