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排组装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x
- 大小:162.05 KB
- 文档页数:6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一、作业指导书概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轨排拼装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拼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指导书包括拼装前的准备工作、拼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拼装完成后的检查和测试等内容。
请在开始拼装作业之前,仔细阅读本指导书,并按照指导书中的步骤进行操作。
二、拼装前准备工作1. 确认拼装所需的轨排和配件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拼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2. 检查轨排和配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或变形。
3.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拼装过程中的安全和整洁。
4. 确保所有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经验。
三、拼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轨排的拼装顺序和位置。
2.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拼装,确保拼装的准确性和稳固性。
3. 在拼装过程中,注意轨排和配件的配合度,避免出现过紧或过松的情况。
4. 拼装过程中,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避免杂物和灰尘进入轨排内部。
5. 拼装过程中,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四、拼装完成后的检查和测试1. 检查轨排和配件的拼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2. 进行轨排的功能测试,确保轨排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3. 检查拼装过程中是否有松动或不稳定的现象,如有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4. 清理工作区域,将多余的材料和工具进行整理和存放。
5. 编制拼装记录和检查报告,记录拼装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拼装过程中,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禁止使用损坏或不合格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拼装作业。
3. 在拼装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设计图纸和拼装顺序,必要时应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确认。
4. 在拼装过程中,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有火源的行为,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 拼装过程中,注意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避免杂物和工具的堆积,以免发生滑倒和其他事故。
六、总结本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轨排拼装作业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和检查测试等内容,通过按照指导书的步骤进行操作,可以确保拼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保证拼装结果的质量和稳定性。
目录1.适用范围................................................................................ - 1 - 2.作业准备................................................................................ - 1 -2.1 内业技术准备....................................................................... - 1 -2.2 外业技术准备....................................................................... - 1 - 3.技术要求................................................................................ - 1 -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 2 -4.1施工程序 ............................................................................... - 2 -4.2 工艺流程图 .......................................................................... - 2 -5.施工要求 .................................................................................. - 3 -5.1 施工准备 .............................................................................. - 3 -5.2 施工工艺 .............................................................................. - 3 - 6.劳动组织................................................................................ - 7 - 7.材料要求................................................................................ - 8 - 8.设备机具配置........................................................................ - 8 - 9.质量控制及检验.................................................................... - 8 -9.1 质量控制 .............................................................................. - 8 -9.2 轨枕、轨排验收................................................................... - 8 -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 9 -10.1 安全要求 .......................................................................... - 10 -10.2 环保要求 .......................................................................... - 10 -轨排组装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郑万铁路河南段ZWZQ-x标项目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排组装作业。
轨排组装施工作业指导书一、总体说明1、作业原理该流水线的基本原理:通过升降起落和输送台车往复运动的配合来完成轨排拼装的流水作业。
各工序操作人员固定在相应的工作台位上,待拼装的轨排依次通过流水线各台位,来完成轨排拼装的各道工序,直至完成轨排拼装。
该作业流水线特点:均散轨枕的工作是利用前后两台车的运行速度差来进行的,前组台车速度慢,后组台车速度快,从而在翻枕后将几乎密排的轨枕按要求枕间距均散开。
2、流水线总体布置采用固定式往复生产流水线,主要用于拼装普通钢筋混凝土轨枕。
流水现场250米,铺轨长度230米,中间另铺有长50米的窄轨(轨距为762毫米),由卷扬机、起落架、小台车、动力装置、中央控制操作台、翻枕器、走行线等组成。
整个流水线以第二次翻枕(翻枕器)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有五个台位,每个台位15,5米,后一部分有五个台位,每个台位26米。
该流水线按流水作业分为十个工序,依次分别是上枕、翻枕、整理对位、落模锚固、脱模、翻正匀枕散扣件、布轨、预上扣件、紧固、检查吊轨排;这十道工序分别在十个台位上完成。
在作业线上部设有中央控制操作台,台车往复运动及钢轨起落架的升降由一个人操作,采用集中控制。
二、轨排拼装流水线作业说明十个工序的具体操作内容如下:1、上枕:用10t-14m龙门吊将组装一个轨排所需的全数轨枕吊到上枕工作台位上,并按枕间距300mm散开(几乎是密排);2、翻枕:人工将轨枕翻转180°使枕底朝上,以便反锚。
清除轨枕到顶预留孔内的杂物。
3、整理对位:翻转后的轨枕由人工按大致300mm间距撬拨好。
并对正中线。
4、落模锚固:当轨枕的承轨槽全部落入模板后插好道钉,浇注熬制好的硫磺砂浆进行锚固。
5、脱模:全部浇注后,经过一分钟左右的冷却,既可利用起落架脱模。
6、翻正、匀枕、散扣件:利用翻枕器将轨枕重新翻回正位,翻枕的同时,前后台车均在运行,前台车是为了送枕至翻枕器前,以便翻枕,后台车运行是为了接回已翻正的轨枕,前后台车运行的速度有差异,后部分台车比前部分运行速度快,匀枕间距就靠这两者的速度差产生,因后台车速度可以调整,故匀枕间距可以根据生产需要采用不同的速度值(对应速度值见主要技术数据,附后)。
轨排组装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市地铁13号线轨道工程铺轨基地轨排组装施工作业.2.施工准备(1)技术人员熟悉相关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轨排组装前须做好配轨计算。
(2) 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培训考核,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3) 对进场机具、材料检查验收,确保材料合格,机具状态良好。
3.技术标准要求3.1钢轨及其接头类型:正线及辅助线均采用60kg/m钢轨,。
正线根据铺轨综合图铺设无缝线路或有缝线路,辅助线铺设普通有缝线路。
钢轨接头一般采用悬空对接形式;半径R≤200m的曲线地段应采用错接,错接距离不应小于3m,且应满足信号绝缘设置要求,普通接头轨缝一般为8mm。
3.2轨轨枕布置间距:正线:1680对/km。
其余辅助线:1680对/km。
3.施工工艺轨排组装前须做好配轨计算,并保证焊轨的需要,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资料及报经业主批准的无缝线路施工设计方案编制轨排表。
直线段长度根据各坡段分段计算,配轨时应按钢轨长度连续计算,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
曲线段长度以外股为依据,配轨按外股钢轨长度,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到曲线终点的距离。
同一轨排宜选用长度公差相同的钢轨配对,相差量不得大于3mm。
轨枕按照设计规定数量等距悬挂,前后两块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
枕位先用白油漆标于轨腰内侧,曲线段标于外轨轨腰内侧。
轨枕应与钢轨中轴线垂直,内外对齐,并根据不同地段组装不同型号扣件。
轨排应根据铺设顺序来编号,先铺设者在上,后铺设者在下,顺序装车。
轨排组装在基地组装作业台完成。
先将扣件与短轨枕组装在一起,再用弹条将组装了扣件的轨枕挂到钢轨上,组成轨弦,采用轨距控制装置将轨弦组装成25m轨排。
轨排组装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
3。
3。
1压缩型减震扣件扣件组装顺序(1)组装前将短轨枕表面和尼龙套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2)依次放置板下弹性垫板、铁垫板,其位置应正确无误;(3)依轨距设计要求安装调距扣板、弹簧垫圈,并上紧螺栓。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完成)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作业准备 (1)三、技术要求 (1)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五、施工要求 (6)六、劳动组织 (7)七、材料要求 (7)八、设备机具配置 (9)九、质量控制及检验 (10)十、安全及环保要求 (11)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标段轨道工程及相关轨道工程轨排拼装施工。
二、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签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三、技术要求3.1轨节生产应按轨排表进行。
各段用料规格、数量必须执行轨排计划表的规定。
轨排表主要内容包括:轨节编号及铺设里程、钢轨类型、长度和曲线内股缩短轨缩短量、相对钢轨接头相错量、轨枕类型、种类、数量和间距布置、曲线半径、曲线方向和轨距加宽值,以及其它特殊要求的说明。
拼装轨排应严格按轨排表进行。
3.2同一种类不同类型的轨枕不得混铺。
同类型轨枕成段铺设的最小长度,正线、到发线轨道为500m,困难条件可减少到200m。
3.3扣件应涂油。
扣板式扣件应以100~120N•m力矩拧紧。
弹条扣件应使弹条中部前端的下颌与轨矩挡板接触,且I型弹条扣件扭矩在半径大于650m时为80~120N·m;在半径小于或等于650m时应大于120N·m;Ⅱ型弹条扭矩为100~140N·m3.4各零件应安装齐全,位置正确,扣件应落槽,绝缘缓冲垫片与轨底平齐,不得外露,扣件拧紧力矩不符合规定或弹条扣件前端离缝者不得大于12%。
3.5轨距一定要正确,轨距公差+2mm、-2mm,误差变化率正线不得大于1‰,站线不得超过2‰,轨距每隔两根轨枕必须丈量一次。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QG-JS-02黔桂线扩能改造铺架工程局界~龙里(不含)段轨排拼装及存放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一、编制说明黔桂铁路铺架工程指挥部承担从局界至龙里段(不含)的正、站线铺架施工及车站站改工程。
黔桂正线采用重型轨道标准,按140km/h速度目标值设计,株六线还建地段按120km/h速度目标值设计,甲猫车站(DK403+205.666-DK403+668.61)、下寨车站(DK429+777.056-DK430+014.928)及都匀站交叉渡线前后(DK458+389.142-DK458+898.592)和株六线还建地段均铺设有缝线路,除银洞坡、定水坝隧道采用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外,其余地段采用有碴轨道。
由于本施工段工程量较大,站线、便线过渡段较多,根据时速140km/h的设计标准对轨排拼装有较高的要求,为提高轨排拼装质量,特编制本指导书。
二、编制依据1、《铁路轨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铁路轨道施工及验收规范》3、设计院及工务处提供相关技术文件、技术标准三、拼装范围黔桂线正、站、便线有碴桥面、路基及隧道内所有线路以及还建株六线地段。
四、铺设标准根据设计要求,正线路基地段采用2.6mIIIa型预应力砼有挡肩普枕,桥上及高挡墙路基地段采用2.6mⅢ型预应力砼有挡肩桥枕;站线各股道采用II型砼普枕,桥上采用Ⅱ型砼桥枕;运营便线直线地段铺设Ⅱ型混凝土枕,曲线地段全部铺设Ⅲ型混凝土枕(其中:R<300m 曲线铺设Ⅲb-C型混凝土枕、R≥300m曲线铺设X-Ⅲa型混凝土枕);工程便线则采用Ⅱ型砼枕。
(一)正线1、钢轨及配件正线无缝线路地段采用P60旧或P50旧钢轨进行拼装,有缝线路地段采用P60-25m新钢轨直接拼装成正式线路,曲线地段应考虑轨排缩短量。
采用与之配套的接头螺栓、接头夹板及单层弹簧垫圈。
2、轨枕及扣件正线除道岔和护轮轨铺设地段采用2.6m长有挡肩混凝土轨枕;铺设有护轮轨的有碴桥和路基高挡墙地段,采用Ⅲ型混凝土桥枕,扣件均采用弹条Ⅱ型扣件。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完成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铁路×标段轨道工程编号:XXXX轨排拼装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XXXX年XX月XX日发布XXXX年XX月XX日实施22020年4月19日目录一、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施工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劳动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材料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设备机具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质量控制及检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轨排拼装作业是一项关键的工程任务,它涉及到轨道系统的安装和组装。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步骤和操作指南,以确保轨排拼装作业的顺利进行。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包括施工队伍、工程师和监督人员。
二、准备工作1. 确认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2. 确保所有所需材料和工具已准备就绪,包括轨道、螺栓、螺母、扳手、电动工具等。
3. 检查工作区域,确保安全和整洁。
4.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接受了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指导。
三、轨排拼装步骤1.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计划,确定轨道的位置和方向。
3. 使用测量工具,确保轨道的水平和垂直度。
4. 将轨道放置在指定位置,并使用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确保螺栓和螺母紧固牢固。
5. 检查轨道的连接点,确保没有松动或缺陷。
6. 使用电动工具或扳手,紧固螺栓和螺母,确保轨道的稳固性。
7. 检查轨道的平整度和平直度,必要时进行调整。
8. 安装轨道连接器,确保连接牢固。
9. 根据需要,安装轨道的附件,如导向装置、防护装置等。
10. 检查轨道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轨排拼装作业时,必须遵守所有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指导。
2.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3. 在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定。
4. 在搬运和安装轨道时,必须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设备,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
5. 在工作期间,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6. 如果发现任何安全隐患或问题,应立即报告给上级或安全主管。
五、质量控制1. 在进行轨排拼装作业之前,必须对所有材料和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并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 在进行轨排拼装作业时,必须对每个步骤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3. 如果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或缺陷,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并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
轨排组装安全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de)为确保指挥部对施工过程(de)轨排组装对人体伤害(de)有效控制,符合公司管理手册(de)要求,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2.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全过程对轨排组装安全防护(de)控制.3.术语和定义采用GB/T28001/2001标准及公司管理手册中(de)有关术语和定义.4.职责4.1安全质量监察处负责编制本作业指导书并组织实施.4.2指挥部、项目部负责对施工中(de)轨排组装进行控制.5.工作程序5.1轨排组装作业方式选择根据线路设计(de)轨道标准、要求以及基地设置规模,在基地组装轨排采用单线往复式生产线作业方式.其原理就是将轨排在一条作业线上流水组装,生产线上安装作业台车,并通过两侧升降架完成各台位之间(de)转换.组装时,每完成一个工序,工作台车前移一个台位,升降架将轨排顶起,工作台车退回原位,升降,轨排即在本次工序(de)工作台车上进行组装作业,依次完成全部工序.5.2轨排组装作业工序本基地采用了国内先进(de)自动翻枕和匀枕生产线,通过工作台位升降架(de)转换,作业台车和内轨台车(de)集体配合,完成流水作业.吊散轨枕→一次翻枕(龙门吊)→锚固螺旋道钉→二次翻枕→上钢轨→上扣件→紧固螺帽→检查修正→轨排装车5.3各主要工序(de)作业内容这是组装轨排(de)第一道工序,在这个工序内将一个轨排所需轨枕数量、类型成捆地从轨枕存放场利用龙门吊吊落到组装台位上,并立即对准台位均匀密布将轨枕散开,散枕时注意布枕均匀、放正对齐,防止歪扭.同时检查有无失效枕,如有,应及时清除.由翻枕龙门吊将台位上散放(de)轨枕依次翻转180度,每次翻4根,均匀摆放于锚固工作台车上.应使锚固板上道钉孔中心与轨枕道钉中心重合,偏心不超过2mm,并及时清扫锚固板表面(de)浮碴杂物.硫磺锚固是组装钢筋混凝土轨排中重要工序之一,应对所用(de)各种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选定合适(de)配合比,对熬制工艺及运送熔液、浇注机具等随时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确保锚固抗拔力达到60KN以上.由硫磺、水泥、砂子、石蜡组成.硫磺是主要粘结材料,应为一级工业粉状或块状硫磺,含硫量在95%以上,不得混有木屑、草末、石块等杂物.水泥作为填充材料,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限,但不得有结块团状.砂子是粒径较大(de)填充料.其料径不应大于2mm,污泥含量不超过5%.石蜡是增加和易性(de)材料,采用一般工业用石蜡.根据现场材料采集样品做成试件,在铺轨前进行试验,以求得最佳配合比,试件抗压强度不得低于40Mpa,抗拉强度不得低于4Mpa,道钉锚固后(de)抗拔力不得低于60KN,每公里检查二处,合格后方可转序.a.按选定(de)配合比秤好各种材料备用,每锅总重量不超过500Kg.b.根据朔黄铁路复线铺架工程特点,本基地采用预热搅拌法.首先,将砂子先在烘干盘上烘干,另在熬浆锅溶解硫磺,使温度达到110℃~120℃时,将水泥加入锅内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再将烘干(de)砂子放入锅内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石蜡搅拌均匀.。
轨排拼装施工作业指导书JJDBD/ZY01-10-2010 1.范围正线轨道(轨排基地内拼装)。
2.施工准备2.1主要材料钢轨、混凝土轨枕、螺旋道钉、扣件、硫磺、砂子、水泥、石蜡等。
2.2主要机具龙门吊、硫磺搅拌机、撬棍、电动板手、道尺、卡具、钢尺等。
2.3作业条件材料齐全、质量合格;机具完好;技术交底明确。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吊布轨枕→翻枕→安放锚固模具→插钉→硫磺锚固→轨枕翻正→散枕→方枕→吊放钢轨→散放安装扣件→紧固螺帽→质量检查→轨节吊装贮存。
3.2工艺流程描述3.2.1吊布轨枕:工程轨道车将装有轨枕的车辆送到吊枕工段下对好位后,利用龙门吊将车辆上的轨枕分垛吊放到轨枕存放区。
枕层间的垫木集中堆码整齐,不得乱扔乱放。
布轨枕时利用人工配合龙门吊将所需硫磺锚固的轨枕吊放到硫磺锚固区。
在布枕时,为了方便作业,可以在作业区的地面上预先铺好一层轨排,轨枕在铺好的轨排上密排,留有少量间隙以便翻枕和整理对位。
3.2.2翻枕此工序由人工配合铁叉翻转,轨枕承轨槽要压在下面轨排的钢轨上。
清除钉孔内砼浆块和泥土。
3.2.3安放锚固模具轨枕翻起后,将锚固模具放好,模具与承轨槽要结合紧密、位置正确,模具由轨枕承轨槽与下面钢轨之间的压力自然固定。
3.2.4插钉人工插道钉,并检查轨枕承轨槽面与模板面是否密贴,道钉是否位置是否正确。
3.2.5硫磺锚固以上工序完成后,即可进行硫磺锚固。
熔制锚固砂浆时,按选定的配合比,称好各材料的一次熔制量,先倒入砂子加热到100~120℃时,将水泥倒入加热到130℃,最后加入硫磺和石蜡,继续搅拌加热到160℃,熔浆由稀变稠成液胶状时即可放入保温锅保温待用,同时要不断搅拌,使砂子不致离析;灌浆量控制在覆盖孔内道钉≮20mm。
3.2.6轨枕翻正人工用铁叉叉住轨枕中部,顺序将轨枕翻正,并应将承轨槽面、螺旋道钉四周多余的砂浆铲除,清扫干净。
3.2.7散枕根据轨节表所标明的轨枕间距,在轨枕下面的轨排钢轨上用粉笔做好标记,按照标记进行散枕作业。
轨排组装架设作业指导书一、轨排组装施工工艺流程图1、轨排组装施工工艺1.1、选择两根钢轨组装轨排,同一轨排宜选用长度公差相同的钢轨配对,相差量不得大于3mm。
1.2、组装轨排时,短轨枕按设计数量等距悬挂,前后两块间距允许偏差为±10mm。
过渡段(轨排两端)短轨枕间距按设计要求布置。
1.3、短轨枕位置先用白油漆标于轨腰内侧,曲线段标于外轨轨腰内侧。
短轨枕应与钢轨中轴线垂直,内外对齐,并根据不同地段组装不同型号扣件。
1.4、轨排应根据铺设顺序来编号,先铺设者在上,后铺设者在下,顺序装车。
1.5、轨排组装在铺轨基地组装作业台完成。
先将扣件固定在钢轨上,再紧固螺旋道钉,联结短轨枕,然后安装轨支撑架和轨距拉杆、精调轨距,形成25m 轨排。
轨距拉杆间距布置均匀,必须打油。
1.6、螺旋道钉套上弹簧垫圈后,涂上黄油,再拧到尼龙套管内;铁垫板翘曲超标者禁止使用;DTⅥ2型扣件的扭矩为150~200N.m,轨枕间距误差小于±5mm;用长钢尺划分,避免误差积累。
安装弹条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用力锤击弹条。
1.7、吊运轨枕严禁碰撞,严重缺角、开裂的轨枕禁止使用、严禁组装过程中用重锤敲击扣件和轨枕。
二、轨排架设施工工艺流程图1轨排架设施工工艺要求1.1加密基标设置按照设计要求,直线段6m一个,曲线段5m一个。
加密基标的方向为±1mm,高程为±2mm,直线段距离较差为±5mm,曲线段距离较差为±3mm。
1.2、铺轨车走行轨设置要求1.2.1走行轨宜采用24kg/m轨。
两侧走行轨以线路中心线为其中心位置,以线路轨面为走行轨轨面水平基准。
走行轨与安装基准线水平位置偏差不大于5mm,两走行轨跨度偏差不大于±3mm,走行轨水平面标高允许偏差为±10mm,两走行轨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
1.2.3铺轨车走行轨的支撑基础钢支墩的布设间距不大于1200mm,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道床基础上。
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轨排拼装作业是指在轨道系统建设中,将轨道罗列并组装成完整的轨道路线的过程。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拼装作业的安全和质量。
二、准备工作1. 工具准备:确认所需工具齐全,包括扳手、螺丝刀、锤子、测量工具等。
2. 材料准备:检查轨道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 人员准备:组织合适的人员,包括拼装人员、监督人员和安全人员。
三、拼装步骤1. 确定轨道罗列: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确定轨道的布置方式和拼装顺序。
2. 清理施工区域:清除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3. 安装轨道基础:根据设计要求,挖掘基础坑并浇筑混凝土基础,确保轨道的稳固性。
4. 安装轨道支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轨道支架,并使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基础上。
5. 安装轨道板:将轨道板按照设计要求放置在支架上,并使用螺栓将其固定在支架上。
6. 连接轨道板:使用连接件将轨道板连接起来,确保连接坚固。
7. 调整轨道位置:使用测量工具检查轨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8. 固定轨道:使用螺栓将轨道固定在支架上,并确保螺栓紧固力适当。
9. 检查质量:对已安装的轨道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拼装作业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并设置警示标志。
2. 注意材料质量:在安装轨道材料时,要检查其质量,并及时更换有问题的材料。
3. 精确测量:在拼装过程中,要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确保轨道的准确位置。
4. 注意连接件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连接件,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安装。
5. 紧固力适当:在固定轨道时,要确保螺栓的紧固力适当,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
6. 定期检查:已安装的轨道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轨排拼装作业是轨道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拼装作业可以确保轨道的安全和质量。
本指导书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希翼能对拼装作业人员提供匡助。
新建铁路沪汉蓉通道合肥至武汉段工程轨排拼装作业指导书编制:高秀丽复核:肖飞成审批:刘鉴斌中铁四局集团XXX红石岩隧道无碴轨道项目经理部2007年11月10日一、工程概况红石岩隧道双块式无碴轨道的设计范围是DK181+413~DK189+230,全长7817m.在隧道两端分别设置25m长的过渡段(其中5m为无碴轨道上,20m为有碴轨道。
过渡段有碴范围为DK181+393~DK181+413,DK189+230~DK189+250) 过渡段内在两股基本轨之间设置两根60kg/m钢轨作辅助轨,长度为25m。
基本轨与辅助轨之间的中心距为520mm。
隧道起点有一半径为8000m的曲线伸入隧道内,伸入长度为77.69m,主要工程数量:铺设双块式轨枕24980根,过渡段双块式轨枕32根,特制Ⅲ型枕136根。
二、准备工作根据本工程施工环境。
本工程轨排拼装采用在隧道内拼装,然后用龙门吊运至施工现场。
轨料进场前,必须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检验标准如下:双块式轨枕外观质量要求双块式轨枕各部尺寸偏差轨枕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轨枕的存放应满足以下要求:(1)合理规划轨枕存放场地,存放场地应平整,轨枕地面采用垫木支撑,不地直接接触地面。
本工程轨枕直接存放在施工现场,按照现场的施工情况和工程量,分散按组堆放,减少轨枕的二次倒运。
(2)不合格产品应单独存放,并且不得进入施工场地。
(3)轨枕存放和运输应水平放置(轨面向上),存放时以5根为一层,每层不得超过6根,并捆绑为一体,层间承轨槽处应垫以小方木,方木高度不低于预埋件高度,各层垫木位置应上下对齐。
(4)轨枕存放过程中,应保持预埋螺栓表面或预埋套管内清洁,可用橡胶套或木塞密封。
三、轨排拼装1、双块式轨枕轨排拼装技术要求本工程为双线,设置异形板的位置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左右幅共四处,共八块异形板,入口起讫里程为:DK181 + 413 — DK181 +424.61;出口起讫里程为:DK189+218.39—DK189+230;每处长度为11.61m(包括板间2cm伸缩缝),八根过渡段双块式轨枕,双块式轨枕木为十根。
轨排施工作业指导书地下线整体道床施工采用“轨排架轨法”施工,其中轨排作业包括轨排组装、轨排运输、轨排架设与粗调、轨排精调等工序。
一、轨排组装轨排组装是在铺轨基地轨排组装平台上完成。
1、短轨枕定位按照设计短轨枕间距(1680对/km),用红油漆在轨排组装平台上画出25m轨排中短轨枕的中心位置,然后按照中心位置将短轨枕逐个摆放在组装平台上。
2、组装扣件地下线采用D TⅥ2型扣件。
组装时,先将橡胶垫板和铁垫板摆放在短轨枕上,用电动扭力扳手将螺旋道钉拧入尼龙套筒内,将扣件与短轨枕紧固在一起。
螺旋道钉套上弹簧垫圈后,须投上适量黄油,再拧道尼龙套筒内,螺旋道钉的扭力矩必须满足100N.m。
3、悬挂轨枕用龙门吊将25米钢轨吊装摆放在短轨枕上,同时轨下橡胶垫板摆放在钢轨底面垫好,安弹条将钢轨与扣件、短轨枕联成一体形成轨弦。
同时方正轨枕,使短轨枕与钢轨中轴线垂直,内外对齐。
4、组装轨排按照3.5m间距安装轨距拉杆,将轨弦组装成轨排。
通过轨距尺调整轨距为1435mm,然后将钢轨支撑架按3.5m间距悬挂在钢轨上。
轨排组装完后,归拢存放。
二、轨排运输组装好的轨排,用龙门吊提起,徐徐下落,吊放到U形槽内的轨道平板车上(每次可装3组),轨道车顶推到道床砼已施工完毕且强度已经达到70%设计强度的地段,再用两台铺轨门吊抬至待铺位置,铺设就位。
施工注意事项:⑴装车时轨排间应放置垫木,且后铺轨排先装车,先铺轨排后装车;⑵运输轨排时,轨排与平板间要绑扎牢固;⑶停车时要及时放入铁靴,防止平板车滑行;⑷两台龙门吊共同作业时,要专人指挥,口令统一、清晰,司机操作熟练,配合默契。
三、轨排架设与粗调铺轨门吊吊起轨排,通过前后微移将待架设的轨排与调整完成的轨排连接,两轨排之间预留8mm轨缝。
在钢轨支撑架两端螺母上穿入丝杠将轨排架起,根据加密基标调整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工具为L 尺和轨距尺。
L 尺控制钢轨的高程和平面位置,轨距尺控制轨道的轨距和超高。
轨排组装安全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轨排组装是指在铁路线路施工过程中,将轨排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轨排组装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轨道的平直度、纵向连接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为确保轨排组装作业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二、施工前准备1. 组织力量(1)确定项目经理、施工队长、测量员等岗位职责;(2)确保队伍具备相应的铁路施工技术资质和培训合格证书。
2. 安全防护(1)制定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并明确责任人;(2)组织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材料准备(1)准备符合规范要求的轨排材料,确保质量合格;(2)检查施工工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三、施工操作1. 准备工作(1)测量轨道坡度和轴线位置,确定轨排安装的位置;(2)清理轨道上的杂物,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2. 轨排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将轨排放置在校正垫木上;(2)确定轨排之间的间距,使用间距板确保一致;(3)使用螺栓将轨排连接在一起,确保连接牢固。
3. 排正校直(1)使用力量机械或液压工具对轨排进行排正校直,确保轨排平直度符合要求;(2)使用水平仪或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检查,调整错误。
4. 固定和扣件(1)使用螺栓将轨排固定在垫木上,确保连接牢固;(2)使用扣件将轨排与轨床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5. 检查和测试(1)使用测量仪器对轨道进行检查,确保平直度和轨距符合要求;(2)进行扣件紧固力测试,确保扣件紧固力满足要求。
四、安全注意事项1.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2.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3. 避免施工区域内的其他人员靠近,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4. 定期检查和维护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5.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五、施工后工作1.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道轨周围环境整洁;2. 将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材料进行整理和归档,做好使用记录;3. 组织人员进行总结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轨排组装作业指导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轨排组装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青岛市地铁13号线轨道工程铺轨基地轨排组装施工作业。
2.施工准备
(1)技术人员熟悉相关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轨排组装前须做好配轨计算。
(2)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培训考核,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
(3)对进场机具、材料检查验收,确保材料合格,机具状态良好。
3.技术标准要求
钢轨及其接头类型:正线及辅助线均采用60kg/m钢轨,。
正线根据铺轨综合图铺设无缝线路或有缝线路,辅助线铺设普通有缝线路。
钢轨接头一般采用悬空对接形式;半径R≤200m的曲线地段应采用错接,错接距离不应小于3m,且应满足信号绝缘设置要求,普通接头轨缝一般为8mm。
轨轨枕布置间距:正线:1680对/km。
其余辅助线:1680对/km。
3.施工工艺
轨排组装前须做好配轨计算,并保证焊轨的需要,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资料及报经业主批准的无缝线路施工设计方案编制轨排表。
直线段长度根据各坡段分段计算,配轨时应按钢轨长度连续计算,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
曲线段长度以外股为依据,配轨按外股钢
轨长度,并确定曲线始点前(或后)的钢轨接头到曲线终点的距离。
同一轨排宜选用长度公差相同的钢轨配对,相差量不得大于3mm。
轨枕按照设计规定数量等距悬挂,前后两块间距允许偏差为±
10mm。
枕位先用白油漆标于轨腰内侧,曲线段标于外轨轨腰内侧。
轨枕应与钢轨中轴线垂直,内外对齐,并根据不同地段组装不同型号扣件。
轨排应根据铺设顺序来编号,先铺设者在上,后铺设者在下,顺序装车。
轨排组装在基地组装作业台完成。
先将扣件与短轨枕组装在一起,再用弹条将组装了扣件的轨枕挂到钢轨上,组成轨弦,采用轨距控制装置将轨弦组装成25m轨排。
轨排组装工艺流程见下图所示。
(3)依轨距设计要求安装调距扣板、弹簧垫圈,并上紧螺栓。
安装时应将铁垫板长圆孔孔中心对准套管中心,调距扣板居中放置,齿牙与铁垫板咬合紧密。
螺栓扭矩为200~250N·m,螺栓必须涂油;
(4)在铁垫板承轨槽位置上铺设规定的轨下垫板,其突出边缘应扣住铁垫板两边;
(5)待钢轨正确安装落道整顺后,按轨距配置表的规定安装轨距块;
(6)轨距调整量为+14~-18mm,其中轨距块调整量为+4~-8mm,调整扣板调整量为±10mm;
(7)本扣件垫板上未设置轨底坡。
扣件组装顺序
(1)组装前将短轨枕表面和尼龙套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安装铁垫板,在锚固螺栓上套上平垫圈、弹簧垫圈和调距垫块,将铁垫板上腰形孔孔中心对准塑料套管中心,调距垫块居中放置(圆头朝外),齿牙紧密啮合,然后把锚固螺栓拧入塑料套管中。
(3)检查轨距,螺钉扭矩直线及曲线半径R≥800m地段为120~150N·m,曲线半径R<800m地段为150~200N·m,螺钉必须涂抹黄油。
5.施工质量要求
钢轨检尺同一轨节偏差量不得大于3mm,并应前后随时抵消,累计差不得大于15mm。
短轨枕运输过程中严禁磕碰,对不合格的短轨枕及时更换,进行标识和统计记录,集中堆码,防止误用。
对完成的轨排,用道尺检查轨距,用方尺检查轨头方正,同时检查轨枕、配件的规格数量及组装量是否合格,对轨枕间距、歪斜胶垫进行调整等,检查螺栓扭力是否全部达标,对不合格项目进行纠正并使其全部达标。
对合格轨排进行轨节编号和状态标识。
6.安全预防措施
吊运钢轨轨排时采用双吊点起吊,由专人指挥,施工人员严禁在吊运范围内作业、穿越。
起吊前应对起吊索具进行检查,吊钩有裂伤或钢丝绳超过标准不准使用。
轨排下料口四周应进行栏杆加网围蔽,并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造成坠落伤亡事故。
专用工具拨入扣件或紧固扣件时,作业人员应保持适当距离。
跺码、倒装轨排时,两台龙门吊在统一指挥下,统一起吊、走行、横移、下落等,必须步调一致。
指挥人员应站在两端明显位置指挥。
待轨排按规定倒装、垛码整齐落实后,方可摘钩,确认摘钩无误后,再下轨排垛。
工作台位沿组装线纵向设置,每个工作台应保证在长26m、宽较平整的长方形场地搭设。
装车:
①轨节装车用两台龙门吊吊装,吊点距离为—,不准偏挂。
②按规定的层数装车,要求上下摆正,轨端对齐,不许出现歪斜现象。
安全注意事项:
①起吊前应仔细对对吊索具进行检查,大钩有裂伤或钢丝绳磨损超过一股者不准使用。
吊枕钢丝绳直径不得小于。
②吊点要集中,在吊运过程中,严禁吊物下有人员停留或穿越。
③注意防止短枕钢筋挂住衣服或擦伤手脚。
④成品装车挂钩人员不准站在轨节上随轨节前进。
如有吊点不对中,产生偏斜和上下不齐现象,禁止捆扎和调车对位。
⑤垛码、倒装轨排时,两台龙门架在统一指挥下,统一起吊、走行、横移、下落等,必须步调协调一致。
⑥龙门吊垛码、倒装轨排时两台龙门架必须步调一致,指挥人员应站在两端明显位置指挥。
待轨排按规定倒装、垛码整齐落实后,方可上轨排摘钩,确认摘钩无误后,再下轨排垛。
⑦成品装车挂钩人员不准站在轨节上随轨节前进。
如有吊点不对中,产生偏斜和上下不齐现象,禁止捆扎和调车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