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规范化治疗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规范化治疗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并发症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并发症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7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分组科学,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常规性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保持患者电解质、水、酸碱平衡;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解痉、化痰等,并积极的进行抗感染治疗。
1.2.2 观察组。
采取规范化治疗,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我院患者的具体特点,制定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急诊规范化治疗的流程图,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全程监测,采取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经有创治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采取拔管换急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应用应用的是瑞典生产的伽利略金牌呼吸机与德国生产的drger evitaii dura型的呼吸机,选用的是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与压力支持通气(psv)的通气模式。
调整呼气压(eppv)自0~4cmh2o开始,吸气压(ippv)自4~8cmh2o开始,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高[2]。
1.3 观察指标。
动态观察和记录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7天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以及fev1/fvc,pao2、paco2和呼吸困难评分。
参照呼吸困难量表评价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价如下[3]:0级(0分):患者在正常活动下呼吸正常基本不会出现显著呼吸困难;1级(1分):患者在稍微剧烈的情况下会有气短的情况出现;2级(2分):患者在正常行走时需要暂停缓解缓解症状,和同龄健康人群比较,行走较缓慢;3级(3分):在短暂的行走后需暂停缓解症状;4级(4分):出现十分明显的呼吸困难,即使从事简单的活动也会出现呼吸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作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23期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是慢性呼吸系统常见、多发的重大疑难病,疾病负担巨大。
肺康复是慢阻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肺康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中医肺系疾病特点,采用中医康复技术与方法,预防肺系病证进展,保护身心功能,以回归社会的综合康复措施。
为更好指导慢阻肺中医肺康复临床实践,在世界中联肺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下,成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康复指南》研制专家组,按照国际循证指南研制规范,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经过专家咨询和现场讨论,形成本指南。
指南内容主要包括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疾病证候类型、疾病评估、中医康复技术、附录7个部分。
中医康复技术包括7大类11项技术,包括简化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穴位贴敷、针刺、艾灸、呼吸导引术等。
明确每项康复技术的技术要点(时间、频率、疗程等)、适用人群、使用药物、常用穴位、操作方法等内容。
同时规定了慢阻肺中医康复术语和定义、中医肺康复、西医肺康复、疾病证候类型、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内容。
该指南适用于呼吸科、康复科及其相关科室的医生、技师和护理人员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的中医康復临床实践。
该指南发布将有助于提高慢阻肺中医康复技术的规范化,提高康复疗效和水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肺康复;指南Guidelines for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pecialty Committee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f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Abstrac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with huge disease burden,was a common,frequently-occurring and major difficult disease of chronic respiratory system.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linical treatment for COPD.Chinese medicine lung rehabilitation(CMLR),guided by Chinese medicine(CM)theory,following the pulmonary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in TCM and using CM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and methods,was a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measure that can prevent the progress of pulmonary disease syndrome,and protec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functions so as to promote patients to return to society as soon as possible.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COPD rehabilitation with CM,the expert panel for Guidelines for Chinese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as set up under the the Specialty Committee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of World Feder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ocieties(WFCMS).According to the formulation standard of internation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were systematically retrieved.After expertconsultation and on-the-spot discussion,the guide is formed.The content of the guidelines has 7 parts,which are the preface,introduction,scope,normative references,terms and definitions,types of disease syndromes,diseases assessment,CM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and appendix.The techniques of lung rehabilitation in CM include 7 categories and 11 techniques,such as simplified Taijiquan,Baduanjin,Liuzijue,acupoint application therapy,acupuncture,moxibustion,respiratory guidance,,etc.The guideline definites the technical points(time,frequency,course,etc),the optimal applicable population,use of drugs,common acupoints,operation methods and so on for each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Meanwhile,the guideline stipulates the basic contents involving terms and definitions of CMLR for COPD,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with Western medicines,types of disease syndromes and CMLR techniques.The guideline is applicable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CMLR on COPD patients by doctors,technicians and nurses in respiratory,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and related departments.The release of the guideline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M rehabilitation technology for COPD,and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level of rehabilitation.Keyword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hinese medicine lung rehabilitation; Guidelines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23.03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是慢性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疑难病,疾病负担巨大,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阻塞、进行性气流受限以及呼吸困难。
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两种主要类型。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指气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阻塞;而肺气肿则是由于肺组织的气体异质性扩张,导致气体交换不畅。
COPD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COPD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COPD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命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加剧,COP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给患者和医疗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对于COPD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1.2 肺康复治疗意义肺康复治疗是指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进行综合性的康复干预,通过系统性的治疗方案和多学科协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最终达到恢复或维持最佳健康状态的目的。
肺康复治疗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肺康复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增加运动耐受性,改善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从而减轻呼吸困难感,提高生活质量。
肺康复治疗还可以帮助患者学会正确的呼吸技巧和管理呼吸道症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急性加重和医院再入院的风险。
肺康复治疗还可以促进社会支持和康复环境的建立,提升患者生活幸福感和社会参与度。
肺康复治疗对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肺康复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肺康复治疗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受益更多的患者。
一、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慢阻肺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国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疾病。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慢阻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慢阻肺防治意识,普及慢阻肺防治知识。
2. 加强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 提高慢阻肺患者管理率和治疗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
4. 降低慢阻肺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工作内容1. 慢阻肺防治知识普及(1)开展慢阻肺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
(2)制作慢阻肺防治宣传资料,发放给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等。
(3)邀请专家开展慢阻肺防治知识讲座,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防治意识。
2. 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1)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慢阻肺高危因素筛查,包括吸烟史、职业暴露史、家族史等。
(2)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病情。
(3)对确诊的慢阻肺患者,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3. 慢阻肺患者管理(1)建立慢阻肺患者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
(2)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指导患者进行长期规范化治疗。
(3)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4)开展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慢阻肺防治体系建设(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慢阻肺防治能力建设,提高基层医生诊疗水平。
(2)推广慢阻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患者合理分流。
(3)建立健全慢阻肺防治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监测。
四、工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慢阻肺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慢阻肺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慢阻肺的认识。
4. 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工作时限1. 2023年1月至3月,完成慢阻肺防治知识普及工作。
2. 2023年4月至6月,完成慢阻肺高危人群筛查和患者管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什么?慢阻肺应该多采用家用制氧机进行氧疗 ...慢阻肺应该多采用家用制氧机进行氧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什么?慢阻肺应该多采用家用制氧机进行氧疗吗?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呼吸道疾病,是老百姓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
其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
慢阻肺病程呈进行性加重,患者的呼吸功能渐进下降,将严重影响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目前,所有治疗慢阻肺的药物,如抗感染、舒张支气管类药物,都不能逆转疾病进展,只能改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控制病程。
但有两种方法,不仅能延长病人的寿命,而且能改变慢阻肺病人的生命质量,那就是戒烟(针对有吸烟史的病人)和氧疗。
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显示,长期家庭氧疗是唯一能提高COPD 患者生存率的治疗手段。
长期家庭氧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呼吸功以及减轻心脏负荷,防止和逆转缺氧所致的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同时尽量保持患者的活动能力。
对伴有慢性低氧血症的COPD患者,需要长期低流量吸氧,每天连续吸氧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
在国外,氧疗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医生根据明确的氧疗指征、具体的疾病诊断,开具氧疗处方,由专业氧疗服务机构或医疗机构提供规范化的氧疗服务。
目前在我国,长期家庭氧疗尚未纳入国家卫生健康保障体系,很少有相应的机构能够提供规范化的氧疗服务。
根据美国胸科协会(ATS)与欧洲呼吸病协会(ERS)共同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符合医用氧疗标准的家庭供氧装置有三种:(1)压缩氧气钢瓶;(2)分子筛制氧机;(3)液态氧气系统。
国际规定应用于氧疗的分子筛制氧机必须符合国际标准ISO8359或美国标准F1464-96。
市面上其他原理的制氧设备如化学制氧器、膜制氧机(海氧之家)等,制氧浓度仅30%,而真正符合氧气治疗的医用氧气浓度必须要在90%以上才能起到治疗作用,此类产品因为无法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只能用于保健,不能用于氧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