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20年春季开学前后防控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及开学第一课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14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背景当前,新冠疫情正在肆虐,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疫情扩散,庆幸的是,由于各地严控没有更大范围扩散,各地学校陆续开学!年前疫情卷土重来,确实让人揪心,也同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新冠比想象的更狡猾,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二、班会对象在校学生三、班会主题疫情防控不松懈,我们在行动四、班会目的1.了解疫情及合理防范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做好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2.认识到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是克服疫情恐慌的核心,树立战胜疫情、学习防疫两不误的坚定信念。
五、班会流程1.介绍:什么是新冠老师: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流感、水痘等会接二连三袭来,而新冠是一个狡猾的潜伏者,随时可能冒出来扰乱我们的生活。
谁来介绍一下新冠?小结:它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是一类RNA病毒的总称,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之所叫做这个名字,是因为在电子显微镜下,病毒边缘上的突起刺突蛋白(S)看上去就像皇冠一样。
它除人类外,还可感染猪、牛、猫犬、蝙蝠、老鼠等多种哺乳动物及多种鸟类。
一年来,在多国出现了变异病毒,年前在我们卷土重来,可见它十分狡猾。
2.提问:怎样判断是否感染新冠假如不幸生病,我们应如何应对?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总结1)首先要测量体温,看看是否发烧,是否有咳嗽症状。
2)如果只是低烧,休息后出现好转,那么可能只是感冒。
感冒还可能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
3)如果休息后高烧不退,并开始出现没有精神、乏力、食欲不振、腹泻、呕吐等现象,则有可能是流感或者是新冠。
4)如果3-5天退烧,则可能只是流感症状。
5)但如果3-5天后,孩子出现剧烈咳嗽、呼吸急促、喘息甚至胸痛现象,则很可能是感染了新冠。
6)如果得了流感或者感染了新冠,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送医院前,我们应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是否症状前14天内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接触过来自国外的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者,或者冷冻食品。
开学第一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新冠肺炎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新冠肺炎的正确方法。
2.培养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国家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疫情防控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新冠肺炎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动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新冠肺炎是什么吗?它是如何传播的?2.新冠肺炎基本知识(1)教师讲解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症状、潜伏期等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取得的成果。
3.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法(1)教师讲解预防新冠肺炎的“三件宝”: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佩戴口罩的方法。
4.疫情防控意识(1)教师讲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一份子。
(2)引导学生关注疫情防控动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
5.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生活中做好疫情防控?6.视频观看播放疫情防控宣传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7.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疫情防控的感悟。
四、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2.开展疫情防控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以及疫情防控意识,使学生掌握了疫情防控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强了课堂氛围。
同时,通过视频观看,使学生对疫情防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后延伸方面还需加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讲解时,引入具体案例,如疫情爆发初期的武汉抗疫故事,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危害性和防疫工作的艰巨性。
灵山县镇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课教案任课教师:梁洺華【设计背景】庚子年初,当新型冠状病毒袭来,重灾,全国联防联控,有很多医务工作者等……逆行而上、默默奉献,为人民命安全保驾护航,有的甚至牺牲一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引导孩子们利用多种途径了解疫情、走近、寻找、诠释英雄;为心中的英雄点赞,传承英雄精神。
让孩子们深刻的受到教育,从心底崇敬英雄,学习的英雄。
【设计理念】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本次引导孩子们关心家国大事,关注身边小事,了解抗击疫情各行各业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从而学英雄的爱国、爱民精神,做祖国好少年,长大成为栋梁之才。
【教育主题】《逆行英雄我们为您点赞》【教育形式】小视频、短片故事、分享感受【教育目的】1、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了解抗击疫情先进人物故事,认识到爱国从小事做起,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体会爱国、爱民精神。
2、搜集抗击疫情各行各业的优秀典范,培养关心家国大事,了解身边小事的习惯。
3、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把新闻中、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表达出来,从心底产敬佩之情,由衷地为他们点赞,学习英雄为国为民而奋战一线的大无畏精神,成为爱民爱国的中华少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学生:搜集各行各业英雄、先进人物故事、视频、文字材料,搜集赞美英雄的。
【教学过程】一:了解疫情,走近英雄1、播放新型冠状肺炎病毒新闻片段,全班观看。
2、同学们,试着说说你对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了解。
3、同学们,面对病毒,有的人却奋战在一线,为我们保驾护航,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大声说:逆行英雄我们为您点赞!二:寻找英雄,诠释英雄小组交流:5分钟,课前搜集的抗击疫情的英雄故事或报道,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些什么?此时觉得谁是你心中的英雄?小组群中学自由交流。
交流完后小组长及时汇报:推选组员全班交流。
教师及时评价:多鼓励、表扬。
全班交流抗击疫情,最感人的的英雄故事或报道全班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此时, 谁是心中的英雄?其他学及时补充资料老师适时的播放相关视频(医务工作者、社区人员、优秀党员事迹……)学自由发言。
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教案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
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教案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1:班会主题-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背景:由于突发的疫情,学生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学生出现了浮躁、懒散、害怕、焦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目的: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学会正确认识病毒。
2.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学会基本预防常识。
3.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
准备:1.将自疫情爆发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
2.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过程:老师以直播的方式1.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
2.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做正向分析。
重点部分:1.什么是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
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本次发现的已命名为“2019—nCOV”,即2019。
2.临床表现有哪些?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
3.1 什么是焦虑?心理焦虑: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2 为什么会产生焦虑?3.3 怎样缓解焦虑情绪?①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正确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做好适当的防范,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
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杀、测温、配合管控、尽量不出门、多关注时事。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冠的症状、病毒的传播有哪些途径。
2.了解日常防护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做好防护。
【教学重难点】:1.如何预防新冠。
2.新冠的症状表现及新冠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1.收集整理关于预防新冠的知识、图片、视频。
2.多媒体课件。
【教育主题】:一、课题导入孩子们,这个假期大家己经感受到了和往年的不一样,爱动的我们被爸爸妈妈告知:“不能出门”。
那是因为一种病毒破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他的名字叫“新冠”。
二、活动过程(一)关于新冠的事例通报(二)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新冠?新冠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新型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新冠有甲、乙、丙三型。
(三)新冠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及如何传播的呢?新冠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而我们平时讲的感冒,多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特征是: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等,都可以引起感冒。
感冒每次发病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所以有些人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多次患感冒,但一次新冠流行通常为同一种病毒引起,患过新冠或注射过新冠疫苗的人通常短期内不会反复患新冠。
在症状方面,新冠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而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余种,无法控制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新冠可根据引起的病毒的种型,注射相应的疫苗得到有效预防。
新冠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新冠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
人群对新冠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新冠,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免疫力。
由于新冠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新冠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风。
(四)新冠如何预防?(讨论式讲解)新冠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
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班会教案(精选6篇)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班会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班会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借助视频清晰的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
2、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注重个人卫生。
3、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二、活动重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三、活动难点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过去的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整个中国。
因为它的易传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们直到今天才能顺利返回校园。
那同学们对它的认识到底有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二)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可引起各种疾病。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在人类中尚未发现的新菌株。
常见症状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肾衰竭甚至死亡。
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三)预防病毒,我们这样做。
1、勤洗手并正确的洗手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②手心与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互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④双手指相扣。
互搓⑤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⑦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2、主动防护a、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b、注意保持家庭和班级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环境清洁3、避免密切接触a、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养殖或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b、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变质的肉接触c、避免与生鲜市场里的流量动物、垃圾废水接触d、上下学的路上一定要戴口罩4、良好安全饮食习将肉和蛋类彻底煮熟食用,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小学生2020年开学第一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活动教案(2篇)班会背景:2020年春节期间,在全国范围内蔓延,武汉市封城,许多人感染了这种病毒。
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武汉进行抗疫斗争,志愿者也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中。
面对疫情,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了解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自觉遵守防疫措施,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
班会主题:《疫情面前做好合格小公民》班会目标:1.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等途径了解的相关知识,知道的传播方式和自我防护的基本知识。
2.在疫情期间,以大局为重,居家隔离,规范自我行为,进行自我约束,做心系社会的好公民。
3.研究先进事例,研究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4.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
活动形式:1.抢答游戏;2.小队展示;3.自主交流。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疫情的资料;2.组织各小队准备节目;3.制作多媒体课件。
班会过程:1.准备工作1)中队长带领全体学生站起来,稍息,然后让各小队报告人数;2)小队长向左(或右)转,报数,然后跑到中队长处敬礼,报告人数;3)小队长回到原位,向小队发出口令,保持精神饱满;4)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宣布本次班会的准备工作已就绪,请求批准并邀请辅导员参加活动。
辅导员接受报告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中队长回到原位。
2.开场白主持人对全体学生进行简短的开场白,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目标和活动形式。
3.知识问答通过抢答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回答有关的相关知识问题,加深学生对疫情的了解。
4.小队展示各小队展示自己准备的节目,内容涉及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的事迹等。
5.自主交流学生自由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互相鼓励和支持。
6.总结发言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并邀请辅导员发表讲话,鼓励学生在疫情面前做好合格的小公民。
中队长: 礼毕!(旗手和护旗手持旗站立。
)唱队歌!(全体队员伴着乐曲齐唱)中队长: 全体请坐!有请我的搭档主持人___队员。
关于小学六年级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小学六年级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3篇小学六年级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案疫情防控开学第一课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及危害。
2.情感目标:正面引导,使学生懂得责任的意义,激发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通过疫情中的故事,启迪学生明白什么是责任。
3.行为目标:引导学会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可以做一名防范病毒的小宣传员、小监督员,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识,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教育对象:全体学生教学内容:一、谈话导入2020年是不平常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
经过全国人民两个多月的不懈努力,疫情形势持续向好,我们也得以顺利复课复学。
同学们,“行百里者半九十”,零新增不代表零风险。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都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疫情防控仍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丝毫不能有懈怠。
今天,我们就将疫情防控作为开学第一课的内容,全面普及科学防范知识,促使同学们掌握正确的防控措施,时刻保持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了解新冠病毒知识通过观看视屏《冠状病毒人间奇遇记》,使学生大概了解新冠病毒的外貌特征及传播性、危害性。
三、新冠病毒的日常防护过渡:认识了新冠病毒的可怕,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防护呢?首先我们需意识到,病毒无法移动,只能靠外力带它去别处,此外力就是交谈或触摸。
目前已知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而与之对应的防护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宅在家等。
戴口罩大家天天强调,事实上他有2个主要功能,第一是我们熟知的防止飞沫和粒径较大的气溶胶被吸入造成感染;第二就是它能防止我们无意识摸脸。
在传染病暴发季,触摸面部是很危险的事,我们手上有厚厚的角质层防止病毒进入,但眼睑、鼻孔内、口腔内却只有粘膜、没有角质,是感染病毒的“高危区域”。
如果总是忍不住摸脸,即使独处也可以带上薄口罩,隔绝手指的污染。
小学开学第一课新冠疫情主题班会教案3篇(爱国主题科学预防心理健康)感恩在祖国报效国家一、班会背景: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恐慌、焦虑、担忧,但这场疫情也带给我们一堂生动的关于生命、关于敬畏、关于使命、关于担当的大课……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无数“逆行者”奋不顾身,冲向疫情的最前线,坚定而又执着,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坚强!二、班会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正确认识新冠肺炎疫情,科学防疫。
2.通过致敬最美逆行者,学习榜样,强化使命感、责任感。
3.通过主题班会为契机,让师生感受到逆行者的壮举,获得前进的力量,胸怀感恩,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4.坚信信心,相信这场全民抗疫的阻击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三、班会前的准备:1.全体同学查阅资料,了解这次疫情的相关情况。
2.准备音乐,课程ppt,最美逆行者图片故事。
3.召开有关人员的会议,设计好活动方案。
四、活动过程:(―)导入:今年的寒假是我们每个人经历的最特别的寒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和安全。
我们有退恐惧、迷惘,但是最终选择了坚强。
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其实有很多普通人,他们身体力行,用自己炙热的心,温暖着这个社会,温暖着我们。
我们怎样做才能不辜负这些温暖和奉献,如何让自己成长,有朝一日,当祖国一声令下,能破挑起重担,勇敢逆行?下面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
(二)播放《国歌》(全体同学起立,向这些最美逆行者致敬)。
在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和着旋律唱国歌。
班主任:虽然今天我们不能一起站在国旗下,仰望国旗冉冉升起;虽然今天我们不能和同学们在教室里或是操场上大声齐唱国歌,可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升起了国旗;每个人在“云端”大声唱着国歌;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崇敬!(三)立德树人,致敬英雄1、播放抗击疫情英雄事迹故事和图片。
逆行者1.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风尘仆仆夜赴武汉研疫情。
逆行者2.武汉医生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愿书刷爆朋友圈。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认识新冠的症状及一些热点问题。
2.掌握预防新冠的一些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做到。
养成个人良好地卫生学习习惯。
3.心理上做到不惧怕,能正确认识到新冠的可防可控,在实际生活里能够做到不散布不实信息。
教学过程:一、认识新冠及其症状1.什么是新冠?利用图片介绍新冠,指出新冠是自然界病毒之一。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有多种不同的种属,可分别感染人、动物和禽类等。
在此之前,已知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感染后发病的严重程度从普通感冒到重症疾病不等。
新冠是指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此次发现的新冠为首次发现人类感染。
2.新冠有哪些症状?新冠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伴有干咳;部分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二、新冠的治疗及传播途径1.感染了新冠能治好吗?目前对于新冠所致疾病没有特定的治疗方法。
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冠?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有没有发现人传人的情况?在确诊的病例中,目前已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病例和社区传播。
现有的调查结果表明:有持续人传人的风险。
3.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如果密切接触者在观察期间发病,如何进行排查和诊治?目前,本次疫情所定义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患者共同生活、同室工作学习、同室居住的人员,在诊治病例时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照料人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同病房的其他患者或陪护人员,与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由疾病控制专业人员判定的其他接触情形。
参考其他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冠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