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SS吞咽功能评估量表.doc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表医疗床旁评估量表(SSA)病历号:姓名:科室:诊断:说明:第2阶段:如果第1阶段正常(重复3次,2次以上正常),那么给予吞咽60毫升烧杯中的水;如果患者不能正常吞咽5毫升的水,即尝试3次中多于1次出现咳嗽或者气哽,或者出现吞咽后声音嘶哑(即喉功能减弱),则不再继续第2阶段,不能进入第2阶段;在第2 阶段中出现咳嗽或气哽,或出现吞咽后声音嘶哑,就认为是不安全吞咽。
评价方法:入院时对患者进行评价,洼田饮水试验为一较方便、常用的鉴别方法。
具体操作:患者取坐位,以水杯盛温水30 ml,嘱患者如往常一样饮用,注意观察患者饮水经过,并记录所用时间,根据有无呛咳和分饮次进行评价。
标准如下:Ⅰ级(优),5 s之内一饮而尽,无呛咳;Ⅱ级(良),5 s以上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呛咳;Ⅲ级(中),能一次喝完,但有呛咳;Ⅳ级(可),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呛咳;Ⅴ级(差),常常呛住,不能将水全喝完。
(常常呛者应终止实验)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吞咽障碍训练方法有哪些重度吞咽障碍者予以鼻饲,中、轻度吞咽障碍者,自行摄食。
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护士进行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基础训练是针对那些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功能训练;摄食训练则是实际进食的训练。
(1)基础训练:用于脑损伤急性期进食及中重度摄食-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摄食训练之前的预备训练。
①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咽部冷刺激系使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
寒冷刺激能有效地强化吞咽反射,反复训练可使之易于诱发而且吞咽有力。
②屏气-发声运动[1]:患者坐在椅子上,双手支撑椅面做推压运动(pushing exerciscs),屏气。
此时胸廓固定、声门紧闭;然后,突然松手,声门开、呼气发声。
此运动不仅可以训练声门的闭锁功能、强化软腭的肌力而且有助于除去残留在咽部的食物。
③舌肌、咀嚼肌运动:在患者未出现吞咽反射的情况下,先进行舌肌和咀嚼肌的按摩。
临床吞咽功能评估表好资料学习精品资料学习好资料客观资料〔O 〕:意识水平:清醒 嗜睡 昏迷认知-语言情况:匚需更进一步评估匚不需评估口腔/颜面检查呕吐: 口完整 口缺失咳嗽: 口强烈 □弱口缺失咳嗽反响时间: 口马上 口推迟清嗓: 口强烈 □弱口缺失清嗓反响时间: 口马上 口推迟声音质量: 口沙哑 口带呼吸声 口湿润 唇运动:口流涎a b c d e口唇缩a b c d e口鼓腮a b c d e口唇拢a b c d e下颌运动: 口下垂a b c d e 口咀嚼运动a b c d e舌运动:口伸舌a b c d e □舔上唇a b c d e下唇 a b c d e□摆左a b c d e口摆右a b c d e软腭运动: 口提升a b c d e 口咽反射a b c d e语言:□构音障碍口失语症食物选择:进食场所: 进食体位:躯干位置头部位置帮助方式:食物选择:匚冰块 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 记录〔请描述〕_口水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匚除汤 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_匚固体 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匚稠的液体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口昆合物无需检查/正常范围/损伤记录〔请描述〕_精品资料 好资料咽部残留感: 吞咽后声音的变化:学习亥出的痰中是否带有所进食的食物:饮水试验:口1□U nn □V□V 吞咽障碍的分级:口1□U nn □V□V 评估(A):匚病人没有临床误吸的病症或体征匚病人存在明确的临床误吸体征匚病人存在(匚严重』等匚稍微)的口腔期吞咽困难匚病人存在(匚严重m等匚稍微)的咽腔期吞咽困难』它:预后(选一项):E艮好口?1股6影响因素:方案(P):1.□不能经口进食,改变营养方式:口不能经口进食,需进行进一步检查:匚纤维电子喉镜吞咽检查(FEES)EM良的吞咽造影检查(MBSS)口不能经口进食,在天内重复的临床评估口能经口进食以下食物:匚冰块QK 匚浓汤口i的液体口昆合物2.口需要进行吞咽治疗次/周,持续一周,目标如下:口增加口腔吞咽的运动功能口增加病人吞咽过程中的气道保护功能口增加咽的功能口提供应病人或照顾者平安的吞咽技巧□其它:3.病人及其照顾者的教育:,据治疗提供了建议与教育5它:__精品资料。
吞咽功能筛查表
说明
本筛查表用于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旨在帮助医护人员快速识别可能存在吞咽问题的患者。
请在每个问题后选择相应的答案,相应的评分将帮助确定患者的吞咽功能状态。
基本信息
- 患者姓名:
- 年龄:
- 日期:
评估项目
请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用的答案或评分。
1. 唇肌肉控制
- 唇肌肉结实,能完成闭合动作。
【1分】
- 唇肌肉轻度松弛,略有耐力问题。
【2分】
- 唇肌肉明显松弛,无法完成闭合动作。
【3分】
2. 舌肌协调性
- 舌头动作灵活,能顺利移动和协调吞咽。
【1分】
- 轻度舌部动作迟缓或不灵活。
【2分】
- 舌部动作明显迟缓或不灵活。
【3分】
3. 咀嚼能力
- 能够嚼碎固体食物,没有问题。
【1分】
- 轻度咀嚼困难,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嚼碎固体食物。
【2分】- 显著咀嚼困难,无法嚼碎固体食物。
【3分】
4. 吞咽能力
- 顺利完成吞咽动作,无困难。
【1分】
- 轻度吞咽困难,但能够自行解决。
【2分】
- 显著吞咽困难,需要外界帮助或无法解决。
【3分】
总结
根据以上评估项目,将各项得分总和计算出来,总分越高表示吞咽功能越健康,总分越低表示吞咽功能存在问题。
请医护人员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一步评估和处理患者的吞咽问题。
吞咽障碍评定
A."反复唾液吞咽测试"
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放松卧位。
检查者将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的喉结及舌骨处,让其尽量快速反复吞咽,观察30s内喉结及舌骨随着吞咽运动越过手指,向前上方移动再复位的次数。
当被检查者口腔干燥无法吞咽时,可在舌面上注入约Iml水后再让其吞咽。
高龄患者做3次、中老年做5次即可。
对于患有■意识障碍、高级脑功能障碍而不能听指令的患者,这种测试施行有困难。
这时可在口腔和咽部做冷按摩,观察吞咽情形和吞咽发生所需时间。
1.将冰冻的棉棒蘸上冰水
2•将口唇、舌尖、舌面、舌后部、口腔内粘膜充分湿润。
3.轻微刺激吞咽反射引发部位(腭弓、舌根、咽部后壁)
判断:食指水平置于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甲状软骨越过手指即为吞咽顺利越过。
若无为有吞咽障碍。
若刺激吞咽反射引发部位至吞咽发生的时间为3秒以内,进行临床跟踪;
3-5秒,进行饮水试验;
5秒以上,可疑吞咽障碍;
仅以此项就发生噎呛时为有吞咽障碍。
B.“饮水试验”(洼田氏)
让患者喝1—2勺水,如无问题,瞩患者取坐位,将30ml温水递给患者,让其“像平常一样喝下",记录饮水情况,
I.可一口喝完,无噎呛:
IL分两次以上喝完,无噎呛:
IIL能一次喝完,但有噎呛;
IV.分两次以上喝完,且有噎呛:
V.常常呛住,难以全部喝完。
情况I,若5秒内喝完,为正常;超过5秒,则可疑有吞咽障碍;情况II也为可疑:情况III、IV、V则确定有吞咽障碍。
如饮用一勺水就呛住时,可休息后再进行,两次均呛住属异常。
推荐:吞咽困难评估量表汇总标签:吞咽困难评估对于吞咽困难的评估,有量表卒中康复分类:卒中单元9个评价量表,具体介绍如下:2009-05-14 23:54量表 1:吞咽困难评价标准。
来自日本康复学界,分为0~ 10 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困难的程度越低, 10 分表示正常吞咽。
该量表包含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以营养摄取为线索反应经口进食的能力,分级较细。
分数评价内容1不适合任何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2仅适合基础吞咽训练,仍不能经口进食3可进行摄食训练,但仍不能经口进食4在安慰中可能少量进食,但需静脉营养51~ 2 种食物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63 种食物可经口进食,需部分静脉营养73 种食物可经口进食,不需静脉营养8除特别难咽的食物外,均可经口进食9可经口进食,但需临床观察指导10正常摄食吞咽能力疗效判定标准:大于等于 9 分:基本痊愈;提高6~ 8 分:明显好转;提高3~ 5 分:好转;1~2 分:无效。
量表 2: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楚,操作简单,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
但是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一致的很多,并要求患者意识清楚并能够按照指令完成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 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
1 级(优)能顺利地 1 次将水咽下2 级(良)分 2 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3 级(中)能 1 次咽下,但有呛咳4 级(可)分 2 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5 级(差)频繁呛咳,不能全部咽下正常: 1 级, 5 秒之内;可疑: 1 级, 5 秒以上或 2 级;异常: 3 ~5 级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吞咽障碍消失,饮水试验评定 1 级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饮水试验评定 2 级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显著,饮水试验评定 3 级以上量表 3:洼田吞咽能力评定法。
该表提出 3 种能减少误吸的条件,根据患者需要条件的多少及种类逐步分级,分为 1~ 6 及,级别越高吞咽障碍越轻, 6 级为正常。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表
医疗床旁评估量表(SSA)是一种用于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的工具。
在填写该表格时,需要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诊断以及吞咽相关的表现。
其中,意识水平、头与躯干的控制、呼吸模式、唇的闭合、软腭运动、喉功能、咽反射和自主咳嗽是需要评估的项目。
第一阶段的评估是给予患者1汤匙水(5毫升),并记录水流出的情况、是否有有效喉运动、重复吞咽的次数、吞咽时咳嗽的情况、吞咽时喘鸣的情况以及吞咽后喉的功能状况。
如果第一阶段正常,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即给予患者吞咽60毫升烧杯中的水,并记录能否完成、饮完需要的时间、吞咽中或完毕喉咳嗽的情况、吞咽时或完毕喉喘鸣的情况、吞咽后喉的功能状况以及是否存在误吸。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第一阶段中出现了咳嗽、气哽或喉功能减弱的情况,就不能进入第二阶段。
而在第二阶段中出现咳嗽、气哽或喉功能减弱的情况,就需要认为是不安全吞咽。
对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有多种训练方法可供选择。
其中,洼田饮水试验是一种常用的鉴别方法。
在该试验中,患者需要取坐位,以水杯盛温水30毫升,嘱患者如往常一样饮用,并观察患者饮水经过,记录所用时间以及有无呛咳和分饮次。
根据观察结果,可以将患者的吞咽能力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Ⅰ级(优)、Ⅱ级(良)、Ⅲ级(中)、Ⅳ级(可)和Ⅴ级(差)。
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