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复习:隋唐时期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76 MB
- 文档页数:26
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归纳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其中涵盖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隋唐历史知识。
一、隋唐王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隋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王朝,分别是隋朝(581年-618年)和唐朝(618年-907年)。
隋朝建立了统一的大中央制度,实行科举制度,设立了三省六部制,开创了行省制度等。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政治制度,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加强了地方政权,设立了府、州、县等行政区划。
二、隋唐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隋唐时期的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鼎盛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
隋朝的开凿大运河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唐朝则通过推行均田制和废止均税法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的生产。
手工业方面,隋唐时期制陶、制丝、造纸等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商业方面,隋唐时期的市场经济繁荣,物流和商业网络发达,使得商品的交流更加便利。
三、隋唐文化的繁荣与艺术成就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对于文学、艺术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文学方面,隋唐诗歌是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代表有杜甫、李白等大量优秀诗人。
科举制度的实行也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使得文人士子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
艺术方面,瓷器、唐三彩等工艺品制作精湛,佛教艺术和文学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四、隋唐对外交往的影响与外交政策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对于后世的影响至关重要。
隋朝时期开展了对外征伐,统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
唐朝则实行了开放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和留学生来华交流。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之一,隋唐时期对于漠北、西域以及东南亚等地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隋唐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隋唐时期发生了众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隋朝的统一、隋炀帝的暴政、隋末民变、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时期的政治变革等等。
这些事件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三隋唐通史知识点总结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且辉煌的时代。
隋唐时期的历史变迁、制度改革、文化繁荣等方面都为后世留下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高三隋唐通史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展示其重要性。
一、隋唐历史背景隋唐时期分别跨越了隋朝和唐朝,整个时期大致从公元581年到907年。
隋朝是隋文帝杨坚所建立的政权,而唐朝则是隋朝的玄孙李渊所创立的。
隋朝在统一南北朝后,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后来的唐朝奠定了基础。
二、政治制度改革1. 隋朝的改革隋朝推行了一系列有力的政治制度改革,如实行县制、推行科举制度、建立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等。
这些改革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唐朝的改革唐朝也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如推行户籍制度、建立地方州县制度、发展军队兵制等。
这些改革使唐朝的统治更加有效和稳定。
三、经济繁荣与对外交往1. 经济繁荣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由于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2. 对外交往隋唐时期,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频繁,对外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中国文化也向其他国家传播,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文化艺术繁荣1. 文学艺术隋唐时期涌现了大量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王勃、杨炯、杜世清、李白、杜牧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极富影响力,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
2. 科学技术隋唐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的发明和应用,对世界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五、对后世的影响高三阶段学习隋唐通史的知识点,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更是为了领悟隋唐时期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对于中国以及世界的重要意义。
隋唐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艺术的兴盛,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六、结语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繁荣的时代,其政治制度改革、经济繁荣、对外交往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都为后世所重视和学习。
通过学习隋唐通史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展望未来。
第1章.中国历史1.4.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1.4.1. 知识体系基本特征:封建社会的繁荣期。
1.政治。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出现了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1)政权更迭。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政权覆灭。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907年唐朝灭亡。
(2)重要制度和重大事件。
1)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
2)军事上隋朝沿袭府兵制,唐朝加以调整并健全,唐玄宗实行募兵制,强大了国家的军事力量,但也导致地方军阀的形成。
3)唐朝前期,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励精图治;武则天广揽人才;唐玄宗统治前期力图改革;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之治”,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盛世景象。
4)唐朝后期先后出现“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末农民战争瓦解了唐政权。
2.经济。
隋朝在短期中实现繁荣,唐朝前期经济繁荣,后期经济凋敝。
(1)措施。
1)唐初统治者轻徭薄赋,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隋朝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保障农时,减轻赋役,增加政府收入。
3)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租庸调制被破坏,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杨炎实行两税法。
(2)表现。
1)农业上,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出现围湖造田和开垦山地的现象,水利灌溉事业发展,创制了新的农具曲辕犁和筒车,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
2)手工业产地分布广,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品种多,技术融入外来风格。
丝织业、制瓷业、造纸业技术发展较快。
3)商业上,隋朝使用五铢钱,唐朝用开元通宝。
长安、洛阳、扬州等兴旺的商业大都会形成。
出现夜市、草市。
3.民族关系。
民族联系加强,民族政策开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1)边疆的各少数民族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如北方的突厥、回纥,东北的,云南的南诏,西藏的吐蕃等,他们与唐朝政府友好往来,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一方面促进了民族自身的进步,另一方面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快发展。
第四讲【隋唐时期】隋(581-618);唐(618-907)※阶段特征1、政治上: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科举制使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建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均田制逐渐瓦解,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快速发展;赋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规模宏大;商业繁荣,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对外贸易发达;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文化上: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复兴运动兴起,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并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4、对外关系: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唐朝还加强了和周边各国及欧亚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技术和文化交流,并加强了各国间的政治往来,扩大了唐朝的影响。
※核心主干知识政治【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演变: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2、唐代:三省六部制(1)内容:①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设六部。
②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③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2)特点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②职责明确,提高效率;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④制度约束,节制君权。
(3)影响①在当时的作用: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结构效能,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对历史的作用:是我国官制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到道州县】1、隋朝:郡县制。
2、唐朝:(1)唐初:道(用来监察州,带有监察性质的行政区)、州(府)、县。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1、隋唐时期的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2、隋朝的建立者是隋文帝(杨坚)。
隋灭陈,统一全国。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3、科举制度(1)创立(隋朝)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2)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
(3)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②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
(4)科举制之所以“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平等竞争。
(5)明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采用八股取士。
(6)“及第”“进士”“状元”“秀才”“金榜提名”与科举制度相关。
4、大运河的开通(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的是隋朝的大运河。
(2)大运河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以洛阳为中心。
(3)大运河的开通的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5、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唐太宗采取了下列措施:(1)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完善三省六部制(2)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体现仁政爱民)(3)善于用人(房玄龄善于谋略。
杜如晦敢于决断。
魏征敢于直言。
)(5)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唐蕃和亲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6、唐玄宗统治前期被誉为“开元盛世”,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描绘的是“开元盛世”“治宏贞观,政启开元”是评价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共同原因是:(1)善于用人(2)重视经济发展(3)完善科举制7、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原因:(1)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
(2)实行开明的民族、外交和文化政策。
(3)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8、出现曲辕犁、筒车的朝代为唐朝。
曲辕犁示意图(耕作工具)筒车模型(灌溉工具)9、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和民族关系(1)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玄奘西行,《大唐西域记》是西行旅途中的见闻回忆录,它是研究古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中国通史隋唐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隋朝的建立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一统王朝。
在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了隋朝,结束了自南北朝时期中国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
隋朝的统一,为中国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2. 《隋书》《资治通鉴》、《隋唐新书》《旧唐书》《新唐书》和《新唐志》这些书籍是关于隋唐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3. 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在隋朝得以确立,它是每隔三年在县级以上进行举试,为官员选拔制度。
4. 租庸调制在农业方面,实行的制度,是中国古代对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管理制度。
5. 开元盛世唐玄宗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繁荣的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政治、文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1. 隋唐时期的经济在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取得极大发展,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唐代,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时期之一。
2. 交通和物流在隋唐时期,隋唐的开发了大运河,使得各地交通更加便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为悠久的人工运河之一,是中国交通运输的重要通道。
三、文化1. 文学艺术在隋唐时期,中国文学、艺术取得了了长足的进步。
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批文学大家,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 科技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最为发达的时期之一。
在农业生产、医药、工艺制造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 经济在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4. 宗教文化佛教的传播与壮大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唐代的先天下以及后天下,都曾规定佛教的教义、圣典和佛教寺庙的位置。
佛教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对外关系1. 吐蕃的崛起在唐朝时期,吐蕃逐渐崛起,成为中国西部的一支强大的势力,对中国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唐朝的对外贸易唐朝的对外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推动了唐朝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