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及脱墨剂
- 格式:ppt
- 大小:4.60 MB
- 文档页数:14
油墨清洗剂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外观和颜色:清洗剂应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无悬浮物或沉淀。
pH值:清洗剂的pH值通常应在6至8之间,以保证对被清洗物表面的腐蚀最小化。
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通常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环保法规,以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
比重:清洗剂的比重应在特定范围内,以确保清洗效果和稳定性。
溶解性:清洗剂应能有效溶解油墨,并在清洗过程中将其从被清洗物表面彻底去除。
碳氢化合物含量:在清洁剂中,碳氢化合物含量大约在50%以上,它对油墨有较好的溶解作用。
其中,脂肪族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包含碳分子的链状结构,不能溶解于水,对人体、胶辊以及环境没有危害;而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包含碳分子的环状链结构,对人体神经系统有不良影响,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癌症病变,会成橡胶聚合物的膨胀,对胶辊也有一定影响。
因此,国际油墨清洗剂有关质量标准中规定其含量应小于0.1%。
油墨印刷常见问题及处理办法一、堵墨,滞墨现象:印品的墨色因为油墨的流动性变差,传墨辊无法完全传递油墨而逐渐变浅.1、问题:油墨的丝头太短和缺乏流动性具体问题分析:连结料中胶质油太多,流质油太少,填充料太多造成流动性差。
解决方法:添加调墨油增加油墨的流动性.2、问题:油墨是有触摸性的,不搅拌便会凝结具体问题分析:油墨搅拌时受到剪切应力的作用,油墨的流动性与剪切应力大小成正比,无外力作用时油墨会凝结流动性变差.解决方法:检查搅拌,使油墨在墨斗内保持流动。
二、油墨干燥速度太慢:普通4色墨印后4-8小时不干,图文内容易擦掉1、问题:油墨的干燥剂含量不足具体问题分析:起不到催化的作用,氧化干燥速度不够快。
解决方法:适量添加干燥剂。
2、问题:油墨中含过多的抗氧剂具体问题分析:阻止油墨的氧化干燥速度。
解决方法:适量添加干燥剂和用干燥性能良好的连结料。
3、问题:油墨中含过多的非干性油或化合物具体问题分析:非干性油或化合物的氧化速度慢,干燥速度慢。
解决方法:调整油墨配方或添加干燥剂.4、问题:纸张的酸性太强具体问题分析:纸张中的酸性物质与干燥剂中的金属物质反应使干燥剂的活性降低.解决方法:印刷前检查纸张控制好PH值.5、问题:纸张太湿具体问题分析:水分过多,吸收渗透慢,影响干燥.解决方法:使用热风送纸或开印前把纸张放在干燥地方,增加纸张存放区的通风。
6、问题:印版水酸性过强具体问题分析:纸张吸收润版水导致PH值过酸影响干燥.解决方法:调整润版水的PH值在合适范围。
三、油墨的粉化:油墨已干燥但一经摩擦即容易化成粉状脱落1、问题:油墨中含粘合剂不足具体问题分析:连结料加入量不足,颜料含量太多,干燥后连结料大部分被吸收不能在颜料表面形成氧化保护层.解决方法:增加连结料的比例,降低油墨浓度,使用干燥快的油墨,干燥后连结料在颜料表面形成保护层.2、问题:油墨的粘性低具体问题分析:油墨在纸张上的附着力太小,油墨中的颜料容易脱落。
1、废纸脱墨过程中常采用哪些化学药品?采用这些药品的目的是什么?在DIP生产中,脱墨几乎是贯彻始终的,从碎浆时油墨的剥离开始,净化筛选除掉部分粗大的油墨粒子;浮选是已剥离油墨的主要去除手段;后浮选之前的热分散,可使未剥离油墨进一步剥离,并使残留的较大油墨粒子碎解成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粒子,并通过后浮选进一步脱除,在浮选之后的浆料浓缩过程中同时完成对细小油墨粒子的洗除,在这一系列过程中,除了机械作用、化学作用对脱墨起着重要的作用。
用于脱墨的主要药品及使用目的如下:NaON :是纤维的润胀剂和油墨的皂化剂,与机械作用协同,促进油墨的剥离。
Na2S:O3 :是稳定PH的缓冲剂,是油墨的分散剂,防止H2O2无效分解的稳定剂,同时还是润湿剂,降低液体表面张力,起分散剂的作用,防止油墨颗粒重新沉降在纤维上。
H2O2 :漂白剂,加在碎浆机中主要抑制浆料的碱致返黄,用于DIP漂白时是重要的漂剂。
加在热分散中,起杀菌和漂白作用。
表面活性剂(脱墨剂):具有多重功效,是油墨的剥离剂和分散剂,浮选泡沫的发泡剂和泡沫稳定剂,细小油墨粒子的凝聚剂或捕集剂。
螯合剂:主要是重金属离子的遮蔽剂,防止H2O2无效分解。
酶制剂:油墨剥离促进剂。
CaCL2 :对于某些油墨捕集剂,要求介质具有一定的硬度,CaCL2是常用水硬度调整剂。
2、NaOH的作用机理是什么?NaOH很容易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使纤维中的羧基离子化,加强纤维的润胀作用。
纤维润胀导致体积膨胀,而纤维表面覆盖的油墨膜却几乎没有润胀,结果使得纤维和油墨的界面处发生机械错位,破坏二者之间的结合,使油墨被剥离,因此纤维的碱润胀是促进油墨剥离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促进废纸的碎解。
NaOH的副作用是使含木素较高的机械浆纤维发生返黄现象,降低浆的白度,这是由于浆中木素受PH影响形成发色基因,同时使废纸中一些碱溶性物质的溶出量增大,导致排水中BOD和COD增加,增加了污水处理负担。
3、NaOH用量对脱墨剥离效果有什么影响?一般用量应为多少?油墨的剥离随着碎浆PH的提高而提升,在PH由7.2升至8.0时,提升很快,PH值继续升高,剥离提升效果逐渐趋缓,即高PH下纤维的润胀程度变化是有限的,PH超过9.1后,脱墨带来的白度提高抵消不了高PH 7.0造成的碱致返黄的影响,使白度显著下降,因此以油墨的剥离为主兼顾纸浆的白度,碎浆时的最佳PH为9~10,碎浆据此来确定用碱量。
脱墨剂的应用原理1. 什么是脱墨剂?脱墨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造纸工业和印刷行业的化学物质,用于去除纸张上的油墨和颜料。
脱墨剂通常是一种稀释剂,可以有效地将油墨溶解或分散,从而实现去除油墨的目的。
2. 脱墨剂的工作原理脱墨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溶解或分散油墨分子,从而使其从纸张上解离并被移除。
具体而言,脱墨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工作:•溶解作用:脱墨剂中的溶剂成分可以溶解油墨颗粒。
溶解剂会与油墨颗粒中的化学键发生作用,将其分解并溶解在溶剂中。
•乳化作用:脱墨剂中的表面活性剂成分可以使油墨颗粒乳化,形成微小的颗粒悬浮在液体中。
这些乳化的颗粒可以被带走,从而去除油墨。
•分散作用:脱墨剂中的分散剂成分可以将油墨颗粒分散在液体中。
这样,油墨颗粒不再聚集在一起,而是被分散在脱墨液中,便于进一步处理和去除。
3. 脱墨剂的使用方法脱墨剂的使用方法因产品而异,但一般而言,以下步骤可以作为脱墨剂的使用指南:1.准备工作: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并戴上手套和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选择适当的脱墨剂:根据纸张类型和油墨种类选择适合的脱墨剂,并按照说明进行稀释。
3.溶解或分散油墨:将脱墨剂涂在油墨污渍上,使用软刷或棉球轻轻擦拭,使脱墨剂与油墨接触,并发挥溶解或分散作用。
4.擦拭干净:使用干净的抹布或纸巾擦拭处理后的区域,将溶解或分散的油墨颗粒彻底清除。
5.冲洗纸张:如果需要处理整张纸张,可以将纸张浸泡在稀释后的脱墨剂中,然后冲洗干净。
6.清洗工具:清洗使用的刷子、棉球或抹布,以防止油墨残留。
7.注意安全:在使用脱墨剂时,务必遵循产品说明,并注意安全使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4. 脱墨剂的注意事项•使用脱墨剂时注意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避免脱墨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确保脱墨剂使用后及时清洗工具和配备。
•根据产品说明正确稀释脱墨剂,不要过度使用。
•存放脱墨剂时注意密封瓶盖,避免溢漏。
5. 结论脱墨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学物质,在造纸工业和印刷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 38 -2019.6印刷器材技术专栏化妆品、烟、酒等产品的包装。
此类包装的材质一般为复合纸, 如:P E T 、P V C 、B O P P 等与卡纸黏合在一起。
U V 油墨在印刷过程中不容易牢固地黏着在复合纸表面,容易发生脱墨现象。
U V 油墨印刷脱墨较为常见,本文就其检测及解决方法作探讨。
一、UV 油墨印刷脱墨故障的检测方法1.胶带检测法在印品表面用刀片划线段长约5m m 的“×”形,用透明胶带(宽15m m ,黏合力约3-4N /20m m )粘贴,撕下透明胶带时若印品掉色在10%以上,则说明脱墨问题较为严重。
2.指甲检测法用手指甲(或其他钝物)轻刮印品表面若干次,若指甲(或钝物)上粘有较多的油墨,则说明脱墨问题严重。
3.折压法将印品任意折一下,用指甲在折痕处轻刮,若指甲上粘有较多的油墨,则说明脱墨问题严重。
二、UV 油墨印刷脱墨故障的解决方法复合纸的性质、墨层厚度、U V 光源和环境等因素是造成U V 油墨印刷中印品脱墨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脱墨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复合纸复合纸是由卡纸、黏合层和非吸收性薄膜等构成,有时候还包括镀铝层。
印刷过程中与U V 油墨接触的主要是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金属箔等非吸收性材料或镀铝层。
若采用普通溶剂型油墨印刷复合纸,则需要较长的干燥时间,而且还要采用喷粉和晾架或在油墨中掺加其他助剂,而使用U V 油墨印刷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但前提必须对印刷材料表面进行预处理。
(1)对非吸收性材料的处理方法。
①电晕处理。
一种电击处理方法,把电晕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接地和诱电空气喷嘴,利用高电压高周波使电击分子从诱电空气喷嘴中喷出,带着高能量的游离电子加速冲向正极,这样便可以改变非吸收性材料的极性,增加表面粗糙度。
②清漆打底处理。
当复合纸的表面材料不宜做电晕处理时,可以考虑对复合纸表面做清漆打底处理。
清漆打底处理方式又分为连线涂清漆处理和离线清漆处理。
废纸脱墨及其相关问题随着当今世界环境日趋恶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也日益增强,为了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负荷,减少森林砍伐,养息森林,废纸的回收利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再生浆不透明度高、纤维组织均匀,能满足多数纸张的质量要求,不必经过打浆处理即可抄纸,其抄成的纸绒毛少、平整、实用性广。
现在再生浆已经用于抄造高级纸张。
废纸脱墨原理就是使用脱墨药剂降低废纸上的印刷油墨的表面张力,从而产生润湿、渗透、乳化、分散等多种作用,其综合效果使油墨从纸面上脱离下来。
脱墨的目的是为了使废纸纤维恢复甚至超过原来的白度、净化度、原纤维的柔软性及其他特性,从而使纸浆具有好的抄造性能,并达到所要求的产品指标,保证产品品质。
脱墨工艺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疏解分离纤维;使油墨从纤维上脱离;将油墨从纤维悬浮液中除去。
1 脱墨方法常规的脱墨工艺包括浮选法、洗涤法、浮选和洗涤相结合的方法以及短程法等。
浮选法运用不同颗粒具有不同的表面性能的机理进行脱墨;洗涤法利用水力进行分离,通过筛板或筛网对纸浆悬浮液进行筛选,水夹带油粒而除去;浮选和洗涤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浮选和洗涤两种方法的优点,现在被很多厂家采用;短程法用于处理油墨含量相对少的废纸,它只在碎浆机中脱墨,疏解好的废纸浆放入贮浆池,而后按正常流程进行筛选、净化和洗涤。
对浮选法来讲,油墨颗粒的粒径在20~40μm为最佳;对洗涤法来讲,油粒尺寸越小越好,且以小于5μm为最佳。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多种脱墨方法。
酶脱墨法大多数使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作为酶制剂。
国外研究表明:中性纤维素酶比酸性条件效果好,纯碱性纤维素酶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白度,而非接触性印刷废纸酶法脱墨中酶与表面活性剂共用,大大提高了脱墨效率。
废纸与机械浆混合磨浆脱墨法,漂后白度可达60%ISO。
附聚脱墨法用附聚剂将碎浆过程中剥离下来的片状调色剂聚集成400μm以上、密度较大的球形颗粒,然后筛选净化除去。
超声波脱墨法利用大于16Hz的声波进行脱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