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23.31 MB
- 文档页数:19
盘锦简介盘锦是辽宁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东、东北邻鞍山市辖区。
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辖区,南临渤海辽东湾。
市区距省城沈阳市155公里米;西距锦州市102公里;南距营口市65公里,鲅鱼圈港146公里,大连港302公里;东距鞍山市98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40°39′~41°27′、东经121°25′~122°31′之间。
总面积4 071平方公里,占辽宁省总面积的2.75%。
地理概况盘锦属华北陆台东北部从“燕山运动”开始形成的新生代沉积盆地,经过漫长历史年代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作用,不断覆盖着深厚的四系松散沉积物。
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地面平坦,多水无山。
盘锦市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总流域面积3 570平方公里。
其中,大型河流4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中小河流17条。
自然资源盘锦市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很大。
由于盘锦地处河海交汇处,且气候相对较为温暖,故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及各色动植物资源,盘锦更以盘锦大米闻名全国,实乃关东的鱼米之乡,可以江南相媲美,所以盘锦也素有东北小宁波之称。
一、土地资源:盘锦市土地面积407 100公顷。
2009年耕地面积13.1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32%。
其中:水田10.96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85%);旱田1.92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4.10%)。
平均每人占有耕地0.1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99.2万吨,其中水稻产量93.7万吨。
盘锦大米闻名于国内外,是盘锦市主要出口商品之一。
盘锦市尚有2万多公顷土地可以开垦利用,沿海滩涂逐年伸延,土地面积不断增加。
二、矿产资源:盘锦市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煤、硫等矿藏。
2000年底,辽河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1亿吨,天然气1 784亿立方米。
介绍一下盘锦200字作文小学生盘锦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位于辽宁省的东北部。
它有着优美的自
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游玩的好地方。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盘锦的特色和名胜景点。
首先,盘锦以其优美的水乡风光闻名。
市区内有很多湖泊,如盘
锦湖、红海湿地等,湖水清澈见底,周围的风景也十分宜人。
在这里,我们可以乘船游览,欣赏水上风光,还可以看到很多稻田和莲藕田,
亲身体验农耕文化。
此外,盘锦还以其丰富的渔业资源著称,是中国
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之一,所以这里的海鲜特别美味。
其次,盘锦也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如浑南王城、双峰寺等。
这
些古迹见证了盘锦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了解到盘锦古代的政治、经济和宗教状况,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时的风采和辉煌。
最后,盘锦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如锦鲤文化、灯会等。
在这些传统节日和活动中,我们可以领略盘锦独特的民俗风情,了解
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感受到市民的热情和友好。
总的来说,盘锦是一个适合小学生学习和游玩的好地方,因为这里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俗风情。
希望更多的小学生能够前来盘锦,亲身体验这里的美丽和魅力。
市情简介一、历史沿革盘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距今5000年前,境内已有人类居住,属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三代地属幽州,战国时代属燕国,秦国之后历朝均在此建制。
清为牧放官马之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盘山厅。
1913年,改为盘山县,列为三等县,设县知事,隶属辽沈道辖。
1948年,全境解放,盘山县民主政府隶属辽宁省。
1984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盘山县,设立盘锦市(地级),直属辽宁省。
二、地理位置及面积盘锦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北岸、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位于北纬40°41′---41°27′,东经121°31′---122°28′。
东与鞍山市相连,南临辽东湾和营口市,西北与锦州市接壤。
区域面积4071平方公里。
三、人口、民族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1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7%;乡村人口4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7.3%。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6.91‰;死亡率3.57‰;人口自然增长率3.34‰,计划生育率99.54%。
根据盘锦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统计,全市共有35个民族,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5.17%;少数民族占4.83%,其中,满族占3.01%,朝鲜族占0.90%,其他少数民族占0.92%。
四、行政区划盘锦市辖盘山、大洼两县和双台子、兴隆台两区,共辖19个镇、10个乡(含1个民族自治乡)、27个街道办事处。
各镇、乡共辖村民委员会384个;各街道办事处共辖居民委员会183个。
五、自然环境1.地质地貌盘锦地处华北陆台,燕辽沉降带东端、辽河断陷南部。
经多次升降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活动,沉积环境为内陆湖泊及湖沼相的陆相砾岩、砂砾岩、砂岩、页岩及火山碎屑岩、安山岩等。
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为典型的退海冲积平原,平均海拔4米,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以万分之一的坡降倾斜于辽东湾。
域内多水无山,东有千山山脉,西有医巫闾山山脉,北有铁法丘陵,西南濒临辽东湾,有辽河盆地之称。
我的家乡盘锦,地势平坦,景观独特,资源丰富,可谓物华天宝,被称作美丽、富饶的辽河金三角。
这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储量占全国已探明的总储量的10%,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也是全国最大、世界第四大特种油生产基地。
境内有连片水田、滩涂等资源,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优质大米和水产品基地。
有世界第一大苇田,是重要的造纸、建材原料基地。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
地处北纬40°40′~41°27′,东经121°31′~122°28′之间,东界辽河与鞍山市连接,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北部与锦州市接壤,西南滨渤海。
1990年,境域南北端最长87千米,东西最宽105千米,总面积3 959平方千米。
总人口125万人(2004年)。
千里辽河在这里入海,美丽的中国北方生态名城——盘锦在这里崛起,这里有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有世界第一大苇田,有百万亩水田和丰富的渔业、滩涂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中国北方生态名城的迷人风采,吸引着海内外有识之士热切的目光。
素有鹤乡油城之称的盘锦,既是生态旅游的胜地,又是可投资兴业的生态宝地。
盘锦自然景观比较优美,可谓特色天成。
平原地貌、稻田、苇海、草原、井架、红海滩、珍稀鸟类与河流交织成美丽壮观的图画,有着美丽的鹤乡之称,使这里成为旅游观光、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在我们美丽的盘锦最著名的就要数红海滩了,红海滩风景区坐落在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乡100平方公里的苇田湿地内。
它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举世罕见的红海滩、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是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红海滩是大自然孕育的一道奇观。
海的涤荡与滩的积沉,是红海滩得以存在的前提;碱的渗透与盐的浸润,是红海滩得以红似朝霞的条件。
天高云淡,碧苇红滩。
大海孕育了这娇美的景象,也孕育了盘锦儿女世世代代坚韧勤劳的品质。
市情简介一、历史沿革盘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距今5000年前,境内已有人类居住,属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三代地属幽州,战国时代属燕国,秦国之后历朝均在此建制。
清为牧放官马之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盘山厅。
1913年,改为盘山县,列为三等县,设县知事,隶属辽沈道辖。
1948年,全境解放,盘山县民主政府隶属辽宁省。
1984年6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盘山县,设立盘锦市(地级),直属辽宁省。
二、地理位置及面积盘锦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北岸、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位于北纬40°41′---41°27′,东经121°31′---122°28′。
东与鞍山市相连,南临辽东湾和营口市,西北与锦州市接壤。
区域面积4071平方公里。
三、人口、民族2009年末,全市总人口1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1.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2.7%;乡村人口4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7.3%。
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6.91‰;死亡率3.57‰;人口自然增长率3.34‰,计划生育率99.54%。
根据盘锦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统计,全市共有35个民族,域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占95.17%;少数民族占4.83%,其中,满族占3.01%,朝鲜族占0.90%,其他少数民族占0.92%。
四、行政区划盘锦市辖盘山、大洼两县和双台子、兴隆台两区,共辖19个镇、10个乡(含1个民族自治乡)、27个街道办事处。
各镇、乡共辖村民委员会384个;各街道办事处共辖居民委员会183个。
五、自然环境1.地质地貌盘锦地处华北陆台,燕辽沉降带东端、辽河断陷南部。
经多次升降运动,并伴有火山喷发活动,沉积环境为内陆湖泊及湖沼相的陆相砾岩、砂砾岩、砂岩、页岩及火山碎屑岩、安山岩等。
盘锦地处辽河三角洲,为典型的退海冲积平原,平均海拔4米,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以万分之一的坡降倾斜于辽东湾。
域内多水无山,东有千山山脉,西有医巫闾山山脉,北有铁法丘陵,西南濒临辽东湾,有辽河盆地之称。
油城盘锦盘锦市是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渤海辽东湾北岸、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
辖两县两区(盘山县、大洼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区域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30万。
盘锦地势低洼平坦,土地肥沃,水系密布,21条大小河流在此交汇入海,海岸线118公里。
盘锦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主产区,盘锦大米享誉国内外,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盘锦是中国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和著名的文蛤、海蜇生产基地,并拥有丰富的井盐、地下温泉等资源。
盘锦市因油而建、因油而兴,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现已累计探明可采石油储量21.4亿吨,天然气储量1848.5亿立方米,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坐落于此。
辽河油田已是全国最大的稠油与高凝油生产加工基地、最大的高等级道路沥青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防水材料生产基地。
不久,将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石油炼化基地。
盘锦人文资源丰富。
古镇田庄台是中日甲午陆战最后一仗的战场,以清军骨墓、古战场遗址、古炮台为代表的甲午陆战遗址群,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洼县东风镇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和著名将领张学良的祖居地;“辽河碑林”以全国唯一通代碑林而闻名。
作为移民城市的盘锦,她集包容性、开放性、现代性于一身,以其厚重的农垦文化、石油文化、渔雁文化、生态文化等地域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同时盘锦拥有“湿地之都” 的美称,位于双台子河口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面积达3149平方公里,这里有一望无际的天下奇观红海滩,有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持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栖息着珍稀鸟类丹顶鹤、濒危物种黑嘴鸥等各类珍稀鸟类260多种,被誉为“鹤乡”、“黑嘴鸥之乡”,同时也是辽河口斑海豹重要的繁殖基地。
盘锦是北京至沈阳、北京至大连、沈阳至大连的节点城市,也是国家经济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主轴城市,具备了海陆空全方位的交通网络。
京沈、京大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横贯其中,沈阳、大连国际机场向其辐射,距北京3小时车程。
文明盘锦征文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盘锦市的简介
2.盘锦市的文明发展历程
3.盘锦市的文明成果展示
4.盘锦市的未来展望
正文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
盘锦市总面积 4084 平方公里,人口约 140 万。
自 1984 年建市以来,盘锦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盘锦市的文明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盘锦市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了早在 5000 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进入 20 世纪,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兴起,盘锦市开始迅速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盘锦市抓住机遇,加大投入,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盘锦市的文明成果展示在多个方面。
首先,盘锦市经济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次,盘锦市在文化教育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盘锦市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广地方文化,举办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
在教育方面,盘锦市不断加大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此外,盘锦市的社会治理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环境整洁美观。
展望未来,盘锦市将继续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盘锦市将继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努力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繁荣发展的新盘锦。
总之,盘锦市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
盘锦市简介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渤海之滨、辽河冲积平原最南端,地处北纬40°40′~41°27′,东经121°31′~122°28′之间,是环渤海经济圈城市之一。
盘锦于1984年建市,辖兴隆台、双台子区和盘山、大洼县。
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
总人口128.2万,其中城镇人口79.2万,占总人口的61.8%。
盘锦资源富集,生态良好。
辽河油田坐落境内,2007年原油产量1206万吨,天然气产量8.7亿立方米。
盘锦探明有储量丰富的盐卤水和地热水资源。
盘锦素有“塞外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
拥有耕地面积13.7万公顷,粮食产量超百万吨,“盘锦大米”以其品质上乘而享誉国内外,获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
盘锦境内河网纵横、海河交汇,浅海水域辽阔,海岸线118公里,沿海滩涂近6万公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文蛤、海蜇、对虾等,中华绒鳌蟹产量居全国首位,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孵化和养殖基地。
盘锦自然禀赋优越。
四季分明、植被繁茂、多水无山。
千里辽河经盘锦入海,盘锦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盘锦拥有苇田8万公顷,面积居世界首位,年产芦苇50万吨。
苇田和广袤的滨海湿地吸引了丹顶鹤、黑嘴鸥等珍稀鸟类在此栖息,使盘锦享有“鹤乡”和“黑嘴鸥之乡”的美誉。
这里以“红海滩”为代表的湿地生态旅游特色天成。
盘锦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京沈、沈大、盘海营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京沈高速铁路、沟海电气化铁路在此交汇。
盘锦距北京500公里,距沈阳120公里。
盘锦港距大连港300公里、距鲅鱼圈和锦州港不足百公里车程。
盘锦是全国首批小康城市,是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是全国最大的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石化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道路沥青、防水材料生产基地,是全国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是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一主题,认真实施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盘锦市市情简介一、总体情况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1984年6月建市。
全市总人口144万人,户籍人口129万人,区域总面积4063平方公里。
辖盘山县一个县,双台子区和兴隆台区、大洼区3个区,辽东湾新区和辽河口生态经济区2个经济区。
二、自然环境盘锦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总流域面积3570平方公里。
其中,大型河流4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
地势地貌特征是北高南低,由北向南逐渐倾斜,比降为万分之一,坡度在2°以内;地面海拔平均高度4米左右,最高18.2米,最低0.3米,地势平坦,多水无山。
盘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623.2毫米,年均日照2768.5小时,年均相对湿度68%。
盘锦全年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348天,优级天数为104天,一直排在全省前列。
各类功能区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均符合标准,建成区环境噪声平均值全省最低。
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均达到100%。
三、区位条件2009年5月盘锦港开工建设,2010年9月开港通航,2015年吞吐能力达到3444万吨,力争2020年建成亿吨大港。
同时,沈山高速公路和盘海营高速公路承南启北,秦沈高速铁路和沟海铁路贯穿全境,疏港铁路、沈盘铁路、疏港高速、阜盘高速等建成使用,形成了纵横域内外、贯穿东北腹地的集疏运体系,盘锦成为东北最近出海通道。
以盘锦港为核心,沿向海大道形成两县城两城区和辽东湾水城“五点”城市带,沿中华路布局五个重点产业园区形成产业带,构建了“双核双城”(辽河油田和盘锦港为双核,兴隆台为母城和辽东湾为新城)发展格局,实现了城市沿海且临港,正在向港口城市目标稳健迈进。
四、资源特征盘锦是“石化新城”。
盘锦缘油而建、因油而兴,是中国最大的稠油、超稠油、高凝油生产基地辽河油田总部所在地。
辽河油田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勘探开发,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028亿立方米。
辽宁省盘锦市基本情况介绍盘锦市地处渤海之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辖区面积4071平方公里,人口139.2万。
盘锦市辖盘山县、大洼县、双台子区、兴隆台区两县两区以及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两大市属经济区,形成了“4+2”经济体,其中辽东湾新区被辽宁省政府确立为全省综合改革试验区。
另外,盘锦市设立了7个隶属于县区的重点经济园区,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盘锦高升经济区隶属于盘山县;红海滩湿地旅游度假区、大洼临港经济区隶属于大洼县;双台子(华锦)精细化工塑料产业园区隶属于双台子区;石油装备制造园区(盘锦经济开发区)、盘锦市石油化工产业园区隶属于兴隆台区,目前盘锦市共有9个(“2+7”)经济园区。
盘锦油气资源丰富,是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也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聚集了中国兵器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宝来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
目前,盘锦市已形成“一核(辽东湾新区)、一带(118公里的海岸线)、一轴(向海大道)、多点”的总体发展布局和“V”字形开放格局。
盘锦市经济发展进入加速期。
盘锦市“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138个,竣工投产633个,其中2010年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25个,工业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
2010年,盘锦市成立了12个专业招商局,即,盘锦市住建委招商局、外经贸局招商局、工业项目招商局、旅游招商局、农业招商局、金融招商局、教育项目招商局、科技招商局、国际贸易招商局、文化产业招商局、环境保护招商局和服务业大项目招商局,招商力度空前,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接连落地,势头良好。
2010年盘锦市GDP总量达926.5亿元,增长17.8%,盘锦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80.6亿元,增长49.7%。
盘锦市“十二五”开局之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1年GDP总量达1140亿元,增长15%,盘锦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12.3亿元,增长39.3%。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于全省前列。
盘锦市人才队伍逐年壮大。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简介盘锦市位于中国辽宁省的东南部,是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之一,下辖7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为4522平方公里,人口为267万人。
盘锦市地处辽东半岛的腹地,是辽宁省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
盘锦市历史悠久,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末年。
在古代,盘锦地区属于东夷的勾卑部落领地,后来经历了多次更迭,成为辽宁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今天,盘锦市依然保留着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
盘锦市的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市内拥有大洼湖和曼秀湖两个国家级湿地公园,被誉为东北地区的“天然氧吧”。
这些湿地生态环境独特,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
此外,盘锦市还坐拥辽东湾,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这里的海鲜美味可口,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食物。
盘锦市的经济发展蓬勃。
市内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涵盖了多个产业领域,如化工、机械、建材、纺织等。
盘锦市还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为盘锦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盘锦市的交通便捷快速。
市内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连接了中国东北的各大城市。
此外,盘锦港是辽宁省内最大的港口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
这些交通设施为盘锦市的对外贸易和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盘锦市的文化底蕴深厚。
盘锦市是中国的“花葬之乡”,盛行着独特的花葬文化。
在盘锦市的城区和农村,可以看到许多花葬祭祀场所和纪念园。
此外,盘锦市还举办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如大型音乐会、戏曲演出等。
这些文化活动丰富了盘锦市的文化生活,也展示了盘锦市人民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盘锦市作为中国辽宁省的重要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蓬勃发展的经济、便捷快速的交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盘锦市不仅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也是一个值得游览和探索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欣赏自然风光,还是感受悠久历史,盘锦市都能带给人们深深的魅力和无限的惊喜。
盘锦市市情简介盘锦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北岸、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有118公里海岸线,东与鞍山市相连,南邻辽东湾、营口市,西北与锦州市接壤,1984年6月建市。
全市幅员面积4131平方公里,总人口140万,下辖盘山、大洼两县和双台子、兴隆台两区。
盘锦是全国首批36个率先进入小康的城市之一,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是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是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改革试点;盘锦辽滨沿海经济区是辽宁省综合改革试验区。
盘锦为退海冲积平原,境内多水无山,平均海拔4米,有大中小河流21条,汇成辽河、大辽河、大凌河等三条大河在这里入海。
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20万亩,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是名副其实的“湿地之都”。
区内有一望无际的天下奇观红海滩,有世界上植被类型保持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有被誉为湿地之神的珍稀鸟类丹顶鹤、濒危物种黑嘴鸥等260多种鸟类栖息繁殖。
盘锦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井盐等矿产资源,辽河油田总部座落在这里。
盘锦缘油而建、因油而兴,是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
目前,盘锦是全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道路沥青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最大的防水卷材生产基地、东北地区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
盘锦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粳稻主产区,年产量百万吨,盘锦大米享誉国内外,是“中国名牌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盘锦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养殖基地,中华绒螯蟹产量位居全国第一。
盘锦综合实力居全省上游。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55.5亿元,增长1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535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0亿元,增长33.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2.3亿元,增长4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17.9亿元,增长17.7%;实际利用外资20亿美元,增长11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66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11435元,增长17.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盘锦市盘锦市,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北部,地处辽东半岛的最南端。
作为辽宁省的一座重要的沿海城市,盘锦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盘锦市下辖两个区和三个县,总面积为4541.1平方公里,人口约为830万。
盘锦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那个时候,盘锦地区是夫余国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历史的演变,盘锦逐渐成为辽宁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如今,盘锦市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现代化城市,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人文景观。
盘锦市的经济主要以工业为主导,特别是石油化工、钢铁和渔业等行业。
盘锦市以盘锦石油化工基地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的重要据点之一。
此外,盘锦市还是辽宁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拥有多家国内外知名的钢铁企业。
盘锦市的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渔业产区之一。
盘锦市的自然景观也是其独特之处。
盘锦市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滨风光,如鸭绿江口、龙王山和白塔等。
其中,鸭绿江口是盘锦市最重要的自然景观之一,被誉为中国东北最美丽的海湾之一。
鸭绿江口的海湾风光壮丽,海水湛蓝,沙滩洁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海洋爱好者。
除了自然景观,盘锦市还有许多历史和文化遗迹可供游客参观。
其中最有名的是盘锦博物馆,这是一座集展览、研究和保护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盘锦博物馆陈列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展示了盘锦市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盘锦市的人文风情也是其吸引力之一。
盘锦市是一个雄厚的文化艺术之地,拥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和文化节庆活动。
传统的舞狮、舞龙、杂技和歌舞等表演形式在盘锦市非常流行。
此外,盘锦市还有许多美食供游客品尝,如大闸蟹、盘锦海参、盘锦瓜等。
总之,盘锦市作为辽宁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人文景观。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成为一个理想的旅游目的地。
无论是欣赏美丽的海滨风光,品尝美味的当地美食,还是了解盘锦市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都能在盘锦市找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