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vi影像镶嵌,拼接线色彩平衡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8
实训三:遥感影像镶嵌一、实训步骤1.打开下载好的数据2.双击右侧工具栏【栅格数据管理】-【波段组合】工具。
3.点击【Import File】,进行组合波段选择。
4.选择所有波段,点击确定。
5.选择输出文件名,然后确定。
6.点击确定,此时默认显示的是一个波段。
7.打开矢量文件,找到CHM_adm3并打开8.先选择所需要的县级地区,再右击该数据,点击【查看/编辑属性】9.点击文件,保存为新的Shapefile文件10.输出文件名,点击确定。
11.点击【感兴趣区】-【利用ROI裁剪图像】12.选择B-11,点击确定。
13.选择潮阳区,把否改成是,输出文件名,点击确定。
13.点击【文件】-【另存为】-【另存为...(ENVI,NITF,TIFF,DTED)】15.选择B1-11影像,点击空间裁剪,在图像上裁剪出与刚刚所选择的潮阳区有重叠的一部分区域,点击确定。
16.输出文件名,点击确定。
17.点击【图像镶嵌】-【基于像素镶嵌】18.点击【Import】-【Import Files...】19.选择需要镶嵌的图像,点击确定。
20.选择其中一个图像,点击【Edit Entry】,弹出对话框,设置已下参数,点击确定。
21.选择另一个图像,点击【Edit Entry】,弹出对话框,设置已下参数,跟上图一样,须注意点如下,点击确定。
22.点击【File】-【Apply】23.输出文件名,点击确定。
23.镶嵌结果如下二、实训总结:1.作业过程中,裁剪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另存方式,另一种是不规则裁剪。
本次作业中先是用不规则裁剪将潮阳区的图像用感兴趣区域工具中的ROI裁剪出来,再把潮阳区矢量图之外的像元掩膜掉;在裁剪跟潮阳区有部分重叠的图像时,就用到了另存方式,直接利用矩形框选的方法即可,较为方便。
2.遥感图像镶嵌的要求(1)根据专业要求挑选合适的遥感数据,尽可能选择成像时间和成像条件相近的遥感图像;(2)要求相邻影像的色调一致;(3)需要镶嵌的输入图像必须经过几何校正处理;(4)需要镶嵌的图像像元大小可以不同,但必须具有相同的波段数。
目录第一部分利用ENVI对图像进行配准-校正-拼接-裁剪 (2)一、图像配准与校正 (2)(一)基础知识 (2)(二)ENVI操作 (4)二、图像镶嵌(图像拼接) (16)(一)基础知识 (16)(二)ENVI操作 (16)三、图像裁剪 (20)(一)基础知识 (20)(二)ENVI操作 (21)第二部分:下载影像及介绍 (26)(一)基本信息 (26)(二)日期信息 (26)(三)云量信息 (26)(四)空间信息 (26)第一部分利用ENVI对图像进行配准-校正-拼接-裁剪一、图像配准与校正(一)基础知识1、图像配准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成像设备)或不同条件下(天候、照度、摄像位置和角度等)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匹配、叠加的过程,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遥感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
2、几何校正是指利用地面控制点和几何校正数学模型,来矫正非系统因素产生的误差,非系统因素如传感器本身的高度、地球曲率、空气折射或地形等的影响。
由于校正过程中会将坐标系统赋予图像数据,所以此过程包括了地理编码。
简单来说,图像校正是借助一组控制点,对一幅图像进行地理坐标的校正。
本文将采用地面控制点+校正模型的几何校正方式中的Image to Image,利用Image格式的基准影像对2006年兰州TM影像进行配准与校正。
3、图像选点原则[1]选取图像上易分辨且较精细的特征点,如道路交叉点、河流弯曲或分叉处、海岸线弯曲处、飞机场、城廓边缘等。
[2]特征变化大的地区需要多选。
[3]图像边缘部分一定要选取控制点。
[4]尽可能满幅均匀选取。
[5]保证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不是控制点越多越好。
4、数理知识:[1]多项式模型x=a0+a1X+a2Y+a3X²+a4XY+ a5Y²+....y=b0+ b1X+b2Y+b3X²+ b4XY +b5Y²+ ....X,Y:校正前该点的位置;x,y:校正后该点的位置[2]最少控制点个数: ( n+1 )²[3]误差计算:RMSEerror= sqrt( (x' -x)²+ (y' -y)²)5、重采样方法(插值算法)[1]最近邻法概念:取与所计算点( x,y )周围相邻的4个点,比较它们与被计算点的距离,哪个点距离最近就取哪个亮度值作为 ( x,y )点的亮度值优点:简单易用,计算显小缺点:图像的亮度具有不连续性,精度差[2]双线性内插法概念:取(x,y)点周围的4个邻点,在y方向内插2次,再在x方向内插1次,得到( x,y)点的亮度值 f ( x,y)优点:双线性内插法比最近邻法虽然计算虽有所增加,但精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亮度不连续现象或线状特征的块状化现象有明显的改善。
ENVI中影像镶嵌的方法ENVI是一种用于处理和分析遥感数据的软件工具。
它提供了许多方法和功能,可以对影像进行镶嵌,以生成一幅无缝的图像。
影像镶嵌是将多个部分影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影像的过程。
在ENVI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来进行影像镶嵌,包括基于特征的匹配、基于掩码的镶嵌和基于影像分块的镶嵌。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特征的匹配。
该方法将多个部分影像中的特征进行匹配,以确定它们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
特征可以是像素的灰度值、边缘、纹理等。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参考影像,该影像通常是质量较高的影像,然后在其他影像中提取相应的特征。
在ENVI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和算法来提取和匹配特征。
一旦特征匹配完成,便可以使用投影变换或图像配准算法将影像对齐。
最后,使用图像融合算法将对齐的影像进行合并,生成一幅无缝的图像。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掩码的镶嵌。
该方法通过使用预先创建的掩码来确定影像间的对应关系。
掩码是一个二进制图像,其中非零值表示中要保留的像素,而零值表示要丢弃的像素。
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掩码,用于指定要保留或丢弃的像素区域。
然后,在ENVI中使用掩码进行影像配准和镶嵌。
掩码可用于去除重叠区域中的不需要的像素,或将多个像素合并为一个像素,以防止重叠区域中的像素重复。
最后,使用图像融合算法将处理后的影像合并为一幅无缝的图像。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影像分块的镶嵌。
该方法将影像划分为多个块,对每个块进行独立的处理和镶嵌。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参考影像,并将其划分为块。
然后,将其他影像划分为相同的块,并将每个块与参考影像中的相应块进行配准和镶嵌。
最后,将所有块的结果合并为一幅无缝的图像。
基于影像分块的镶嵌方法适用于处理大尺寸的影像,可以提高处理效率和计算速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ENVI还提供了其他一些影像镶嵌方法,如基于正规化植被指数(NDVI)的镶嵌、基于多波段融合的镶嵌等。
这些方法使用不同的技术和算法,旨在解决不同的镶嵌问题和需求。
envi镶嵌方法ENVI (Environment for Visualizing Images) 是一款专业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提供了一系列强大的图像处理和分析工具。
在ENVI中,你可以使用镶嵌(Mosaic)功能将多个图像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图像。
以下是使用ENVI进行图像镶嵌的一般步骤:1. 打开ENVI:首先,启动ENVI软件。
2. 打开图像:在ENVI的菜单栏中,选择“File” -> “Open”,然后选择你想要镶嵌的图像文件。
你可以一次打开多个图像。
3. 创建Mosaic Dataset:在ENVI的菜单栏中,选择“Image” -> “Mosaic”,然后选择“Create Mosaic Dataset”。
4. 设置Mosaic Dataset参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你可以设置各种参数,如投影、坐标系、分辨率等。
这些参数将决定最终镶嵌图像的属性和质量。
5. 添加图像到Mosaic Dataset:在“Add Images”部分,选择你想要添加到镶嵌中的其他图像。
你可以按顺序添加图像,以确保它们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6. 调整图像顺序和大小:在“Mosaic”工具窗口中,你可以通过拖动和缩放图像来调整它们的顺序和大小。
这有助于确保所有图像都能正确地对齐和拼接。
7. 应用Mosaic:一旦你对所有设置和图像位置满意,就可以点击“OK”来应用镶嵌。
这将创建一个新的镶嵌图像,你可以在ENVI中进一步查看和分析。
8. 保存结果:如果你满意镶嵌的结果,可以选择“File” -> “Save As”,将结果保存为一个新的图像文件。
请注意,这只是ENVI中进行图像镶嵌的基本步骤。
具体操作可能会根据你的需求和所处理的图像有所不同。
在进行复杂的图像镶嵌时,你可能需要进一步了解ENVI的高级功能和选项。
如果你对ENVI的镶嵌功能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详细的指导,建议查阅ENVI的官方文档或联系技术支持以获得帮助。
ENVI基本操作之影像镶嵌ENVI(Environment for Visualizing Images)是一款常用的遥感影像处理和分析软件。
影像镶嵌是ENVI的一项基本操作,通过将多个影像拼接在一起,可以获得高分辨率和更全面的信息。
影像镶嵌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环境监测、农业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ENVI进行影像镶嵌的基本操作。
1. 打开ENVI软件,并加载要进行影像镶嵌的文件。
在ENVI的主界面上,选择"FIle"->"Open File",然后在打开文件对话框中选择要加载的影像文件。
2. 点击ENVI主界面上的"Tool"->"Raster Management"->"Mosaic",打开影像镶嵌工具。
3. 在影像镶嵌工具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各种参数来控制镶嵌过程。
首先,选择要镶嵌的影像文件,可以通过点击"Browse"按钮来选择。
4. 在Projection and Resampling选项中,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和重采样方法。
通常情况下,保持默认值即可。
5. 在Output Image选项中,选择输出影像的文件名和保存路径。
可以通过点击"Save As"按钮来选择保存路径。
6. 在Images to Include选项中,可以选择要镶嵌的影像文件的子集。
如果要镶嵌所有的影像文件,可以保持默认值即可。
7. 在Spatial Subset选项中,可以选择一个空间子集来进行镶嵌。
如果要镶嵌整个影像,可以保持默认值即可。
8. 在Color Correction选项中,可以选择是否对镶嵌后的影像进行颜色校正。
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9.确认所有参数设置后,点击"OK"按钮开始进行影像镶嵌。
ENVI将会自动处理镶嵌过程,并在完成后将结果显示在主界面上。
envi图像处理基本操作主要介绍利用envi进行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主要分为图像合成、图像裁减、图像校正、图像镶嵌、图像融合、图像增强。
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
咱们平时所说的分辨率是指?怎么理解?1、图像合成对于多光谱影像,当我们要得到彩色影像时,需要进行图像合成,产生一个与自然界颜色一致的真彩色(假彩色)图像。
对于不同类型的影像需要不同的波段进行合成,如中巴CCD影像共5个波段,一般选择2、4、3进行合成。
(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波段?重影/不是真彩色)。
SOPT5影像共7个波段,一般选择7、4、3三个波段。
操作过程以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为例中巴资源卫星影像共有五个波段,选择2、4、3三个波段对R、G、B赋值进行赋值。
在ENVI中的操作如下:(1)file open image file打开2、3、4三个波段,选择RGB,分别将2、4、3赋予RGB。
(2)在#1窗口file---〉save image as-image file。
(3)在主菜单中将合成的文件存为tiff格式(file-save file as-tiff/geotiff)即可得到我们需要的彩色图像。
2、图像裁减有时如果处理较大的图像比较困难,需要我们进行裁减,以方便处理。
如在上海出差时使用的P6、SOPT5,图幅太大不能直接校正需要裁减。
裁减图像,首先制作AOI文件再根据AOI进行裁减。
一般分为两种:指定范围裁减、不指定范围裁减。
不指定范围裁减在ENVI中的操作如下:(1)首先将感兴趣区存为AOI文件file open image file打开原图像选择IMAGE窗口菜单overlay region of interesting 选择划定感兴趣区的窗口如scroll,从ROI_Type菜单选择ROI的类型如Rectangle,在窗口中选出需要选择的区域。
在ROI窗口file Save ROIs将感兴趣区存为ROI文件。
ENVI中影像镶嵌的方法1简单镶嵌的方法对于高分辨率的WV和QB影像,有一类影像本身的头文件,格式为【*.TIL】通过该文件可以直接打开某条带多幅影像,并对影像平铺,无缝,接边完好,色调均匀。
但是通过此种方法打开的影像后,影像依旧是原始的多幅状态,并没有完成镶嵌。
对于此种具有一次打开多幅影像的头文件的影像,直接将所有打开的影像输出为一幅即可,免去镶嵌步骤。
1.1 打开需要镶嵌的WV或QB影像的【*.TIL】文件打开方法在ENVI主菜单下【FILE】→【Open Image File】打开【Enter Data Filename】对话框。
图一打开文件对话框1.2 输出打开的影像文件影像打开后会在【Avaliave Bands List】对话框中显示影像信息。
也可以在此时查看影像质量。
观察发现,影像已经拼为一副,此时直接输出,即完成镶嵌。
输出的方法为,在主菜单选择【File】→【Save File As】→【选择需要输出的影像格式,常用格式为GeoTIFF/TIFF,ERDAS IMAGE,ENVI Standard】。
选择输出影响后,弹出对话框,选择打开的需拼接影像,选择后单击【OK】,确认信息,关闭对话框。
对话框关闭后,弹出对话框,设置输出路径和输出文件名。
设置完成后单击【OK】,运行程序。
2 常用镶嵌方法2.1 打开需镶嵌影像以TIF影像为例,首先打开多幅TIF影像,TIF影像打开办法,通过【FILE】→【Open Image File】打开【Enter Data Filename】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同时打开多幅需要镶嵌的TIF影像。
2.2 打开镶嵌功能通过主菜单【Map】—【Mosicking】--【Georeferenced】,打开镶嵌功能。
图二打开镶嵌功能在【Map Bands Mosick】对话框中,通过对话框的菜单导入需镶嵌的影像,【Import】→【Import Files】,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需镶嵌的影像,单击【OK】确认信息,等待程序导入影像。
envi影像镶嵌,拼接线/色彩平衡2010-02-04 14:34(包括: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或应用地理坐标系的图像镶嵌起来两种方式)1)基于pixel: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镶嵌起来,Map—Mosaicking—Pixel based。
envidata\avmosaic\dv06_2.imgdv06_3.img操作步骤:^2 选择Map—Mosaicking—Pixel based,打开Pixel based Mosaic镶嵌界面。
^2 Import—Import Files—选择要镶嵌的影像,定义镶嵌范围(行列号、影像拉框选择、地理坐标,引入其他文件范围等),键入镶嵌输出的维数(或尺寸),选择镶嵌所用的波段—OK。
^2 选择或键入镶嵌尺寸的大小—OK。
^2 调整、确定影像的相对位置。
^2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对背景值、羽化值、匀光等进行设置。
^2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File—Save Template:生成临时效果影像,方便检查、调整。
^2 生成最终结果:File—Apply—确定输出象素大小、重采样方式、输出路径及文件名、背景值等—OK。
2)基于地理坐标:Map—Mosaicking—Georeferenced。
envidata\avmosaic\lch_olw.img;lch_02w.img操作步骤:^2 选择Map—Mosaicking—Georeferenced,打开Map based Mosaic镶嵌界面。
^2 Import—Import Files—选择要镶嵌的影像,定义镶嵌范围(行列号、影像拉框选择、地理坐标,引入其他文件范围等),键入镶嵌输出的维数(或尺寸),选择镶嵌所用的波段。
^2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对背景值、羽化值、匀光等进行设置。
^2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File—Save Template:生成临时效果影像,方便检查、调整。
envi影像镶嵌,拼接线/色彩平衡2010-02-04 14:34(包括: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或应用地理坐标系的图像镶嵌起来两种方式)1)基于pixel: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镶嵌起来,Map—Mosaicking—Pixel based。
envidata\avmosaic\dv06_2.imgdv06_3.img操作步骤:^2 选择Map—Mosaicking—Pixel based,打开Pixel based Mosaic镶嵌界面。
^2 Import—Import Files—选择要镶嵌的影像,定义镶嵌范围(行列号、影像拉框选择、地理坐标,引入其他文件范围等),键入镶嵌输出的维数(或尺寸),选择镶嵌所用的波段—OK。
^2 选择或键入镶嵌尺寸的大小—OK。
^2 调整、确定影像的相对位置。
^2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对背景值、羽化值、匀光等进行设置。
^2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File—Save Template:生成临时效果影像,方便检查、调整。
^2 生成最终结果:File—Apply—确定输出象素大小、重采样方式、输出路径及文件名、背景值等—OK。
2)基于地理坐标:Map—Mosaicking—Georeferenced。
envidata\avmosaic\lch_olw.img;lch_02w.img操作步骤:^2 选择Map—Mosaicking—Georeferenced,打开Map based Mosaic镶嵌界面。
^2 Import—Import Files—选择要镶嵌的影像,定义镶嵌范围(行列号、影像拉框选择、地理坐标,引入其他文件范围等),键入镶嵌输出的维数(或尺寸),选择镶嵌所用的波段。
^2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对背景值、羽化值、匀光等进行设置。
^2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File—Save Template:生成临时效果影像,方便检查、调整。
原文地址:envi影像镶嵌/色彩平衡(包括: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或应用地理坐标系的图像镶嵌起来两种方式)1)基于pixel: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镶嵌起来,Map—Mosaicking—Pixel Based。
envidataavmosaicdv06_2.img,dv06_3.img操作步骤:选择Map—Mosaicking—Pixel Based,打开Pixel Based Mosaic镶嵌界面。
Import—Import Files—选择要镶嵌的影像,定义镶嵌范围(行列号、影像拉框选择、地理坐标,引入其他文件范围等),键入镶嵌输出的维数(或尺寸),选择镶嵌所用的波段—OK。
选择或键入镶嵌尺寸的大小—OK。
调整、确定影像的相对位置。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对背景值、羽化值、匀光等进行设置。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File—Save Template:生成临时效果影像,方便检查、调整。
生成最终结果:File—Apply—确定输出象素大小、重采样方式、输出路径及文件名、背景值等—OK。
2)基于地理坐标:Map—Mosaicking—Georeferenced。
envidataavmosaiclch_olw.img;lch_02w.img操作步骤:选择Map—Mosaicking—Georeferenced,打开Map Based Mosaic镶嵌界面。
Import—Import Files—选择要镶嵌的影像,定义镶嵌范围(行列号、影像拉框选择、地理坐标,引入其他文件范围等),键入镶嵌输出的维数(或尺寸),选择镶嵌所用的波段。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对背景值、羽化值、匀光等进行设置。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File—Save Template:生成临时效果影像,方便检查、调整。
生成最终结果:File—Apply—确定输出象素大小、重采样方式、输出路径及文件名、背景值等—OK。
envi影像镶嵌,拼接线/色彩平衡2010-02-04 14:34(包括: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或应用地理坐标系的图像镶嵌起来两种方式)1)基于pixel:将以像元为基础的图像镶嵌起来,Map—Mosaicking—Pixel based。
envidata\avmosaic\dv06_2.imgdv06_3.img操作步骤:^2 选择Map—Mosaicking—Pixel based,打开Pixel based Mosaic镶嵌界面。
^2 Import—Import Files—选择要镶嵌的影像,定义镶嵌范围(行列号、影像拉框选择、地理坐标,引入其他文件范围等),键入镶嵌输出的维数(或尺寸),选择镶嵌所用的波段—OK。
^2 选择或键入镶嵌尺寸的大小—OK。
^2 调整、确定影像的相对位置。
^2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对背景值、羽化值、匀光等进行设置。
^2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File—Save Template:生成临时效果影像,方便检查、调整。
^2 生成最终结果:File—Apply—确定输出象素大小、重采样方式、输出路径及文件名、背景值等—OK。
2)基于地理坐标:Map—Mosaicking—Georeferenced。
envidata\avmosaic\lch_olw.img;lch_02w.img操作步骤:^2 选择Map—Mosaicking—Georeferenced,打开Map based Mosaic镶嵌界面。
^2 Import—Import Files—选择要镶嵌的影像,定义镶嵌范围(行列号、影像拉框选择、地理坐标,引入其他文件范围等),键入镶嵌输出的维数(或尺寸),选择镶嵌所用的波段。
^2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对背景值、羽化值、匀光等进行设置。
^2 所有参数设置完成以后—File—Save Template:生成临时效果影像,方便检查、调整。
^2 生成最终结果:File—Apply—确定输出象素大小、重采样方式、输出路径及文件名、背景值等—OK。
3)折线、曲线等其他方式确定镶嵌影像范围:^2 主影像窗口—Overly—Annotation打开添加注记对话框—选择折线、曲线等线形;^2 画线:选择在Images、Scoll或Zoom窗口进行画线,定义范围,注重选择线的粗细和颜色(画线注重:一定要将线的头尾画到影像的边缘,左键开始,右键结束,右键确定);^2 添加标记:Annotation:Rectangle 窗口—object—Symbol—选择符号—更改颜色和大小—将标记加在不要的影像一边;^2 画好线、添加完标记以后,进行存储:Annotation:Rectangle 窗口—File—Save Annotation—确定路径和文件名,保存为:*.ann文件;^2 Import—Import Files—引入要镶嵌的影像;^2 分别选择影像—右键点击—Edit Entry,Cutline Feathering—Select Cutline Annotation File引入*.ann文件,给定Cutline羽化值,OK。
4)匀光:envidata\avmosic\mosaic1_equal.dat;mosaic_2.datEntry—Color Balancing—分别确定基准影像和调整影像—Ok。
Envi调用MODIS Reprojection Tool(MRT)对MODIS产品进行批处理拼接、重投影、裁切Science & TechnologyGeoscience,remote sensing,climate,Crop【转】Envi调用MODIS Reprojection Tool(MRT)对MODIS产品进行批处理拼接、重投影、裁切1 熟悉MRTMODIS产品的类型不同,一景HDF格式的影像包含的波段也各不相同。
MRT处理时需要选择处理波段,0表示不作处理,1表示处理,首先要确定影像的波段数。
1、拼接Mrtmosaic.exe程序用来拼接影像。
调用方式为:mrtmosaic -i "g:\n%1.txt" -s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1 0 0 0 0 " -o "g:\temp.hdf"命令行帮助如下Usage: mrtmosaic -i input_filenames_file -t -h -o output_filename-s spectral_subset "b1 b2 ... bN"-g filename for the log file需要指定三个参数:-I 指定输入文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1、1.hdf 2.hdf 3.hdf2、把影像的完整路径保存到txt文件中,作为input参数。
如-I MOD092008001.txt。
-s 指定需要处理的波段,同样可以采用两种方式1、直接给出,如–s “0 0 0 0 0 0 0 0 0 0 0 0”,注意英文引号;2、指定一个txt路径,让程序读取;-o 指定输出路径,一般直接给出1、直接给出,如–o g:\tmp.hdf。
注意直接存为HDF格式,便于后续处理。
2、重投影、裁切Resample.exe用来重投影、裁切是MRT程序的核心。
调用方式为:命令行帮助如下:Usage: resample -p parameter_file [options]Options that override parameter file specifications:-i input_file_name-o output_file_name-r resampling_type [NN BI CC NONE]-t projection_type [AEA ER GEO HAM IGH ISIN LA LCC MERCAT MOL PS SIN TM UTM]-j projection_parameter_list "p1 p2 (15)-s spectral_subset "b1 b2 ... bN"If using the -s switch, the SDSs should be represented as anarray of 0s and 1s. A '1' specifies to process that SDS;'0' specifies to skip that SDS. Unspecified SDSs will not be processed.If the -s switch is not specified, then all SDSs will be processed.-a spatial_subset_type [INPUT_LAT_LONG INPUT_LINE_SAMPLE OUTPUT_PROJ_COORDS]-l spatial_subset "ULlat ULlong LRlat LRlong"-or- "ULline ULsample LRline LRsample (0-based)"-or- "ULprojx ULprojy LRprojx LRprojy"NOTE: line/sample must be specified for the highest resolutionof all SDSs specified to be processed in the product.-u UTM_zone-x pixel_size-g filename for the log file可以只指定1个参数:用–p 读入prm参数文件,进行处理。
例如resample -p "g:\prrmMOD092008001.prm",prm文件如下:INPUT_FILENAME = g:\tmp_%1.hdf输入文件SPECTRAL_SUBSET = ( 1 1 1 1) 前面mrtmosaic拼接结果有4个波段SPATIAL_SUBSET_TYPE = INPUT_LAT_LONG 经纬度裁切方式SPATIAL_SUBSET_UL_CORNER = ( 33.0 108.0 ) 左上纬经度SPATIAL_SUBSET_LR_CORNER = ( 28.0 117.0 ) 右下纬经度OUTPUT_FILENAME = F:\MRT_out\myd%1.tif 输出路径,不同波段自动区分RESAMPLING_TYPE = NEAREST_NEIGHBOR 最近邻采样方法OUTPUT_PROJECTION_TYPE = UTM 输出文件投影方式utm OUTPUT_PROJECTION_PARAMETERS = (投影参数0.0 0.0 0.00.0 0.0 0.00.0 0.0 0.00.0 0.0 0.00.0 0.0 0.0 )DATUM = WGS84 大地水准面UTM_ZONE = 50投影分带带号如果不会设置,可以先在图形界面里设置一次,把设置的结果保存下来。
打开刚刚保存的参数文件去掉以#号打头的注释,文件显示如下:INPUT_FILENAME = G:\TmpMosaic.hdfSPECTRAL_SUBSET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SPATIAL_SUBSET_TYPE = INPUT_LAT_LONGSPATIAL_SUBSET_UL_CORNER = ( 32.0 107.0 )SPATIAL_SUBSET_LR_CORNER = ( 29.0 116.0 )OUTPUT_FILENAME = G:\mod092001001.tifRESAMPLING_TYPE = NEAREST_NEIGHBOROUTPUT_PROJECTION_TYPE = UTMOUTPUT_PROJECTION_PARAMETERS = (0.0 0.0 0.00.0 0.0 0.00.0 0.0 0.00.0 0.0 0.00.0 0.0 0.0 )DATUM = WGS84UTM_ZONE = 50如果研究区的经纬度范围不同,可以修改SPATIAL_SUBSET_UL_CORNER = ( 32.0 107.0 )SPATIAL_SUBSET_LR_CORNER = ( 29.0 116.0 )两行如果需要不同的投影,如经纬度投影,可以修改OUTPUT_PROJECTION_TYPE = UTMOUTPUT_PROJECTION_PARAMETERS = (0.0 0.0 0.00.0 0.0 0.00.0 0.0 0.00.0 0.0 0.00.0 0.0 0.0 )DATUM = WGS84UTM_ZONE = 50如果拼接时只选择了1个波段,可以修改SPECTRAL_SUBSET = ( 1 )当然这句INPUT_FILENAME = G:\TmpMosaic.hdf批处理是必须改掉的了关于像素分辨率,一般留空,也就是默认不改变影像的像素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