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俄罗斯 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下)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2
7.5 俄罗斯教案一二、本节课咱们要做到:1.常识与技能:理解俄罗斯的天然情况〔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妨碍。
俄罗斯交通运输特色跟都会分布法则。
2.过程与方法:应用舆图介绍俄罗斯矿产分布与产业计划的关联;应用舆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的特色。
3.感情立场与代价不雅:帮助老师树破人与天然谐跟相处及人类社会可接着开展的理念。
三.我会做:常识点3:天然资本丰富,产业兴旺休会:俄罗斯不仅面积天下最年夜,其兴旺的科技也是天下领先。
请看讲义 P44浏览材料“俄罗斯科学家对科学技巧的奉献〞。
探究三:按照下面两段材料,探讨俄罗斯产业的特色材料一:俄罗斯要紧产业产物产量在天下的地位〔1997年〕产业产物在天下上的位次产业产物在天下上的位次钢第四位发电量第四位煤炭第四位化胖第五位原油第三位天然气第一位材料二:对于俄罗斯产业的对话: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
爸爸说:“俄罗斯产业兴旺,很多产物产量居天下前线。
它的核产业跟航空航天产业在天下占领主要地位。
〞爸爸刚从俄罗斯返来,给我带的衣服﹑食物跟玩具全然上从其余国家出口的。
爸爸说:“俄罗斯这方面的产业部分比较薄弱,要想给你带俄罗斯本国花费的商品还真不轻易。
〞答:俄罗斯的产业特色是:产业,以产业为主探究四:想想俄罗斯产业的特色,与其资本前提有不关联?浏览讲义 P44图7.48“俄罗斯矿产资本跟产业的分布〞,说出俄罗斯的要紧产业区及其要紧产业部分,并考虑各产业区的资本前提。
实现下表:要紧产业区特点要紧产业部分附近资本或前提构造范例圣彼得堡食物、纺织产业最兴旺造船、石油化工、电子、造纸、航空航天濒临海,主要海港-——重产业兴旺,轻产业薄弱莫斯科产业天下最兴旺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电子铁矿乌拉尔石油、钢铁、机器等铁矿、油田库兹巴斯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煤矿、油田论断:俄罗斯的产业存在如斯的特色,与其资本前提存在亲热关联:俄罗斯的、、等资本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产业的开展。
7.5 俄罗斯教案一二、本节课我们要做到: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2.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介绍俄罗斯矿产分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运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我会做:知识点3: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体验:俄罗斯不仅面积世界最大,其发达的科技也是世界领先。
请看课本P44阅读材料“俄罗斯科学家对科学技术的贡献”。
探究三: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材料一: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钢第四位发电量第四位煤炭第四位化肥第五位原油第三位天然气第一位材料二: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
爸爸说:“俄罗斯工业发达,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它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爸爸刚从俄罗斯回来,给我带的衣服﹑食品和玩具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
爸爸说:“俄罗斯这方面的工业部门比较薄弱,要想给你带俄罗斯本国生产的商品还真不容易。
”答:俄罗斯的工业特点是:工业,以工业为主探究四:想想俄罗斯工业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有没有关系?阅读课本P44图7.48“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说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区及其主要工业部门,并思考各工业区的资源条件。
完成下表:主要工业区特色主要工业部门附近资源或条件结构类型圣彼得堡食品、纺织工业最发达造船、石油化工、电子、造纸、航空航天靠近海,重要海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莫斯科工业全国最发达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电子铁矿乌拉尔石油、钢铁、机械等铁矿、。
7.5 俄罗斯教案二4.以库兹巴斯为中心的西伯利亚工业区:这里主要生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等重工业产品和军事工业产品。
板书:工业发达教师:上面我们了解了俄罗斯主要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还能发现什么?(同学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看自然资源的分布有没有地区性差异?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部分。
这里的面积占国土的2/3,资源储量占全国的80%,但开采的很少。
教师:可见,俄罗斯的资源分布存在着地区差异,东部多,西部少。
板书: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教师:那么工业分布如何呢?同学回答:俄罗斯的工业是建立在俄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但其发展又与俄的历史、社会等情况有关。
俄罗斯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所以其工业区大部分聚集于欧洲,而东部广大未开发区工业分布较少。
教师:所以俄罗斯现在很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使本区经济得到发展。
活动:读活动题2,俄罗斯工业特点的形成,与其资源条件有没有关系?同学回答:俄罗斯重工业发达。
钢铁、煤炭、原油、发电量、化肥、天然气产量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工业基础雄厚,如果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作后盾,就不可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
但是,俄罗斯的轻工业部门是相当薄弱的。
课件:投影图9.14,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
教师分析讨论:俄罗斯交通的“发达”体现在哪些方面?(同学讨论,师生共同总结)从图上可以看出:1.俄罗斯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运、航空运输部门齐全,种类多。
2.铁路线和管道数量较多。
活动: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线。
(同学回答)课件:闪动这条铁路线。
同时教师指出这就是沙皇俄国于19世纪末修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即第一座亚欧大陆桥。
教师:请同学们对照俄罗斯地形图(课件,重叠),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北部平坦,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着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同学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首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次是俄罗斯北部地区由于纬度高,终年寒冷,气温低,有着很深的冻土层,而在冻土层上修建铁路,难度较大,且安全系数较低。
第五节俄罗斯教学目标:1.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 .民族. 人口. 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重点和难点: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举例说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 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1、东南亚地图;2、自制CAI课件教学方法:CAI教学(谈话. 讨论.活动等)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第一课时:[新课导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活动一:读图训练]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 黑海.里海.贝加尔湖 .太平洋. 白令海峡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 .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 蒙古 .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伏尔加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读图理解]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 .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描述北半球“寒极”?D?D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活动三:读图练习]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 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库兹巴斯煤矿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
[活动四:讨论]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材料一: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钢第四位发电量第四位煤炭第四位化肥第五位原油第三位天然气第一位材料二: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
俄罗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罗斯是一个地跨欧亚两洲、领土广大和民族众多的传统的欧洲国家。
2.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差异及其分布:了解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及其地区差异:了解俄罗斯矿产资源的分布及一些重要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
3.了解俄罗斯工农业发展的特点,掌握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主要农产品的分布。
4.了解俄罗斯交通运输业的特点,掌握主要的铁路、内河和海港的分布。
5.了解俄罗斯首都和海港城市圣彼得堡的概况和主要职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俄罗斯地形图、气候图认识俄罗斯领土组成,位置特点,主要地形单元和河流、湖泊的分布,气候的特点;了解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直观感知世界面积第一大国、领土东西跨度大的特点。
2.利用俄罗斯工业区与铁路分布图,总结出俄罗斯交通的特点和铁路的重要地位:再联系教科书上俄罗斯矿产资源在世界的位次表,理解导致工业发达的物质和交通方面的原因。
3.在教师引导下,从经济、交通和人口、城市等要素的分布特点,归纳总结俄罗斯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俄罗斯工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办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俄罗斯的全面了解,懂得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从而增强其对国家经济、政治的理解和关心。
【教学重点】俄罗斯工业结构的特点及四大工业区的分布;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起止点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俄罗斯成为传统上的欧洲国家的原因:俄罗斯的核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对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探索活动:学生观察教科书图A和图C。
1.练习:在图上描出欧亚两洲的分界线。
2.提问:(1)俄罗斯地跨哪两大洲?面积居世界第几位?(学生自己看图描述:俄罗斯是一个地跨欧亚两洲、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的国家。
可以复习世界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
)(2)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其中国土面积的1/4在欧洲,3/4在亚洲,而俄罗斯自古属于欧洲国家,为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出因为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在欧洲,欧洲是俄罗斯政治、文化中心,所以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俄罗斯一、目标设置分析1、课标要求①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②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2、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①说出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②读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和俄罗斯地形图说出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临近的国家、领土范围和首都。
③读俄罗斯地形图,找出俄罗斯主要的地形区,归纳俄罗斯的地势特点,说出主要的河流及其流向。
④读俄罗斯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俄罗斯的主要气候类型,说出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俄罗斯气候的影响。
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
本节课之前教材安排学习了亚洲、日本、东南亚、印度和欧洲西部等国家和地区,本节课第一课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特征。
这延续了区域地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步骤,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俄罗斯为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学好本节内容对学好其他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内容,在地理思维方法上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思维能力,并且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学习一个大洲及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思维方法,学生初步学会了在地图中判读地理位置特点,能读图说出主要的地形和河流,但是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学习思路不够清晰,对于气候的成因分析有困难。
八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思维活跃,乐于参与,喜欢小组合作探究地理现象的成因。
因此,本节课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探究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以及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目标②);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和河流流向(目标③);俄罗斯的气候特点(目标④)难点:分析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俄罗斯气候的影响(目标③)。
4、教学策略根据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特点,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拟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俄罗斯》教学设计7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节《俄罗斯》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俄罗斯整体认识的一节重要课程,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俄罗斯这样面积广阔、地理特征复杂的国家,还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一些误解,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2.难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俄罗斯的地理特征。
2.使用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
2.收集一些关于俄罗斯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的展示和分析。
3.准备一些关于俄罗斯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使用PPT或者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在呈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俄罗斯教学目标:1.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 .民族. 人口. 某某.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重点和难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联系。
教学准备:1、东南亚地图;2、自制CAI课件教学方法:CAI教学(谈话. 讨论.活动等)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第一课时:[新课导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活动一:读图训练]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 黑海.里海.贝加尔湖 .太平洋. 白令海峡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 .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 蒙古 .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伏尔加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读图理解]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 .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描述北半球“寒极”?D?D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活动三:读图练习]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 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库兹巴斯煤矿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
[活动四:讨论]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材料一: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钢第四位发电量第四位煤炭第四位化肥第五位原油第三位天然气第一位材料二: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
俄罗斯》(第 1 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知道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掌握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资源等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以及主要陆上邻国的了解,体会到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势、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1)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资源等特征。
(2)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独特的地理环境对俄罗斯各方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 课时,第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俄罗斯红场阅兵式》过渡:位于海参崴的小朋友坐火车去莫斯科看阅兵式,他要经过哪些地形区和跨越哪些河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近俄罗斯。
二、新课学习探索: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其陆地面积1/4 在欧洲,3/4 在亚洲。
但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为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明确:1. 俄罗斯领土中,虽然欧洲只占1/4 ,但集中了俄罗斯3/4 人口和主要的工农业、城市和交通路线。
2. 首都莫斯科也位于欧洲部分,欧洲部分是俄罗斯兴起的中心,而亚洲部分至今地广人稀,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开发。
(一)疆域辽阔1/9 ;俄罗斯陆地面积约170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是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1 )地理位置活动:1. 找出200E经线和1800经线,500N纬线和800N纬线,说出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
2. 找出太平洋、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和里海,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学生读图说出)明确:经度位置: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20° E到1800之间,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
纬度位置:俄罗斯大部分位于50° N到80° N之间,属于中高纬度的北温带和北寒带。
地理初二下中图版7.5 俄罗斯教案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术:⑴认识俄罗斯的地理地点、自然环境特色、主要邻国、主要地形区随和候种类及特色及主要河流、湖泊的散布。
⑵学会运用俄罗斯天气图剖析气平和降水的特色,总结气候特色和变化。
过程与方法:经过阅读相关俄罗斯的资料和地图,认识俄罗斯的地点、地形、人口等特色,培育读图、用图、进而提取实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帮助学生建立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及人类社会可连续发展的理念。
2、经过展现活动给孩子个性张扬的舞台,激发兴趣,使孩子获取踊跃的感情要点和难点:1﹑学会在俄罗斯地形图找出主要邻国、主要地形区、河流及湖泊的名称和地点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家产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 -----我自信我能行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东西长千米,南北宽千米,面积超出平方千米。
2、俄罗斯地形比较,冬天而严寒,夏天而暖和。
3、俄罗斯地跨两洲,西临海和海,东濒洋,北靠洋。
4、俄罗斯境内主要民族是,通用语言是。
5、乌拉尔山以西是平原,以东是平原。
合作研究、展现提高-----我参加我快乐㈠【地理地点】 1、半球地点 : 从南北半球看 , 位于半球,从东西半球大多数位于__半球,小部分位于_半球。
2、纬度地点 : 大多数从_度到_度, 跨纬度广 , 纬度 ( 高 , 低 ). 大多数位于带, 小部分位于带 .3、海陆地点 : 俄罗斯北临洋,东临洋,东北隔海峡与洲相邻,西临海,西南临海。
4、陆上邻国:在P46 页图 7、45 上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它们是:西面有西南面有南面有㈡【地形】: 1 以、为主 , 地形平展 . ,自西向东四大地形区挨次为、、、山地。
2地势南北,西东〔填高或低〕㈢【河湖】: 1、找出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 剖析 : 河与其余三条河流流向不一样 , 自向流 , 注入海 , 其余三条河流自向流 , 注入洋 ., 西东 . 〔填高或低〕2、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也是最长河流, 被俄罗斯人称为3、湖泊 : 世界最深的湖泊湖, 位于高原南部【活动】读“俄罗斯图”,把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空格上。
《第五节俄罗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的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人文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用辩证的分为二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地形;2、俄罗斯的气候成因与特征。
【教学难点】1、俄罗斯的地形;2、俄罗斯的气候成因与特征。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讲述法、地图法、讲练法、讨论法。
【教具】教学挂图:俄罗斯的地形图、俄罗斯的气候分布图,莫斯科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配图、雅库茨克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配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问学生几个问题: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七章认识国家”这一章,了解了四个国家,这四个国家是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与巴西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另一个国家,在了解这个国家之前,我问大家几个问题:[提问]世界上发达的国家是哪一个?[回答]美国。
[提问]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回答]中国。
[提问]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一个?[回答]俄罗斯。
用几个“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
[教师讲授]没错了,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国家就是俄罗斯。
现在拿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跟几个的国土面积比较一下。
[提问]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约1707万平方千米,那么排名第二位是哪个国家?[回答]加拿大。
[提问]排名第三的是?[回答]美国。
[提问]第四位呢?[回答]中国。
[教师讲授]我国跟美国的国土面积之相差了2万平方千米。
[板书]第五节俄罗斯三、讲授新课[教师讲授]现在大家翻开第90页的,看“图C 俄罗斯”,并完成第94页“活动”的第一大题。
让学生看书的同时,教师书写板书。
[板书]一、疆域辽阔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海陆位置[提问]现在大家仔细图C,俄罗斯的最西端接近东经…[回答] 东经20︒经线。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俄罗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5》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体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俄罗斯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复杂的体制等方面,可能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认识俄罗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体制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等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俄罗斯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体制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俄罗斯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俄罗斯的基本国情,如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和体制等。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点,使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5.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俄罗斯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第五节《俄罗斯》(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俄罗斯》是中图2011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的内容。
按照课标要求,初中地理教材中区域地理“1—5—6”(即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的安排,俄罗斯是6个国家中的一个。
2、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通向世界的桥梁,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具有良好的铺垫作用。
3、本节第一课时课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特征。
这延续了区域地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步骤,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为此、我将“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认识俄罗斯地形、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采用读图分析法、演示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来突破重点完成。
二、学情分析本节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通过第五章亚洲、第六章各地区、第七章前几个国家的学习,他们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已有所掌握;而且好奇心强、乐于表现,但是抽象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弱,学习思路不够清晰。
尤其是在理解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以及该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方面较为困难。
这种因果关系的分析比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理解难度更大,需更强的逻辑思维和判读能力。
因此,探究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以及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1、通过地球仪定位及地图导学,认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首都及面积的大小2、通过“欣赏俄罗斯山水风光”任务,运用俄罗斯的地形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分布特点、地势特点以及对河流的影响,增强对地理的学习兴趣3、以“索契冬奥会”为活动背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运用俄罗斯的气候图,说出俄罗斯的气候特点及其地区差异,了解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特征,理解这些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俄罗斯气候特点及东西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以及在这种气候下形成的针叶林景观。
第七章第五节《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
2.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3. 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的特征及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纬度位置与气候特点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对俄罗斯地理位置及其邻国的了解,懂得发展中俄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难点1.俄罗斯地形分布及特点2.俄罗斯气候分布及特点教学准备电子白板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对巴西的学习,从足球的角度导入俄罗斯。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俄罗斯世界杯主题曲)教师简要介绍俄罗斯世界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探究点(一)地理位置[师]中国的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比中国面积大的是哪个国家?[生]960万平方千米。
世界第二。
俄罗斯。
[教师点拨]俄罗斯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超过1700万千米,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教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及大洲面积对比表)[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地形图,让学生认真读图,围绕图片内容开展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同学在组内开展讨论并合作完成一个问题。
(问题一)结合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半球位置。
(问题二)结合地图描述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说说俄罗斯有哪些邻国?濒临哪些海洋?教师出示幻灯片—俄罗斯地形图,让一位学生答出图上空白区域的地理事物。
(问题三)结合地图描述俄罗斯的经纬度位置。
(问题四)欧亚分界线是什么?俄罗斯的领土中,是欧洲部分面积大,还是亚洲面积大?[教师点拨]半球位置:从地图上可看出,俄罗斯位于北半球,由于160º经线穿过俄罗斯国土,跨东西两个半球。
《俄罗斯》(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俄罗斯的交通、工业、城市特点。
(2)了解俄罗斯民族和人口的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视频资料和小组活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体会到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1)俄罗斯的工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2)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教学难点】(1)俄罗斯的交通线路布局特点与俄罗斯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之间的联系。
(2)俄罗斯的资源、民族与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俄罗斯的地形和气候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回答)明确:俄罗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以乌拉尔山脉为界,以西是东欧平原,以东自西向东依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特征表现为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暂。
过渡: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俄罗斯的交通、工业和城市。
二、新课学习(二)交通、工业和城市(1)交通俄罗斯交通运输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等交通运输方式齐全。
俄罗斯交通分布不均衡: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
重要铁路: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
西伯利亚大铁路起自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向西到莫斯科。
总长9298.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网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将全国主要城市和工业区连接在一起。
它的修建带动了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开发。
播放视频:《西伯利亚大铁路》拓展延伸:数字记忆俄罗斯的交通(2)工业俄罗斯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重工业、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尤为突出,民用工业比较落后。
活动:找出俄罗斯的四大工业区,说一说工业区的分布与矿产资源产地有什么关系?(学生分析回答)明确:除铁矿资源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西,其他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
俄罗斯一、【情境导入】赏音乐观图片,感知俄罗斯。
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2.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特征和其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3.了解俄罗斯工农业发展的特点,掌握主要工业区和农业区的分布特点。
4.了解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了解俄罗斯主要的港口及重要的城市。
过程与方法:1.通过俄罗斯地形图、气候图认识俄罗斯领土组成,位置特点,主要地形单元和河湖的分布,气候的特点;直观感知世界面积第一大国、领土东西跨度大的特点。
2.利用俄罗斯工业区与铁路分布图,总结出俄罗斯交通的特点和铁路的重要地位;再联系教材上俄罗所矿产资源在世界的位次表,理解导致工业发达的物质和交通方面的原因。
3.在教师引导下,从人口、城市和交通、经济等方面来综合分析了解俄罗斯,并尝试给俄罗斯今后经济发展方向出谋划策。
情感态度价值观:1.探究俄罗斯工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通过对俄罗斯的全面了解,懂得一些基本的经济常识,从而增强其对国家经济、政治的理解和关心。
学习重点:俄罗斯的位置范围;俄罗斯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特点。
学习难点:试图提出俄罗斯今后经济发展方向。
三、【教学过程】(一)初探俄罗斯——“识图了解位置范围”阅读教材P93—P100,结合图册P42—P43,完成填空: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南北半球中的_____半球,东西半球中的_____半球;2.海陆位置:东临__________洋,北临__________洋。
3.经纬度位置:北极圈穿过其_____(南/北)部,大部分属于________带,位于高中低纬的______纬度。
(二)走近俄罗斯——“填图知晓自然环境”活动:俄罗斯示意图——慧眼识图,巧手标记1.地形:俄罗斯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分为几大地形区?请在背后简图中标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
2.河湖:俄罗斯的主要河湖有哪些?分别注入哪里?请在简图中标出相应的河流和注入的海洋湖泊。
俄罗斯教学设计一、教材介绍(一)教材的前后联系和所处的地位《俄罗斯》是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五节地理的内容,概括阐明了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人文地理特征。
利用已学的经纬度知识阅读出俄罗斯大致的经纬度,利用已学的等高线图上的高度表和五种地形,读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
气候的形成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这两个影响俄罗斯气候的主要因素出发。
明确俄罗斯的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俄罗斯各地气候的差异。
利用大洲的界限知识掌握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
丰富的自然资源,可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
明确俄罗斯煤,铁,石油资源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本节在此将知识进一步巩固。
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深化和扩展更重要的是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知识目标:1、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传统上的欧洲国家;掌握俄罗斯的气候和地形的主要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2、了解俄罗斯具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
是工农业生发达的经济大国;掌握工业区的分布和主要工业部门。
3、了解俄罗斯内河航运,铁路和海上交通的基本状况。
掌握和记忆主要的港口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及重要的城市。
能力目标:1、得分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来分析。
2、综合分析说明欧洲和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3、综合分析俄罗斯工业建立的基础和地区分布和日本有何区别。
情感目标:通过俄罗斯自然资源和人文知识的了解。
使学生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三)教学难点的分析和突破重点(1)俄罗斯的位置:北亚全部为俄罗斯所占,大部分为中高纬度其决定了俄罗斯的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2)俄罗斯的面积: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的世界上面积最的国家,通过读图明确乌拉尔山和高加索山脉这是欧亚两洲的界限。
为说明俄罗斯在传统上是一个欧洲国家打下基础。
(3)俄罗斯的气候:从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分析其气候特点。
地理初二下中图版7※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势、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阻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都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点名胜、文化、技术方面的情形。
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明白得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阻碍。
3.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都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德育目标俄罗斯有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这一切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上的。
由此联系到我国,我们国家要想在世界上具有巩固的地位,必须要进展科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进展的阻碍。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都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势特点及对河流的阻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3.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缘故。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哪些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俄罗斯[讲授新课]课件:投影世界政区图,并让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
教师:先让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同学回答:50°N~70°N。
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明白,阻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等,我们大伙儿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阻碍?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有热带气候。
因此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冰冷。
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同学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
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
第五节俄罗斯
教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 .民族. 人口. 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重点和难点:
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举例说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 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
CAI教学(谈话. 讨论.活动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读图训练]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 黑海.里海.贝加尔湖 .太平洋. 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 .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 蒙古 .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伏尔加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读图理解]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 .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活动三:读图练习]
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 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 库兹巴斯煤矿
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
[活动四:讨论]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材料一: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1997年)
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
钢第四位发电量第四位
煤炭第四位化肥第五位
原油第三位天然气第一位
[活动一:读图讨论] 模拟俄罗斯旅行:暑假期间从内蒙古满洲里出境,乘国际列车经莫斯科抵达圣彼得堡,请讲述沿途所经过的主要城市及自然景观变化。
1.俄罗斯交通发达。
2.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3.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4.除铁路外,公路 .航空.内河. 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活动二:阅读]五海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