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定理与无套利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64.00 KB
- 文档页数:36
《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笔记宋逢明第一章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本章重点介绍以下内容:MM命题及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金融产品:包括金融商品(也称为金融工具或有价证券等,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以及互换等),也包括金融服务(如结算、清算、发行、承销等).金融研究的一项核心内容:对金融市场中某项“头寸”进行估值和定价。
无套利分析方法(50年代后期,莫迪格里安尼(F. Modigliani)和米勒(M。
Miller) 在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关系时提出的。
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将这项头寸与市场中其他金融资产头寸组合起来,构建一个在市场均衡时不能产生无风险利润的投资组合,由此测算出该项头寸在市场均衡时的价值即均衡价格.当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时,价格偏离了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价值,此时就出现了套利机会。
当市场出现套利机会时,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均会抓住机会套取无风险利润,套利机会很快就会消失,市场重新恢复均衡状态。
市场效率越高,重建均衡的速度就越快。
简单地说,当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就会出现无风险套利机会;而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无风险套利机会消失。
金融工程的核心技术之一:组合分解技术组合分解技术实质上就是用一组金融工具来“复制"另一组金融工具的技术,也就是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的具体化。
资本结构及资产负债表融资方式在公司投资于一种资产之前,必须首先获得资金,即融资。
这意味着公司必须筹集资金来支付投资。
资产负债表的右边表示公司的融资方式。
公司一般通过发行债券、借款或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分为负债和和股东权益。
债务证券是公司向债权人借款的债务合同。
权益证券(如普通股和优先股),是股东对公司剩余现金流量的非合同式索取权。
公司公开发售的股票和债券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公司的融资是在金融市场上完成的.按期限的长短可以将负债划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短期负债的期限不过一年,一年内必须偿还贷款和债务。
长期负债的期限为一年以上,一年内不必偿还贷款的债务.股东权益等于公司的资产价值与其负债之差.股东权益就是股东对公司资产价值的剩余索取权.金融市场:由货币市场(money markets)和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s)构成.货币市场是指短期的债务证券市场,需在一年内偿还。
一、MM 理论简述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是现代金融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是在50年代后期莫迪格里亚尼(Franco Modigliani )和米勒(Merton Miller )在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即所谓的MM理论)时提出的。
1.MM 定理基本条件:①无摩擦环境假设:企业不缴纳所得税企业发行证券不需要交易成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对内外来说是一致的,即信息批露公正与企业有关者可以无成本地解决彼此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②企业发行的负债无风险,因此购买企业的负债(债券或贷款) 的收益率是无风险利率。
二、MM 理论基本应用1.MM 理论第一命题在MM 条件下,公司总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它只取决于公司所创造的EBIT 和综合权益资本化率,即 Rwacc假设有A 、B 两企业,除资本结构外资产性质完全相同。
二者的EBIT(earnings before interests and taxes)均为1000万元。
A 公司总股本100万股,市场预期收益率B 公司有4000万元负债,,另有60万股股权。
那么,两公司的企业价值是否相同?分析:A 公司总价值: 每股价值=100B 公司债务价值:4000万元;则其每股价值100,亦即B 公司总价值10000结论:A 、B 两公司的市场价值相等。
杠杆公司的整体价值等于无杠杆公司的整体价值。
())1(11 ∑∞=+=t t wacc t r EBIT PV UL V V =%10=A r %8=f r ∑∞===+=110000%101000)1(t t A A r EBIT PV2.MM 理论第二命题让我们来计算一下,有杠杆公司的综合折现率:假设B 公司企业债务数量为D ,权益为E ,无风险收益率为 rf ,权益资本化率为 re ,那么公司B 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与社会综合权益资本化率相等(Rwacc)在上面的公式中,WACC 是已知的,因为无负债的企业的综合WACC 就是权益资本化率(A 企业的10%),对于现金流相同而有负债的企业,负债和权益加权后的WACC 与没有负债的企业一样。
V(t)表示t时刻的投资组合,V(t)=xS(t)+yA(t),其中S(t)表示t时刻的股票价格,x表示持有股票份额,A(t)表示t时刻债券的价格,y表示持有债券份额
V(0)表示现在的投资组合,V(1)表示一年以后的投资组合
无套利原则:
不存在初始价值V(0)=0的可允许的资产组合,使得V(1)>0具有非零概率。
这就意味着,没有投资者获得无风险的利润,而且没有初始禀赋。
如果违背这个原则的资产组合存在,则可以有套利机会。
对于MM第一理论可以逆着证明(就像审计一样逆查),即可从未来的V(t)=0可以推出现在的V(0)=0,未来V(t)可以是未来带来收益(包括债券和股票),不一定代表未来股票和债券份额
假设A公司没有负债,未来现金流量EBIT,,市场价值PV(A)=S(A),S(A)代表股东权益,B公司有负债成分,市场价格PV(B)=S(B)+D,其中S(B)是B公司股东价值,D是B公司债务价值,未来总现金流量是EBIT,债券的现金流量是D*r,其中r表示利率,然后构造组合如下;
现在流量未来流量
卖出A股票PV(A) -EBIT
买入B股票-S(B)EBIT-D*r
买入B债券 -D D*r
未来总流量V(t)=-EBIT+ EBIT-D*r+ D*r=0
要满足无套利原则,那么现在V(0)=0,则可以带入获得PV(A)=S(B)+D=PV(B)
可以推出MM第一命题就是无负债的企业价值和有负债企业价值相等。
浅析无套利均衡分析原理及其在定价中的应用作者:***班级:金融11201学号:*********序号:17浅析无套利均衡分析原理及其在定价中的应用摘要:无套利均衡原理是现代金融理论的基础,其源于公司财务理论,它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在论述无套利均衡分析原理内涵和理论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其主要应用价值,特别是在定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无套利均衡原理;MM理论;定价1、无套利均衡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如果市场上存在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就说明市场处于不均衡状态,而套利力量将会推动市场重建均衡。
市场一旦恢复均衡,套利机会就消失。
在市场均衡时无套利机会,这就是无套利均衡分析的依据。
现代金融学的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实际上是1958年有Modiglinai 和Miller在研究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MM理论时提出来的。
MM理论断言,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公司的市场价值只依赖于它的利润流,而与其资本结构和分红策略无关。
这就是说,MM理论容许公司的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完全分离。
上述这些结论与人们的直觉相去甚远,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引伸出公司的金融活动本质上并不创造价值的结论。
注意到MM理论成立的条件,人们终于弄清了公司的价值究竟如何创造的,公司的金融财务活动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事实上,MM理论告诉我们,通过负债和权益重组调整资本结构,可以争取税收方面的好处,并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有利于调整有关方面的利害关系,增加公司的价值。
MM理论已为公司财务理论与经验分析奠定了基础,MM理论的发表,在当时极大地震惊了金融学术界。
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然而,MM理论中包含着的无套利均衡分析的重要思想及其在此后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认识的局限,人们在当时无法预见。
因此,可以说,MM理论不但为公司财务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金融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金融经济学把MM理论的“理想市场条件”,抽象为所谓无套利假设,现代金融学中的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的提出,被认为是金融学研究方向的一次意义十分深远的金融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