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语文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1.51 KB
- 文档页数:1
7 雷电颂郭沫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感情“严”背后的“爱”。
教学难点:领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1. 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教学用具:电子白板教学用时: 40分钟教学流程:【搭桥引线、温故知新】“节分端午自准音,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代文秀的《端午》诗)同学们,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流传久远的龙舟竟渡、吃棕子、喝雄黄酒的习俗。
据说这是为了纪念抱石投江身死的爱国诗人屈原。
那么,是怎样的遭遇让诗人作出怎样的抉择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历史剧《屈原》中的灵魂和高潮——《雷电颂》,去倾听诗人的抒情独白。
(板书课题、作者)【前置作业、自主探究】(学生课前准备好,教师纠错)1、课前三分钟演讲。
2、完成练习册中相关的字词练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各小组长负责,教师巡回指导)一、资料助读1、戏曲知识简介2、屈原简介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人。
他用楚辞的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政治抒情诗《离骚》。
因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后来遭奸人陷害,罢官放逐,但仍心系祖国。
楚国被攻占后,自投汨罗江而死。
3、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意图《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
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军民,掀起反共高潮。
二、朗读,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
八年级语文第8课知识点之台阶知识点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大家分享了这份八年级语文第8课知识点之台阶知识点总结,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ﻪ一、重点字词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揩kāi 黏nin尴尬gān g凹凼dngﻭ2.解释下列词语。
ﻪﻭ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ﻪ(2) 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ﻪﻭ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ﻪﻭ天若放晴,穿堂风一吹,青石板比泥地干得快,父亲又用竹丝扫把扫了,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ﻪﻭ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台阶》的作者是当代小说家李森祥。
以上就是这篇八年级语文第8课知识点之台阶知识点总结的全部内容,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ﻪﻭﻪﻭﻪﻭﻭ读面还显得窄了一些,阅读的量还需加大。
另外,在作文的训练指导上还有待提高。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作着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也通过自身的经历深深的感知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精练到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进而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阅读教学来实现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可谓是关系到阅读教学组织成败得失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全体学生积极参入、思考探索的课才是成功的高效的,“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如果不动脑,怎能期望有收获呢?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知识还不丰厚的初中生来说,想让他们直接从文本当中激起阅读兴趣,从而获得知识上的教益,得到美的享受,那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教师在教学之前,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思想上往往是困惑迷茫的,常常不知道作品好在何处,应该学习借鉴什么,即使偶尔有一些美的感受体验,也是凭直觉,无法用言语加以表达,处于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
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而教师有效的引领学生领悟文章主旨,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靠的不是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是一些精当的、具有启发性的和探索性的提问,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
第8课时间的脚印
1.名家名句
与时间有关的名家名句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2)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马克思
(3)不教一日闲过。
——齐白石
(4)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5)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培根
2.优美文段
(1)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多少作家,感叹时间的分秒即逝,称赞时间的铁面无私,告诫人们:时间是财富、是胜利、是生命。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课内文段运用
【课内选段】
(1)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2)狂风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选段解读】
拟人化写法的大量运用。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也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
【适用范围】
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的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
它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为人类造福。
⼈教版⼋年级语⽂下册(部编版)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案第8课时间的脚印【教学⽬标】1.朗读课⽂,识记⽣字词。
理解⽂章的说明内容。
2.理解依据事物内在联系、逐层进⾏说明的逻辑顺序。
赏析准确⽽⽣动的说明语⾔。
3.认识岩⽯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本⽂借⽤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拟⼈、⽐喻等修辞⼿法形象说明事物的⽅法。
2.理清⽂章的思路,弄清说明的层次。
【教学难点】1.认识岩⽯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其意义,培养学⽣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2.学习本⽂⽣动有趣的语⾔。
【情境导⼊】同学们,你能解释⼀下什么是“时间”吗?你能谈⼀下⾃⼰对“时间”的感受吗?的确,时间不是可看可触的物质,但它是物质存在的⼀种客观形式,是由过去、现在、未来构成的连绵系统。
它是物质的运动,是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
那你们注意观察过⾃然界昭⽰我们时间流逝的现象吗?不错,树⽊的年轮、四季的轮回……可你们知道时间是怎样在岩⽯上打下烙印的吗?⾛进陶世龙的名作《时间的脚印》,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新课解读】⼀、初读课⽂——整体感知阅读提⽰及要求:1.给重点字词注⾳,读准字⾳,辨清字形。
2.《时间的脚印》,时间没有脚,说它有“脚印”,这是什么修辞⼿法?“脚印”⼜是什么意思?3.⽤⼀句话简要概括⽂章的说明内容。
明确:1.踪.迹(zōnɡ)低洼.(wā)海枯.⽯烂(kū)悬崖.绝壁(yá)崩.落(bēnɡ)腐蚀.(shí)吹拂.(fú)砂.轮(shā)孔隙.(xì)渗.⼊(shèn)扫帚.(zhou) 刨.刮(bào)沙砾.(lì)掸.(dǎn)浑浊.(zhuó)⼭麓.(lù)沟壑.(hè)湖泊.(pō)沉淀.(diàn)地壳.(qiào)粗糙.(cāo)覆.盖(fù)遗.体(yí)琥珀..(hǔpò)犀.⽜(xī)龟.裂(jūn)帷.幕(wéi)钟⿍.(dǐnɡ)楔.形(xiē)宝藏.(zànɡ)2.拟⼈;痕迹、印迹、踪迹。
八下语文书第八课笔记最近在学习八下语文,其中第八课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这一课就像是一个藏着无数宝藏的神秘洞穴,每深入探索一点,就会有新的惊喜和发现。
这一课的题目是,光听名字,是不是就觉得有点奇妙?作者用生动有趣的文字,把那些看似枯燥的地质知识讲得妙趣横生。
翻开课本,我开始认真做笔记。
首先,文章开头就特别吸引人,作者用“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这样简单直白的话,一下子就把我们拉进了时间的长河里。
然后呢,讲到岩石是怎么记录时间的,这里的细节可太有意思啦!岩石就像是一位沉默的史官,它身上的每一道痕迹、每一层结构,都是时间留下的印记。
比如说,岩石上的那些小小的砾石,它们可不是随便待在那里的,它们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从高山上被冲刷下来,然后一层一层堆积在岩石上的。
这就好像是时间在岩石上写下的一部史书,每一粒砾石都是一个文字,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还有啊,文中提到的岩石的“皱纹”,其实就是岩石的层理。
这些层理有的厚,有的薄,就像我们的书页一样。
厚的层理可能代表着一段时间里沉积的物质比较多,而薄的层理则说明那段时间沉积得少。
想象一下,岩石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点点地积累着这些层理,是不是很神奇?这就像是时间在慢慢地给岩石穿上一件有层次的衣服,每一层都是一个独特的装饰。
另外,关于岩石中的化石,那也是时间的珍贵礼物。
化石就像是时间的照相机,定格了远古生物的瞬间。
当我们看到一块化石的时候,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那些已经消失的生物曾经的模样。
比如说,一块三叶虫的化石,就能让我们想象到在很久很久以前,三叶虫在海洋里游来游去的情景。
而且,通过研究化石在岩石中的位置和分布,还能推测出当时的环境和生物的演化过程。
这感觉就像是在破解时间留下的密码,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在做笔记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作者的比喻用得真是绝了!他把岩石比作是“大书”,把岩石上的痕迹比作是“文字”,这种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
而且,作者的描述也非常细致,比如在讲岩石的风化过程时,他说“狂风一吹,砂砾飞舞,石块滚动”,这几个简单的词语,就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激烈的场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时间的脚印》课文原文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
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
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
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就在我们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地球上某些地方的岩石在被破坏,同时它们又被陆续搬运到低洼的地方堆积起来,开始了重新生成岩石的过程。
真的有“海姑石烂”的时候。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
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创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八年级下册生字词解释注音第一课《藤野先生》绯红(fēi hóng)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
鲜红;通红。
深红色。
标致(biāo zhì)形容人容貌出色。
落第(luò dì)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也指考试不及格。
古代考试放榜,榜上无名,称为“落第”,泛指考试、测试不成功或比不过别人。
不逊(bù xùn)没有礼貌;骄傲;蛮横。
逊:谦逊。
诘责(jié zé)1、质问并责备 2、责问 3、诘问索求。
托辞(tuō cí)借口。
油光可鉴(yóu guāng kě jiàn)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深恶痛疾(shēn wù tòng jí)深:表程度高,非常,极其的意思;恶:厌恶;痛:深切地;疾:痛恨。
痛疾 : 深切地憎恨第二课《我的母亲》责罚(zé fá)处罚;惩处;因过错而受惩罚。
气量(qì liàng)能容纳不同意见的肚量,也指容忍谦让的限度。
质问(zhì wèn)根据事实提出的疑问。
广漠(guǎng mò)广大空旷,如同沙漠。
管束(guǎn shù)遏制自由行动或言论;加以约束,使人不越轨。
宽恕(kuān shù)宽容饶恕。
恕,饶恕文绉绉(wén zhōu 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说话不口语化,有文学教养,有涵养。
第三课《我的一本书》幽默(yōu mò)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qī cǎn)1.凄凉悲惨的情景2.悲惨;悲痛3.凄凉,悲惨。
奥秘(ào mì)指深奥与神秘。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课语文知识点
导读:第8课
短文两篇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yáng谷,一撮cuō灰?,皓hào月?,héng娥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2)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2.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描写"日"、"月"的句子各一句:日:示例: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月:示例: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点拨:只要是描写"日"月"的古诗句即可。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