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费用结果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90.00 KB
- 文档页数:24
国务院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8.12.24•【分类】其他正文国务院关于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018年12月24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财政部部长刘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财政医疗卫生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请予审议。
一、近年来财政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和使用的基本情况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人大有关要求,坚持把医疗卫生放在重要位置,健全投入机制,加大保障力度,优化支出结构,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投入机制不断健全,保障范围逐步明晰。
根据医疗卫生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特点,逐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渠道筹措医疗卫生经费的体制机制。
对公立医院,其运行成本主要通过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进行补偿,政府主要承担其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等支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服务主要通过医疗保障付费和个人付费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补偿,政府主要承担其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支出,以及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办法核定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对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政府承担其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并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等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
同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地方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革承担主要投入责任,中央政府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鼓励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金,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坚持政府主导,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激发市场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办医积极性,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
中国卫生经济政策研究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中国卫生经济政策研究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一中国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卫生经济学研究卫生系统在提供卫生服务时发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卫生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上述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以便最优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经济学不仅仅是研究卫生服务的经济学,它还是研究健康与疾病的经济学。
它不仅仅只局限于研究卫生部门内部的经济问题,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认真研究社会与经济生活的宏观环境对卫生服务,对人民健康的影响,进而研究卫生服务系统对人民健康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对人民健康的影响,进而研究卫生服务系统对宏观的社会经济生活所发挥的影响。
因此,卫生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部门经济学,它还是一门边缘经济学。
从一定意义上说,卫生经济学主要是一门边缘经济学,它要求我们在研究与卫生服务相关的各种经济问题时,时刻都要使自己站在整个社会、整个经济发展的高度,把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社会效益当作卫生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准则。
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大多数当代卫生经济学家认为,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产生和发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和六十年代(英国)的事情。
当时,有不少专业的经济学家开始应用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卫生领域的经济问题。
著名瑞典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制度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Myrdal, G,被一些人推崇为研究健康在经济上的重要性的第一位经济学家。
他在《世界卫生组织记事》上发表《卫生经济问题》一文,被称为是卫生经济学的经典文献之一。
六十年代,卫生经济学有十分显著的发展。
1962年和1968年,美国先后两次召开卫生经济学专业的学术讨论会;1968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主持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性的卫生经济学讨论会,发表了题为《健康与疾病的经济学》的会议纪要。
这三次会议,使得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了学术论坛,标志着卫生经济学的形成。
第一部分前言国家卫生费用核算(nha)是与卫生政策有关的基础性研究之一,卫生政策制定者需要建立卫生费用核算系统,并通过它提供对政策有影响的信息。
卫生费用核算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回答以下问题:卫生资金是从那里来的?(筹资来源)卫生资金流向那里?(卫生服务和商品的提供者)卫生资金主要用于什么服务?(从服务功能上评价卫生资源利用情况)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开始于80年代初。
1981年,世界银行专家来华考察,引进卫生总费用概念,并介绍国际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首次运用筹资来源法和服务提供法估计与测算了中国1980年和1985年卫生总费用,拉开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与测算的序幕。
此后,中国逐步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完善测算方法。
1987年,世界银行专家再次对中国卫生部门进行考察,并与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贷款办等相关业务司局合作,与中方专家共同研讨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方法,并确认1978-1985年卫生总费用估计值。
90年代初,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合作成立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课题组,对中国卫生核算的理论和方法展开系统研究,学习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卫生改革实践,在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大量的现场调查与实际测算,使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日趋成熟,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与中国卫生保健体制相适应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和测算方法,以及国家级卫生总费用常规测算和信息发布系统,定期估计和发表全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和分析报告,其测算结果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决策依据之一,在分析与评价卫生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5年7月,世界银行组建专家考察团访问中国,对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考察,并与卫生部、财政部等多部门高级官员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考察结束后,世行专家组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中国卫生总费用评估报告》。
报告中基本肯定了中国卫生总费用筹资来源调查方法和测算口径。
《DRGs付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对此,政府以及医院应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深化DRGs付费改革,实现问题有效处理,促进DRGs付费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有效应用与优化发展,基于此,有必要加强DRGs付费问题与对策的研究,促进DRGs付费制度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应用与推广,其次,根据DRGs付费特征与应用宗旨,进行医生薪酬制度的深化改革,实现二者目标的相统一,促进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在DRGs付费实施中主观能动性的提升邱波王昊张雪芹摘要:DRGs付费模式是现阶段国际应用相对广泛的医疗服务预付费方式,在规范医生诊疗行为,控制医院医疗费用涨幅,提升医院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本文以DRGs付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分析与实践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DRGs付费模式应用试点医院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分析发现,DRGs付费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相关标准与规范不完善、补偿机制缺乏、医院信息化建设不足、工作人员能力不够等问题。
对此,政府以及医院应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深化DRGs付费改革,实现问题有效处理,促进DRGs付费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中的有效应用与优化发展。
关键词:DRGs付费;付费制度;医疗机构DRGs(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按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是以统计控制理论为基础,根据住院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手术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并发症、合并症、住院时间等特征进行归类分组、分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组别、级别按照相应付费标准进行科学预算,确定预付款的付费模式。
DRGs付费最早是由美国耶鲁大学卫生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于1976年研究而成,并随着DRGs付费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国际范围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自1980年进行DRGs付费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以来,DRGs付费理论研究逐渐完善,并将其应用于實践中。
但是从整体层面来看,我国DRGs付费的应用仍存在诸多弊端,正处于不断完善与推广阶段。
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结果和分析第一部分前言国家卫生费用核算(NHA)是与卫生政策有关的基础性研究之一,卫生政策制定者需要建立卫生费用核算系统,并通过它提供对政策有影响的信息。
卫生费用核算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回答以下问题:卫生资金是从那里来的?(筹资来源)卫生资金流向那里?(卫生服务和商品的提供者)卫生资金主要用于什么服务?(从服务功能上评价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编辑。
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开始于80年代初。
1981年,世界银行专家来华考察,引进卫生总费用概念,并介绍国际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合作,首次运用筹资来源法和服务提供法估计与测算了中国1980年和1985年卫生总费用,拉开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与测算的序幕。
此后,中国逐步开展这项研究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完善测算方法。
1987年,世界银行专家再次对中国卫生部门进行考察,并与卫生部规划财务司、贷款办等相关业务司局合作,与中方专家共同研讨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方法,并确认1978-1985年卫生总费用估计值。
90年代初,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合作成立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研究课题组,对中国卫生核算的理论和方法展开系统研究,学习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卫生改革实践,在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大量的现场调查与实际测算,使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日趋成熟,不断完善,初步建立了与中国卫生保健体制相适应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和测算方法,以及国家级卫生总费用常规测算和信息发布系统,定期估计和发表全国卫生总费用测算结果和分析报告,其测算结果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决策依据之一,在分析与评价卫生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5年7月,世界银行组建专家考察团访问中国,对中国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地考察,并与卫生部、财政部等多部门高级官员和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中国卫生总费用测算方法和数据来源。
考察结束后,世行专家组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一份《中国卫生总费用评估报告》。
2012年卫生总费用报告:总费用卫生报告卫生费增加申请报告卫生总费用含义个人卫生支出篇一: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报告-20072006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概要一、2006年中国卫生费用筹资总额为9843.34亿元,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为4.67%,人均卫生总费用748.84元。
按当年汇价换算,全国卫生总费用1234.77亿美元,人均卫生总费用93.94美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卫生总费用比上年增长10.10%,略慢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
1978 2006年,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11.41%,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9.70%,卫生消费弹性系数为1.18,即GDP每增长1%,卫生总费用增加1.18%。
从总体趋势上看,卫生总费用增长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
卫生总费用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1978年的3.02%上升为2003年的4.85%,增长1.83个百分点。
但是,自2004年以来,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已连续3年低于国民经济增长,2006年卫生总费用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回落到4.67%。
根据中国社科院等机构对我国宏观经济预测,“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国民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可能在8.1%左右。
如果卫生总费用仍以每年‘11.41%的平均速度增长,预计2007年和201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将达到10966.47亿元和15164.89亿元,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4.81%和5.27%,人均卫生总费用为827.81元和1117.05元。
二、2006年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基本保持近3年的变化趋势。
按国内筹资构成口径分析,政府预算卫生支出1778.86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继续上升,由2005年的17.93%增加到18.07%。
社会卫生支出3210.92亿元,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上升较快,由上年的29.87%增加到32.62%。
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4853.56亿元,在卫生总费用中所占比重保持近年来的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52.21%降为49.31%,近10年来首次降到50%以下。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0卷 第1期(总第110期)2013年01月焦莎莎 李兴洲 李少武西安市第四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3PDCA 循环应用于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焦莎莎 李兴洲 李少武【摘 要】 分析了PDCA 循环应用于临床路径管理的可行性。
结合医院实践,从计划准备阶段(P )、具体实施阶段(D )、检查监控阶段(C )以及反馈处理、持续改进阶段(A )等4个环节,就PDCA 循环如何应用于临床路径管理进行了说明。
指出PDCA 循环与临床路径管理有机结合,对促进临床路径管理的有序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临床路径管理;PDCA 循环;应用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on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JIAO Shasha ,LI Xingzhou ,LI Shaowu.//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 ,2013,20(1):36-39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on the clinical path bined with hospital practice ,and from four linkages :plan stage (P ),development stage (D ),check stage (C ),and feedback process⁃ing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tage (A ),the paper summarized how PDCA cycle was applied to the clinical path management.Meanwhile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PDCA cycle and clinical path management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to promot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athway.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PDCA Cycle ;ApplicationFirst⁃author ’s address Fourth Hospital of Xi'an ,Xi'a n ,Shaanxi ,710003,China 临床路径作为诊疗过程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工具,其以规范诊疗行为、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持续提高医疗质量等为重要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卫生经济学》重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研究对象: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3.研究内容:揭示上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的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应用:1.研究卫生资源的开发2.研究卫生资源的筹集和合理分配3.研究卫生资源的最有使用4.卫生服务产出的评价5.研究健康保障制度6.研究卫生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5.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福利性;生产性;经济性;公益性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1.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of health services)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2.卫生服务要求(health services need)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3.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性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4.需求的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1.卫生服务供给(supply of health care)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2.特点:1.垄断性2.不确定性3.公益性4.外部性5.即时性6.主导性7.技术性3.供给的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卫生资源第四章卫生服务市场1.卫生服务市场(market of health services)是指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有卫生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2.卫生服务产品分类:(1)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一定外部效应(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3)个人物品:①.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成本-效益好②.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成本-效益差3.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性:1.卫生服务是以服务形态存在的劳动产品,其生产和消费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同一性2.卫生服务的产品中有大量产品为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3.卫生服务的最终产品是人们健康水平的改善4.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1.医疗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2.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3.在卫生服务市场中存在垄断和诱导需求4.医疗服务需求弹性小5.医疗服务价格不是经充分竞争形成的6.医疗服务市场的主体特征(三方存在)7.提供者不追求利润最大化5.卫生服务市场的失灵原因:(1)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2)效益的外在性影响市场对资源最优配置的效力(3)垄断带来低效率和技术进步受限(4)市场调节带来不公平的问题(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6)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6.政府的功能:提高效率;促进公平;确保稳定7.政府失灵的原因(1)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受限(2)政府决策实施过程的不确定性(3)官僚主义(4)政府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不足8.市场作用:1.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2.提高卫生机构的生产效率3.提高卫生筹资的效率9.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卫生领域的结合:(1)政府主导并引入市场机制(2)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结合(3)在满足居民不同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结合(4)在其他领域中的结合第五章卫生筹资1.卫生筹资(health financing)是指为提供卫生服务进行的资金筹集活动。
2024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总结一、概述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组织和提供的面向全体公民的卫生保健服务,旨在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以____字的篇幅进行详细阐述。
二、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情况1.经费分配及使用原则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分配原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地区人口数量、地区发展水平、卫生服务需求及卫生服务质量等。
给予人口较多、发展相对滞后和卫生服务需求较大的地区适当的优先资金支持,确保公共卫生服务能够得到全面覆盖和均衡发展。
2.疫情防控____年,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一大重点是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这方面的经费主要用于加强病毒溯源研究、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病毒监测能力的提升、提供免费疫苗,加大疫苗接种力度,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等。
此外,公共卫生服务部门还将加强疫情防控培训、宣传和科普,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防控能力。
3.基础卫生服务除了疫情防控,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将重点用于提供基础卫生服务。
基础卫生服务是指公共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主要包括全民健康体检、常见疾病治疗、慢性病管理、儿童免疫等服务。
经费将主要用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素质。
4.重大疾病防治当前,世界各地仍然存在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疾病的威胁。
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将重点用于重大疾病防治,如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
经费将主要用于提高重大疾病的防控能力,改善患者的诊疗条件,提高重大疾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5.健康教育和促进健康教育和促进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主要用于加强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
经费将用于开展健康知识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培训等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6.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了更好地提供公共卫生服务,____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还将用于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卫⽣资源分配伦理 (⼀)卫⽣资源分配概述 1、卫⽣资源分配的涵义 卫⽣资源的分配,是指卫⽣⾏政部门或决策⼈员将国家和地⽅政府拨给与⼈类健康有关的卫⽣资源,根据需要与可能,按⼀定⽐例划拨给与⼈类健康有关的各级各类卫⽣机构及有关卫⽣事业的管理活动。
卫⽣资源是指⼈类进⾏⼀切卫⽣活动所使⽤的社会资源,是在⼀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社会和个⼈对卫⽣部门综合投资的客观指标。
包括卫⽣⼈⼒资源、卫⽣财⼒资源、卫⽣物⼒资源、卫⽣信息资源、卫⽣技术资源等⽅⾯。
它是⼀个国家卫⽣领域投⼊的财⼒、物⼒、⼈⼒、信息、技术等的总和。
卫⽣资源的合理分配是指卫⽣资源⾼效率地配置,反之,不合理配置是指卫⽣资源低效率地配置。
2、卫⽣资源分配的类型卫⽣资源的分配有两种形式:⼀是宏观分配(Macro-Allocation);⼆是微观分配(Micro-Allocation)。
(1)卫⽣资源的宏观分配。
卫⽣资源的宏观分配是指各级主管部门所作的分配决策。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 第⼀,在⼀个国家的全部资源中,卫⽣保健应占多⼤的⽐重。
第⼆,社会提供给卫⽣保健的那些资源如何在卫⽣事业内部进⾏分配。
⾸先,应坚持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
其次,应坚持基础与应⽤相结合,以应⽤为主。
再次,应坚持⾼技术与中、低技术相结合,以中、低技术为主。
(2)卫⽣资源的微观分配 卫⽣资源的微观分配,是指医务⼈员决定的特殊卫⽣资源的分配,即把它分配给某个病⼈⾝上。
(⼆)卫⽣资源分配的现状评价 1、卫⽣费⽤急剧上升,居民个⼈负担过重 中国的卫⽣费⽤由1980年的132亿元增⾄1995年的2258亿元,增长17倍,⼈均费⽤由1980年的13.4元增⾄1995年的190.6元,增长17倍。
⽼百姓从看不上病变为看不起病。
2、卫⽣资源的不⾜与过剩现象并存 在我们国家,⼀⽅⾯表现为卫⽣资源严重不⾜,另⼀⽅⾯医疗资源⼜严重过剩。
主要表现为卫⽣技术⼈员的不⾜与过剩、医疗设备的不⾜与过剩、医疗机构的不⾜与过剩。
卫生经济研究2009年3期总第258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05BSH040)“社会转型期社会政策框架与卫生政策战略地位”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卫生总费用研究30年:历程与特点*刘继同(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北京100191)摘要: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0年来,卫生总费用研究从无到有,由易到难,由边缘到主流,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宏观卫生政策研究和卫生财政学的核心议题。
笔者分四个阶段全面系统回顾了卫生总费用研究的发展历史与基本特征,客观描述了卫生总费用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与主要成果,明确提出了卫生总费用研究的战略议题和优先领域,以期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设计、公共财政体制与卫生财政体制建设,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超前理论指导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卫生总费用;卫生财政;卫生筹资渠道;财政预算体制;政府职责范围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778(2009)03-0029-04Thirt y y ears of total health ex p enditure stud y :the histor y and characteristicLIU Ji -ton g(Bei j in g Universit y De p artm ent of H ealth P olic y and M ana g em ent ,Bei j in g100191,China )Abstract :T otal health ex p enditure stud y has becom e the central to p ic of health s y stem reform ,m acro health p olic y and health finance since 30y ears health s y stem reform.T otal health ex p enditure stud y has ev olved from blank to w ealth y ,from eas y to difficult ,and from ed g e to m ainstream.T he author retros p ected the histor y develo p m ent and basic traits of total health ex p enditure stud y at four sta g es ,and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research sco p e and m ain achievem ent of total health ex p enditure stud y .T he author also p ro p osed strate g ic to p ic and p riorit y of total health ex p enditure stud y and ex p ected to p rovide theor y direction for health reform p ro j ect desi g n ,p ublic finance s y stem and health finance s y stem buildin g ,and p ublic service g overnm ent buildin g .K e yw ords :total health ex p enditure ;health finance ;health financin g channel ;finance bud g et s y stem;g overnm entres p onsibilit y sco p e卫生总费用(N ational H ealth Account ,NHC 或T otal Ex p enditure on H ealth ,TEH )是国家宏观卫生政策研究的核心议题,是观察理解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国家宏观卫生政策与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的最佳角度之一,是研究分析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社会发展战略与提高综合国力的基础性议题,是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经济社会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化保障机制。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本栏目责任编辑:李雅琪国家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测信息系统接口研究与应用卢道兵(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医学信息中心,江苏淮安223300)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掌握新医改实施以来公立医院各项价格改革措施的到位情况,推进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价格行为。
方法: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卫健委)的接口规范,在WebService 网络技术基础上,借助SSL 协议实现远程接入的VPN 技术,设计国家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测接口系统。
结果:国家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测信息系统接口上线后,大大提高了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价格监测的透明性和实时性,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结论:国家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测信息系统接口的应用,掌握了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医疗服务、药品、医用耗材的价格变动、机构收支与患者费用变化,评估相关价格改革规范的执行情况与效果,为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改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有力技术支撑。
关键词:药品;医疗服务;价格;接口中图分类号:R115;G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2-0229-0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terfa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Drug and Medical Service Pric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LU Dao-bing(Medical Information Center,Huai ’an First People ’s Hospital,Huai ’an 223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the situation of the price reform measures in public hospital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health care reform,promote price reform and price behavior of drugs and medical services.Method:According to th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of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ealth commission),based on WebService network technology and VPN Technology of remote access with SSL protocol,the national drug and medical service price monitoring inter⁃face system is designed.Result:After the national drug and medical service pric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terface was launched,it greatly improved the transparency and real-time of price monitoring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hospital reform,and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work efficiency of operator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face of national drug and medical service pric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system can grasp the price changes of medical services,drugs,medical consumables,institu⁃tional income and expenditure and patient costs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hospital reform,and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relevant price reform specifications,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basis and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medi⁃cal services and drug price reform.Key words:medicine;medical service;price;interface 1前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1](国办发〔2015〕33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国办发〔2015〕38号)明确提出,破除以药补医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检验价格,合理调整提升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结构变动度在住院费用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摘要:在中国,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严重制约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特别是在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优化费用结构来降低家庭对儿童医疗费用的负担,以保障儿童患者的就医权利。
因此,本文选取国内某三甲儿童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变动度的分析方法,对其住院费用结构及影响进行研究,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调整医疗费用结构。
关键词: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调整措施一、引言在中国,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随着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我国每年将会有约2000万新生儿诞生,0-6岁儿童超过一亿,城市儿童超过4000万。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本身无支付能力。
据统计,20__年中国儿童的人均治疗费用为1469.08元,高于全人群平均治疗费用(1381.90元),且治疗费用中家庭承担65.88%,家庭经济负担仍然较重,因此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医疗费用负担水平。
基于上述现状,本文现拟选取国内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作为费用控制研究的单元,运用结构变动度对20__ -20__ 年期间住院病人的费用结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住院费用变动的主要项目;并通过把握费用结构变化趋势及构成的总体特征,对费用结构进行优化。
从而为医务工和医院管理者在诊疗行为和具体管理中提供费用控制的参考和决策依据,进一步建立合理、有效的的医疗费用管理办法,遏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实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结构变动度分析住院病人均次费用(1)20__—20__年住院病人均次费用结构变动值及变动度。
表1 20__-20__年住院病人均次费用结构变动值及变动度计算方法:结构变动值=某个费用项目构成比的期末值-期初值结构变动度=一个事物各组成成分的结构变动值的绝对值之和费用构成的变动方向由结构变动值的正负来反映。
表1的变动趋势图显示,20__—20__年期间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为9.61%,其中20__—20__年是结构变动度的峰值为4.34%;20__—20__年结构变动度达到低谷,仅为2.56%。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20卷 第1期(总第110期)2013年01月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 Vol.20No.1(SN 110) JAN.2013 ·51 ·唐艺荣广西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2结构变动度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收入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唐艺荣【摘 要】 目的 探讨某三级医院实施新的《广西医疗服务价格》后医疗收入结构变动情况。
方法 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评价指标,分析医院2006~2011年门诊及住院收入结构变动趋势。
结果 年均门诊收入及住院收入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485%及4.717%;检查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其它收入是影响门诊收入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4项累计贡献率为84.433%;药品收入、治疗收入、手术收入、化验收入是影响住院收入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4项累计贡献率为77.406%。
结论 应对《广西医疗服务价格》实施后收入增长过快的项目实行有效控制。
【关键词】 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贡献率;门诊收入;住院收入Degree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in Structure Analysis of Hospital Out -Patient and Inpatient Income/TANG Yi⁃rong.//Chinese Health Quality Management ,2013,20(1):51-54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changes of medical income in a tertiary hospital after implementation ofthe new "Guangxi Medical Service Price".Method Using evaluation index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value ,degree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and contribution rate of structural variation to analyze structure variation trend on out -patient and in -patient income from2006to 2011.Result The average annual structural variation degrees for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income were 1.485%and 4.717%,respectively.The examination income ,treatment income ,surgery income ,other income was the main item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al variation of outpatient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four items was 84.433%.The pharmacy ,therapy ,operation and laboratory income was the main item influencing the structural variation of inpatient ,the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four items was 77.406.Conclusion Structural variation degree can be used to analyz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income structure in hospital ,to effective control the charging items with excessive growth of medical income caused by the implementationof "Guangxi Medical Service Price".Key words Degree of Structure Variation ;Contribution Rate of Structure Variation ;Out -Patient Income ;Inpatient IncomeFirst⁃author ’s addres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Liuzhou ,Liuzhou ,Guangxi ,545002,China 2005年11月起某三级医院正式实施新的《广西医疗服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