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 格式:ppt
- 大小:22.03 MB
- 文档页数:5
第一节块范法与失蜡法一. 块范法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
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型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最后将溶化的铜液注入此空隙内,待铜液冷却后,除去内外范即得欲铸器物。
1.块范法铸造的具体过程与浑铸法(1). 制模模亦称为“母范”,原料可选用陶或木、竹、骨、石各种质料,而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
具体选用何种质料要视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
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剑,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以便拨塑。
从出土发掘来看,陶范最为常见。
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机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的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
陶模的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纹饰要在其干成适当的硬度时雕刻。
对于布局严谨、规范整齐的纹饰,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笔起稿而后再进行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纹则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纹。
泥模制成后,必须置入窑只焙烧成陶模才能用来翻范。
(2).制范制范亦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
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砂。
一般说来,范的粘土含量多些,芯则含砂量多些,颗粒较粗。
且在二者之中还拌有植物质,比如草木屑,以减少收缩,利于透气性。
范的泥土备制须极细致,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适当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还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第一节支付结算概述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一)支付结算的概念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和银行卡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的行为。
支付结算的种类,包括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两类。
票据结算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三种结算方式;非票据结算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和信用卡等结算方式。
(支付结算的主体为:银行、单位、个人)(二)支付结算的特征支付结算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支付结算办法》第六条规定:“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
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表明,支付结算与一般的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行为不同。
(支付结算:广义的包括现金结算,狭义的支付结算仅指票据结算)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所谓要式行为是指法律规定必须依照一定形式进行的行为。
如果该行为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即为无效。
《支付结算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
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凭证和统一规定的结算凭证”,“未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的票据,票据无效;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为了保证支付结算的准确、及时和安全,以使其业务正常进行,中国人民银行除了对票据和结算凭证的格式有统一的要求外,还就正确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作出了基本规定。
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银行在支付结算中是充当中介机构的角色,因此,银行只要以善意且符合规定的正常操作程序审查,对伪造、变造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以及需要交验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未发现异常而支付金额的,对出票人或付款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或收款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第一讲 动与静【知识点一】机械运动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经典例题】例1. 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星光闪闪C .寒来暑往D .海水奔腾E .春风拂面F .心潮澎湃G .五四运动H .火箭升上天空【习题精练】1. 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心情激动B .铁生锈C .月亮升上天空D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二】参照物 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把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取要点:(1)被选择为参照物的物体我们认为是静止的;(2)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2.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方法如下:变化运动不变静止A研究对象B 参照物判断A 相对于B 位置变化情况月光下散步,月亮跟着我们走吗? 地球的板块运动,造就了高山湖泊地球自转【经典例题】例1. 在关于参照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情况下,都应选地面作为参照物B .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为参照物C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为参照物D .只有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为参照物例2. 位于沿江大道旁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 .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 .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例3.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图1所示,若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__的,以 “轻舟”为参照物,猿是________的, 山是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例4. 每天我们都看到太阳从东升西落,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当你仰望夜空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上空,这是以______为参照物,若以月球为参照物,这个地球同步卫星是______的。
第一节 单项式和多项式知识结构导图知识点一:单项式1.概念:式子x 3,m t xy a ---,6.2,,32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象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一种特殊的式子,它包含一种运算、三种类型。
一种运算是指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只能是乘法的一种运算,不能有加、减、除等运算符号;三种类型是指:一是数字与字母相乘组成的式子,如ab 2;二是字母与字母组成的式子,如3xy ;三是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如m a ,2-,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项式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或小数。
如42x 的系数是2;3ab 的系数是31,2.7m 的系数是2.7。
(2)单项式的系数有正有负,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要注意包含在它前面的符号,如-()xy 2的系数是-2(3)对于只含有字母因素的单项式,其系数是1或-1,不能认为是0,如-2xy 的系数是-1;2xy 的系数是1。
(4)表示圆周率的π,在数学中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当它出现在单项式中时,应将其作为系数的一部分,而不能当成字母。
如2πxy 的系数就是2π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1)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不要漏掉字母指数是1的情况。
如单项式z y x 342的次数是字母z y x ,,的指数和,即4+3+1=8,而不是7次,应注意字母Z 的指数是1而不是0.(2)单项式是一个单独字母时,它的指数是1,如单项式m 的指数是1,单项式是单独的一个常数时,一般不讨论它的次数。
(3)单项式的指数只和字母的指数有关,与系数的指数无关。
如单项式-43242z y x 的次数是2+3+4=9而不是13次。
(4)单项式通常根据单项式的次数进行命名。
如x 6是一次单项式,xyz 2是三次单项式。
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项式23x -的系数是3-B .单项式3242π2ab -的次数是7 C .1x是单项式 D .单项式可能不含有字母检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不是单项式?若是,写出它的系数与次数。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一、外汇概述外汇(Foreign Exchange),即国际汇兑,是国际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手段,是国际金融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我们可以从动态(Dynamic)和静态(Static)两个不同的角度理解外汇的含义。
动态的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为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实践活动或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同于国际结算。
静态的外汇,是指国际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而进行的汇兑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
静态的外汇概念是从动态的汇兑行为中衍生出来并广为运用的,它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各国外汇管理法令所称的外汇就是广义的外汇。
如我国1996年1月29日颁布、并于同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它们是:⑴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⑵外汇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⑶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⑷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资产。
⑸其他外汇资产。
而狭义的外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汇,它是指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但是,不是所有的外国货币都能成为外汇的。
一种外币成为外汇有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自由兑换性,即这种外币能自由地兑换成本币;第二、可接受性,即这种外币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被各国普遍地接受和使用;第三、可偿性、即这种外币资产是能得到补偿的债权;这三个前提条件暨外汇的三大特征,只有满足这三个条件或符合这三个特征的外币及其所表示的资产才是外汇。
照此推理, 以外币表示的有价证券由于不能直接用于国际间的支付,故不属于外汇;同样,外国钞票也不能算作外汇。
外钞只有携带回发行国、并贷记在银行账户上后,才能称作外汇。
在这个意义上,只有存放在国外银行的外币资金,以及将对银行存款的索取权具体化了的外币票据,才构成外汇。
具体来看,外汇主要指以外币表示的银行汇票、支票、银行存款等。
第二章 财务观念第一节 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1、含义: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
2、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绝对数,即利息;另一种是相对数,即利率。
二、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一)终值与现值1、终值:又称将来值,是现在一定量现金在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价值,俗称本利和,通常记作F 。
2、现值:又称本金,是指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通常记作P 。
为了计算方便,资金时间价值的有关符号定义如下:P 为现值或初始值;F 为终值或本利和;I 为利息;i 为利率或贴现率;n 为计息期数;A 为年金。
(二)一次性收付款的终值与现值1、单利的计算(单利计息:只对本金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计算利息。
)(1)单利息单利息的公式如下:I=P*i*n注:在计算利息时,所给出的利率一般为年利率。
对于不足1年的利息,以1年等于360天来折算。
【例题1】有一张带息票据,面额为10000元,票面利率为12%,出票日期为3月1日,4月30日到期(共60天),单利计算,则到期利息为多少?答案:I=P*i*n=10000⨯12%36060⨯=200(元) (2)单利终值含义:一定量的资金在若干期之后按单利计算的本利和。
单利终值的公式如下: F=P +I=P+P*i*n=P*(1+i*n)【例题2】某人存入银行1000元,若银行存款利率为2%,按单利计算,则5年后的本利和为多少?答案:已知P=1000,i=2%,n=5,求F 。
F=P*(1+i*n )=1000⨯(1+2%⨯5)=1100(元)(3)单利现值含义:在单利计息的条件下,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现在的价值。
单利现值的公式如下:P=ni F *1+ 【例题3】甲某拟存人一笔资金以备三年后使用。
假定银行三年期存款年利率为5%,甲某三年后需用的资金总额为34500元,则在单利计息情况下,目前需存入的资金为多少元? 答案:已知F= 34500,i=5%,n=3,求P 。
第二章科学、技术、工程的内涵及本质特征第一节科学的本质本质:根本性质或根本区别。
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质对事物的类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了这些质,此物就会转化成他物,这样的质就叫本质。
比如人既有生理的质,又有社会的质。
人的本质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根本的内在根据,这个根据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社会的质才是人的本质。
一、“科学”概念的起源科学一词,英文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的scio,其本意是“知识”、“学问”。
在我国古代,“科学”的词义相当于“格致之学”。
典籍《礼记·大学》上说:“”,“”。
格物致知表述了探究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概念。
因此,17世纪中叶,当西方科学传人我国时,人们就把science译为“格致”。
“科学”这个词汇在中国古汉语中原意为“科举之学”,南宋陈亮《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日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著名科学启蒙大师福泽瑜吉在翻译英文science的时候,引用了中国古汉语的“科学”一词。
到了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科学著作时,也用“科学”二字。
此后,“科学”二字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科学获得它的现代意义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83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形成时期。
1831年英国成立了科学促进协会以后,科学界普遍用science表示关于自然界的系统知识,也用science来称说自己的研究。
1833年,在剑桥召开的英国科学促进会上,著名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建议仿照“艺术家”(arist)一词创造出一个新词“科学家”(sciencist)来称呼像法拉第那样一些在实验室中探索自然奥秘增进人类自然知识的人。
二、科学的划界标准近代科学的诞生标志着科学彻底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而开始独立发展,而伴随着这一过程出现了一个讨论至今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定义科学,揭示科学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应该找到一条什么样的界限来区分科学与神话、宗教、政治等意识形式。
第二章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其理论研究本章着重分析全球陆地主要自然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基本特点,阐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并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对世界自然地理环境进行区域分异研究。
本章内容属于《世界地理》的基础理论,所阐明的理论观点和基本规律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和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节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一、自然带的形成(一)自然带的定义什么是自然带?自然带也称“自然地带”或“地理地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每一带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以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
由于植被类型是每一个自然带的典型的和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因此自然带都以植被类型的名称来加以命名。
自然带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不断发展的,各带之间并无固定的、显著的界线,界线通常代表有一定宽度的过渡带。
地球上的自然带一旦产生,便不断发展和演变。
地质时期海陆分布的变化,直接影响气候的变迁;而气候的冷暖交替,必然引起自然带的变化和发展。
可见自然带的演变时整个地理环境综合演化的结果,它与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产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无机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具有阶段性,因此,受生存环境条件的制约,有机界的发展也具有相应的阶段性的变化,地质时期的划分,就反映出生物界的演化。
(二)自然带的形成与时空演化前寒武纪时期,由于生物界尚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因此当时地球上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但陆地上还没有生物,海洋生物界也比较单一。
到了泥盆纪,植物界才实现从水生到陆生的飞跃,大地开始披上绿装。
石炭-二叠纪的植被,已具有清晰的分带性。
例如晚石炭世就出现了三个比较明显的植物带:①热带植物带,从西欧向西到美洲东部,向东经东欧、中亚到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一带,以高大的有节类和石松类植物为主,已形成高达30 m左右的茂密森林。
②通古斯植物带或安加拉植物带,包括中亚北部和西伯利亚,以草本的蕨类和种子蕨为主,木本植物有显著的年轮,代表北部温带植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