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控制图操作及应用指南 培训教材
统计过程控制的来源和作用
统计过程控制(SPC),主要应用于对过程 变量的控制,它的基本控制原理为3σ原则, 即平均值± 3σ作为过程控制的上下限,它 是由美国WALTERA博士在1924年提出。 3σ
-3σ
统计过程控制的来源和作用
其作用为: 1、从数据到图形应用统计技术可以反馈生产或服务过程
1、工序能力客观地描述工序过程中存在着分 散的状况,统计学有CP来评介工程能力的大 小(分散程度),其计算公式为CP=(UCLLCL)/6σ,工程能力CP的评价基准为:
CP值
工序能力等级
工序能力说明
CP>1.67 1.33≤CP ≤
1.67 1.33>CP>1
1>CP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工序能力过剩,作业可简化
一、X-R控制图定义及目的:
定义:用于长度、重量、时间、强度、
力值、成份等以计量值来管理工程的控
制图,利用统计手法,设定控制均值X
和极差R的界限,同时利用统计手法判
定导致工程质量变异是随机原因,还是
异常原因的图表。
光强度 1000Cd,此 应为计量值!
今天我 打了12 只野鸟! 我计数
了!
一、X-R控制图目的:
在一个生产过程中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控制状态,
过程控制图的目的不是完美的,而是合理、经济的控制 状态,如果某工序控制图上从来不出现失控点,Cpk一 直为>1.33以上,则需查询该工序是否应画控制图,可 考虑用其它通用的工艺控制方式保证产品质量。
采这么好果 子大容易了! 树又不高,不 必用梯子!
五、有关3σ控制图的说明:
次使用SPC手法控制产品质量的QC人员经常会发生α和β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