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的研究范围
- 格式:docx
- 大小:8.34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它和“狭义历史学”一样都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所不同是,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狭义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文献资料。
考古学只研究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近代的文化遗存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是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的。
考古调查、发掘的资料要经过室内整理,在编写成报告和综合研究才能成为用于研究的资料。
不是考古调查、发掘所获得的资料都不是真正的考古学,而只能成为“金石学”和“古器物学”。
英国的所谓“工业考古学”,其年代下限延伸到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的初期。
美洲的所谓“殖民地时代考古学”和称“历史考古学”,其年代范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直至18世纪末或19世纪美洲各国在政治上获得独立。
英国的所谓“工业考古学”和美洲的所谓“殖民地时代考古学”或称“历史考古学”,只是利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欧美的近代史,也不属于真正的考古学。
考古学所研究的人类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原史时代(文字刚出现的时代)和历史时代,不包括近代和现代。
史前时代没有文献资料,研究史前时代的人来历史完全靠实物资料,在此考古学的作用尤为重要。
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
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
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村落、道路、运河、运河、墓葬等工人建筑和设施。
遗迹是古代人类活动所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和礼器等器物,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器、木器、漆器和丝绵制品等器类。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它必须是古代人们通过各种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
如果是自然物,则必须与人类活动有关,能够反映人类的活动。
农作物、家畜和渔猎、采集的动植物遗存,有的与人类活动有关,有的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所以都应该归属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第一章考古学概论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以研究古代历史。
第一节考古学的基本涵义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第二节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及特征;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第三节考古时代的划分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基本上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并行的。
一.石器时代(一)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约1、2万年至1万年。
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经济尚未出现。
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择地进行调查。
调查之前要查阅有关古代文献和发表的考古书刊资料,以决定调查的范围。
调查中要注意自然的断崖等,观察分析,听取当地群众的反映,河流沿岸,尤其两河交汇处附近,宜于人类生活之地是调查的关键之地。
调查中要携带必要得用具,做好文字记录、绘图和照相等工作,并要采集陶器、石器、铜钱、建筑构件等标本。
二、考古发掘当前进行的考古发掘多是配合基建工程,凡在基本建设范围之内的文化遗存尽可能都要发掘,此外还有为解决学术问题而进行的发掘。
发掘前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执照,筹集资金,组织专业人员,雇用民工,准备发掘用具、仪器、文具,以及安排食宿等。
简述史前考古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史前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上最早期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学科。
它主要通过对古代遗址、文物、人类骨骼、化石等史前遗留物的发掘、分析和研究,探索人类起源、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演变等问题。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各类史前遗址和遗物,如洞穴、石器、陶器、金属器、彩陶、骨器、石碑等等。
这些遗址和遗物是史前人类生活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挖掘和研究,可以揭示史前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宗教信仰、艺术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史前考古学的研究范围一般涵盖了从人类出现到出现文字记载之前的大约6000万年的时间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经历了从狩猎采集时代到农耕文明时代的转变,史前考古学通过对遗址和遗物的研究,可以追溯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此外,史前考古学也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如人类学、地理学、生物学等。
人类学提供了对史前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理论框架;地理学则研究史前人类的居住地选择、迁徙和环境变化对其生活的影响;而生物学可以通过对古人类遗骸的研究,揭示史前人类的身体特征、遗传关系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的信息。
总之,史前考古学通过对史前遗址、遗物和遗骸的研究,揭示了人类文明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线索,为我们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考古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考古学是一门研究古代人类文明的学科,通过对人类活动遗迹的发掘和分析,对古代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研究。
考古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对于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着考古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展开探讨。
一、考古学的分类考古学可以根据研究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来进行分类。
根据时间跨度,考古学主要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两大类。
史前考古学主要研究史前时期,即人类出现至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时期。
通过对人类遗存和器物的发掘、研究和分析,揭示古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等信息。
史前考古学对于研究人类起源和文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历史考古学主要研究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时期,通过对历史时期的遗址、遗迹、文物和建筑等进行发掘和研究,还原历史事件和古代社会的面貌。
历史考古学对于研究历史事件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根据空间范围,考古学可分为文化考古学和城市考古学两大类。
文化考古学主要研究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演变。
通过对遗址、墓地、陶器、铭文等的研究,揭示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
城市考古学则主要研究古代城市的建筑、规划、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古代城市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还原古代城市的面貌,了解古代城市的产业结构、社会组织和城市化进程,对于研究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勘探调查、发掘、文物鉴定、实验考古等。
勘探调查是考古学中的首要步骤,通过对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等的观察和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地点,了解遗址的分布、规模和特点。
发掘是考古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对考古遗址进行挖掘,发现并记录不同时期的遗存和文物。
发掘可以揭示出古代城市、墓地、居住区等遗址的规模、结构、布局等信息。
文物鉴定是通过对考古出土的文物进行科学鉴定和分类,获得文物的年代、材质、用途等信息。
文物鉴定结果对于确定遗址的时代和性质以及揭示古代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1.考古学基础概念考古学定义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
考古学属于人文学科,是历史科学的组成部分。
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始于人类的产生(约距今300万年开始的旧石器时代),其下限至明清之际。
通过考古发掘和田野调查来获取研究对象,其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是考古发掘中的考古地层学,考古资料整理中的考古类型学以及分析研究时的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三大研究方法论。
中国近代考古学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前身是金石学。
遗存是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类。
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等人工建筑和设施以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来的活动痕迹。
遗物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钱币等。
遗迹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
包括遗址、墓葬、灰坑、岩画、窖藏等人工建筑和设施以及游牧民族所遗留下来的活动痕迹。
遗迹是经过人类有意识加工的,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遗物:是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器具及装饰品,也包括墓葬的随葬品和墓中的画像石、画像砖及石刻、封泥、钱币等。
遗物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都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加工和使用,能够从不同方面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情况,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遗址:是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指代发现遗迹、遗物的地点,也可以指代聚落考古的基本单位。
一般由人类活动的各种遗迹现象以及遗物构成。
如洞穴遗址、贝丘遗址、古窑址等贝丘遗址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文化层中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余抛弃的贝壳为特征。
多属于新石器时代,有的延续到青铜时代。
主要分布在沿海、湖泊和临河地带,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分布。
其堆积层中往往夹杂着贝壳、食物残渣以及石器、陶器等文化遗物,还发现有房基、窖穴和墓葬等遗迹。
考古学的分支
一、考古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遗存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包括人类使用和制造的物品、建筑、文化遗产等方面。
考古学家通过对发掘出来的遗址、墓葬、文物等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出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二、考古学的分支
1. 考古遗址保护与修复
考古遗址保护与修复是考古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对已经发掘出来的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复工作。
这个分支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以确保遗址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保存。
2. 考古地理学
考古地理学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它需要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等方面。
3. 考古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它需要综合运用考
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种知识,通过对发掘出来的文物和遗址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出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演变过程。
4. 考古科技
考古科技是考古学中比较新兴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辅助考古工作。
这个分支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等,以提高考古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5. 考古方法论
考古方法论是考古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方案。
这个分支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多种知识,以确保考古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
三、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考古学的分支的介绍了。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各个分支之间也在不断交流和融合,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历史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一、什么是考古学二、考古学的研究对象1.遗迹(古代人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具有不可移动性的迹象。
)2.遗物(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具有可移动性的器物。
)三、考古学的研究范畴1.时间范畴2.考古学的公用(1.补史 2.证史)四、考古学文化及考古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一)考古学文化1.广义和狭义的文化广义: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狭义: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2.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明包含在文化之中,文明是指有文字记载以后,进入文明时代、阶级社会之后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外延大,文明外延小。
3.考古学文化的定义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具有共同特征性的一群文化遗存。
4.考古学文化的命名方法①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命名②在以小地命名的基础上加前缀③④以同一类型遗址中文化遗存最丰富、最能反映其文化的遗址来命名(二)考古学类型(三)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1.考古地层学2.考古类型学(四)考古学的研究步骤1.考古调查(田野调查)调查是为发掘做准备。
只有经过调查,才能选定发掘的地点和对象,并决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发掘。
在调查之前,要广泛查阅文献,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图和地名学的研究成果,以便得到探求各种遗迹、遗物的线索。
在调查过程中要做好文字、绘图、照像和测量等各种记录,并适当采集标本,以便在室内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2.考古发掘(田野发掘)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是整个考古活动的中心。
(1)必须恪守地层学的原则,谨防不顾地层、一味挖“宝”的滥掘、甚至盗掘行为。
考古最终是为历史研究服务的,不是为了寻找世俗所谓的“宝物”。
文物的价值绝不是世俗的人们所能认识到的。
一件普通的器物,哪怕是一件陶器,只要是能为阐明历史问题服务,它就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2)要有敬业的工作态度。
(3)要掌握科学的发掘方法。
考古发掘就是要把埋没在地下的遗迹和遗物揭露出来,在揭露过程中,遗迹和遗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考古的概念范围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和文化。
考古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涵盖了古代历史和文化,也包括了人类先史时期的研究。
考古学可以通过发掘遗址、挖掘墓穴、收集古代文物等方式,了解人类过去的生活、社会制度、技术和文化等一系列信息和知识。
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包括:1.人类生活史的研究:考古学通过挖掘出的遗址和文物,可以了解到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饮食习惯、娱乐活动、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来研究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揭示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
2.文化史的研究:考古学通过收集和研究文物,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传播变化。
文物包括各种文化遗产,如古代建筑、宗教器物、艺术品、家具等。
这些文物可以揭示不同时期的文化表现方式和质量,表达当时的思想风貌和审美理念。
3.自然环境的研究:考古学不仅涉及人类文化,也需要考虑生态和自然环境因素。
考古学需要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认识进行分析和探讨,了解当时人类的生存境遇和自然环境的变迁,还可以增加对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的认识。
4.文化遗产和文化保护:考古学研究着重于文化遗产和文化保护。
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具有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而被制定为符合保护标准的文物古迹和遗址。
这些文化遗产需要进行保护、修复和恢复,以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总之,考古学有着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人类生活史、文化史、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等。
它不仅提供了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认识,也为人类未来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推动社会文明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考古调查方案大纲
1. 研究目的
考古调查主要是为了寻找历史文化遗存、了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历程、重建历史文化面貌等。
因此,在考古调查方案中,需要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2. 考古调查范围
考古调查范围是指考古工作的实地范围,包括地理位置、面积、深度等。
3. 考古调查方法
考古调查方法是指采用何种方式进行考古调查。
常用的考古调查方法包括:
•表层调查
•手掘调查
•试掘调查
•等高线探测
•遥感技术调查
根据考古调查的实际情况和目的,选择适宜的调查方法。
4. 考古调查人员及工作安排
考古调查人员包括考古学专家、技术人员、挖掘人员、保护人员等。
为了保证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安排,包括考古调查任务、工作时间、工作计划等。
5. 考古调查设备及保护措施
考古调查设备主要包括挖掘工具、仪器设备、保护用具等。
在使用设备的同时,要注意保护文物,制定值班制度,为文物安全保驾护航。
6. 结束报告
考古调查结束后,需要撰写考古调查报告。
报告必须详细记录考古发掘的工作过程、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等具体情况,同时给出具体的评价和结论。
7. 考古调查费用
考古调查费用是指进行考古调查所需的经费,包括人力费用、设备费用、保护费用等。
在制定考古调查方案时,需要对费用进行合理估算,并制定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
以上就是本次考古调查方案大纲的内容。
考古调查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需要制定详细的方案并认真执行,同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第一章概论【真题+参考答案】中1. 考古学分支学科及和其他学科的关系考古学根据研究年代的不同,划分为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史前考古学的研究的范围是文字未出现前的历史阶段,主要是研究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很大程度上依靠地层学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技术判断绝对年代,与第四地质学古动物学、古植物学、古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必须利用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为其研究服务。
考古历史学的研究范围是有文献记载的人类历史,主要是研究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依靠文献记载和年历学判断绝对年代,必须与历史学相配合,同时还要依靠考古学,铭刻学,古钱学,古建筑学等学科。
田野考古学是在20世纪初叶,欧美的考古学开始重视田野调查和发掘,注重发掘技术,田野考古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考古调查与发掘有一套完整的方法,需要使用许多特殊的器材和设备,还要用各种自然科学手段,这就使田野考古学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将它作为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必要的。
考古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划分:美术考古学是将各种美术品作为实物资料来复原古代的社会文化。
在年代上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讫各历史时期。
即属于史前考古的范围,也属于历史考古学的范围;宗教考古学是以有关宗教的文化遗存作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从旧石器时代起就有宗教活动,到历史时期宗教活动更为普遍;古钱学是以古钱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分支,判别古钱铸造年代、形制、重量、质料、铭文、图文和铸造技术,研究铸造者和发行地区,铭文、图文的意义和风格,还可研究世界各地区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情况;古文字和铭刻学的研究对象是铸刻或书写遗迹和遗物的文辞。
考古学根据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而划分:航天考古学是指用飞机等航空工具在空中对地面摄影,通过对所得照片的观察和分析,判断遗迹和遗物的形状,种类及其分布;水底考古学是田野考古学的延伸,是田野考古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任务是发现、打捞和研究水底的古代沉淀物,沉船以及淹没于江河湖海中的都市,聚落和港口遗址等,也为研究古代造船术、航海术、水文变化,海上交通和贸易等提供重要资料。
考古学的三级学科
考古学是一门涵盖多个领域知识的学科。
根据其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考古学可以分为三级学科。
第一级学科:原始考古学。
原始考古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最早人类的活动和文化现象。
其研究对象包括早期人类、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和人类活动遗址。
原始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野外考古发掘和实地调查,结合化石、遗物、遗址等多种考古资料,推断人类早期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等。
第二级学科:历史考古学。
历史考古学研究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和人类活动遗址。
其研究对象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和建筑遗址、城市遗址、墓葬等。
历史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古、文献资料和考古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还原历史时期人类的生活和社会背景。
第三级学科:文化考古学。
文化考古学研究的是文化现象和人类社会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
其研究对象包括艺术、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学等方面的遗存。
文化考古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文物、艺术品、建筑遗址等文化遗产的研究,结合多个学科、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规律。
总之,考古学的三级学科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考古学的学科体系。
这种学科体系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 1 -。
考古学博士研究方向
考古学博士是一个专注于深入研究古代文明和文化遗产的学位。
在考古学博士研究阶段,学生通常会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定的研究方
向来进行深入探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古学博士研究方向:
1. 考古遗址发掘与保护,这个研究方向关注于考古遗址的实地
发掘、挖掘和保护工作。
研究者可能会探索不同类型的遗址,如史
前遗址、古代城市遗址、墓葬等,以及相关的保护方法和技术。
2. 考古文物研究与分析,这个方向侧重于对考古出土的文物进
行研究和分析,包括陶瓷、金属器、玉器、建筑遗迹等。
研究者可
能会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如碳14测年、X射线荧光分析等,来揭示
文物的年代、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
3. 考古学与人类学交叉研究,这个方向将考古学与人类学、民
族学等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探讨古代社会、宗教、生活习俗等方面
的问题。
研究者可能会关注古代人类的迁徙、文化交流、宗教信仰
等议题。
4. 考古学与环境变迁,这个研究方向关注于考古学与环境科学
的交叉领域,探讨古代环境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古代社会的影响和适应。
5. 考古学与数字技术应用,这个方向将考古学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探索数字化考古、虚拟重建、遥感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文物保护与展示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只是考古学博士研究方向中的一部分,学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通常会根据个人兴趣和学术导师的指导进行选择。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引言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将就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作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二、研究范围的定义和作用研究范围是指在科学研究中所涉及的领域或范围。
它可以是一个学科、一个区域、一个时间段或者一个特定的问题。
1. 学科范围在学术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一个特定的学科范围来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生物学研究范围可以涉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各个方面。
研究范围的确定需要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目的来进行。
2. 区域范围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范围通常与特定的地理区域相关。
例如,考古学研究范围可以涉及到某个古代文明的历史遗址和文物。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地理特点来确定研究范围。
3. 时间范围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范围往往与特定的历史时期或年代有关。
例如,历史学家可以选择研究中国明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变革。
研究时间范围的选择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历史背景和研究目的来确定。
4. 特定问题范围研究人员也可以选择研究特定的问题范围。
例如,环境科学研究范围可以围绕全球变暖、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展开。
研究人员需要明确研究问题的范围,以便有针对性地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
研究范围的正确确定对于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合理的研究范围能够使研究工作更加专注,有助于提高研究质量和研究效率。
三、研究对象的定义和选择方法研究对象是研究者在具体研究中要关注和研究的事物、现象或者个体。
研究对象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 事物对象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究对象通常是具体的事物,如动物、植物、化合物等。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需求来选择研究对象。
2. 现象对象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研究中,研究对象通常是抽象的现象或者社会实践。
例如,经济学研究对象可以是市场供求关系、产业发展等。
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具体的调查和分析方法来选择研究对象。
考古学定义: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一门学科。
(名解:严文明)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
(夏鼐)遗迹: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聚居村落及其相关建筑遗迹和埋葬死者的坟墓等。
e.g.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宫殿、寺庙、作坊、窖藏、洞穴、城堡、矿坑、灰坑等。
遗物:古代人类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中遗留下来的实物。
e.g.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品、礼器、装饰艺术品、货币、铭刻、文书、人类化石、骨骸等。
此外,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能反映人类活动的自然物——农作物、家畜、采集和渔猎的对象及动、植物遗存。
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考古学史上,法国古文字学家商博良释读埃及象形文字、英国学者罗林森释读古波斯楔形文字,对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期说: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按石器、青铜器、铁器布展;1836年,在《国家古物指南》中把史前文化分为三期: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他的学生沃尔塞又把三期说用于野外古迹的分期。
三期说成为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基础。
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陈子展教授: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唐兰:“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
”中国考古学产生的背景:1、19世纪末,欧洲考古学日渐兴盛,一些先进的中国学者在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同时,也把考古学成果介绍近来。
如章太炎《中国通史略例》介绍西方新史学思想,提出地下考古与历史学研究的关系;梁启超《中国史序论》中对欧洲史前史分期的介绍;汪荣宝《史学概论》对考古学定义、范围和目的作了介绍。
2、1898年安阳小屯发现甲骨文、1900年敦煌藏经洞、1899-1909年外国人先后在塔里木河下游发现古楼兰等遗址,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前兆。
3、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一些年轻的地质学者打破陈规,到田野中去,发现了一批古代遗迹、遗物,为考古学的产生作了人才上的准备。
考古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学科,它通过对物质遗存的发掘、研究和解释,探索人类社会和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考古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物质遗存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一、考古学的定义考古学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物质遗存进行整理、鉴定和研究的学科。
它通过对考古遗址的发掘,收集和分析出土的文物、器物以及其他物质遗存,以及对这些遗存所处环境的研究,从而重建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历史,探索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二、考古学的研究范围1. 考古学的时间范围考古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了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从远古时代到现代,几乎囊括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程。
考古学家通过对遗址和文物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类社会的面貌,如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
2. 考古学的空间范围考古学的研究范围遍及全球各个地区。
不同地域、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考古学家通过对本地区的遗址和文物的研究,可以还原当地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例如,中国的考古学家通过对中国古代遗址和文物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3. 考古学研究的内容考古学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对遗址、遗迹、文物、器物等的发掘、鉴定、分类和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遗址和遗迹:通过对遗址和遗迹的发掘,考古学家可以了解到当地历史时期的人类活动状况、居住环境、建筑风格等。
(2) 文物和器物: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文物和器物的研究,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技术、艺术风格等。
(3) 环境和生态:考古学研究不仅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关注人类与环境、生态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研究环境和生态条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适应能力。
三、考古学的意义与作用考古学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揭示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1. 研究历史与文化:考古学通过对物质遗存的研究,可以补充书面记录不能提供的历史信息,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揭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
考古学概论导言: 原始社会的考古夏商周时期的考古春秋战国(东周)时期的考古秦汉时期的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考古一、考古学的意义及其研究对象 : 1]考古学的意义:考古学一词是从希腊文中翻译过来的,英文为“Archeaology”,它出自于古希腊字“Dpycos”(古代)和“Aolyos”(科学),意为“古代的科学”。
在国外有“古迹学”、“古物学”等一些译法,我国将之译为“考古学”。
何谓考古学呢?简而言之,考古学就是根据实物的历史材料研究人类历史过去的科学。
2]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考古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物质,而且主要是社会物质,只有少量的自然物质。
具体来讲,一类是人类本身的化石、遗骨,以及与当时人类共存的动、植物遗骸,二是经过人类制造或加工的物质,即物质史料,它是考古学研究对象中最主要、数量最多的一部分,但有一些物质史料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如太平天国的武器、印玺以及一些革命文物。
在我国,考古学研究的历史范围上迄原始社会,下至于元代,明清不属于考古学研究的范围,这是因为明清留下的遗址、遗物相当多,记载周详,有史可查、有物可证,但是明清的瓷器又属于考古学的范围,明清的有些遗物也要视其价值的高低来确定其是否属于考古学的范围,如陵墓。
3]考古学的分类: 考古学的分类方法很多,至今无法统一。
按物质形态分,可分为石器时代的考古、青铜器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按社会形态分,可分为原始社会考古、奴隶社会考古、封建社会考古;同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考古工作者往往将考古学分为普通考古学和专门考古学,前者包括考古学通论以及各方面材料和考古方法的一般知识等,后者为较深一步的考古学研究,它又分为众多的种别,如铭刻学、古钱学、印章学等等。
二、考古学与历史科学的关系及学习考古学的必要性: 1.考古学为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考古学可以订正历史文献资料之谬误三、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 1.考古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2.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3.考古学与应用技术及工艺的关系四、中国考古学发展概况: 1.中国考古之发生至以金石学为主要部门的考古时代 2.西方考古学者来华时期 3.科学考古学的建立和发展4.中国考古之发生至以金石学为主要部门的考古时代:1].中国考古行为的原始时代:自商周之际开始,经过两周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约千余年长久时间方始具规模,人们称之为考古学的发生时代。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挖掘和分析古代物质文化遗存来研究人类历史的学科。
它涉及到对古代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研究,是历史学、人类学、艺术史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
考古学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介绍考古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包括考古学的历史发展、考古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文物鉴定和分类、年代测定等方面的内容。
古代文化遗存:介绍各种古代文化遗存,如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金器、建筑遗址、墓葬等,以及它们的制作工艺、使用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
古代社会和历史: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的研究,探讨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文明演进的规律。
文化遗产保护:介绍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包括文物保护、遗址保护、博物馆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考古学课程通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技能,提高对古代文化遗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考古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拓宽视野、增强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考古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脉络,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663考古学基础一、引言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对古代人类活动的遗存进行系统调查、发掘和研究,从而探索人类历史与文化的学科。
它是人类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通过对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本文将深入探讨考古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其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考古学的定义与范围2.1 定义考古学可以定义为对过去人类文化与环境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它通过发掘、分析和解释发现的遗迹、遗址、器物等遗存,以还原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历史。
2.2 范围考古学的范围涉及广泛,包括考古学原理、考古学方法、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同时也包括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考古研究,如中国考古学、埃及考古学、古代希腊罗马考古学等。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会有不同的考古学特点和研究重点。
2.3 考古学的重要性考古学对于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考古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人类社会发展、文化交流和技术进步等。
考古学还可以为人类历史的整理和校正提供重要的论据,修正以往不准确的历史观点。
此外,考古学还可以帮助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三、考古学的基础知识3.1 野外考古学野外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基础,它是指通过实地勘查、发掘和记录等一系列的工作,获取考古遗址及相关信息。
野外考古学包括调查发掘、野外勘探以及对遗址地貌的分析等内容。
3.2 实验考古学实验考古学是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考古学的理论假设和推测。
实验考古学可以采用实物实验、计算机仿真等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古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3 考古学的辅助科学考古学的研究需要借助于多个辅助科学,如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化学等。
地理学可以帮助确定遗址的位置,地质学可以研究地层并为考古时间的确定提供依据,生物学和化学可以通过对骨骼和遗物的分析,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四、考古学的方法与技术4.1 考古勘探考古勘探是指通过系统的调查和采样,确定考古遗址的位置和范围。
考古学重大研究课题考古学重大研究课题一、引言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历史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全球范围内,考古学家们通过对各种文化遗产的发掘和研究,逐渐揭示出了人类历史和文明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探讨几个重大的考古学研究课题。
二、早期人类起源早期人类起源是考古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早期人类遗址、工具、骨骼等物质证据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早期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智力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目前,最有代表性的早期人类遗址是非洲坦桑尼亚的奥尔杜万基峡谷和肯尼亚的扬加克拉峡谷,这些地区保存着最早发现的直立人和智人化石。
三、文明起源与发展除了探讨早期人类起源外,考古学家们还致力于探究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产生和演变与环境、技术、经济、政治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世界各地,考古学家们通过对古代城市、宗教建筑、文物等遗址的发掘和研究,逐渐揭示了不同文明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例如,埃及金字塔、中国古代城市遗址、印度河谷文明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考古学研究课题。
四、文化交流与融合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之间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古代贸易路线、迁徙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互相借鉴和影响的历史过程。
例如,在中亚地区发现了许多早期贸易路线上的遗址,这些遗址证实了中亚地区在早期时期就已经成为东西方之间贸易往来的重要枢纽。
五、历史事件与人物除了探讨人类起源和文明演变外,考古学家们还致力于研究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对古代战争、政治事件、文化运动等方面的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例如,通过对长城、秦始皇陵等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统一战争的历史过程和秦始皇的统一政策。
六、结论综上所述,考古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早期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与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以及历史事件与人物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类历史和文明演变的全貌,并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便把许多文明古国的历史时代也都排除在考古学研究的年代范围之外,这也是不妥当的.考古学不研究近代和现代,而是研究古代,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考古学所研究的"古代",除了史前时代以外,还应该包括原史时代和历史时代.就中国考古学而言,历史时代不仅指商代和周代,而且还包括秦汉以及其以后各代.所谓"古不考三代以下"是不对的.当然,历史越古老,文字记载越少,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显着.要究明人类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的社会历史,就必须在极大程度上依靠考古学,因而史前考古学与史前史就等同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