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0.66 KB
- 文档页数:2
高一政治知识点:生产与经济制度1. 生产的基本要素在学习生产与经济制度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生产的基本要素。
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进行生产活动的人力资源,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的各种工具、设备和物资,包括生产设备、原材料、工厂、土地等。
•劳动对象: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加工对象,包括土地、矿产资源、自然植物等。
这三个基本要素是生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它们的有机结合,才能够进行有效的生产活动。
2. 经济制度的基本概念经济制度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进行经济生活和经济管理所建立的一套制度。
它是一种根据不同的经济目标和价值观念,对资源配置、生产组织和分配方式进行规范的体系。
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制形式、经济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
•所有制形式:指在生产资料上,所有权属于谁的问题。
主要分为公有制和私有制两种形式。
公有制即国家或全体人民所有,私有制即个体或集体所有。
•经济组织形式:指国家和企业在生产中的组织形式。
主要分为企业组织和国家组织两种形式。
企业组织是指生产经营活动由企业主、个人或集体所有者负责,国家组织是指生产经营活动由政府机关负责。
•分配方式:指经济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
主要分为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方式。
按劳分配即按照个人劳动投入和贡献的多少给予相应的报酬,按需分配即按照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不同进行资源分配和分配。
3. 不同的经济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国家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制度。
3.1. 前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原始社会经济制度:物品的生产和分配主要以自然经济方式进行,人们基本上是以自给自足为主。
•奴隶制经济制度:奴隶主拥有生产资料,奴隶成为生产工具,劳动成果归奴隶主所有。
•封建制经济制度: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农民以地租和劳役的形式奉献劳动成果。
3.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市场经济为主导,生产、分配和交换等经济活动由市场自由调节。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学目标】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学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学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教学方法】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引导、自主探究相结合,讲授法【导学】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探究1 课本P28生产决定消费的、、,并为消费创造。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发展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例1】“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从经济学角度看,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最根本的是()A.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B.维护劳动者各项合法权益C.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探究2 中国汽车消费每增加1万辆,将拉动GDP增长88.82亿元,钢产量增加14.1万吨,合成橡胶产量增加0.1万吨,公路里程增加428.8公里。
思考:消费对生产有何作用?2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作用③一个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能提高劳动力的,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总结: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其中,直接生产过程起作用;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和;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和动力。
【例2】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二、大力发展生产力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高考考点(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题,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考查重点(1)消费的反作用。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
关注热点(1)利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分析扩大内需要的必要性。
(2)结合新农村建设,说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3)运用发展生产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的原因及意义。
名师点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关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地位;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状元笔记[闪记]考点一生产与消费识记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具体内容,理解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发展生产力的措施,比较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把握扩大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发展生产的意义(1)原因:必然性: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2)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思想政治·必修1(人教版)生产、劳动与经营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第2课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公有制为主体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
2.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对象经济、方式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成分和成分。
(1)国有经济。
①含义:指由社会______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
②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_,在国民经济中起________作用。
③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________,增强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性产业、提供________,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
①含义:是由____________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它是我国________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工业和服务业中。
②作用:集体经济体现________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________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3.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________,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2)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________的集体经济。
4.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1)________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__________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__________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____________、控制经济运行的____________、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答案:一、1.根本经济基础2.国有集体国有集体(1)①全体劳动者②支柱主导③优越性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服务(2)①部分劳动者农村②共同富裕主体作用共同富裕3.(1)实现形式(2)多种形式4.(1)公有(2)国有主导发展方向整体态势重要行业关键领域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制度是指国家或社会对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活动的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
本文就生产与经济制度这一课程内容,就其核心理念、历史发展、现代表现等方面做一详细阐述。
一、生产的基本概念
生产是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与劳动者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组合,生产或者制造出各种生产资料或消费品,以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
生产的基本内容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力、生产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包括自然物、劳动工具、生产经验等生产要素。
劳动力是指人类的体力和智力的结合,生产关系则是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之间形成的经济联系。
二、经济制度的历史演变
历史上,人类的经济活动并不受国家和政府的管理,而是以家庭为单位,通过合作和交换来满足生产和消费的需要。
在“盈利经济”阶段,商业和手工业逐渐兴起。
到了“自给经济”阶段,商品生产和商业交换开始发展。
到了资本主义阶段,生产资料变成了商品,通过市场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表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体现。
在其中,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性企业,在国有企业的基础上,民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将“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作为经济工作的主题,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体制,创新科技、发展教育和培育中小企业等都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总之,生产是经济的基础,经济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个时期的经济制度有所不同,但都是为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福祉服务的。
我们要深刻理解
生产和经济制度的关系,科学地指导我国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