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与网络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34.03 KB
- 文档页数:20
武汉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4课《网络知多少》教案课程目标1.了解网络是什么,网络有什么用处;2.能够使用安全的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3.能够正确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邮件发送。
教学重点1.网络的概念和用途2.安全的搜索引擎使用3.电子邮件发送的正确操作教学难点1.安全的搜索引擎使用2.电子邮件发送的正确操作教学准备1.电脑、幕布、投影仪2.网络搜索引擎PPT3.学生练习邮箱账号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通过简短的问答方式导入,询问学生有没有使用过网络,网络都可以做哪些事情?2.创建思维导图,将学生的回答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并与学生共同思考和补充。
2. 知识点讲解(20分钟)1.网络的概念和用途,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网络的由来、网络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及网络的主要用途;2.安全的搜索引擎使用,向学生简单介绍如何使用安全的搜索引擎,如百度少年、360安全浏览器等应用;3.电子邮件发送的正确操作,向学生展示如何编写邮件和附上附件,以及注意事项。
3. 练习过程(30分钟)1.学生在练习电子邮件前,老师要向学生讲解最基本的邮件格式和常用的邮件用语;2.练习邮箱账号的开通及使用,学生在开通自己的邮箱账号后,使用老师提供的训练任务,运用刚才所学习的知识,去编写邮件和发送附件。
4. 总结复习(5分钟)1.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老师要提出相应的总结,强化学生的记忆;2.老师总结学习内容之后,要给学生时间回顾和整理今天所学习知识的笔记。
教学后记1.整个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网络使用技巧和正确地发送邮件。
学生通过练习,可加强知识的应用程度和掌握度;2.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做笔记、记录,整理所学知识,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3.老师需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醒学生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武汉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14课网络知道多少一、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网络应用的方便和效率3.知道网络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1.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网络应用的方便和效率三、教学难点1.网络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2.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5分钟)1.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兴趣。
2.帮助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网络知识,如网络的定义、构成等。
2. 讲授(30分钟)1.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网络的定义–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的区别–互联网的发展历程2.网络应用的方便和效率(15分钟)–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社交–网上娱乐3.网络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5分钟)–让学生思考网络为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网络3. 练习(15分钟)1.分组讨论网络的好处、不好的地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10分钟)2.汇报小组成果(5分钟)4. 总结(5分钟)1.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2.强调正确使用网络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安全地使用网络五、板书设计1.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网络的定义–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的区别–互联网的发展历程2.网络应用的方便和效率–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社交–网上娱乐3.网络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网络应用的方便和效率以及网络对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性等内容,让学生对网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练习环节中,学生分组讨论网络的好处、不好的地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还需注意让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安全使用网络的习惯,让学生在网络时代更好地学习、生活、成长。
四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网络知道多少_武汉版
网络知道多少
教学目标:
1、了解“百度知道”。
2、学会搜索问题、提出问题。
3、提高借助网络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搜索问题
教学难点: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网络就像一个无限大的资料库,我们在这里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信息资源,不信我们可以来试一试,一定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你想知道的秘密和你所解决不了的问题。
学生提问,教师演示,在“百度知道”中收集信息,解决同学们的一个个谜团。
2、探究新知
1)了解“百度知道”
a“百度知道”由这三部分组成:1搜索答案 2我要提问 3我要回答
b “知道”礼仪
标题要正确,对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检查问题是否重复,检查问题的分类是否正确,及时处理问题,学会表示感谢,互相尊重。
2)搜寻已解答的问题
a学生实践:查找“病毒是什么?”
b讨论:“病毒是什么?”
c交流实践经验。
3)提出自己的问题
a在输入框输入提问
每个页面的顶端都可以看到“我要提问”的提问输入框,在提问输入框中输入您的问题。
例如输入“哪些食物不宜存放在冰箱中?”,并点击“我要提问”。
名便不会出现在问题页面上,取而代之的将会是“匿名”二字。
点击页面底端的“提交问题”按钮,ok,您的问题便提交成功。
3、评价小结
1) 展示这节课的收获以共大家分享。
2) 讨论交流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3) 教师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4、课后实践:
在百度知道里回答三个你关注的问题供网友参考。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方案教材分析: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开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作用越来越大。
在小学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普及信息技术学问,是小学生适应将来学习和社会生活须要,也是素养教化重要内容。
为推动全省小学信息技术教化开展,湖北省教化信息开展中心和华中科技高校出版社组织多年从事信息技术教化讨论专家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老师,集体编写了本套?信息技术与网络?教材,供3—6年级学生运用。
信息技术与网络?(四年级下)包括十一课和“综合理论〞。
每课都设置一个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生动好玩学习情境,并由此引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解决这些问题。
依据小学生学习特点,每一课都设置了“轻松学〞、“欢乐做〞、“互动评〞等板块,并在其中穿插支配了“想一想〞、“试一试〞、“读一读〞、“说一说〞、“玩一玩〞等栏目,以便更好地分层教学。
本教材通俗易懂、讲解深化浅出、形式生动活泼、版面图文并茂,让学生简洁学。
学生根本状况:四年级学生通过以前学习,他们对计算机根底学问有了肯定理解,会根本操作。
有学生家里有计算机,他们操作实力较强。
但还有少数学生胆子小,操作实力较差。
本期依据实际状况,兼顾优生和差生,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1、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及信息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感性相识,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培育学生学习、运用计算机爱好和意识。
3、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时学会与别人合作,学会运用与年龄开展相符多媒体资源进展学习。
4、可以在别人扶植下运用通信工具远间隔获得信息、与别人沟通,开展干脆和独立学习,开展个人爱好和爱好。
5、知道应负责任地运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计算机运用习惯和责随意识。
教学重难点:1、信息技术根底学问。
2、相识应用软件“电脑幻灯(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进步操作实力。
教学措施:1、老师示范,学生动手理论为主,老师点评辅导扶植学生学习。
在老师传授技巧学问同时,又不给学生思维定势。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作用。
让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方法。
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浏览网页、搜索信息、文件。
1.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作用。
示范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
学生实践:自主搜索感兴趣的信息,文件。
第二章:电子邮件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邮件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邮件进行沟通。
2.2 教学内容电子邮件的定义和作用。
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2.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电子邮件的定义和作用。
讲解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
示范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学生实践:自主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第三章:word的基本使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
让学生掌握word的文本编辑和排版技巧。
让学生学会使用word制作简单的文档。
3.2 教学内容Word的界面和基本功能。
文本编辑: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排版技巧:、段落、页边距、插入图片等。
3.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word的基本功能。
讲解文本编辑技巧。
示范排版技巧。
学生实践:自主制作一份简单的文档。
第四章:Excel的基本使用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让学生掌握Excel的数据录入和处理方法。
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制作简单的表格。
4.2 教学内容Excel的界面和基本功能。
数据录入:单元格、字体、字号、颜色等。
数据处理:排序、筛选、求和、平均等。
4.3 教学过程引入话题:Excel的基本功能。
讲解数据录入方法。
示范数据处理方法。
学生实践:自主制作一份简单的表格。
第五章:PPT的基本使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PPT的基本功能。
让学生掌握PPT的幻灯片制作和播放方法。
武汉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4课《网络知多少》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武汉版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的第14课,是网络素养的必要内容。
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已成为当今社会中的重要问题。
本节课通过学生探究、实践、思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和安全策略,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素养。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的定义及其特点。
2.掌握网络的种类和用途。
3.学习如何使用网络。
4.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策略。
教学要求1.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尽可能参与课堂互动。
2.学生要求掌握本课的基本概念、知识和技能,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教师要倡导安全上网的意识,配备相关材料和工具,引导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
4.教学过程中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操作,大力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1.网络的定义及其特点。
2.网络的种类和用途。
3.如何使用网络。
4.网络安全意识与策略。
教学方法1.探究与思考:通过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培养探究的萌芽。
2.示范与演示:老师通过课堂实际操作演示,引导学生掌握网络使用的方法。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4.阅读材料: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展示各种网络接口图片,让学生观察和猜想后得出互联网的概念。
2.课堂快速问答,让学生大声回答什么是互联网。
第二步:网络的种类和用途1.介绍不同类型的网络及其用途,并结合图示进行说明。
2.在小组内讨论,在纸上写出这些网络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第三步:网络使用方法1.老师演示网络搜索,学生跟随操作,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针对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探索更多功能,如如何下载文件等。
第四步:网络安全意识与策略1.介绍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和网络安全策略的重要性。
武汉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14课:网络知道多少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网络?2.你不知道的网络小知识。
3.在网络上,我们应该怎样安全地使用各种资源?二、教学重点1.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2.认识一些网络的小知识。
3.学习如何网络安全地使用各种资源。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互联网与局域网的区别。
2.掌握网络安全的常识。
四、教学准备1.教材:武汉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2.电脑和网络设备3.网络安全知识手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导入:1.视频播放,展示互联网现象。
2.常识问答,了解学生对网络的认知。
3.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互联网体验。
2. 讲解网络基本概念网络是计算机之间通过通信链路连接起来的计算机集合,通过网络可以传输各种信息。
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等。
3. 认识一些网络的小知识网络上也有很多小知识,比如:•WPS不能保存.doc格式的文档,因为WPS没有.doc格式的版权。
•ctrl + shift + T可以恢复误删的浏览器标签页。
•短链接一般为恶意链接,需要特别小心。
•网络上的彩虹屁很多,需要警惕。
4. 学习如何网络安全地使用各种资源在网络上,我们应该怎样安全地使用各种资源呢?1.不随便点击链接。
2.不下载未知软件。
3.不给互联网上的人随意发自己的照片和隐私信息。
4.不泄露自己的账号和密码。
5.随时保持防病毒软件更新,以便有效地防范网络病毒和木马攻击。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网络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网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网络。
四年级下学期信技教案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如互联网、IP地址等。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1. 网络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2. 互联网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3. IP地址的概念与作用。
4. 网络安全的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网络的优点与缺点。
3. 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如查找资料、在线学习等。
4. 学生实践操作,体验网络的便利性。
作业布置:1. 总结网络的优点与缺点。
2. 思考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第二章:电子的使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的基本操作,如发送、接收邮件等。
2. 培养学生通过电子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1. 电子的概念与作用。
2. 电子的基本操作步骤。
3. 地址的命名与养护。
教学活动:1. 讲解电子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电子邮件的重要性。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电子进行有效沟通。
3. 教师演示电子的基本操作步骤,如发送、接收邮件等。
4. 学生实践操作,体验电子的便利性。
5. 讲解地址的命名与养护,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作业布置:1. 总结电子的基本操作步骤。
第三章:word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如新建、编辑、格式化文档等。
2. 培养学生运用Word进行文档处理的的能力。
教学内容:1. Word的界面与功能介绍。
2. 新建、打开、保存文档的方法。
3. 文本的输入与编辑。
4. 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
5. 插入图片、表格等元素。
1. 讲解Word的界面与功能,引导学生熟悉软件操作。
2.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Word进行文档处理。
3. 教师演示Word的基本操作,如新建、编辑、格式化文档等。
4. 学生实践操作,掌握文本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技能。
5. 学生创作一篇主题文档,展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1. 总结Word的基本操作步骤。
四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吸取省内外其他教材的优点,打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互动不衔接的传统弊端,在取材、陈述、版式上,做到了取童材、谈童话、显童趣、图文并茂、以图为主,使教材呈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和知识为主导的特色。
教材编写实行了开放式体例,寓教法、学法、活动法、评价法于其中。
本册教材活动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本常识(第1、2课,共1个活动)、windows基本操作(第3、4课,共2个活动)、计算机常识(第5课,共1个活动)、图文混排软件(第6、7、8、9、10课,共5个活动)、网络及其应用(第11、12、13、14课,共4个活动)、主题信息技术活动(第15、16课,共2个活动),共六个信息技术板块。
教学目标1、通过“信息技术基本常识”板块的活动,知晓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及信息传播的方式,学会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相应的信息传递方式,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2、通过“windows基本操作”板块的活动,学会清理操作系统,提高系统运行效率,进一步掌握windows的文件管理,熟悉键盘输入。
3、通过“计算机常识”板块活动,了解打印机的有关知识。
4、通过“图文混排软件”板块的活动,能在word中编辑图片、绘制表格、搜集编辑网络文本,能在WPS2003中输入分数。
5、通过“网络及其应用”板块的活动,学会在网上搜索歌曲、视频,查找地图,在网上寻找问题的答案。
6、通过“主题信息技术活动”板块的活动,搜集公益广告进行分析,了解公益广告的宣传意图,并能在Word里设计自己的公益广告。
第1课请你快来帮帮我教学目标:1、了解传递信息的方法,知道信息可以通过声音,语言,动作等进行传递。
2、学习在危难紧急情况下,用正确的方法来传递信息,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3、认识信息的传递在危难紧急情况中重要性。
重点:在危难紧急下正确传递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