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等高线 中间疏 密 特征 四周密 集
稀 中间疏 稀疏 疏 四周密 平直
较 高度 高
高, 超过
较低,一 般(相对 高度)不
200 米-
低,0 米-200
500米 高于500 500 米
米
米
起伏不 坡度较 地表起 大,边 陡,沟 伏程度 缘陡峭 谷较深
坡度 平和
四周高 平坦 中间低 广阔
• (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在等值线图上,相邻 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2)低高低 和高低高原理: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 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3)疏差小和密 度大原理:等值线越稀疏小;等值线越密集, 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4)若坡面等高线高处密、 低处疏表示凹坡,站在地势高处向低处看,凹 坡不会对视线形成障碍,通视状况良好,凸坡 视线常被阻挡,很难通视。
B>D>A>C
③根据比例尺判断。 结论三: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 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 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
A>C>D>B
例:对下列比例尺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
确的是( D)
A.坡度由大到小为BEDCA B.坡度由大到小为BDECA C.坡度由大到小为ACDBE D.坡度由大到小为EBDCA
2.准确判断地形部位的类型; 3.运用等高线知识,分析地形区(或地 形类型)、地形特征、地势、水文特征; 4.地形对气候影响; 5.绘制等高线地形剖面图。
一、等高线概念
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100
100
100
150
100
150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