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2_二氯乙烷在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作用机理_张志祥
- 格式:pdf
- 大小:730.64 KB
- 文档页数:3
1,2-二氯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通常用作工业原料和溶剂。
它的生产过程可以通过还原乙烯得到,同时它对生物体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让我们从基础知识开始,了解一下1,2-二氯乙烷的生产过程。
1,2-二氯乙烷是由乙烯经过氯化反应得到的。
具体来说,乙烯经过氯化生成1,2-二氯乙烷,反应式为C2H4 + Cl2 → C2H4Cl2。
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控制,以确保高产率和纯度。
我们来探讨1,2-二氯乙烷对生物体的影响。
1,2-二氯乙烷是一种有毒物质,对环境和生物体都会造成危害。
它能够通过吸入、食入和皮肤接触的途径进入人体,对人体的神经和内脏器官造成损害,并且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毒性影响。
另外,1,2-二氯乙烷的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致癌效应。
在生产和使用1,2-二氯乙烷时,我们需要格外注意防护措施,确保其不对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这包括严格控制排放,规范操作流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等等。
1,2-二氯乙烷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生产过程和对生物体的影响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在使用和处理1,2-二氯乙烷时,务必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和使用。
1,2-二氯乙烷的生产还原乙烯生物课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我们需要关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这一过程。
这就是我对1,2-二氯乙烷还原乙烯生物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并引发您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思考。
1,2-二氯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其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危害性,对其生产过程和使用管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在生产1,2-二氯乙烷时,需要使用乙烯作为原料,通过氯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氯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以确保高产率和纯度。
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废物处理的控制,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执行。
这样才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性。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413970A [43]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21]申请号02147044.8[21]申请号02147044.8[22]申请日2002.10.25[30]优先权[32]2001.10.25 [33]IT [31]MI2001A002241[71]申请人舒德化学公司地址意大利米兰[72]发明人L·卡瓦利 F·卡萨格兰德 [74]专利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代理人张元忠 马崇德[51]Int.CI 7C07C 19/045C07C 17/354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54]发明名称将乙烯氧氯化为1,2-二氯乙烷的催化剂[57]摘要乙烯氧氯化成1,2-二氯乙烷的催化剂,其含有载在氧化铝上的Cu和Mg化合物,其中铜含量,以Cu表示,为2-8%(重量),Mg/Cu原子比为1.2~2.5,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130m 2/g。
02147044.8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乙烯氧氯化成1,2-二氯乙烷的催化剂,其含有载在氧化铝上的Cu和Mg化合物,具有以Cu表达的铜含量2~8%(重量),其特征是Mg/Cu原子比为1.2~2.5,铜原子的分布在催化剂颗粒里面多于表面(层厚20-30),镁原子的分布在表面(20-30层)多于颗粒的里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130m2/g。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Mg/Cu比为1.3~2,铜原子的分布是X/Y比为1.2~2.7(X是在表面的Al/Cu比,Y是在催化剂颗粒内的Al/Cu比),镁原子的分布是V/Z比为1.5~3(V是在催化剂颗粒内的Al/Mg比,Z是在表面和Al/Mg比)。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的比表面为70-100m2/g。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颗粒大小的分布是小于40μm部分为50~80%(重量),小于20μm部分实际上不存在。
乙烯氧氯化生成二氯乙烷的方程式乙烯氧氯化生成二氯乙烷的方程式如下所示:C2H4 + Cl2 + H2O → C2H4Cl2 + HCl乙烯氧氯化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反应,通常用于将乙烯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这个反应的机理相对复杂,涉及多个中间体和步骤。
乙烯(C2H4)与氯气(Cl2)在反应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C2H4Cl2)。
这个反应是一个电子云加成的过程,其中乙烯的π键与氯气中的氯原子形成新的化学键。
C2H4 + Cl2 → C2H4Cl2接下来,1,2-二氯乙烷和水(H2O)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二氯乙烷(C2H4Cl2)和盐酸(HCl)。
这个反应是一个亲核取代的过程,其中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攻击1,2-二氯乙烷中的氯原子,形成新的化学键。
C2H4Cl2 + H2O → C2H4Cl2 + HCl这个反应一般在温度较高(通常在100-150摄氏度)和氯气过量的条件下进行。
温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反应的进行,而氯气过量则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
此外,反应液体通常使用有机溶剂(如氯代烃)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效果。
乙烯氧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工领域。
二氯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制备多种有机化合物,如氯丙烷、聚氯乙烯等。
此外,乙烯氧氯化反应还可用于废水处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在乙烯氧氯化反应中,反应的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对反应的效果和产物收率有重要影响。
例如,温度过高可能导致产物分解或副反应的生成,而催化剂的选择可能影响反应速率和选择性。
因此,在工业应用中需要仔细选择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达到理想的反应效果。
总结起来,乙烯氧氯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二氯乙烷和盐酸。
这个反应在有机化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
在工业应用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获得理想的反应效果和产物收率。
乙烷含量对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徐勇
【期刊名称】《广东化工》
【年(卷),期】2022(49)17
【摘要】主要研究了工业生产过程中,乙烷含量对乙烯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装置负荷基本稳定条件下,当循环气内乙烷含量短时间波动时,银催化剂氯平衡被打破,反应活性、选择性和反应器出口环氧乙烷(EO)浓度均受到影响。
同时,循环气内氯组成会发生变化。
其中,氯乙烷、总氯的含量和CC因子变化趋势与乙烷含量波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是CC因子变化程度小于总氯。
【总页数】3页(P15-17)
【作者】徐勇
【作者单位】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
【相关文献】
1.质谱法测定乙烯环氧化反应气中微量二氯乙烷
2.1,2-二氯乙烷在乙烯环氧化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3.浸渍顺序对Zn改性Cr/SiO2催化剂在CO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
4.二氧化钛改性α-氧化铝载体对银催化剂催化乙烯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5.阶跃过渡应答技术研究Mo-V/Al_2O_3催化剂上乙烷氧化脱氢制乙烯反应的暂态动力学Ⅱ.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的求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二氯乙烷催化裂解制氯乙烯催化剂及反应工艺研究
王滨;张洪洋;郭庆昌
【期刊名称】《天津化工》
【年(卷),期】2024(38)3
【摘要】本文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了以SAPO-34分子筛为活性组分制备的
催化剂催化裂解1,2-二氯乙烷(EDC)制氯乙烯的催化反应性能,考察了空速、反应温度、载体对催化裂解1,2二氯乙烷制氯乙烯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反应工艺条件:在350℃,常压,EDC空速为2 h^(-1)时,EDC转化率达到57%,氯乙烯选择性达98.5%。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王滨;张洪洋;郭庆昌
【作者单位】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聚苯乙烯类树脂改性企业重点实
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423.93
【相关文献】
1.1,2-二氯乙烷氧氯化制四氯乙烯反应研究
2.1,1,2-三氯乙烷催化裂解制偏二氯乙
烯催化剂的考评3.活性炭催化二氯乙烷裂解制氯乙烯4.1,2-二氯乙烷催化制氯乙
烯的研究进展5.乙炔与1,2-二氯乙烷合成氯乙烯无汞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于将乙烯氧氯化为1,2-二氯乙烷的催化剂
佚名
【期刊名称】《石油化工》
【年(卷),期】2005(34)1
【摘要】将乙烯氧氯化为1,2-二氯乙烷的催化剂,其含有负载在氧化铝上的铜和镁化合物,质量分数为7%~12%(以金属铜计),Mg与Cu的质量比为0.05~1,并且其中由表面铝铜比提供的铜浓度和催化剂全部颗粒中铝与铜所提供的铜浓度的质量比为0.8~1.3。
【总页数】1页(P97-97)
【关键词】氧氯化;催化剂;乙烯;1,2-二氯乙烷;质量分数;质量比;颗粒;金属铜;化合物;表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222;TQ457.29
【相关文献】
1.流化床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催化剂研究进展 [J], 王红霞;朱洪法;黄凤兴;齐兰芝
2.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催化剂的研制 [J], 刘丽芝;蒲延芳;赵文涛;闻学兵
3.乙烯氧氯化法制二氯乙烷催化剂的研究 [J], 唐亮
4.第二代氧气法乙烯氧氯化制二氯乙烷催化剂 [J], 黄凤兴;王红霞;刘晓红;齐兰芝
5.用于将乙烯氧氯化为1,2—二氯乙烷的催化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