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核磁
- 格式:ppt
- 大小:2.21 MB
- 文档页数:52
仪器分析第7章核磁共振波谱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仪器分析第7章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仪器分析第7章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全部内容。
核磁共振波谱法最早美国两所大学1945年同时发现NMR。
哈佛的Pacell和Pound发现石腊质子有NMR现象,斯坦富大学的Bloch和Honson发现H2O中质子有NMR,且Pacell和Bloch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
1953年第一台仪器商品化,当时仅30MHZ,现已有700MC的仪器(MC越高,分辩率越高)。
至今50多年发展中,这门学科共12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第一节概述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的光谱分析中,⑴除荧光分析外,均为吸收光谱,今天开始学的NMR亦是吸收光谱; ⑵除原子吸收,其余均为分子吸收,所以NMR属于分子吸收光谱。
一。
产生:置于强磁场中吸收无线电波试样H1长波长电磁波照射原子核自旋能原子核能级分裂 1-10 m级跃迁(核磁矩改变而产生电流,此现象为核磁共振)测产生的感应电流 NMR光谱。
利用核磁共振光谱进行结构测定,定性及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核磁共振光谱法。
NMR谱获得方法有两种:⒈扫场:固定照射频率υ,依次改变磁场强度H0—-常用之⒉扫频:固定磁场强度H0,依次改变照射频率υ0P151 图17-1五个部分:磁铁:提供稳定的高强度磁场H扫场线圈:附加磁场,可调节D接收线圈:产生感应电流R照射线圈:与外磁场H0垂直60兆,90兆…兆数越高,图谱越精密,易解释。
注:三个线圈互相垂直,互不干扰。
二。
与Vis—UV,IR比较:都属于分子吸收光谱例: CH3CH2OH 紫外几乎无吸收(仅末端吸收)无π骨架红外有υOHNMR:OH,CH2,CH3三种类型H0NMR有H1,C13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一、填空题1. NMR法中影响质子化学位移值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H 的核磁矩是2.7927核磁子, 11B的核磁矩是2.6880核磁子, 核自旋量子数为3/2,在1.000T 磁场中, 1H 的NMR吸收频率是________MHz, 11B的自旋能级分裂为_______个, 吸收频率是________MHz(1核磁子=5.051×10-27J/T, h=6.626×10-34J·s)3. 化合物C6H12O,其红外光谱在1720cm-1附近有1个强吸收峰,1HNMR谱图上,有两组单峰d a=0.9, d b=2.1,峰面积之比a:b =3:1, a为_______基团, b为_________基团,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d最大的是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13C的d值最大的是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 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m Li =3.2560, m B=2.6880, m 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 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 )(1) B Li>B B>B As (2) B As>B B>B Li (3) B B>B Li>B As (4) B Li>B As>B Li2.在O - H 体系中,质子受氧核自旋-自旋偶合产生多少个峰? ( )(1) 2 (2) 1 (3) 4 (4) 33. 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 CH3-OOC-CH2CH3(2) (CH3)2CH-O-CH(CH3)2(3) CH3-OOC-CH2-COO-CH3(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4.一种纯净的硝基甲苯的NMR图谱中出现了3组峰, 其中一个是单峰, 一组是二重峰,一组是三重峰. 该化合物是下列结构中的 ( )5. 自旋核7Li、11B、75As, 它们有相同的自旋量子数Ι=3/2, 磁矩μ单位为核磁子,m Li =3.2560, m B=2.6880, m As =1.4349 相同频率射频照射, 所需的磁场强度H大小顺序为( )(1) B Li>B B>B As (2) B As>B B>B Li (3) B B>B Li>B As (4) B Li>B As>B Li6. 化合物CH3COCH2COOCH2CH3的1HNMR谱的特点是( )(1) 4个单峰 (2) 3个单峰, 1个三重峰(3) 2个单峰 (4) 2个单峰, 1个三重峰和1 个四重峰7.核磁共振波谱法中乙烯, 乙炔, 苯分子中质子化学位移值序是( )(1) 苯 > 乙烯 > 乙炔 (2) 乙炔 > 乙烯 > 苯(3) 乙烯 > 苯 > 乙炔 (4) 三者相等8. 在下列因素中, 不会使NMR谱线变宽的因素是 ( ) (1) 磁场不均匀 (2) 增大射频辐射的功率(3) 试样的粘度增大 (4) 种种原因使自旋-自旋弛豫(横向弛豫)的速率显著增大9. 将(其自旋量子数I=3/2) 放在外磁场中,它有几个能态( 4 )10. 在下面四个结构式中哪个画有圈的质子有最大的屏蔽常数?11. 下图四种分子中,带圈质子受的屏蔽作用最大的是 ( )12.核磁共振的弛豫过程是 ( )(1) 自旋核加热过程 (2) 自旋核由低能态向高能态的跃迁过程(3) 自旋核由高能态返回低能态, 多余能量以电磁辐射形式发射出去(4) 高能态自旋核将多余能量以无辐射途径释放而返回低能态三、问答题1. 只有一组1H-NMR谱图信号和特定分子式的下列化合物, 可能的结构是什么?(1) C2H6O (2) C3H6Cl2(3) C3H6O2. 试推测分子式为C3H6Cl2, 且具有下列NMR谱数据的化合物结构.d 质子数信号类型2.2 2 五重峰3.8 4 三重峰3. 一个沸点为72O C的碘代烷, 它的1H-NMR谱: d=1.8(三重峰, 3H)和3.2(四重峰, 2H)试推测其结构并加以说明。
核磁操作规程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基于原子核磁共振理论的仪器分析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构、成分和动态过程。
为了确保核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核磁操作的规程:一、实验前准备:1. 配置核磁操作所需的溶剂、样品和相应试剂。
2. 清洁核磁共振仪器的磁地板和样品管。
3. 检查仪器的电源和液氮供应是否正常,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状态。
4.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浓度等要求,选择合适的核磁共振仪器参数。
二、操作步骤:1.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实验服和手套,并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2. 打开核磁仪器的电源开关,启动系统软件,并校正磁场和频率标定。
3. 在样品管中加入准确称量的样品溶液,并加入适量的溶剂以控制浓度。
4. 确保样品管的标签与样品对应,并按照要求制作样品管的专用支架。
5. 将样品管放入核磁共振仪器的样品室,并调整样品位置以使其位于磁场中心。
6. 调整核磁共振仪器的相关参数,包括脉冲幅度、脉冲宽度和扫描时间等。
7. 根据所需实验,选择合适的核磁共振仪器模式,如1D、2D或多核核磁共振。
8. 在核磁共振仪器上设定实验参数,如扫描数、退相位等,并开始实验。
9. 在核磁共振仪器上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所得数据质量高且准确。
10. 完成实验后,关闭核磁共振仪器的电源开关,清理仪器及工作区域。
三、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核磁共振仪器时,应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避免损坏仪器和造成意外伤害。
2. 注意核磁仪器中存在的液氮和电磁辐射等危险因素,避免直接接触和过度暴露。
3. 对于有毒有害的样品和试剂,应严格按照相应的安全操作规定使用和处理。
4. 样品操作时要注重避免样品泄漏或外界物质污染样品,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5. 在满足仪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核磁共振仪器的使用时间,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6. 定期对核磁共振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仪器、更换脉冲控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