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格式:ppt
- 大小:8.66 MB
- 文档页数:30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习目标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学习重点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学习难点《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对中华民族造成的严重危害知识链接:克林德碑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时,作恶多端的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东单被清兵击毙。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外国侵略者以此为借口,强迫清政府向德国政府公开道歉,并为克林德修建一座纪念碑。
清政府被迫答应这一无理要求,在崇文门用大理石修筑了一座牌坊式的纪念碑,并在上面刻着“为国捐躯,令名美誉”等字样。
这是中国的奇耻大辱。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战败而告终,中国成为战胜国之一,北京人欣喜地拆毁了克林德碑。
后来,他们把拆下来的牌坊移到中山公园,重新修好,改为“公理战胜”碑。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3年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为表彰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决定将“公理战胜”碑改为“保卫和平”碑。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以深化学生对《辛丑条约》危害性的认识。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或论点,并结合史实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论证。
学习流程:情景导入,兴趣激昂:“义和团,起东山,不到三月遍地红”结合《马关条约》的内容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自主学习,目标导航:一、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年6月,为镇压,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率领,发动侵华战争。
8月中旬,攻占。
二、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11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主要内容:1、清政府赔偿白银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2、清政府保证严禁;3、清政府拆毁,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要地;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1、《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严重损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