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自然对流换热
- 格式:pdf
- 大小:644.13 KB
- 文档页数:12
关系式返回到上一层以下汇总了工程中最常见的几类对流换热问题的对流换热计算关系式,适用边界条件,已定准则的适用范围,特征尺寸与定性温度的选取方法。
一、掠过平板的强迫对流换热应注意区分层流和湍流两种流态 ( 一般忽略过渡流段 ) ,恒壁温与恒热流两种典型的边界条件,以及局部 Nu 数和平均 Nu 数。
沿平板强迫对流换热准则数关联式汇总注意:定性温度为边界层的平均温度,即。
二、管内强迫对流换热(1) 流动状况不同于外部流动的情形,无论层流或者湍流都存在流动入口段和充分发展段,两者的长度差别很大。
计算管内流动和换热时,速度必须取为截面平均速度。
(2) 换热状况管内热边界层也同样存在入口段和充分发展段,只有在流体的 Pr 数大致等于 1 的时候,两个边界层的入口段才重合。
理解并准确把握两种典型边界条件 ( 恒壁温与恒热流 ) 下流体截面平均温度的沿程变化规律,对管内对流换热计算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3) 准则数方程式要注意区分不同关联式所针对的边界条件,因为层流对边界条件的敏感程度明显高于湍流时。
还需要特别指出,绝大多数管内对流换热计算式 5f 对工程上的光滑管,如果遇到粗糙管,使用类比率关系式效果可能更好。
下表汇总了不同流态和边界条件下管内强迫对流换热计算最常用的一些准则数关联式。
(4) 非圆截面管道仅湍流可以用当量直径的概念处理非圆截面管道的对流换热问题。
层流时即使用当量直径的概念也无法将不同截面形状管道换热的计算式全部统一。
常热流层流,充分发展段,常壁温层流,充分发展段,充-充分发展段,气体,-充分发展段,液体,;紊流,充分发展段,紊流,粗糙管紊流,粗糙管三、绕流圆柱体的强迫对流换热流体绕圆柱体流动时,流动边界层与掠过平板时有很大的不同出现脱体流动和沿程局部 Nu 数发生大幅度升降变化的根本原因。
横掠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计算式还被扩展到非圆管的情形。
关联式:定性温度为主流温度,定型尺寸为管外径,速度取管外流速最大值。
对流传热4.3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交换。
对流传热仅发生在流体中,与流体的流动状况密切相关。
实质上对流传热是流体的对流与热传导共同作用的结果。
4.3.1对流传热过程分析流体在平壁上流过时,流体和壁面间将进行换热,引起壁面法向方向上温度分布的变化,形成一定的温度梯度,近壁处,流体温度发生显著变化的区域,称为热边界层或温度边界层。
由于对流是依靠流体内部质点发生位移来进行热量传递,因此对流传热的快慢与流体流动的状况有关。
在流体流动一章中曾讲了流体流动型态有层流和湍流。
层流流动时,由于流体质点只在流动方向上作一维运动,在传热方向上无质点运动,此时主要依靠热传导方式来进行热量传递,但由于流体内部存在温差还会有少量的自然对流,此时传热速率小,应尽量避免此种情况。
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流动大多数情况下为湍流,下面我们来分析流体作湍流流动时的传热情况。
流体作湍流流动时,靠近壁面处流体流动分别为层流底层、过渡层(缓冲层)、湍流核心。
层流底层:流体质点只沿流动方向上作一维运动,在传热方向上无质点的混合,温度变化大,传热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进行。
导热为主,热阻大,温差大。
湍流核心:在远离壁面的湍流中心,流体质点充分混合,温度趋于一致(热阻小),传热主要以对流方式进行。
质点相互混合交换热量,温差小。
过渡区域:温度分布不像湍流主体那么均匀,也不像层流底层变化明显,传热以热传导和对流两种方式共同进行。
质点混合,分子运动共同作用,温度变化平缓。
根据在热传导中的分析,温差大热阻就大。
所以,流体作湍流流动时,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
如果要加强传热,必须采取措施来减少层流底层的厚度。
4.3.2 对流传热速率方程对流传热大多是指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其传热速率与流体性质及边界层的状况密切相关。
如图在靠近壁面处引起温度的变化形成温度边界层。
温度差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中。
假设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热阻全集中在厚度为δt 有效膜中,在有效膜之外无热阻存在,在有效膜内传热主要以热传导的方式进行。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课辅导传热学讲授:许淑惠教授北京建筑大学1对流换热部分2¾确定h的3 种基本方法1、分析法(理论分析方法)(1) 微分方程分析解(2) 积分方程分析解2、类比法(雷诺类比)(半经验方法)(经验方法)3、试验法(经验方法45一、影响对流换热的一般因素1)流动的起因和流动状态2)流体的热物理性质3)流体的相变4)换热表面几何因素(),,,,,,,,W f p h f u t t c l λραμ=¾流动边界层的几个重要特性:1)边界层很薄,其厚度与壁的定型尺寸相比是极小的;2)在边界层内存在较大的速度梯度;3)边界层流态分为层流与紊流,紊流边界层紧靠壁面处将是层流,称层流底层;4)流场可划分为主流区和边界层区,只有在边界层内才显示流体粘性的影响。
819•速度场相似:对应速度成比例,为速度场相似倍数•稳态温度场相似:空间对应点上过余温度成比例,为温度场相似倍数第六节相似理论基础一、几何相似二、物理现象相似6-1 基本概念1)几何相似:存在为几何相似倍数l C 物理量相似:Cu C θ20(1)为温度场相似倍数;(2)为时间相似倍数。
C θC τ表示物理量相似。
,,,,,l u C C C C C C τθλν•非稳态温度场相似:空间对应点上过余温度成比例:因此当等物理量相似是物理现象相似的前提条件。
•物理相似(物理现象相似)影响物理现象的所有物理量场分别相似的综合,就构成了物理现象相似。
注意三点:(1)必须是同类现象才能谈相似;(2)物理量场的相似倍数间有特定的制约关系,体现这种制约关系,是相似原理的核心;(3)注意物理量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216-2 相似原理•相似原理的三点表述:A.相似性质;B.相似准则间的关系;C.判断相似的条件。
一、相似性质相似性质:彼此相似的现象,它们的同名相似准则必定相等。
=Nu Nu'''=Re'Re''Pr'=Pr'''=''Gr Gr2627二、相似准则间的关系(Re,Pr,)Nu f Gr =(Re,Pr)Nu f =(Re)Nu f =(,Pr)Nu f Gr =4. 自然对流换热,其准则关联式:1、无相变受迫稳态对流换热,且当自然对流不可忽略时,准则关联式:2、无相变受迫稳态对流换热,若自然对流可以忽略不计时,准则关联式:3、对于空气,Pr 可以作为常数,无相变受迫稳态对流换热,准则关联式:Re nNu C =()Pr n Nu C Gr =Re Pr n m Nu C =三、判断相似的条件•判断现象是否相似的条件,满足:A.凡同类现象;B.单值性条件相似;C.同名的相似准则相等。
自然对流换热
自然对流
1.竖板
2.水平管
3.水平板
4.竖直夹层
5.横圆管内侧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
2
2
20x u v x y
u u dp u u v F x
y dx y t t t u v a x y y
ρη∂∂+=∂∂⎛⎫∂∂∂+=-+ ⎪∂∂∂⎝⎭∂∂∂+=∂∂∂x F g
ρ=-dp
g dx
ρ∞=-温度分布速度分布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22
20x u v x y
u u dp u u v F x y dx y t t t u v a x y y ρη∂∂+=∂∂⎛⎫∂∂∂+=-+ ⎪∂∂∂⎝⎭∂∂∂+=∂∂∂温度分布速度分布
()2
2
u u u u v x y y g ρρρη∞⎛⎫∂∂∂+=+ ⎪∂∂∂⎝⎭
-11t t t ρρρρραρρρθ
∞∞--∂⎛⎫=-≈=
⎪∂-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
2
2
20u v x y
u u u u v x
y y v x g u a y y
ρθρθθθαη∂∂+=∂∂⎛⎫∂∂∂+=+ ⎪∂∂∂⎝⎭∂∂∂+=∂∂∂温度分布速度分布
,,,,u x y u v X Y U V u L L θ
θ====Θ=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
22
2
2
0w a a a U V
X Y
g L U U U U V X Y u L u Y a U V X Y u L Y
αθν∂∂+=∂∂∂∂∂+=Θ+∂∂∂∂Θ∂Θ∂Θ+=∂∂∂a w g L
u αθ⇒:
数量级分析=a w g u L
αθ取
竖直平板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2
2
2
22
Gr G Pr 0r 11U V
X Y
U U U U V X Y Y U V X Y Y
∂∂+=∂∂∂∂∂+=Θ+∂∂∂∂Θ∂Θ∂Θ+=∂∂∂3
2
Gr w g L
αθν
=
格拉晓夫数:=
浮升力
粘性力
()
Y 0
Nu Gr,Pr Y f =∂Θ=∂:
流态判断
瑞利数:9
=⋅
Ra Gr Pr
>⇒湍流
10
()
Nu Gr Pr n
C =⋅•定性温度为t m =(t w +t ∞)/2•C 、n 值针对不同的问题具体如下
※
等壁温
•定性温度为t m =(t w +t ∞)/2•C 、n 值针对不同的问题具体如下
※
等壁温
()
Nu Gr Pr n
C =⋅
特征数关联式11
=⋅*
C x x
n Nu Gr Pr )(※常热流=⋅=⋅=*
θνλ
λνααh q g x x g x w x w x x x Gr Gr Nu 2234有缘学习交流+V: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Thank You!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