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习题课件1(新版)湘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12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A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⑵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
⑶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泰安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⑷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与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
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2、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洋流分布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4.在_____月日和_____月日,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1. 地球是绕_______自转的,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
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
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_现象。
2、.当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移动到赤道时,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__,日期是_______。
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内出现_____现象。
3.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_____度的固定倾角。
这是一年内太阳直射点有规律地在__________之间移动,也使各地正午的________也随之发生有规律地变化。
答案:1、地轴自西向东自西向东昼夜交替四季变化2、春分 3.21 极昼3、66.50回归线太阳高度C1、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1)“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的周长。
(2)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当地球公转到位首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3)地球从位置②—③—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自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到;地球从位置④一①-②的运动过程中,常德市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