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发展分析共47页
- 格式:ppt
- 大小:3.78 MB
- 文档页数:40
西方哲学史思想图谱(极简脉络)1古希腊罗马哲学古希腊罗马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哲学三个阶段,为西方哲学的理性思辨和形而上学打下了传统根基。
它提出了逻各斯、存在、实体等成为西方哲学的经典命题,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共相性质的争论开启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关于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
2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基督教成为西欧不可侵犯的绝对意识形态,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被基督教信仰的浓重阴影所笼罩。
从教父哲学(柏拉图-奥古斯丁体系)到经院哲学(亚里士多德-阿奎那体系)的过渡反应了希腊罗马理性精神的复苏,而唯名论和实在论的对立为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论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3近代早期西欧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开始,演化出欧陆唯理论同不列颠经验论的对立,其核心是理性反思和对经验(外在或内在)的重视。
唯理论演变成莱布尼茨-沃尔夫体系中的独断论,而经验论则在休谟那里成为彻底的怀疑主义,这为法兰西启蒙思想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4法兰西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哲学包括法国自然神论和唯物主义两块,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上则表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法国自然神论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的基础,而激进的卢梭则引导了后世批判哲学(马克思和尼采)的出现。
法国唯物主义者否定自由意志,但推崇人的理性,使理性主义成为法国哲学鲜明的特点。
5德意志古典哲学18C末19C初,德意志古典哲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传统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
它将考察重点转向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现了西方哲学继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体系之后的第二次飞跃。
康德通过对自在之物和现象的严格区分,发展出认识论的先验自我意识统摄机能和道德实践领域的纯粹理性,以及沟通两者的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通过辩证法三段论将整个世界容纳在绝对精神从自在状态过渡到自为状态,最终达成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宏大历史过程。
因此,黑格尔成为最后一个形而上学大体系,并引发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对其的反思。
哲学: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西方哲学思潮发展史概览哲学是一门研究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学科,通常被认为探究了生命、宇宙与人类的意义和真理。
在西方文明的漫长历史中,哲学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思潮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古希腊哲学开始,相继探讨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哲学、启蒙哲学及现代哲学等重要时期的思潮发展历程。
古希腊哲学:理性的萌芽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代表了欧洲古代文明的高峰。
其主要思考基本问题包括宇宙的本质、存在的本质、道德价值等,从而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最为著名的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
柏拉图主张存在着一个理想世界,而现实世界则是其不完美的影像。
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哲学的实践达到这一理想境界。
亚里士多德则着重于逻辑和实证哲学,提出了关于实体性、表象和因果关系等著名学说。
中世纪哲学:神学与哲学的合一中世纪欧洲是基督教信仰的盛行时期,因此其哲学体系也深深影响着宗教生活。
中世纪哲学家主要致力于探讨有关神、宇宙、人等问题,他们主张理性与信仰的结合,同时组织严密的逻辑体系。
由于信仰和理性的合一,带来了大量富于经验的哲学理论体系。
其中,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的“神学哲学”理论以及彼得·阿尔特泰特(Petrus Albertus)的万物论被广泛传诵流传。
这些理论为中世纪哲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哲学:人为中心的思考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思考方式进行了另一种探讨。
现实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人类之所以出现,是为了研究自身和身边的世界。
他们主张哲学家必须通过自己的血汗劳动,把理论与现实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打破先前基于上帝宗教理论的约束。
即使只基于人类的理性,也可以达到高度的哲学成就。
伊曼努尔·康德的理性哲学成就,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哲学的代表。
启蒙哲学:理性解放18世纪启蒙运动是欧洲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源头,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学派,它强调人的理性被束缚在种种偏见之中,并寻求通过理性贯穿始终的自由和进步。
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前期(教父哲学)后期(经院哲学)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期(20世纪前期)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1.古希腊罗马哲学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
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柏拉图:建立起了一个以理念论为本体论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亚里士多德: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的大综合和大发展。
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1. 引言1.1 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涉及着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探索真理的方法和途径的思考与探讨。
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到中世纪的停滞与复苏,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哲学,以及启蒙运动与现代科学哲学的兴起,再到20世纪的科学哲学发展,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演变过程。
通过对这些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科学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内在规律,进而探讨其发展的成就与不足。
西方科学哲学的历程不仅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然、世界和人类自身本质的认知历程,也体现了人类对于真理追求的不懈探索。
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科学哲学不断吸收、融合和创新,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体系和思想理论,为人类认知世界和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古希腊时期的起源古希腊时期被认为是西方科学哲学的起源。
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开始探讨自然界的原理和规律,寻求用理性和观察来解释世界的奥秘。
其中最著名的哲学家包括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阿那克西曼德、巴门尼德等人。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宇宙的数学构造理论,赫拉克利特提出了万物流动不息的理论,而阿那克西曼德则提出了世界的气质论。
古希腊时期还产生了两位重要的自然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形而上的理念构成的,而亚里士多德形成了世界形而上学的体系,提出了四因说和形而上学的概念。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们为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提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观念和理论,对后世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思想为人类认识世界、探索真理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2.2 中世纪的停滞与复苏中世纪的停滞与复苏是西方科学哲学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
在中世纪,受到宗教的影响,科学研究遭遇了停滞,主要是因为宗教信仰对人们对万物的解释起着主导作用,而科学研究往往与宗教观念相悖。
这种情况导致了中世纪科学发展的缓慢。
一文看懂西方哲学史(一)自然哲学阶段米利都学派三杰——泰勒斯:万物都是水做的。
泰勒斯以为水是原质,其它一切都是水做成的。
因为有一种说法是:万物都是氢构成的,而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米利都学派——阿那克西曼德:太阳像大地一样大,或大于大地的二十七倍,或大于大地二十八倍。
他认为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原质,但不是水。
他是第一个绘制地图的人,他认为大地像一根圆柱。
他的生命起源理论接近现代科学:所有生命来自海洋,有的生命来到了陆地。
米利都学派——阿那克西米尼:我们的灵魂是气,把我们包围在一起,也包围着整个世界。
他认为大地像一个圆盘(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大地是球状的)。
米利都学派重要的不是他们的成就,而是他们要尝试研究的东西——自然科学的奥秘。
毕达哥拉斯:既有神,又有人,也有像我毕达哥拉斯这样的生物。
万物都是数。
毕达哥拉斯是首位数学家,他是个集体主义者,他崇尚集体主义,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创造了一个小团体:所有荣誉都归自己,违反规定的以天神的名义处死。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和中国哲学中的“见山是山”类似,理论为: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不同时间,物质已经变换。
他认为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没有战争,就不会珍惜和平,没有冬天,就没有春天。
(二)思辨哲学阶段巴门尼德:唯一真实存在的是“一”,“一”是无限的,是不可分的。
巴门尼德否定了赫拉克里特的“对立面统一”,认为根本没有对立面。
就好比他说冷,而“热”就是“不冷”。
他认为凡是能够思维到的,都是现实中存在的。
从他开始,哲学进入思辨领域。
恩培多可勒:我是一位不朽的神明而非凡人。
恩培多克勒的创造性,除了科学以外,就在于四原素(土气火水)的学说以及用爱和斗争两个原则来解释变化。
他抛弃了一元论,并把自然过程看做是被偶然与必然所规定的,而不是被目的所规定的。
在这些方面,他的哲学要比巴门尼德、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诸人的哲学更富于科学性。
阿那克萨格拉:心是一切运动的根源。
西方哲学主要发展阶段古希腊哲学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西方哲学史在这里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
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们很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但思想还打上了宗教神话的烙印,把人和自然、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们中有的主张“物活论”,认为万物都和人一样是活的、有生命的。
米利都学派以物质性的“水”、“无限定”或“气”为本原,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本原,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他们的思想中暗含着一个如何用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
但是,他们还没有深究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
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正好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真实的,没有永久不变的东西。
他关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标志着他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
相反,爱利亚学派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世界上只有“存在”,没有“不存在”,只有“一”才是真实的,“多”则是虚幻的,因而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
爱利亚学派的巴门尼德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后来的自然哲学家认为,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都各有片面性,必须既承认变又承认不变,只是要对这两者作出新的解释。
后期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等就肩负着这样的任务。
他们认为,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如水或火;而是许多个,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见原子与虚空),变是这许多不变者的不同组合。
西方哲学发展史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西方哲学思想的逻辑进程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共同历史源头。
一、西方哲学史的历史分期黑格尔:运用了“代”、“期”和“段”这样三级分期法。
罗素:基本上沿用了黑格尔的历史分期法。
对西方哲学史可作以下划分:古代哲学(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哲学)早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中期(苏格拉底至亚里士多德时期)后期(后亚里士多德时期)中世纪哲学(西欧封建社会哲学)前期(教父哲学)后期(经院哲学)近代哲学(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哲学)以意大利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英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法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以德国哲学为中心的发展时期现当代哲学(19世纪中期以来)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期(20世纪前期)当代(20世纪后期至今)二、西方哲学史的主要进展1.古希腊罗马哲学从泰勒斯到苏格拉底之前是古希腊哲学的早期发展阶段。
米利都学派是古希腊最早的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一切存在物的始基。
阿那克西米尼:“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一个具有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毕达哥拉斯。
爱非斯学派是古希腊又一个唯物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主要代表性人物:巴门尼德、芝诺巴门尼德:“存在”概念是对一切事物所有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属性的抽象。
芝诺:论证存在的唯一和不东,否定“多”和运动。
古希腊哲学的繁荣: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来论哲学克服了以往从具体感性事物中寻求本原的局限恩培多克勒:“四根说”:水、气、火、土。
阿那克萨戈拉:“种子论”:“种子”是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古希腊哲学的中期发展阶段,是从苏格拉底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的时期。
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人成为与自然并列的哲学主题。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及对中国哲学的影响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班刘冰07513393关键词:西方哲学发展科学宗教中国提要:西方哲学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和现当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是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与宗教相互渗透、调和而又相互对立、斗争的历史。
古希腊哲学虽然从主要方面说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有渗透着宗教神话的方面。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加之封建统治者把基督教会作为自己进行统治的最大支柱,西方哲学便又沉没于宗教之中。
西方近代和现当代哲学在与科学的关系方面也表现了一些特点同时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结合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创造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而奠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并指导了中国的革命。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展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西方哲学发展的四个时期西方哲学史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约四百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中叶以来,称为现当代哲学。
哲学与科学、宗教的关系问题西方哲学史是哲学与科学息息相关,与宗教相互渗透、调和而又相互对立、斗争的历史。
在哲学产生以前,人们已经用宗教信仰和神话,通过感性的、表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哲学的诞生意味着人们的世界观主要是通过思维、概念的形式来表达的。
古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下和科学同时诞生的,它从一开始便与科学结成了不可分离的亲缘关系,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
当时,人们只是从总的方面观察自然界,而没有对自然界进行解剖和分析,自然科学的这种情况反映在哲学上就使古希腊哲学具有素朴辩证法的性质。
古希腊哲学虽然从主要方面说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有渗透着宗教神话的方面:古希腊早期哲学中的"物活论"思想便是这种渗透的表现;毕泰戈拉学派之相信灵魂轮回,乃是受了奥尔弗斯(Orpheus)教义的影响;苏格拉底也曾明白宣称自己为神所引导;柏拉图分裂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思想,乃是奥尔弗斯教徒关于灵魂来源于天,肉体来源于地的教义的哲学表述,此外,他的许多重要哲学思想也往往不是用纯粹的思想、概念而是用神话的方式来表达的;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哲学思想就是把神看做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斯多葛学派把德行生活看成是灵魂与上帝的关系;甚至原子唯物主义者伊壁鸠鲁在强调神同自然和人没有任何联系的同时,毕竟还在世界与世界的"空隙"中为神留下了一块地盘;到了古代哲学的后期,新毕泰戈拉派和新柏拉图派等更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哲学,他们的哲学后来被基督教所利用。
论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历程一、引言西方历史哲学的定义和意义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思想史的特点是许多研究领域及其伴随的世界观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哲学,它对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思想史也受到科学、政治和宗教等其他领域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影响了哲学思想的发展。
哲学可以被定义为对现实、知识和价值观的基本性质的理性调查,通常涉及系统的调查和逻辑论证,西方哲学思想是一个丰富多样的传统,跨越了两千年。
它的特点是不断寻求理解和知识,并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和观点,西方哲学史可分为几个主要时期,包括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现代哲学和当代哲学。
出于多种原因,研究西方思想史,尤其是其哲学传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发展。
通过考察哲学思想出现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塑造它们的文化和知识力量。
这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及其知识传统,并帮助我们了解其对当代社会的持续影响。
其次,西方思想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哲学探究本身的本质,通过考察不同历史时期哲学家的思想和论点,我们可以识别思维模式,识别重要的哲学问题,并学会欣赏哲学思想的复杂性。
这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理性讨论和辩论的能力。
二、古希腊哲学的历史背景1.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兴盛古希腊城邦制度是西方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政治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城邦制度的兴盛是由于古希腊城邦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以及城邦内部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而发生的。
古希腊城邦是指由城市、城镇和附近农村组成的政治实体,它们之间有独立性和自治权。
城邦制度最早起源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但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是它们在历史上的独立性和文化多样性。
城邦制度的兴盛始于公元前8世纪左右,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城邦、中期城邦和晚期城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期城邦,包括雅典、斯巴达、科林斯等。
古希腊城邦制度的兴盛是由于城邦之间的竞争和冲突。
西方哲学史原文与解析西方哲学史是对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记录和研究。
它涵盖了从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的众多哲学家和学派的思想。
通过对西方哲学史原文的研读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西方思想的演变和原始文献的价值。
本文将对西方哲学史中重要原文和其解析进行探讨。
一、古希腊哲学的兴起及原文解析古希腊哲学被公认为西方哲学的起源,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最重要的原文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政治哲学理念和对正义的思考。
他通过对“哲王”的设想,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和个体与国家的关系。
该原文为后世的政治哲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另一位重要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留下了众多重要原文,其中《形而上学》是他最著名的一部作品。
亚里士多德在该原文中提出了他的哲学体系,回答了关于存在、实体和形式的重要问题。
通过解析《形而上学》,我们可以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和他对物质、形式和目的论的思考。
二、中世纪哲学的兴起及原文解析中世纪哲学是指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之间的时期,其思想主要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响。
在中世纪哲学的原文中,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大全》是一部重要的作品。
该原文中,阿奎那试图融合基督教神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通过论证上帝的存在和人类的信仰。
该原文对于理解中世纪哲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威廉·奥卡姆的《论判断,当处在不可能中的尽可能最少要素的说法》也是中世纪哲学中的精彩原文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奥卡姆提出了他的哲学原则“奥卡姆剃刀”,主张在解释世界的复杂问题时,应采用尽可能简单的解释,并强调个体的重要性。
三、现代哲学的兴起及原文解析现代哲学以启蒙运动时期为背景,突出了人类理性的重要性和对现实世界的探索。
在现代哲学的原文中,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通过解析这部原文,我们可以了解笛卡尔的怀疑论思想和他对证明自我存在的探索。
[键入文字]
西方哲学:浅析西方哲学史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摘要】为您整理了西方哲学论文:浅析西方哲学史的产生发展及特点,希望帮助您提供更多想法。
一、引言
西方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也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把它的历史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等著作中,有批判地论述了泰勒斯到他的老师柏拉图的哲学观点。
尽管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是西方哲学史这门学科的创立者,但是,他们的著作,无论如何算不上哲学史的专著。
研究西方哲学史的第一部专著是公元3世纪中叶希腊哲学传记作家地欧根尼拉尔修撰写得由10卷组成的《著名哲学家的生平、学说及嘉言钞》。
西方哲学史学科的发展,正如同哲学本身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
从横的关系看,他分化出西方逻辑史、西方伦理学史、和西方美学史等等;从纵的关系看,学者们又习惯于把它分为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现代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西方哲学。
所以,广义地说西方哲学史包括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的哲学直到21世纪的西方哲学各个部分的历史;狭义地说,西方哲学史只包括从古希腊到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为止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历史。
二、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