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豆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6.00 KB
- 文档页数:3
一、教案主题:《拾豆豆》大班教案及活动反思二、教案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养成珍惜食物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观察力,让他们在拾豆豆的过程中体验乐趣。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豆豆(绿豆、黄豆、红豆等)、豆豆图片、种植豆豆的容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豆豆,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豆豆的名称。
2. 基本部分:a) 教师讲解豆豆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豆豆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
b) 教师示范如何种植豆豆,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动手种植豆豆。
c) 幼儿在户外活动场地拾豆豆,教师指导幼儿观察豆豆的生长情况。
d) 教师组织幼儿观察豆豆的生长过程,让幼儿记录豆豆的变化。
3. 结束部分: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拾豆豆过程中的感受,让幼儿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
4. 活动延伸:教师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豆豆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各种豆豆和种植豆豆的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
2.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种植豆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观察记录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豆豆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4. 分享交流法: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在拾豆豆过程中的感受,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七、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不同种类的豆豆,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
2. 学习如何种植豆豆,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观察记录豆豆的生长情况,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耐心。
4. 了解豆豆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培养幼儿珍惜食物的好习惯。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拾豆豆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拾豆豆》大班教案及活动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4.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粮食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豆豆种植基地的图片或实物。
2. 豆豆种子。
3. 种植工具(如铲子、水壶等)。
4. 记录表和笔。
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豆豆种植基地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豆豆是从哪里来的呢?”2. 讲解:教师讲解豆豆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豆豆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
3. 实践:教师发放豆豆种子和种植工具,引导幼儿亲自动手种植豆豆,并观察豆豆的生长情况。
4. 记录:教师引导幼儿用记录表和笔记录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记录能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种植的豆豆带回家,与家长一起观察豆豆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教师引导幼儿将豆豆种植基地的图片或实物布置在教室环境中,营造一个充满生机的环境。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不正确的种植方法,确保幼儿的安全。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引导他们发现豆豆的生长变化。
4. 针对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5. 教师要注重家园共育,与家长共同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六、活动准备:1. 豆豆成熟后的图片或实物。
2. 收获工具(如篮子、剪刀等)。
3. 清洗干净的豆豆。
4. 记录表和笔。
七、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豆豆成熟后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些豆豆的呢?”2. 讲解:教师讲解收获豆豆的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如何正确收获豆豆。
幼儿歌曲拾豆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体验歌曲《拾豆豆》的内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幼儿的音准、节奏感及合唱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合作精神,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拾豆豆》的歌词,掌握简单的合唱技巧。
难点:音准、节奏感的培养,以及在合唱中保持音量的协调。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歌曲乐谱、豆豆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拍手、跺脚等,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新歌教学:教师播放歌曲《拾豆豆》,让幼儿边听边跟唱。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帮助幼儿掌握歌词。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豆豆、小鸡、小狗等),分别练习歌曲中的对应部分。
4. 合唱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合唱练习,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5. 表演展示:邀请各组幼儿进行表演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五、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2. 家长协助幼儿进行歌曲复习,巩固学习成果。
3. 观察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音乐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合唱、表演等方面的表现。
2. 学习效果:通过家庭作业和课后复习,了解幼儿对歌曲《拾豆豆》的掌握程度。
3. 合作能力:评估幼儿在小组练习和合唱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包括音量协调、角色分配等方面。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是否需要调整。
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简化或拓展。
3. 课堂氛围是否轻松愉快,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
八、课程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歌曲创作活动,让他们尝试自己编写歌词。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进行歌曲教学和表演。
3. 开展音乐游戏,如“拾豆豆接力赛”,提高幼儿的音乐兴趣。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拾豆豆》大班教案及活动反思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
2.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会正确地拾取豆豆。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学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 学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准备材料:1. 豆豆2. 小篮子3. 时钟4. 记录表格场地:1. 室内活动场地2. 户外花园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幼儿讲解今天的活动内容,让幼儿了解拾豆豆的游戏规则。
2. 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幼儿注意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Step 2:拾豆豆游戏(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个小篮子。
2. 在指定区域内撒一些豆豆,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拾取豆豆。
3.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拾取豆豆的正确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Step 3:休息时间(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如喝水、上厕所等。
2. 检查幼儿的拾豆豆成果,记录在表格上。
Step 4:团队合作拾豆豆(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让两个小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拾豆豆任务。
2. 教师设置时间限制,让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3.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Step 5:活动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取得进步。
3. 教师反思活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四、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拾豆豆比赛,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拾豆豆的过程,让幼儿了解豆豆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大多数幼儿能熟练掌握拾豆豆的技巧。
在团队合作环节,幼儿能相互配合,完成任务。
拾豆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拾豆豆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3.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拾豆豆游戏道具:豆子、篮子、计时器;
2.教师准备:规则说明、示范操作。
三、教学过程
1. 游戏规则说明
1.将豆子撒在地上,孩子们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只篮子;
2.每组孩子轮流拿篮子,用最短的时间内将篮子里的豆子全部拾起来;
3.拾豆豆时间为1分钟,时间到后,拾到最多豆子的组获胜。
2. 操作示范
1.教师示范如何拾豆豆,让孩子们了解正确的拾豆豆姿势;
2.让孩子们轮流练习拾豆豆,纠正错误姿势。
3. 团队合作
1.让孩子们分组,每组4-5人;
2.每组孩子轮流拿篮子,其他孩子协助拾豆豆;
3.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总结
通过拾豆豆游戏,孩子们不仅能够锻炼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规则说明和操作示范,让孩子们能够正确理解游戏规则和姿势。
同时,要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拾豆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拾豆豆的规则和步骤,掌握游戏的基本技巧;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培养孩子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了解拾豆豆的规则和步骤;2.掌握游戏的基本技巧。
三、教学难点:1.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2.培养孩子乐于分享和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准备:1.拾豆豆游戏道具:豆袋、稻草垫子和豆子;2.课件或图片介绍拾豆豆的规则和步骤;3.评价表。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豆子的图片,让学生猜测游戏名称,并引导他们了解拾豆豆的含义。
2.讲解规则与步骤(10分钟)教师以课件或图片方式介绍拾豆豆的规则和步骤,包括:豆子摆放的方式、规定时间内收集豆子的方法等。
3.演示与模仿(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站在不同的位置,模拟收集豆子的过程,并解决收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实践练习(15分钟)学生按照规则和步骤进行拾豆豆游戏,教师观察和指导学生的动作和表现。
5.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拾豆豆游戏的规则和步骤,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6.游戏评价与反思(10分钟)教师根据评价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方法。
七、板书设计:拾豆豆游戏规则与步骤规则:1.豆子摆放的方式;2.规定时间内收集豆子的方法。
步骤:1.站在指定位置;2.听到开始口令,开始拾豆豆;3.规定时间结束,停止拾豆豆。
八、教学延伸:可以邀请家长参与拾豆豆游戏,增加亲子互动,加深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拾豆豆教案
拾豆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的拾豆豆活动;
2.培养小朋友动手动脑的能力;
3.培养小朋友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
1.拾豆豆游戏道具:豆豆;
2.音乐设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小朋友跳舞热身,放松身心。
2.呈现活动:教师拿起一些豆豆示范性地拾起来,然后向小朋友解释拾豆豆的游戏规则和目的,并告诉小朋友豆豆散落在地上,需要他们一起拾起来,看看谁能拾到最多的豆豆。
3.组织活动:将小朋友分成几组,每组两到三人,然后散布豆豆在教室的地板上。
4.进行活动:播放音乐,让小朋友开始拾取豆豆。
规定一定时间后,音乐停止,小朋友停止拾豆豆。
5.统计成绩:教师帮助小朋友统计每组拾到的豆豆数量。
6.颁奖仪式:根据拾豆豆数量进行评选,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7.总结与延伸:
- 请小朋友讲述拾豆豆的活动规则;
- 小朋友观察豆豆的形状和颜色,并进行描述。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小朋友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发展了观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在竞争中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通过统计拾豆豆的数量,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数据,并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奖励机制的认识。
同时,教师也在活动中为小朋友提供了一个团体活动的平台,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整个教学过程中,小朋友们在活动的乐趣中提高了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增强了集体合作的意识。
这个活动既充实了小朋友的课堂,又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大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拾豆豆》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拾豆豆》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并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3.练习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
2.《拾豆豆》歌曲的音乐文件或CD。
3.教学用具:图画、小豆豆等。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带领幼儿伸展身体,进行一系列简单的动作。
2.引入歌曲:通过播放《拾豆豆》的音乐,向幼儿介绍这首歌曲。
让幼儿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歌词学习: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歌词,将歌词制作成简单的图画,并逐步展示给幼儿。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指认图画的方式,引导幼儿跟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一起唱。
逐渐提高难度,让幼儿逐句跟唱。
4.情感引导:通过问答和讨论的方式,向幼儿提问关于歌曲内容和歌词的问题。
例如,“你喜欢拾豆豆吗?”,“你觉得拾豆豆是什么样的动作?”,并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5.动作配合:请幼儿分组,每个组请一名幼儿扮演“拾豆豆”,其他幼儿则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进行相应的动作表演。
例如,歌曲中提到“拾豆豆,一粒、两粒、三粒豆”,幼儿可以在歌曲唱到这部分时模仿拾豆豆的动作。
6.巩固练习:反复播放歌曲,引导幼儿集体或分角色唱《拾豆豆》。
教师可通过专注观察和评价的方式,给予幼儿鼓励和肯定。
7.结束活动:让幼儿活动身体,以放松的方式结束音乐活动。
四、教学反思本次音乐教学以《拾豆豆》为主题,通过音乐播放和互动教学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进行动作配合。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们对这首歌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到歌曲的学唱和动作配合中,体现出良好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然而,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为了更好地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相关的故事、图画等辅助教具。
其次,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可以在引导问答的环节中,鼓励幼儿多个人或小组合作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湘版拾豆豆音乐教案6篇湘版拾豆豆音乐教案篇1设计思路:记得有句话说的好:培养你的孩子成材,培养我的孩子成材,培养我们的孩子成材,但是培养孩子成材不是我们唯一要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是快乐的。
所以,今天我就选择了适合我班幼儿年龄特点,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快乐手指游戏〈点点豆豆〉,把点点豆豆这首儿歌配上一曲活泼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游戏中,发展他们的音乐感受力,〈点点豆豆〉是一首韵律很强的儿歌,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一拍一点,从而发展幼儿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结伴游戏的能力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能力,使孩子们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儿歌老游戏,这些儿歌游戏都是我小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做的,她不仅加深了我们母女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现在还记忆尤心。
我也很想让这些儿歌把各位家长老师带回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儿歌老游戏的艺术魅力。
活动目标: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学唱歌曲。
2、通过歌唱和游戏愉悦幼儿身心,培养幼儿活泼欢快的性格。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指偶一个。
点点豆豆音乐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儿歌〈拉大锯〉,小朋友仔细听听,歌曲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儿歌)二、基础部分2、小指偶唱大戏〈点点豆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他们去姥姥家干什么了?幼:看大戏。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一起看看啊?幼:想(教师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戏《点点豆豆》)3、学唱歌曲〈点点豆豆〉。
(1)、教师范唱两遍,幼儿欣赏。
(2)、幼儿伸出小手当舞台,小指偶在幼儿手指上唱歌。
师: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台上唱大戏。
4、幼儿学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点豆唱歌。
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妈妈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儿边唱边点身体的不同部位。
师:想一想我们还能在身体哪个部位上点豆豆。
5、幼儿结伴游戏点点豆豆。
6、和客人老师一起做点豆豆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