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电泳在蛋白质代谢异常的检查及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70 KB
- 文档页数:1
一、电解质临床意义1、血清钾测定临床意义:⑴血清K+增高:血清K+高于5.5mmol/L为高钾血症。
血清K+高于7.5mmol/L 将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必须给予治疗。
K+增高见于:①输入过多,如静脉输入含K+溶液浓度过高、速度过快或输入大量库存血;②K+排泄障碍,如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低醛固酮症;③细胞内K+移至细胞外液,如大面积烧伤、创伤、血管内溶血、酸中毒等。
⑵血清K+降低:血清K+低于3.5mmol/L为低钾血症。
血清K+低于3.0mmol/L,可出现心脏骤停。
K+降低见于:①K+摄入不足,如大手术后,不能进食又未补钾;②K+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服用排钾利尿剂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③钾的分布异常,如肾性水肿或输入无钾液体,细胞外液稀释,血钾降低;④大量输入胰岛素使葡萄糖被利用或形成糖尿,伴细胞外钾大量进入细胞内,致血钾降低;⑤原因不明的低血K+性麻痹症。
2、血清钠测定临床意义:⑴血清Na+增高:见于①输入含Na+溶液过多;②肾排Na+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脑血管病或脑外伤等。
Na+增高常与脱水及其他代谢紊乱并存。
⑵血清Na+降低;见于:①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和腹泻;②慢性肾炎并发尿毒症或糖尿病酸中毒尿钠排出过多;③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钠经尿排出过多;④大量使用利尿剂时钠随尿排出,特别是长期限制钠摄入的心功能不全或肾病病人易出现低血钠;⑤大面积烧伤或出现大量肺泡渗出物,大量抽取胸水和(或)腹水。
当血清Na+浓度低于或等于115mmol/L时,可发生精神错乱、疲劳、厌食、恶心、呕吐和头痛,当低于110mmol/L时,病人处于半昏迷和昏迷状态,极易发生抽搐,鼓测定值降至115mmol/L时,应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当血清Na+测定值低于133mmol/L时,应考虑引起低钠的原因,并加作其他辅助试验,如血清渗透压、钾浓度及尿液检查。
生化检验各项目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目录一、生物化学检验 (2)1.1 血糖测定 (4)1.2 血脂测定 (5)1.3 电解质测定 (6)1.4 血清铁蛋白测定 (7)1.5 肌酐测定 (8)1.6 尿素氮测定 (9)1.7 胆红素测定 (10)二、免疫学检验 (11)2.1 肝功能检查 (12)2.2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 (13)2.3 丙肝病毒抗体测定 (14)2.4 甲状腺功能测定 (15)2.5 肿瘤标志物测定 (16)三、分子生物学检验 (17)3.1 基因检测 (18)3.2 药物代谢酶测定 (19)3.3 病毒抗体测定 (20)四、血液学检验 (22)4.1 血细胞计数 (23)4.2 出血时间测定 (24)4.3 血块收缩时间测定 (25)4.4 血小板计数 (25)五、尿液检验 (26)5.1 尿液常规分析 (27)5.2 尿沉渣分析 (29)5.3 尿液生化分析 (30)六、体液检验 (31)6.1 脑脊液检验 (32)6.2 精液检验 (34)6.3 阴道分泌物检验 (35)七、其他生化检验项目 (36)7.1 血清蛋白电泳 (38)7.2 免疫球蛋白测定 (39)7.3 血清酶学测定 (41)一、生物化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是指通过检测人体内的生化指标,如酶、蛋白质、糖类、脂质、电解质等,来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一种检验方法。
生物化学检验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生化反应的重要物质,其活性水平的异常可能反映出机体的病理变化。
常见的酶类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当肝细胞受损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提示肝损伤。
谷草转氨酶(AST):同样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当肝细胞受损时,AST 也会释放到血液中,其水平升高也提示肝损伤。
乳酸脱氢酶(LDH):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中,其水平升高可能与组织坏死、缺氧、炎症等有关。
血清蛋白电泳检查电泳法1.实验原理血清电泳检查是临床实验室中一种常用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它可以对血清或其他体液中的异常蛋白质进行筛选。
它是以区带电泳为基础在一种合适的支持介质—琼脂糖上进行的电泳。
血清蛋白质在给定的PH条件下主要根据其所在带电荷数将其分离成各种片段,根据其支持介质不同,电泳技术已有很大发展。
选用琼脂糖作介质,其使用十分方便。
血清蛋白质由五个不同迁移区带组成:ALB,α1,α2,β和γ球蛋白。
每一区带含有一种或多种血清蛋白质。
2.标本采集2.1标本采集前病人准备:受检者应空腹。
2.2标本种类:静脉血3.标本储存:静脉血分离出血清,储存于2-8℃冰箱中,5天。
4.标本运输:储存于2-8℃状态下的冰壶或泡沫箱密封运输。
5.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溶血或脂血标本不能作测定。
6.试剂试剂名称:血清蛋白电泳检查试剂6.2试剂生产厂家:法国Sebia公司6.3包装规格:150tests6.4试剂盒组成琼脂糖凝胶10块缓冲液条带10包×2条氨基黑(浓缩液)1瓶×100ml点样模具滤纸10条×1盒6.5试剂储存条件及有效期:贮存于室温(15~30℃)或冰箱(2~8℃),不能冷冻。
有效期两年。
7.仪器设备7.1仪器名称:SEBIA电泳仪7.2仪器厂家:法国Sebia公司7.3仪器型号:HYDRASYS8.操作步骤8.1启动电泳仪8.2将加样器放在一平板上,有数字的一端向上。
各加样孔加入10ul 溶血的样品,2分钟内加样完毕。
将加样器放入保湿盒内,齿端向上(转运时用塑料齿保护架)。
等待5分钟,使样品扩散至齿端。
打开电泳仪盖,抬起电极和加样器支架。
8.3使用HYDRAGEL15HEMOGLOBINCE时选择仪器的“PROTEIN”程序(位于链盘左侧)。
8.4从包装袋内取出缓冲条,拿出末端的塑料片,将缓冲条两端塑料片固定在电极支架背侧的钉上,塑料片应紧贴支架。
8.5取出凝胶板。
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应用九九重阳君搜集整理蛋白质在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疾病及其过程会显示出其特别的血清蛋白图谱,因此,利用血清电泳能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各种疾病,以及帮助监视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血清蛋白电泳是临床实验室检测蛋白质的常用方法。
它的扫描曲线可以直观的显示各种蛋白质组分,为此,血清蛋白电泳图谱至今仍然是了解血清蛋白全貌有价值的方法,用作初筛试验,以提供较全面的信息。
一、正常人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及解释正常人血清蛋白电泳图谱,见图3-1,第一幅。
其主要包括五个区带,即白蛋白区带、α1球蛋白区带、α2球蛋白区带、β球蛋白区带、γ球蛋白区带。
(1)白蛋白区带主要有白蛋白构成,正常范围为57-68% ;(2)α1球蛋白区带主要包括抗胰蛋白酶、α1脂蛋白、α1酸性糖蛋白、甲状腺结合球蛋白、凝血酶原等;正常范围为1-5.7%;(3)α2球蛋白区带主要含有α2巨球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α2脂蛋白、红细胞生成素等,正常参考范围4.9-11.2%;(4)β球蛋白区带主要含有转铁蛋白、β脂蛋白、补体C3、补体C4、β2微球蛋白等,正常参考范围为7-13%;(5)γ球蛋白区带主要含有IgG、IgM、IgA、IgD、IgE免疫球蛋白,正常参考范围为9.8-18.2%。
二、血清蛋白电泳与疾病在影响蛋白质生产、代谢、分泌的疾病中,可以见到各种常可鉴别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比如在单克隆γ球蛋白病、肝硬化、肾功能衰竭、低免疫球蛋白血症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病症上,血清蛋白电泳是一项有助于建立诊断的技术。
疾病状态下电泳图谱的解释原则(1)有许多蛋白血清含量很低,往往难于在图谱上显示出明显区带,而被其它高浓度的蛋白所遮盖。
如铜蓝蛋白通常被α2巨球蛋白及结合珠蛋白所覆盖。
(2)有些蛋白如糖蛋白、脂蛋白,染色后着色较差,区带显示不明显。
(3)观察病人电泳图谱时,必须与正常人对照比较。
(4)遇到异常电泳图谱时,应当用免疫化学法做进一步分析,用以决定异常蛋白的性质和含量。
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应用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应用一、引言血清蛋白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技术,通过分离血清中的蛋白质,使得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蛋白质可以清晰可见,从而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清蛋白电泳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内容。
二、血清蛋白电泳的原理和方法1、原理血清蛋白电泳基于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的原理。
根据蛋白质的电荷和分子量差异,通过电场作用下的电泳分离,形成不同的蛋白质带。
2、方法血清蛋白电泳主要包括两种方法:凝胶电泳和毛细管电泳。
凝胶电泳是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
毛细管电泳则更适用于快速分离和分析。
三、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1、蛋白质异常的筛查和诊断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帮助筛查和诊断多种蛋白质异常病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缺陷病等,通过分析蛋白质的某些特征带和比例变化,提供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2、蛋白质异常的分类与鉴别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帮助对不同的蛋白质异常进行分类与鉴别,如白蛋白异常、球蛋白异常等,从而进一步了解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3、监测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血清蛋白电泳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指标,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跟踪蛋白质带的变动情况,可以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的文件为临床应用中常见的血清蛋白电泳样本分析报告示例,供参考使用。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蛋白质异常:指血清中蛋白质的种类、数量或比例发生异常变化的情况。
2、多发性骨髓瘤:一种恶性肿瘤,主要累及骨髓,易导致蛋白质异常。
3、免疫缺陷病:一种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疾病,常伴有血清蛋白异常。
六、全文结束。
血浆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
血浆蛋白电泳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血液中不同种类蛋白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这些蛋白质包括白蛋白、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等等。
血浆蛋白电泳可以通过检查这些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比例和分布情况,来确定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诊断。
以下是血浆蛋白电泳在临床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1. 诊断血液病和肿瘤:血浆蛋白电泳可以检测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和分布情况,有助于诊断血液病和肿瘤。
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γ-球蛋白含量通常会升高。
2. 评估肝功能: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血浆蛋白电泳可以评估肝功能。
例如,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肝功能不良时白蛋白含量会降低。
3. 检测感染和炎症:感染和炎症会导致血液中蛋白质含量和分布的改变。
因此,血浆蛋白电泳也可以用于检测感染和炎症的存在和程度。
4. 评估营养状态: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液中蛋白质含量的降低,血浆蛋白电泳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总之,血浆蛋白电泳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临床检验方法,可以用于诊断疾病、评估健康状况和监测治疗效果。
- 1 -。
血清蛋白电泳的临床意义血清蛋白电泳(serum protein electrophoresis, SPE)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血清蛋白的种类和含量。
它是通过电泳将血清中的蛋白质分离,根据其不同的迁移速度和电荷大小来确定蛋白质的种类和量。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临床情况,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血清蛋白电泳的主要用途是分析血液中的蛋白质组成。
血液中的蛋白质主要由白蛋白、球蛋白和补体三部分组成。
白蛋白占血清蛋白总量的60%,球蛋白占30%,补体占10%。
血清蛋白的分布在正常情况下是稳定的,但是在某些疾病条件下,血清蛋白的分布可能会发生改变。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为医生提供血清蛋白的详细信息,帮助他们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用于诊断多种疾病,例如:1.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白蛋白水平通常低于正常值,球蛋白水平则高于正常值。
在多数情况下,瘤细胞会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这种免疫球蛋白可以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到。
2.淋巴瘤:淋巴瘤是一种癌症,通常表现为球蛋白生产的增加和血清蛋白的异常分布。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淋巴瘤。
3.炎症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狼疮等,可以导致血清蛋白异常分布。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肝病:肝病可以导致血清蛋白的异常分布,例如肝硬化可以导致白蛋白水平下降。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辅助医生对肝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5.蛋白病:蛋白病包括一组非常规的疾病,这些疾病都与蛋白质代谢畸形有关。
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蛋白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总之,血清蛋白电泳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临床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
对于那些需要血清蛋白检查的患者来说,血清蛋白电泳是一种可靠和有效的检查方法。
各位临床医生:我科新购入的全自动蛋白电泳分析仪,可进行血清蛋白电泳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现开展将近一个月了,从开展的情况看,血红蛋白电泳检测项目比较多,可血清蛋白电泳开单比较少,现用图表的格式将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的临床意义提供给各位,敬请各位临床医生多开单检查!血清蛋白电泳临床意义图表图1 典型的正常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图2 多发性骨髓瘤异常的血清蛋白电泳带型。
请注意gamma区域的带型特点表3.表4:1)持续高浓度型:诊断的特异性高,中晚期肝癌居多;2)马鞍型:较少见,但容易漏诊,当AFP增高在后峰时,往往已出现明显的肝癌表现;3)急剧上升型:多见于肿瘤发生迅速,恶性程度较高的肝癌,但是偶见AFP急剧升高,又迅速下降伴ALT升高的急性肝坏死;4)稳定上升型,定期检查,稳定上升,最有诊断价值;5)反复波浪型,多见于急慢性良性肝病。
并且人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浓度的升降对于病情的发展、疗效的观察、肝癌的复发观察有很大的价值。
本公司推出的甲胎蛋白试剂盒是检测人血清中的甲胎蛋白水平,胶乳增强的免疫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HCY:用于检测血浆或血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谢产生的一种含硫的氨基酸,80%的Hcy在血中通过二硫键与蛋白结合,只有很少一部分游离同型半胱氨酸参加循环。
Hcy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
血液中增高的Hcy因为刺激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的损伤,导致炎症和管壁的斑块形成,最终引起心脏血流受阻。
高同型半胱氨酸尿症患者,由于严重遗传缺陷影响Hcy代谢,造成高Hcy血症。
轻微的遗传缺陷或VB营养缺乏会伴随中度或轻度的Hcy升高,也会增加心脏病的危险。
Hcy升高还可引起神经管畸形及先天性畸形等出生缺陷类疾病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美国糖尿病协会,英国糖尿病研究计划和糖尿病控制和临床实验室推荐的一项重要检测项目。
目前,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反映糖尿病病人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用于糖尿病病人的监测管理。
实验一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薄膜法)[目的]了解电泳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操作方法及临床意义。
[原理]带电荷的蛋白质,在电场中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的电极泳动称为电泳。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但大都在pH7以下,若将血清置于pH8.6的缓冲液中,则这些蛋白质均带负电,在电场中都向阳极移动。
由于各种蛋白质在同一pH环境中所带负电荷多少及分子大小不同,所以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速度也不同。
蛋白质分子小而带电荷多者,泳动速度快;反之,则泳动速度慢。
因此可将血清蛋白质依次分为清蛋白、a1-球蛋白、a2-球蛋白、b-球蛋白和g球蛋白五条区带,经染色可计算出各血清蛋白质含量的百分数。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及分辨率较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脂蛋白、同工酶的分离和测定。
[仪器与材料]1.仪器:电泳仪、电泳槽、分光光度计或光密度仪。
2.材料:醋酸纤维薄膜、培养皿、滤纸、镊子、点样器、直尺、铅笔、剪刀等。
[试剂]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m=0.06)。
称取巴比妥2.21克和巴比妥钠12.36克,溶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热溶解。
待冷至室温后,再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
2.染色液。
称取丽春红S0.4克及三氯醋酸6克;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毫升。
3.漂洗液。
3%(V/V)醋酸溶液。
4.透明液。
取无水乙醇75毫升和冰醋酸25毫升混匀备用。
5.0.4mol/L氢氧化钠溶液。
6.40%(V/V)醋酸溶液。
[操作]1.薄膜的准备:取醋纤薄膜(2厘米*8厘米)在毛面的一端约1.5厘米处,用铅笔轻划一直线,表露点样位置并编号。
然后将此薄膜置于巴比妥缓冲液中浸泡,待充分浸透(即膜条无白斑时)后取出,用洁净滤纸轻轻吸去表面的多余缓冲液。
2.点样。
取少量血清置于普通玻璃板上,用点样器的钢口蘸取血清(约3~5ml),随后将钢口垂直“印”在点样线上,待血清渗入膜后移开点样器。
点样应注意,要适量、均匀和垂直,并避免弄破薄膜。
血清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薄膜和琼脂糖凝胶是目前最常采用的两大介质。
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带不同量的负电荷,在电场中由阴极向阳极泳动。
由于白蛋白等电点的差异,电泳后由正极到负极可分为,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五个区带,血清蛋白电泳初步了解血清白蛋白中主要组分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血清蛋白电泳来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和病变范围。
也可用于其他疾病时有关白蛋白代谢的观察。
参考值:琼脂糖法:白蛋白48%~64%,α1-球蛋白2.5%~5.4%,α2-球蛋白8.3%~l4%,β-球蛋白8.7%~l5%,γ-球蛋白12%~l5%。
临床意义:血清白蛋白减少与γ球蛋白增加是肝病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共同特征,其减少与增加的程度与肝实质损伤程度相关。
①肝炎:急性肝炎早期或病变较轻时,电泳结果可无异常或前白蛋白减少。
但随病情加重和时间延长,电泳图形可改变,白蛋白、α及β球蛋白减少,γ-球蛋白增高。
因为受损肝细胞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淋巴系统,使γ-球蛋白增生。
A/G比值的倒置,提示肝功能损伤到一定程度。
②肝硬化:血清蛋白电泳可有明显的变化,白蛋白中度或高度减少,α1、α2和β球蛋白百分比也有降低倾向,γ-球蛋白明显增加。
并可出现β-γ桥,即从β区到γ区连成一片难以分开,或两区间仅见一浅凹,如同时有α1、α2-球蛋白减少,首先要考虑肝硬化。
β-γ桥出现的原因系由IgA、M、G同时增加,而IgA和IgM在电泳上位于β区和γ区之间所致,肝硬化时常有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特别当IgA明显升高时,便使0区与y区融合一片,出现了β-γ桥。
③肝癌:此类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均有改变,α1、α2-球蛋白明显增高,有时可见于白蛋白和α1-球蛋白的区带之间出现一条甲胎蛋白区带,具有诊断意义。
④肝外疾患:肾病综合征时,由于尿中排出大量白蛋白而使血清中自蛋白明显下降,α2及β-球蛋白升高;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良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生症时血清β、γ区带处出现一特殊单克隆区带,称为M蛋白质;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白蛋白下降及γ-球蛋白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