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 格式:ppt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8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单元学习总结新人教版选修1一、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点1.相同点: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原则,认为《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作中介;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加尔文的基本思想与马丁·路德相似,主张“信仰得救”,但他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
他认为人的“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事情,因为从创世纪以来,上帝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两种,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一生无法改变的。
加尔文又宣称,上帝的神圣决定是秘而不宣的,每个人均可在生前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体会到自己是不是上帝的选民。
这样,“先定论”就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二、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产生的主要影响1.它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打击了教会权威,伸张了人的价值。
2.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3.新教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天主教会的财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它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这些措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例题】(2011·安徽文综,17)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
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
”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C.法王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审题思路]定时空:16世纪的法国。
审题意:本题考查宗教宽容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