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跟祖父学诗》课文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5.74 KB
- 文档页数:6
《跟祖父学诗》习题一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汉字。
jǐng chá xià hu shuāi lǎo huáng lí
( ) ( ) ( ) ( )
yáo tái xīxī lì lì bái lù tí jiào ( ) ( ) ( ) ( )二、综合题
1.组词
(1)警()()()()
(2)啼()()()()
2.照样子写句子。
(1)早晨念诗,中午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
(2)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三、提高题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看到题目《跟祖父学诗》,你想到什么?
(2)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警察吓唬衰老黄鹂
瑶台淅淅沥沥白鹭啼叫
二、综合题
1.(1)警告报警警醒警察
(2)鸟啼啼叫啼哭哇啼声
2.(1)小红是我同学,小明是我同学,小亮也是我同学。
(2)小丽平时不爱说话,有人和她交谈时,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
三、提高题
1.(1)和祖父学什么诗?(为什么和祖父学诗?)有道理即可。
(2)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
《跟祖父学诗》习题二
一、基础题
1.我会解词
(1)警告:
(2)吓唬:
(3)恐惧:
(4)得意:
二、综合题
1.把下列诗句填写完整。
(1)(),处处闻啼鸟。
(2)重重叠叠上瑶台,()。
(3)(),一行白鹭上青天。
(4)人面不知何处去,()。
三、提高题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房子被你抬走了”意思?
(2)你是怎样学诗的?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解释词语
(1)警告: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或国家提出告诫,使之认识所应负的责任。
(2)吓唬:使害怕。
(3)恐惧:惧怕、非常害怕。
(4)得意: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
二、综合题
1.(1)春眠不觉晓
(2)几度呼童扫不开
(3)两个黄鹂鸣翠柳
(4)桃花依旧笑春风
三、提高题
1.(1)“我”念诗时声音很大。
祖父的“警告”:“房子被你抬走了”从侧面进一步说明“我”喊的声音之大。
(2)我经常看一些课外书学诗,如《唐书宋词》。
我觉得学诗时先理解了意思,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背诵相对简单一些。
学诗诵读很重要。
(有道理就行)。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跟祖父学诗》同步练习卷一、填空题1. 根据课文填空。
《跟祖父学诗》是一篇________小说,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________学诗的故事。
2. 根据课文填空。
《跟祖父学诗》的作者是________,课文节选自她的《________》。
我还知道《________》课文也是她写的。
3. 生字变变变,先加偏旁再组词语。
辟________肖________4. 对号入座,难不倒我。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D:反问 E:设问(1)我们的记忆也是一只箱子。
________(2)祖父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________(3)这些花在微风中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________(4)桃花开了花难道不结桃吗?________5. 我知道下面的句子是什么句型。
A祈使句 B 感叹句 C 设问句 D 疑问句(1)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________(2)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________(3)你的笔记本带来了吗?________(4)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________6. 根据课文填空。
《跟祖父学诗》一文中“房盖被你抬走了”的意思是________。
祖父是个________ 的人。
7. 爸爸经常对我说要从小好好学习,不要等长大了才后悔没有努力学习。
爸爸的话其实可以用一句名言来表达:________8. 改写句子。
大山它使我坚强。
(改反问句)________9. 课内阅读大回放。
看!后花园真是色彩丰富!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
你简直数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花园的左边是菜园,种着刚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小葱和被一个无形的嘴吹得越来越肥胖的茄子。
可爱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着园中这一片宁静。
(1)给第二自然段没有加标点的加上标点符号。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跟祖父学诗》课文原文、教案及练习题课文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
由于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肯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
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
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觉得念起来那声音很好听。
所以很兴奋地跟着喊。
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里的人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经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听了这笑话,我笑了一会儿,过不了多久,就又喊起来了。
夜里我也是照样地喊,母亲恐吓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说:“没有你这样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但我觉得这乱叫的习惯不能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干什么。
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我很喜爱,我一念到其次句,“到处闻啼鸟”那“到处”两字,我就兴奋起来了。
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到处”该多好听。
还有一首我更喜爱的: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整理去,又为明月送将来。
'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好玩味。
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叫我念诗的,我就总喜爱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就这样瞎念,究竟不是久计。
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祖父说,“这是说小的时候离开了家到外边去,老了回来了。
‘乡音无改鬓毛衰’,这是说家乡的口音还没有转变,胡子可白了。
”我问祖父:“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祖父说:“好比爷爷像你那么大离家,现在老了回来了,谁还熟悉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导语】《跟祖⽗学诗》是⼀篇回忆性⼩说,⽂章采⽤⼤量对话语⾔的描写,通过祖⽗那充满慈爱宽容的声⾳和“我”稚嫩的童⾳,再现了“我”童年跟祖⽗学《千家诗》的情景,充满了对童年烂漫时光的回味,课⽂以《千家诗》中的诗句来贯穿,诗味盎然,以学读古诗为经,以童真童趣为纬,表现了“我”童年⽣活的有趣与快乐。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学会⽂中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联系上下⽂,理解句⼦的意思,结合学⽣亲⾝经历,体会“我”童年⽣活的有趣与快乐。
4、激发学⽣对古诗词的兴趣,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我”童年⽣活的有趣与快乐,感受少年真挚的情怀。
2、培养学⽣对古诗词的兴趣,积累好词佳句。
【设计理念】: 教学时,让学⽣通过“读”、“想”、“品”、“悟”,感受“我”童年跟祖⽗学诗的快乐时光。
⾸先让学⽣默读静思,在⽂字中找出能体验“我”快乐的语句,通过指导学⽣有感情朗读来体会“我”的童真、顽⽪、可爱与快乐。
再读课⽂,找出“我”跟祖⽗学诗感觉如此快乐、有趣的原因,经教师指导朗读体会后,在说说你觉得爷爷是⼀个怎样的⼈?最后回到本⽂作者萧红⾝边,了解她的经历,体会她今天能⾛上⽂学之路,是与祖⽗教她吟诵古诗有着密切联系的。
以此激发学⽣热爱中华传统⽂化瑰宝------古诗,⾃觉在课外多读、多积累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课时 (初读课⽂,读准字⾳,读通句⼦。
学习⽂中⽣字词。
了解作者萧红,初步感受⽂中的“我”跟祖⽗学诗的有趣与快乐。
练写⽂章中的⽣字,提醒学⽣写字姿势要正确,养成好的写字习惯。
) 第⼆课时 教学过程: ⼀、回顾上⽂,激趣导⼊ 上节课,我们已了解到“我”跟祖⽗学诗很开⼼,快乐。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近祖⽗⾝边,和萧红⼀起跟祖⽗学诗吧! ⼆、感悟快乐 1、请⼤家默读全⽂,思考:你从哪⼉体会到我的快乐?⽤笔勾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下⾃⼰的点滴感受。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跟祖父学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领略诗词的深刻含义。
2.理解并记忆古诗词的内容、歌词,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3.掌握古诗词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美和感受诗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领略诗词的深刻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并记忆古诗词的内容、歌词。
三、教学内容1.课文内容:《跟祖父学诗》。
2.教学重点:课文中的古诗词。
3.扩展内容: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感性思维,通过互动讨论和创作,让学生深入感受诗词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田园诗意的图画,向学生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2.感知:播放《赋得古原草送别》视频,教师解读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并与学生共同欣赏诗的美。
3.呈现:播放为学生的祖父演唱《梁祝》中的曲牌节段,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曲牌的格式并了解它的寓意。
4.听读:请学生跟读《跟祖父学诗》课文,并重点讲解文中涉及到的古诗词。
5.朗读:请学生自己朗读《跟祖父学诗》课文,并以合适的方式朗读其中的古诗词。
6.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古诗意境的感悟和感受。
7.创作: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创作一个有特色、能体现现代生活情趣的小诗,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8.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和感受,并展示和点评学生的创意小诗。
五、教学评估1.学生活动观察:观察学生在听读、朗读、探究和创作等环节的表现和反应,评估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诗词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2.测评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活动表现,设计一份以课文古诗词为重点的问答练习,评估学生的理解深度和记忆能力。
3.评价标准: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六、教学资源1.音频-《赋得古原草送别》。
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跟祖父学诗》教案第1课时
南望山小学姚春课题: 2.跟祖父学诗(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8个生字,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学习真情告白】
1.阅读“学习目标”,并补充完整。
2.借助“起航”中的训练题,自主
预学。
3.小组合作:
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注意找出学习中的错误,帮助纠正、学会,并记录在动态栏中。
②准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人人参与。
评价:正确☆熟练☆超能力☆积极☆
学习过程智者的足迹【起航】
1.交流生字读音。
2.交流课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
目、作者等相关知识。
3.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
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
4.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
【扬帆】
◎自学展示一:学会8个一类字。
以下方式可供选用:
①比:比准确、比快速;
②读: 分读、齐读、表演读、花样读;
③讲:解释词语。
◎自学展示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嚷大叫
一()一()自()自()
不()不()无()无()
◎自学展示三:知道课文的写作顺序。
以下方式可供选用:
①画课文的思维导图:
线状的、花型的、板块的……
②归纳回答
◎自学展示四: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①认真听课文,把你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②认真听问题,把你知道的告诉别人。
《跟祖父学诗》习题二
一、基础题
1.我会解词
(1)警告:
(2)吓唬:
(3)恐惧:
(4)得意:
二、综合题
1.把下列诗句填写完整。
(1)(),处处闻啼鸟。
(2)重重叠叠上瑶台,()。
(3)(),一行白鹭上青天。
(4)人面不知何处去,()。
三、提高题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房子被你抬走了”意思?
(2)你是怎样学诗的?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解释词语
(1)警告: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体或国家提出告诫,使之认识所应负的责任。
(2)吓唬:使害怕。
(3)恐惧:惧怕、非常害怕。
(4)得意: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
二、综合题
1.(1)春眠不觉晓
(2)几度呼童扫不开
(3)两个黄鹂鸣翠柳
(4)桃花依旧笑春风
三、提高题
1.(1)“我”念诗时声音很大。
祖父的“警告”:“房子被你抬走了”从侧面进一步说明“我”喊的声音之大。
(2)我经常看一些课外书学诗,如《唐书宋词》。
我觉得学诗时先理解了意思,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背诵相对简单一些。
学诗诵读很重要。
(有道理就行)。
2 跟祖父学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8个生字,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古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2. 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祖父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难点: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会仿写这样的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全文,读准生字。
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条理,体会小作者的童真与可爱,体会作者在学诗过程中的感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诵读古诗,引入课题。
1.师:今天我们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一个“小小赛诗会”,哪个同学会背古诗,自己站起来背,看谁背得多。
(学生背古诗)2.这么多的诗,你们是怎样学会的?(学生畅所欲言)3.师:不管学习什么东西,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有时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
我们的作家萧红把自己小时候跟祖父学古诗的故事写了出来,很有趣。
(板书课题——2 跟祖父学诗)(齐声读题)4.简介萧红萧红(1911年-1942年),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二、随文识字,感知内容。
1.生自由读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出示生字。
警唬啼瑶沥衰鹂鹭(1)读准字音:“警”后鼻音;“衰”翘舌音;“沥”“鹂”“鹭”是边音(2)正确书写:“警”上下结构,主笔是“言”的第一横,需要写长些;“衰”与“哀”“衷”的区别。
跟祖父学诗教材分析:《跟祖父学诗》是一篇回忆性小说,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
作者童年的天真可爱在跟祖父学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流淌着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之情。
该小说文字简单,,全文没有抒情的笔墨,仅仅用孩子的心灵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跟祖父学诗时的那一段难忘的时光,然后用孩子的笔体白描式的将它表述出来,营造了一种情愈深而文愈浅的境界。
学情分析:课文以学读古诗为经,以童真童趣为纬,很适合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尤其是诗,更能读出韵味。
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走进作者童年的生活中,走进跟祖父学诗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童年真挚的情怀。
教学目标技能1、学会8个生字。
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4、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1、感受“我”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时光,在文字中找出能体验“我”快乐的语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来体会“我”的童真、顽皮、可爱与快乐。
3、找出“我”跟祖父学诗感觉如此快乐、有趣的原因,体会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今天能走上文学之路,是与祖父教她吟诵古诗有着密切联系的。
以此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瑰宝——古诗,自觉在课外多读、多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2、体会“我”童年生活的有趣与快乐,感受少年真挚的情怀。
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积累好词佳句。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1)交流生字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