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丙烯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104.50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3-氯丙烯;α-氯丙烯;烯丙基氯化学品英文名:3-chloropropene;α-chloropropene;allyl chlorid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3-氯丙烯107-05-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高浓度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并有轻度麻醉作用。
接触者觉咽干、鼻子发呛、胸闷,可出现头晕、头沉、嗜睡、全身无力等。
脱离接触,一般很快恢复。
尚未见到症状更加严重的中毒病例。
溅入眼内,出现流泪、疼痛等严重眼刺激症状。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引起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
出现手足麻木,小腿酸痛力弱,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痛觉、触觉、音叉振动觉障碍。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硝酸、发烟硫酸、氯磺酸、乙烯亚胺、乙烯二胺、氢氧化钠剧烈反应。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在硫酸、氯化铁、氯化铝存在下能发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氯丙烯化学品英文名:3-chloropropeneCAS号:107-05-1分子式:C3H5Cl分子量:76.5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
怀疑会致癌。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4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02吞咽有害H312皮肤接触有害H315造成皮肤刺激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2吸入有害H335可引起呼吸道刺激H341怀疑会导致遗传性缺陷H351怀疑会致癌H373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H40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氯丙烯化学品英文名:2-chloropropene;isopropenyl chloride化学品别名:异丙烯基氯CASNo.:557-98-2ECNo.:209-187-5分子式:C3H5Cl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极端易燃,有爆炸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极端易燃液体和蒸气。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极端易燃液体,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并有轻度麻醉作用。
接触者觉咽干、鼻子发呛、胸闷,可出现头晕、头沉、嗜睡、全身无力等。
溅入眼内,出现流泪、疼痛等严重眼刺激症状。
慢性中毒:引起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
出现手足麻木,小腿酸痛力弱,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痛觉、触觉、音叉振动觉障碍。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
可致肝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700mg/kg(大鼠经口);2066mg/kg(兔经皮);LC50110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783mg/m3,鼻和肺部不适;人吸入156~313mg/m3,眼刺激浓度。
刺激性:家兔经眼:469mg,引起刺激。
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性试验:10mg(24小时),引起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动物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见肝肾损害。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938µl/皿。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300ppm(7小时),孕前6-15天,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硝酸、发烟硫酸、氯磺酸、乙烯亚胺、乙烯二胺、氢氧化钠剧烈反应。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直接进样)《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陈安之主编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作业环境空气中有毒物检测方法》,陈安之主编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5.环境标准: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3-二氯丙烯化学品英文名:1,3-dichloropropeneCAS No.:542-75-6EC No.:208-826-5分子式:C3H4Cl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吞食后有毒。
如果被吞食,可能会造成严重肺部损伤。
跟皮肤接触有毒。
对皮肤有刺激性。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年版)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3;急毒性-口服,类别3;吸入危险,类别1;急毒性-皮肤,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A;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3;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1。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会中毒,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皮肤接触会中毒,造成皮肤刺激,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漱口。
不得诱导呕吐。
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氯丙烯装置岗位操作法一、产品及原材料简介1.1产品简介1.1.1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及生产能力本装置氯丙烯生产分796与8000吨两个装置,各有两条氯丙烯生产线。
796装置建于60年代末,生产能力9500吨/年,8000吨装置建于80年代末,生产能力10500吨/年。
近年来经过多次技改,装置生产能力有了提高,产量可达22000吨/年。
两套装置共用一套精馏分离系统。
1.1.2产品性质1.1.2.1产品物理性质3-氯丙烯也称烯丙基氯,化学结构式为:CH2=CH-CH2Cl,它是无色、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液体。
其主要物性参数如下:1.1.2.2产品化学性质3-氯丙烯是氯代烯烃化合物,它的化学性质既表现为烯烃的性质,也表现出有机氯化物的性质。
1、它能加碱水解生成烯丙醇。
2、与溴化物,碘化物反应生成烯丙基溴,烯丙基碘。
3、与有机酸的钠盐等反应可生成有机酸烯丙酯。
4、在乙醇溶液中氨解生成烯丙胺。
5、3-氯丙烯结构上有双键,他在低温下能与氯加成生成1,2,3-三氯丙烷。
6、能与氯在高温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氯丙烯。
7、与次氯酸反应生成二氯丙醇。
8、与氯化氢反应生成1,2-二氯丙烷等。
9、能与HNO3、H2SO4、哌嗪、乙二胺、氯磺酸,NaOH发生激烈反应。
10、氯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它与次氯酸反应再经碱处理生成环氧氯丙烷。
3-氯丙烯除了以上特性以外,还有以下特性:3-氯丙烯是易燃的液体,它的闪点很低,其蒸汽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遇火即能爆炸,在生产过程中,须加以注意。
1.2 原材料简介本装置主要原材料:丙烯、氯气1.2.1 丙烯1.2.1.1丙烯的性质、性能在常温常压下,丙烯为无色可燃性气体,有臭大蒜及甜味,高浓度对人有麻醉性,极端情况下可导致窒息死亡,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溶于醇。
在常温下加压,可使丙烯成液体状态。
丙烯是典型的烯烃化合物,化学性质活泼,可发生加成反应、烷基化反应、聚合反应以及取代反应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之一,大量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氯丙烯等。
2-氯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2-氯丙烯 化学品英文名称:2-chloropropene 技术说明书编码:202CAS No.:557-98-2 分子式:C 3H 5Cl 分子量:76.5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
高浓度严重损害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
接触后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本品遇火焰或受热会发生分解,产生剧毒的光气和腐蚀性的氯化氢气体。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2-氯丙烯 557-98-2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氯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中文名称:氯丙烯;3-氯丙烯;烯丙基氯英文名称:3-chloropropene;allyl 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SJ-007CAS No.:107-05-1分子式:C3H5Cl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或混合物: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低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健康危害:高浓度对皮肤粘膜具有刺激性,并有轻度麻醉作用。
接触者觉咽干、鼻子发呛、胸闷,可出现头晕、头沉、嗜睡、全身无力等。
溅入眼内,出现流泪、疼痛等严重眼刺激症状。
慢性中毒:引起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
出现手足麻木,小腿酸痛力弱,四肢对称性手套袜套样分布痛觉、触觉、音叉振动觉障碍。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
可致肝损害。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硝酸、发烟硫酸、氯磺酸、乙烯亚胺、乙烯二胺、氢氧化钠剧烈反应。
在火场高温下,能发生聚合放热,使容器破裂。
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化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3-chloropropene3-氯丙烯(≥99.2%)危险极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啧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手和面部。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保持容器密闭。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使用中禁止吸烟、进食、饮水。
·禁止排入环境中。
【事故响应】·若皮肤接触,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若眼睛接触,应分开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
然后立即进行医治。
·若误食,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若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
·泄漏物,避免流入排水沟和下水道。
·本品易燃,如遇火灾,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防止造成灼伤。
【安全储存】·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29℃。
·应密封并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废弃处置】·禁止使之进入环境。
·将使用后的废弃物及废弃包装,委托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单位处置。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供应商:电话:地址:邮编: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