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手术配合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3
心脏外科手术中的风险管理与安全措施心脏外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医疗手术,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面临诸多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和安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医疗团队需要密切合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本文将深入探讨,旨在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心脏外科手术的风险管理需要从手术前开始。
在确定手术方案时,医疗团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疾病情况以及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医疗团队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案,并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其次,心脏外科手术中的风险管理还包括术中的安全措施。
在手术中,医疗团队需要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各项手术规程,确保手术操作的精准和安全。
医疗团队需要注意手术操作的每一个细节,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和意外情况。
同时,术中监护设备的使用也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此外,心脏外科手术的风险管理还包括手术后的安全措施。
在手术结束后,医疗团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监测和护理,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同时,医疗团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的定期随访和检查,监测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
在心脏外科手术中,患者的安全始终是医疗团队关注的重点。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合作,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评估风险和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精心的准备,相信心脏外科手术中的风险管理和安全措施将不断得到完善,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
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护士的转机配合体会体外循环是指利用机械装置通过心脏上、下腔静脉插管及连接管道将静脉血引流到氧合器内进行血液氧合器内进行氧合,然后用血泵将血液通过动脉插管输送到体内进行组织灌注。
以此维持脏器血液供应,这种血液不经过自己心肺来进行氧合组织灌注的过程,又叫心肺转流[1]。
体外循环广泛地被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血管病手术采用,它能维持病人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保障氧供及重要脏器的血流供应,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使外科医生可以在安静、无血的心脏上进行精细的手术。
在心血管手术中负责体外循环转机工作的护士,一般都已经在手术室工作多年,但转机工作与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的工作有很大区别,有很强的特殊性和专业性。
我院2000~2011年合计开展2500多例有体外循环的手术,仅是2011年就在江西省”二病救治”的活动中,为400多例心脏病人实施了手术,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病人状态良好。
现将术中体外循环转机配合的体会介绍如下。
1 做好体外循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前1 d接到医生下达的手术通知单后,要及时访视接受手术的病人,仔细阅读病人病历,了解病情、诊断及手术方法,对手术复杂程度及手术预计时间做到心中有数,着重记录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了解病人的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2]。
依据病人的体重、病情、手术时间及经济状况,选择适宜的氧合器,计算预充量,准备好手术用的各种插管、动脉过滤器、配套管、接头、停跳液装置、各种液体及药品。
同时,要了解手术主刀医生的习惯,有些插管需要根据他们的习惯选择,每样物品必须确认到位且在有效期内。
2 做好体外循环所需仪器、设备的检查工作检查体外循环所需仪器、设备,是每次手术前例行的工作。
要在手术当天早晨提前到达手术房间,检查体外循环机各泵的运转是否正常,变温水箱内的水量是否充足等等,发现并排除简单的故障。
要对ACT监测仪进行预热。
检查工作非常必要,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应对意外情况的能力,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病人生命安全的必要条件。
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讨论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固定胸腔引流管、导尿管,保持引流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色、量、质,加强管道护理,防止滑脱。
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护理配合随着近年来心血管手术安全性的不断提高,小切口心脏手术渐趋盛行。
小切口心脏手术的特点是切口美观、隐蔽、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愈合好、畸形少、费用少等。
但由于切口小,术中术野显露较差,术前应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同时对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技能也提出较高要求。
本文以右腋下小切口微创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为例介绍手术护理配合。
1 主要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1.1手术前准备摆放体位后,协助医师正确粘贴体外除颤板。
切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为:前后过中线,上至锁骨及上臂1/3处,下过肋缘。
按照胸部侧卧位切口手术铺巾法建立无菌区域。
1.2主要手术步骤1.2.1右前胸切口:即取右侧腋中线第二肋交点与腋前线第五肋间交点连线行约5cm切口,于腋前线第四肋进胸。
传递22#大圆刀切开皮肤,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肌层,传递侧胸撑开器暴露切口。
1.2.2建立体外循环:传递无损伤镊、25公分解剖剪剪开心包并传递圆针慕丝线固定心包。
传递血管游离钳游离上、下腔静脉和主动脉并在主动脉根部作荷包缝合,插特定制作的长形带导芯的主动脉供血管。
于右心耳部作荷包,并切开心耳插上腔静脉引流管;于右房壁作荷包缝线,切开后插下腔静脉引流管。
体外循环开始后,阻断升主动脉并于主动脉根部注人冷停搏液。
1.2.3传递无损伤镊及无损伤剪,切开右心房,暴露房间隔缺损。
1.2.4修补房间隔缺损:如缺损较小,传递不可吸收缝线予以直接缝合;如缺损较大或位置比较特殊也可使用自体心包片或涤纶补片修补缺损。
1.2.5关闭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传递三角针慕丝线固定,传递无损伤缝线缝合并关闭心包,传递慕丝线缝合切口。
1.3术后处置为手术患儿包扎伤口,及时加盖棉被进行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