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高中语文 必修5 第三单元 课时1咬文嚼字 同步练习(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9.45 KB
- 文档页数:4
1.指出下列加点字错误的注音并改正。
剥啄.(zhuó)上乘.(chénɡ)锱.铢必较(zhī)没镞.(zú) 付梓.(xīn) 清沁.肺腑(qìn)岑.寂(cén) 憎.恶(zènɡ) 深恶痛嫉.(jí)【答案】“锱”读zī,“梓”读zǐ,“憎”读zēnɡ。
2.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绩优股礼义廉耻焕然冰释黄梁梦千古之谜弥天大谎绿茵场真知卓见提纲挈领【答案】焕—涣,梁—粱,卓—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巧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解析】A项,“繁文缛节”,过分烦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
断章取义,这里可以用“烦琐”或“烦琐庞杂”。
B项,“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符合语境。
C项,“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通常用来指期待实现的事。
对象不当。
D项,“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用错对象。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B.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愈走就愈平滑俗滥。
C.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
D.通过学习《咬文嚼字》,使我明白了语言和思想情感相随而变的道理。
《咬文嚼字》评测练习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祖父说着,于是,把手膀子弯曲起来,努力使筋肉在________中显得又有力又年青。
(2)翠翠望到这个景致,忽然起了一个怕人的想头,她想:“________爷爷死了?”(3)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些强横,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这撑渡船人就________生气似的,迫着那人把钱收回。
A.局束假若俨然B.局促难道居然C.局促假若俨然D.局束难道居然解析:“局束”指控制,约束;“局促”指拘谨不自然。
第(1)句应选“局束”。
第(2)句是个假设句,不是反问句,应填“假若”。
“俨然”形容很像;“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第(3)句中老船夫并非真的生气,所以使用“俨然”。
答案:A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掌水码头的龙头大哥顺顺,年轻时节便是一个泅水的高手,入水中去追逐鸭子,在任何情形下总.不落空。
但一到次子傩送年过十岁时,已能入水闭气汆着到鸭子身边,再忽然冒水而出,把鸭子捉到,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好,这种事情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
”于是当真就不下水与人来竞争捉鸭子。
但下水救人呢,当作别论。
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天保、傩送两人都是当地泅水划船好选手。
端午又快来了,初五划船,河街上初一开会,就决定了属于河街的那只船当天入水。
天保恰好在那天应当向上行,随了陆路商人过川东龙潭送节货,故参加的就只傩送。
十六个结实如牛犊的小伙子,带了香烛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到了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烛,把船拖入水中后,各人上了船,燃着鞭炮,擂着鼓,这船便如一支没羽箭似的,很迅速地向下游长潭射.去。
那时节还是上午,到了午后,对河渔人的龙船也下了水,两只龙船就开始预习种种竞赛的方法。
水面上第一次听到了鼓声,许多人从这鼓声中,都感到了节日临近的欢悦。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一节咬文嚼字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5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一节咬文嚼字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一节咬文嚼字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5的全部内容。
咬文嚼字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踹(chuài)水竞(jìng)赛蘸(zhàn)酒擂(léi)鼓助威B 。
跋涉(shè)陡(dǒu)峭攀登(dēng) 餐霜饮雪(xiě)C 。
善(shàn)良谦逊(sùn)璞(pú)玉不事雕琢(zhuó)D 。
荆棘(jí)飘泊(bó)青苔(tāi)红漆(qī)雕花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彷徨愁怨寂寥静默凄婉惆伥B .顾盼精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C 。
睿智禀赋崇高品质趋善避恶D .辩难商榷典藉满架旁稽博采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宋人画雪常不用铅粉,________把背景用墨衬黑,一层层________,留出山头的白,树梢的白,甚至花蕾上的白,虚实映衬,意境悠远.②因为睡不着,打开窗帘,遥望夜空,________满天,斜月晶莹,薄雾似轻纱漫卷,________。
我思念那个小山村,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A 。
而是点染星汉如梦如幻B 。
总是浸染星云如诗如画C .却是绘染星光诗意盎然D 。
只是渲染星斗诗意朦胧【参考答案】1.A2. C 3。
D。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3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词语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中石没镞(zhònɡ shí méizú)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B.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chē)才高八斗(cáiɡāobā dǒu)C.推陈出新(tuī chén chū xīn)落入下乘(luò rù xià shéng)D.不求甚解(bù qiú shèn jiě)极端憎恶(jí duān zēng è)2.下列对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援例:引用。
B.岑寂:寂静。
C.付梓:刻字。
D.尺牍:书信。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B.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
C.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
D.他就是行将陨落的彗星,光华四射。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B.政委充满信心地说:“这伙敌人固然凶残狡诈,但道高一尺....,我坚信我....,魔高一丈们的侦察兵一定能完成任务!”C.吕秀莲之流不断散布“台独”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
D.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第三单元第8课咬文嚼字习题练习一(附答案)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
不懂得诗,人生便无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譬如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不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了花架而忘了架子上的花②同样,不懂得诗,文学的趣味也必然低下③因为一切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文学的各种样式都可当成一首诗看④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别的文学作品的佳妙处终不免有些隔膜⑤所以,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必须从读诗入手A.③④⑤①②B.②③①⑤④C.②③④①⑤D.②③④⑤①2.《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闹’字而境界全出。
”从下列诗词中找出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②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④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A.①润②点③火④笑B.①潜②翻③蓝④笑C.①润②翻③蓝④春D.①潜②点③火④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B.朱光潜是一位以救国兴邦为己任的爱国知识分子。
在解放前夕的关键时刻,断然放弃了国民党当局的利诱威胁,毅然决定留在北京。
C.朱光潜的美学著作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D.在《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不仅我们能够领略朱光潜先生精妙的思想,更能领略此文独到的写作特色。
4.从修辞的角度来审视,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
A.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
B.语言跟着思想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
岑寂(jin ) 斟酌(z hen ) 胸襟(jin ) 流弊(b i ) A . 干燥 噪音 戒骄戒躁 群鸦乱噪B. 尺牍 牛犊 买犊还珠 穷兵渎武 C . 遮蔽 流弊 蔽帚自珍 一言以蔽之D . 禅师 蝉联 惮精竭虑 千里共婵娟II 铢必较(z1) 清泌肺腑(qi n ) 深恶痛绝(wu ) 咬文曬字(j i d o ) 语文:3. 8咬文嚼字 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五)一、积累运用1.下列划线字注咅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原创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文章要简捷,努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
B. 每讲一题,老师都要告诉我们一些简渣的解题方法。
C. 我们要养成学习所必须的好习惯。
D. 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文课上,王老师咬文嚼宁,引经据典,深受同学喜爱。
B. 王祥同学学习上镭铢必较,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C. 对那些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我们深恶痛绝,恨不能把他们全部打地出门。
D. 经过二个月的奋战,我们终于甩掉了后进的帽子,大家不禁自鸣得意起来。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据统计,中国互联网网民人数已超过3. 3亿。
互联网对大至国家政治,经济,小至个人学 习,生活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B.写文章应该重点突出,详略分明。
哪些事例要详写?哪些事例要略写?则要服从中心思想的 需要。
C. “牺牲” 一词原是对做祭品的牲畜的通称,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曹 刿论战》),后来“牺牲”的意义转化了。
D.剧本对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要求非常高,正像高尔基所说:“在剧本里,他(指作者)不能对 观众提示什么。
剧中人物被创作出来,仅仅是依靠他们的台词,而不是叙述的语言”(《论剧 本》)。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何是() A.命名为“大芬丽莎”的巨型蒙娜丽莎装饰作品的创作者是出于深圳著名油画工厂的999名 画工之手。
咬文嚼字(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婵.娟(chán)岑.寂(cén)拘.礼(jū)锱.铢必较(zhī)B.没镞.(zú)付梓.(xīn)斟.酌(zhēn)清沁.肺腑(xīn)C.下乘.(shèng)憎.恶(zēng)胸襟.(jīn)深恶.痛绝(wù)D.蕴藉.(jiè)尺牍.(dú)流弊.(bì)咬文嚼.字(jiáo)解析:A.锱zī;B.梓zǐ,沁qìn;C.乘chéng。
答案:D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援引套板学福五车刻苦自励B.学藉斟酌点铁成金穷兵黩武C.俗滥流涎自鸣得意索然无味D.涵义凝炼不既不离推陈翻新解析:A.“福”应为“富”;B.“藉”应为“籍”;D.“既”应为“即”。
答案:C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____________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必须表现透彻B.虽然必需表示精确C.虽然必须表现精确D.所以必需表示透彻解析:“坏习惯”和“不很好”,不是转折关系,是因果关系。
“必须”表示事理上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做到;“必需”表示一定要有的,常指需要的东西。
从搭配使用上来看,选“表现”。
“思想”应“透彻”,不能“精确”,“精确”指非常准确,非常正确。
答案:A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还想真赢他,他可是我们研究所里的“利嘴”,胳膊拧不过大腿.......,你还是认输吧。
B.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犯而不校....,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第三单元 映日荷花别样红第8课 咬文嚼字第1课时 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 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剥啄..(bō zhuó) ②岑.寂(cén) ③憎.恶(zēnɡ) ④箭镞.(zú) ⑤付梓.(zǐ) ⑥灞.桥(Bà) ⑦锱铢..必较(zī zhū) ⑧清沁.肺腑(qìn) (2)给多音字注音①藉⎩⎪⎨⎪⎧ 狼藉.(jí)蕴藉.(jiè) ②晕⎩⎪⎨⎪⎧晕.倒(yūn )晕.船(yùn ) ③混⎩⎪⎨⎪⎧ 含混.(hùn )混.水摸鱼(hún ) ④处⎩⎪⎨⎪⎧妙处.(chù)处.心积虑(chǔ)⑤嚼⎩⎪⎨⎪⎧咬文嚼.字(jiáo )咀嚼.(jué)倒嚼.(jiào ) ⑥解⎩⎪⎨⎪⎧了解.(jiě)押解.(jiè)姓解.(Xiè)2.辨形组词(1)⎩⎪⎨⎪⎧婵(婵娟)蝉(蝉联)殚(殚精竭虑)惮(肆无忌惮)(2)⎩⎪⎨⎪⎧牍(案牍)椟(买椟还珠)犊(牛犊)渎(渎职)黩(穷兵黩武)(3)⎩⎪⎨⎪⎧辑(编辑)揖(作揖)楫(舟楫)缉(通缉)(4)⎩⎪⎨⎪⎧涓(涓涓细流)娟(娟秀)绢(手绢)3.词语释义(1)咬文嚼字: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指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锱、铢,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
(3)索然无味:一点意味和兴趣也没有。
(4)清沁肺腑:纯净的味道、感受渗入人的肺腑或内心。
(5)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
(多含贬义) 4.近义词辨析(1)捉摸·琢磨捉摸:猜测、预料,多用否定式。
琢磨:读“zuó mo ”时,意思是思索、考虑;读“zhuó mó”时,a.雕刻和打磨(玉石),b.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咬文嚼字》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5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 婵(chān)娟咬文嚼(jué)字倒涎(xián)B.锱铢(zīzhū)必较没镞(zú) 付梓(xīn)C.岑(cén)寂烹(pēng)茶王嫱(qiáng)D.尺牍(dú) 灞(bà)桥下乘(shè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
A. 斟酌剥啄有声 B.辨惑清沁肺腑C. 因缘胸襟气度 D.烂调刻苦自励3.解释下列词语。
(1)援例:引用成例。
(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金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3)中石没镞:射中石头,箭头没人其中。
(4)岑寂:寂静。
(5)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印叫付梓。
(6)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
后来泛指写定著作。
(7)尺牍:书信。
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所以这样说。
(8)下乘:下品、下等。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B.“学富五车”典出《庄子》,用来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
C.“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三国时曹植自称“才高八斗”。
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是宋代词人贺铸的词句。
二、课文理解l,课文从评论郭沫若的炼字说起,引出了什么观点?随后又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证明的?这三个例子各具有怎样的典型性?答:作者要引出的观点是: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因此,“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随后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故事的改写:一是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
这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第一例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第二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三例说明不同字眼意境不同。
2.文字的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高中语文必修五》咬文嚼字课后习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义与“咬文嚼字”最接近的一组是()。
A.说一不二、无核之谈、随口而出。
B.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
C.反复推敲、刻意抠词、拘泥不化。
D.信口开河、深思熟虑、造诣深厚。
2.以下哪个不是咬文嚼字的表现?()。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射箭易穿人难防。
C.岂有此理。
D.我要好好地学习,不让家长失望。
A.冯梦龙。
B.文征明。
C.朱熹。
D.孟子。
4.下列用词,哪个不符合“咬文嚼字”准则?()。
A.三位一体。
B.权力下放。
C.环保部。
D.组织领导。
5.以下哪种方式表达是咬文嚼字的表现?()。
A.物美价廉。
B.以人为本。
C.盈余利润。
D.调查研究。
二、判断正误。
1.咬文嚼字的本质是追求语言的严谨性。
()。
2.咬文嚼字应该成为咱们中学生写作的标淮。
()。
3.咬文嚼字意味着表达时,一定要选用生僻的词语。
()。
4.文学作品中,所有情况下都应该追求咬文嚼字。
()。
5.不懂得咬文嚼字的人往往看起来文笔不好。
()。
三、简答题。
1.请你说说你对“咬文嚼字”的理解。
2.谈谈咬文嚼字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之间的关系。
3.在写作中怎么样才能避免过度咬文嚼字造成的问题?4.你认为咬文嚼字的重点是什么?如何实现?5.你觉得咬文嚼字的习惯可能对你的学习、办事和与人沟通的方式产生什么影响?。
课时1 咬文嚼字(1)
(30分钟100分)
基础
找准论述类文本的论点
达标
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
突破
找准论述类文本论点之方法:
(1)抓住文体特征,了解命题特点,进行有效阅读;
(2)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查找代表作者观点的语句。
题组一基础通关(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
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
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
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
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
1.这段文字所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15分)
答:
2.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15分)
答:
题组二悦读时间(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咬嚼”茅盾文学奖作品,好!
耿银平
据《人民日报》日前报道,《咬文嚼字》今年将逐一“咬嚼”莫言、贾平凹、毕飞宇、阿来、麦家等12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获奖作品,包括阿来的《尘埃落定》、徐贵祥的《历史的天空》、麦家的《暗算》、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等,并定期公布“病情报告”。
其实,需要“病情报告”的何止这些大家。
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共出版图书37万
种、77亿册。
“萝卜快了不洗泥”,由于文字量太大、出版节奏太快,图书总会出现不少文字瑕疵,以致形成“文字病虫害”。
网络和出版物上的错字、别字、病句等不规范用法俯拾皆是,这对未成年人造成了文字误导,对成年人也造成了文字污染,对汉字发展和文化形象非常有害。
所以,《咬文嚼字》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开咬”,意义重大。
其一,中国的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文字本身包含着诸多文化内蕴、人文内涵以及人格美和道德美,每个人都应有对文化的敬畏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谨慎使用,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精华。
其二,多一些善于怀疑、善于质疑,爱管闲事、多管闲事的文化警惕和汉语保护意识。
当下我们进入了人人都是写手的“大众写作”时代,只有多一些质疑,多一些“嚼”和“咬”,人人成为“文化啄木鸟”,让犯错的人经常被“咬”,才能纠正和提升多数人不以为然的文化保护意识,使之得到积极推广和普及。
其三,通过这种文字“咀嚼”、文化较真,让慢阅读、深阅读、品位阅读得到真正推广,让揣摩和品味文字成为更多公众的精神追求,才能为他们带来更多阅读的快乐。
其四,此举更是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民间推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要求,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咬文嚼字》虽然不是推广语言文字的官方组织,却积极担当了文化净化的责任,这是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公益性推动。
美化文字、净化语言,人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网络时代,尤其需要更多文化传播机构以高度的自觉精神,给大众带来积极的精神引领,也需要更多公民携起手来,担当必要的文化责任,提高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水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0分) ( )
A.《人民日报》要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阿来的《尘埃落定》、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等做“病情报告”。
B.我国的“文字病虫害”包括错字、别字、病句等不规范用法,它们极大地影响了我国文字环境的净化和美化。
C.不净化文字环境,会对未成年人造成文字误导,对成年人造成文字污染,对汉字发展和文化形象造成危害。
D.浅阅读、庸俗化的阅读现状,不利于文字环境的净化和美化,因此,要通过对文字“咀嚼”、文化较真来改善。
4.人人成为“文化啄木鸟”有什么积极意义?请简要概括。
(15分)
答:
5.“净化和美化文字环境”的途径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5分)
答:
题组三语言秀场(30分)
6.根据下面的意思,为《咬文嚼字》杂志创拟一则广告词。
(10分)
我好,我优秀,你却不订不看,当然是你的错。
而如果我办得不好,无啥看头,甚至枯燥无味,那当然是我的错误喽。
我们说,优秀来自自信,自信才会出优秀。
《咬文嚼字》是深知此理的。
广告词:
7.下面是“凹”与“凸”这两个字的两种组合,请任选其一,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富有人生启迪的话,不超过80个字。
(20分)
(1)将“凹”与“凸”并列放在一起。
(2)将“凹”与“凸”上下对接在一起,组合成一个长方形。
答:
参考答案
课时1 咬文嚼字(1)
1.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的关系。
2.“推”字更能体现环境的幽寂和僧人的孤寂,更能与孤僧步月归寺的情境相调和。
3.A(《咬文嚼字》今年将逐一“咬嚼”这些作品,而不是《人民日报》)
4.①净化和美化文字环境,推动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
②纠正和提升多数人不以为然的文化保护意识,使之得到积极推广和普及。
③给读者带来更多阅读的快乐。
5.①国家立法,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
②文化传播机构自觉担当文化净化责任,给大众带来积极的引领精神。
③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对文化的敬畏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慎重使用。
6.不订《咬文嚼字》是你的错,不再订《咬文嚼字》是我的错。
7.示例:(1)“凹”字就像人的缺点,“凸”字就像人的优点。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只要认清自己的缺点,充分发挥优点,就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2)“凹”与“凸”就像不同人的不同的性格,但只要真诚相待,运用智慧,就可以和他人和谐相处,团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