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_徐璟
- 格式:pdf
- 大小:106.84 KB
- 文档页数:2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降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周菁发表时间:2016-02-25T14:55:23.2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周菁[导读]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相较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刷牙冲洗方式进行护理。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长沙 410013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降低经口器官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10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病患采用棉球擦拭方法治疗,研究组病患采用刷牙冲洗方法进行口腔护理,对比两组病危患者住院总天数、留置总天数、呼吸机使用总天数以及VAP发生率。
结果:结果对比,实验组患者住院总天数、留置总天数、呼吸机使用总天数以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刷牙冲洗方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病危患者住院总天数、留置总天数、呼吸机使用总天数以及VAP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口腔护理;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是指病危患者,在接受呼吸机通气48h后发生的实质性感染肺炎,严重情况下危机患者生命安全。
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记载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目前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高达68%,而死亡率更是高达69%[1]。
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得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菌主要是由于口腔感染,多数患者口咽部含有定植菌,由此,针对口腔清洁卫生可以减少细菌滋生,对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起到预防作用。
临床护理发现,传统的口腔护理方式难以有效的抵御定植菌滋生,减少患者住院天数以及VAP发生率,为了进一步得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有效的口腔护理方式,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两种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梁新;陆三妹【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干预效果,为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ICU病房经口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全面的口腔卫生护理,包括刷牙、吸痰、碳酸氢钠及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冲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包括棉球擦拭和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冲洗.观察两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口腔溃疡发生情况及VAP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异味发生的概率和牙菌斑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及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全面的口腔卫生护理方法比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对减少口腔细菌定植数量的效果更加明显,从而降低VAP的发生率.【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7(014)014【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口腔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牙菌斑【作者】梁新;陆三妹【作者单位】533199 百色市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533199 百色市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正文语种】中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常出现于经口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 超过48 h至拔管后48 h内出现肺炎的患者,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重要类型,与其他肺炎有类似的症状和体征[1]。
ICU患者因其机体防御能力降低,气管插管操作破坏了上呼吸道屏障功能,口咽部易出现细菌定植[2]。
定植的口腔细菌如误吸入肺部,则发生VAP的机会明显增加[3]。
三种口咽部清洁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效果分析樊蕴莉常秋芳张琳【摘要】目的:探讨三种口咽部清洁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115例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各41例,A组采用喉镜直视下电动牙刷清洁;B组采用传统口腔擦洗联合口腔冲洗;C组采用传统口腔擦洗,比较三组患者的口腔清洁效果。
结果:经三种不同口咽部清洁口腔后,A、B、C 组口咽部清洁有效率分别为97.56%、80.49%、65.8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口腔异味、口腔炎、口腔溃疡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C两组,且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牙菌斑指数亦明显优于B、C两组(P<0.05)。
结论:喉镜直视下电动牙刷清洁口咽部效果更佳,明显改善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口腔异味和牙菌斑情况,且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口腔感染的预防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口咽部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感染Effect analysis on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oral infection bythree different oropharyngeal cleaning methods[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analysis on preventing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oral infection by three different oropharyngeal cleaning methods. Methods: 115 cases ventilation treatmen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each for 41 cases, group A were given laryngoscope electric toothbrush clean, group B were given traditional oral cleaning combined with oral rinse, group C were given traditional oral cleaning. Results: after oropharyngeal cleaning, oropharyngeal cleaning efficiency of group A, B, C are respectively97.56%, 80.49%, 65.85% (P < 0.05), mouth odor, stomatitis, oral ulcer and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incidence rate of group A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B, C. and group B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group C (P < 0.05); plaque index of group A is superior than group B, C (P < 0.05). Conclusion: Laryngoscope electric toothbrush clean is better on oropharyngeal, can improve mouth odor and plaque on t ventilation treatment patients, and has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oral infection.[Keyword] Oropharyngeal clean, Prevention,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Oral infection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48h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是呼吸机辅助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33%~71%,该并发症占原发病死亡率30%左右[1]。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分析作者:徐金献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16期在进行重症监护过程中,呼吸机是病人监护的重要医疗工具,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在进行ICU监护过程中,细菌可能通过口腔进入病人的体内,给病人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针对于这一情况,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预防,成为当下医疗行业发展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从现阶段的研究情况来看,很多学者认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病病菌来自于口腔,对口腔做好护理工作,能够降低VAP的发病几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文章结合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的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对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问题研究过程中,选取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ICU患者150例,其中男性患者85人,女性患者65人,年龄在27-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9岁。
在选择的150例ICU患者当中,重症肺炎患者共计42例,心肌梗死患者21例,有机磷中毒患者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20例,呼吸衰竭患者59例。
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将1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75人,对照组75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1.2.1患者病情评估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棉球擦拭法和纱块擦拭法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
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采取插管机械通气的方式,在气管导管选择过程中,主要以低压高容量气囊导管为主。
在对气囊充气过程中,采取了最小容量闭合技术。
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pH值进行了检查,将pH纸放在患者的口腔舌面和口腔舌下进行测试,从而对lCU患者的情况予以把握,若是发现感染现象,可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和处理。
1.2.2操作方法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过程中,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
重症监护病房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11-19T16:03:41.95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9期作者:杨文会[导读] 对比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P)的预防价值。
杨文会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安岳 642350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价值。
方法:211例入住ICU拟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106例,基于0.2%洗必泰溶液行标准口腔护理)和对照组(105例,行常规口腔护理。
记录并对比VAP发生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等,结果:⑴VAP发生率:观察组为2.83%,低于对照组的20.95%(P<0.05)。
⑵观察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为(5.21±1.25)天、(7.89±1.68)天,少于对照组的(8.25±2.09)天、(11.35±2.37)天(P<0.05)。
结论:基于0.2%洗必泰溶液的标准口腔护理既可减少ICU中VAP的发生,又有助于病情恢复,可考虑推广运用。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作为危重症患者抢救中较为有效的肺替代方法虽应用较多,但伴随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也时有发生,其发生率约9%-70%,致死率在50%-70%左右,是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一类医学现象。
目前认为,口腔卫生与VAP紧密相关,口腔有10余种细菌,正常情况处于平衡状态,气管插管(经口)可导致细菌异常繁殖,加之口腔分泌物的异常蓄积,可促进VAP发生,因此,寻求有效的口腔护理策略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对比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赵聪【摘要】目的通过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其对气管插管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92例气管插管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依据其口腔护理护理方式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棉球擦拭的口腔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纱布擦拭的口腔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纱布擦拭配合冲洗的方式进行口腔护理.结果 3组患者口腔护理后菌培养数、口腔不清洁率,观察组、实验组同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观察组、实验组的菌落数要少于对照组(P<0 05).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实验组菌落数分别为(62.7±6.67)cfu/mL、(41.5±7.26)cfu/mL、(30.2±4.55)cfu/mL.痰培养阳性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千日感染率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1.43%、7.25%、7.46%.千日感染率分别为18.47‰、7.11‰、8.89%.患者满意度分别为41.07%、79.71%、83.58%.结论通过纱布擦拭及冲洗的口腔护理方式,可有效控制口腔定植菌的数量,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6(022)002【总页数】3页(P105-107)【关键词】口腔护理;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作者】赵聪【作者单位】辽宁 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急诊抢救室【正文语种】中文气管插管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必备救护措施之一,但往往也是重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致病菌主要来源于口腔内,而牙菌斑是致病菌的“储藏库”[1-2]。
因此,口腔护理也就成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3-4]。
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全年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66例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式的对比研究,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情况,寻找适合急诊抢救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最佳口腔护理方法。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徐璟,冯波,贺玲,沈红,陈湘玉Inf luence of Different Oral Nursing M ethods on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Oral Infection in the Patients Under -go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 X U J ing ,FE N G Bo ,H E L in,et al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最为经济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
方法将18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 、B 、C 三组,分别给予擦洗法、改良冲洗法和冲洗加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三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 A P)、口腔溃疡和口腔霉菌感染发生率。
结果在预防V A P 、口腔霉菌方面,B 组和C 组显著优于A 组(均P <0.05),B 组和C 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在预防口腔溃疡方面,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 >0.05)。
结论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冲洗法行口腔护理相对经济、简便、有效。
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腔溃疡; 口腔霉菌感染; 口腔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56-02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IC U(江苏南京,210029)徐璟(1972-),女,中专,护师收稿:2007-01-03;修回:2007-01-20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 r Associated Pneu -m onia,VAP)是指施行人工机械通气(M echanical Ventilation,M V)治疗48h 以上并发,或原有肺部感染行M V 治疗48h 以上再发,并经病原学证实的一种医源性的肺部感染(多为细菌性的肺炎)。
目前普遍认为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与机械通气性肺炎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1],口腔、咽喉的清洁护理可以减少分泌物淤积和寄生繁殖[2],因此做好口腔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国内口腔护理基本上采用擦洗法和冲洗法。
由于MV 患者气管插管占位的存在,兼顾考虑脱管及插管移位的危险,在给此类患者做口腔护理时比普通患者困难许多。
笔者在上述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口腔护理方法进行局部改进及合并使用,以寻求更有效、更方便的口腔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入住的危重患者164例,排除口腔疾病者、不愿配合护理操作者、机械通气时间已超过24h 未行口腔护理者。
男102例、女62例,年龄46~73岁。
其中神经系统疾病64例,呼吸系统疾病40例,外科手术后28例,多发伤性损伤24例,其他8例。
均经口气管插管行M V,均联合应用1~3种抗生素治疗,M V 时间2~16d ,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A 组44例,B 组58例,C 组62例。
1.2 方法1.2.1 口腔护理方法 A 组采用传统的擦洗法[3],予生理盐水棉球顺序擦洗。
B 组为改良的冲洗法,患者床头抬高30b ,头略偏向一侧,予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前气囊充气加压密闭插管与气管的间隙),由2名护士操作,1名护士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从患者一侧嘴角向口腔内注入,停留5~10s,1名用吸痰管抽吸反复冲洗、抽吸5~10次。
C 组行生理盐水擦洗加冲洗法即先采用A 组方法,再采用B 组方法,过程同上。
各组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各1次,均连续7d 。
1.2.2 评价方法 观察比较三组7d 内口腔霉菌、溃疡以及VAP 的发生率。
¹口腔霉菌:每日早晨口腔护理前采集口腔分泌物标本送检,根据培养结果判定是否霉菌感染。
º口腔溃疡:每日观察口腔,发现深至黏膜下层的破溃为口腔溃疡。
»VAP: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VAP 诊断标准[4]确诊,即肺炎发生在M V 48h 以后;M V 期间出现以下2项或以上者,发热,体温>38e ,气管内吸出脓性分泌物;白细胞计数\10.0@109/L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或刷检留取标本送细菌培养,检出致病菌或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培养出新的致病菌[5];X 线胸片出现新的渗出性病灶;在通气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动脉血氧分压下降,PaO 2/FiO 2下降>30%。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V 2检验。
2 结果三组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AP 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口腔霉菌、口腔溃疡及V A P 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口腔霉菌口腔溃疡VA P A 组4413(29.5) 7(15.9)16(36.4)B 组587(12.1)*4(6.9)11(19.0)*C 组628(12.9)*3(4.8)10(16.1)*与A 组比较*P <0.05#56#Jo ur na l of N ursing Science A pr.2007 V ol 122 N o 17(General M edicine)3 讨论VAP 是ICU 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它在M V 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69%,MV 每增加1d,发生VAP 的危险性增加1%~3%[6],病死率为25%~76%[7]。
另据报道M V 患者在ICU 住院时间每增加4d,其发生VAP 而致死亡的概率增高20%~30%[8],因此做好相关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气管插管患者口腔处于持续性开放状态,削弱了其自净能力和局部黏膜保护作用,造成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同时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胃液pH 值的改变等原因亦引起口咽部细菌繁殖,在误吸、定植菌下漏等情况下导致下呼吸道感染[9],最终发生肺炎。
有研究提示早发型VAP 与口咽部定植菌下漏有关,而迟发型VAP 多为口咽部定植菌误吸和下漏、机体抵抗力下降、菌群失调、消化道-口咽-下呼吸道逆行感染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0-12],因此保持口腔清洁、控制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对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目的在于确定不同口腔护理方法中最有效又不增加护理操作的强度和时间的方法。
口腔溃疡及霉菌感染作为口腔感染的表象,而VA P 作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证据,在本研究中被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表1示,口腔霉菌和VAP 发生率三组比较,B 、C 组显著优于A 组(V 2=4.85、4.48、3.89、5.69,均P <0.05);而B 、C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
三组口腔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者性意义(均P >0.05)。
预防VAP 、霉菌感染时,冲洗法已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而将2种方法合并应用,虽增加工作量,但没有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说明,在预防VAP 、霉菌感染方面冲洗法显著优于擦洗法,而冲洗加擦洗法并不提高疗效。
冲洗法虽然可以有效预防VAP 、口腔霉菌感染和口腔溃疡,但在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¹应充分取得清醒患者的理解和合作。
º冲洗前予气囊充气,以密闭插管与气管的间隙,避免冲洗液流入气管;而在气囊放气前充分吸引以清除气囊壁周围积聚的分泌物,避免咽喉部分泌物在气囊放气后误吸入气道,造成窒息或感染加重。
»冲洗时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小心。
¼冲洗后需吸尽冲洗液及分泌物,减少气囊周围渗漏的发生。
½对于某些情况如血痂、痰栓等,可适当配合应用局部擦洗。
参考文献:[1] M U N RO C L ,GRA P M J.O ral health and care in theint ensiv e car e unit:state of the science [J].A m J Crit Car e,2004,13(1):211-213.[2] 刘加芳,刘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致病菌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9):59-61.[3] 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48-153,172-176.[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4):201-203.[5] BREGEO N F,P A PA ZIA N L,T H OM A S P,et al.Diag-nostic accur acy of pro tected catheter sampling in v entila -to r -associated bacterial pneumonia [J].Eur Respir J,2000,16(11):969-975.[6]V ISN EGA RW AL A F,L Y ER N G ,H AM I LL l R J.Ventilator asso ciated pneumo ia[J].Int J Antimicrob A-g ents,1998,10(3):191-205.[7] GRA P M J,M U NRO C L.V entilato r associated pneu -mo nia: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 ns fo r nursing [J].Hear t Lung,1997,26(6):419-426.[8] CO OK D.V entilato r associated pneumonia:perspectiveson the burden of illness [J].Intensive Care M ed,2000,26(Suppl 1):S31.[9] 韩小云.气囊上滞留物清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J].护理学杂志,2006,21(17):14-15.[10]翟介明.V A P 的发病机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6):326-328.[11]DO DEK P,K EEN A N S,CO OK D,et al.Ev idence -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 r t he pr event ion o f vent ilato r associated pneumonia [J].Ann Intern M ed.2004,141(4):305-313.[12]BU L LO CK T K,WA LT RIP T J,PRICE S A ,et al.Aretro spectiv e study of no so co mial pneumonia in po st -operativ e patients sho ws a higher mor tality rate in -pa -tients r eceiv ing naso gastr ic tube feeding [J].P rice Inst-i tute Surg Res,2004,70(9):822-826.(本文编辑 钱媛)关于一稿多投的声明目前文稿一稿多投现象仍然存在,一稿多投使期刊编辑工作非常被动,使整个护理科技期刊秩序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