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病理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4.87 MB
- 文档页数:69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摘要目的: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现收集我院经病理及细胞学证实的小细胞肺癌180例进行分析、以总结出小细胞肺癌的X线及CT表现,从而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水平。
方法:180例均有CT或X线检查并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X线及CT表现为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分叶状肿块影108例,表现为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分叶肿块状影45例,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22例,表现为中量或少量积液,纵隔未见明确移位5例。
肺转移100例,脑转移5例,肝转移7例,肋骨转移3例,胸膜转移10例。
结论:小细胞肺癌以肺门纵隔肿块(即中央型)最为多见,阻塞症状较轻,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发生转移,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CT及X线检查对小细胞肺癌诊断有极为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X线表现;CT表现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40例、女性40例,年龄在19~81岁,平均年龄约为45.8岁,36~40岁发病率最高,均有X线胸片或胸部CT为依据,经X光引导下穿刺取病变组织活检,痰检、纤支镜检及手术病理证实为小细胞肺癌。
临床上有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消瘦等症状。
2主要X线及CT表现180例小细胞肺癌,右肺100例、左肺80例,其X线及CT表现如下:2.1肺门、纵隔型X线表现:肺门或纵隔边界清楚肿块,密度均匀。
多呈分叶状,少数表现为肺门结构不清。
CT表现:以肺门、纵隔肿块为主共108例,单侧肺门肿块65例、双侧者43例,难以分辨原发灶和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
2.2周围肿块型X线表现:肺内病灶呈结节状或肿块状,可有分叶。
边缘光滑或有毛刺,均有深分叶或短毛刺。
CT表现:肺实质内肿块或结节状为主要表现,均有深分叶或切迹,共45例,同侧肺门淋巴结有肿大3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3例,远侧有阻塞改变3例。
2.3气道阻塞型①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②CT表现为阻塞性肺炎或阻塞性肺不张共22例,其中阻塞性肺炎改变8例,一侧性肺不张9例,上叶肺不张5例,隐约可见肺门肿块3例,肺内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轮廓不清。
6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分型及诊断途径。
方法对60例SCLC的CT表现回顾性分析,18例病理对照、观察,分析SCLC的CT表现与病理关系。
结果肺内肿块、肺门与纵隔淋巴结广泛肿大,是SCLC的CT表现特点,CT诊断的可靠性大约为80%,结合经皮穿刺活检可提高到90%。
结论CT螺旋扫描结合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SCLC确诊的主要手段。
标签:小细胞;肺癌;CT表现;诊断小细胞肺癌(SCL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比,发展快、预后差,易通过淋巴与血行转移。
合理有序的综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少数病例可能治愈。
1 材料与方法用的60例SCLC的临床、CT与病理资料为我院2012年~2014年经治病例。
确诊依据为术后病理(11例)、纤维支气管镜(16例)、经皮穿刺活检(33例),其中各检查结果之间可有重叠。
根据术后标本观察,结合影像学材料作回顾性分析,SCLC的大体病理形态可分为周围肿块型(19例),长轴进展型(41例)两大类。
全部病例的CT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10 mm的螺旋扫描,部分病例还有病变层面的薄层扫描图像重建及增强CT扫描[1]。
2 结果2.1周围肿块型(19例)X线平片与CT图像均可发现4级以下支气管源性肿块,直径>5 cm者13例,肿块边缘光滑、锐利酷似良性肿瘤,但多有分叶征;周围肺血管集束征阴性,但可有推移,其中9例误诊为良性病变。
CT薄层扫描圖像重建后可见支气管中断6例;增强效应阳性(增强后CT值上升30 Hu以上)者1例;同侧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者12例。
根据术后病理观察,肿块穿透支气管壁向周围肺组织侵犯。
镜检可见癌细胞呈堆积性生长,周围肺组织出现压迫性肺不张,未见渗出性改变,本组19例中仅有1例在术前明确诊断,余者皆为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后证实。
2.2长轴进展型(41例)X线与CT图像表现为肺门、纵隔肿块者34例,其特点是以支气管为中心的纺锤型肿块或广泛的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所形成的纵隔固定。
肺小细胞癌、多灶性肺癌文章来源于熊猫放射肺小细胞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肺癌,被认为起源于Kulchitsky细胞。
(左) 小细胞肺癌。
PA胸片显示典型的影像表现,包括巨大的纵隔和右肺门淋巴结肿大。
(右) 同一患者,轴位CT显示巨大的纵隔和右肺门淋巴结肿大,导致上腔静脉完全阻塞(箭)。
淋巴结转移是小细胞肺癌的典型表现,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常见原因。
(左) 小细胞肺癌。
PA胸片显示右肺门周围分叶状肿块,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引起的气管右旁凸起。
小细胞肺癌通常表现为纵隔淋巴结肿大。
(右) 同一患者,冠状CECT MIP图像证实右侧中央型肿块伴右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这些是小细胞肺癌的典型影像表现。
(左) 小细胞肺癌。
胸片显示左肺门肿块,导致左肺下叶支气管和左肺下叶肺不张。
(右) 同一患者,轴位CT和PET/CT图像显示左肺门区一个巨大的中央型软组织肿块,包裹并阻塞左肺下叶支气管,导致左肺下叶肺不张。
肿块表现出强烈摄取 (最大SUV = 11)。
(左) 小细胞肺癌患者,呼吸困难。
PA胸片显示一个巨大的右肺门区肿块,分叶状,边界不清。
(右) 同一患者,冠状CT显示右肺门肿块,右肺上叶支气管闭塞(黑箭),气管隆突下淋巴结肿大(白弯箭)。
小细胞肺癌典型表现为中央型肿块,其代表原发肿瘤和/或转移性淋巴结肿大。
(左) 小细胞肺癌。
轴位CT显示左肺上叶不规则实性结节,边缘有分叶,周围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孤立性肺结节是小细胞肺癌的一种罕见表现。
如果没有转移,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右) 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矢状CT显示多个椎体发生硬化性骨转移。
来源于:太帅图库多灶性肺癌Mutlifocal Lung Cancer•同时存在的肺癌: 同时检出2个或2个以上肺癌,无转移•异时性: 不同时间检出2个或2个以上肺癌,无转移•原发性肺癌伴卫星病灶•肺癌伴相同的组织学转移(左) 转移性肺癌。
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韦文桦何启辉陈乾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04期[摘要]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
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各36例。
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检查,比较两组的肿瘤位置、强化、形态、支气管闭塞和肺不张、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肿大、大血管受侵情况等。
结果小细胞肺癌多为中央型,肿瘤与支气管长轴平行,晚期发生支气管闭塞合并肺不张,而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即可发生阻塞性改变;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者融合、大血管受侵犯发生率高。
结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有一些特征性区别,可作出倾向性诊断。
[关键词] 肺癌;小细胞肺癌;CT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4-0086-0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的一种类型,占肺癌的20%~30%,近年来发生率不断上升。
为提高对小细胞肺癌影像学的认识水平,本文对36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SCLC 36例,男32例,女4例,平均年龄(60±12)岁,非小细胞癌(NSCLC)36例,男30例,女6例,平均年龄(59±8)岁。
1.2 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Speed64层VCT,行层厚为1.25 mm螺旋容积扫描。
扫描参数:探测器配置64×1.25,射线束宽度20.00 mm,电压120 kV,电流135 mAs,由肺尖到膈肌连续扫描,螺矩1.375:1,重建间隔1.25 mm;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和增强扫描,用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100 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速率(3.5~4) mL/s。
病理角度看小细胞癌的CT特征黄医生 19:32这是1例小细胞癌话雪 19:32恩,是,有融合趋势俊豪 19:32这是小细胞癌吗?血管漂浮征啊,我还想考虑淋巴瘤呢?话雪 19:33主要看融合黄医生 19:33这是另外一例小细胞癌+大细胞癌话雪 19:34恩,对,圆,没毛刺话雪 19:34等下话雪 19:35这样能解释不?俊豪 19:36生长均衡,相当于冰冻血管?话雪 19:37不是,生长均衡说的是圆话雪 19:38冰冻纵隔说的是侵袭强俊豪 19:39因为血供丰富,才不容易坏死,因为没有坏死,才没有形成血管破坏吗?黄医生 19:39既然侵袭性强,为什么肿瘤内的血管没有侵及?王兆宇 19:41我的理解是:小细胞癌侵袭力强,破坏力不如鳞癌强黄医生 19:42@王兆宇?嗯,明白了,多谢王老师!王兆宇 19:43病理上,SCC细胞较小,胞质很少,黏附力差,肿瘤有一种软软的感觉。
俊豪 19:47就是说,能看到完整的血管,除了淋巴瘤,还要想到小细胞肺癌吧?王兆宇 19:49二者形态还是有差别,小细胞癌是实性结节,原发性淋巴瘤常有GGO(粘膜相关淋巴瘤GGO特别多)。
俊豪 19:53嗯,我再按照这个思路延伸一下,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小细胞的肿瘤是不是有个共同点——细胞结合比较致密,血供相对丰富,少见坏死,容易包绕血管生长,也少见钙化。
比如淋巴瘤,小细胞肺癌,小圆细胞瘤。
这个观点能站住脚么?黄医生 19:53早期小的小细胞肺癌,血供是差的俊豪 19:54所以假如比较软,血供比较丰富,看到内部血管,少见坏死,就要想到小细胞的肿瘤?比如腹部淋巴瘤,确实比较软,容易包绕血管生长俊豪 19:56早期肺癌,肺动脉供血的时候,血供大都是偏差的吧?黄医生 19:59大腺癌常显著强化,CT值可达100以上黄医生 19:59但小腺癌王兆宇 20:00早期SCC血管没太多关注,坏死在病理上还是有的,只是很细很散,坏死区直径常小于1mm,所以影像上不容易看出坏死,增强时常有均匀散在低密度的感觉。
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诊断
周存升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1993(000)002
【摘要】小细胞肺癌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病理检查前难以确诊。
小细胞肺癌的相对影像学特征为男性多见,年龄较轻(多<50岁),中央型肺块,生
【总页数】2页(P35-36)
【作者】周存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Ⅱ)肝脏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J], 陈九如
2.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Ⅲ)肝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上) [J], 陈九如
3.肝脏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Ⅲ)肝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下) [J], 陈九如
4.小细胞肺癌25例影像学诊断 [J], 李大林
5.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特征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特征 [J], 余跃丰;庄丁勤;方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细胞肺癌的CT诊断分析目的分析SCLC的CT表现,以探讨CT诊断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所收治的76例SCLC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76例SCLC中,有65例(85.5%)是中心型的,11例(14.5%)是周围型的。
表现有肺内肿块或者结节的有74例(97.4%),有2例表现为支气管的管壁增厚。
其中有71例(93.5%)的肿块密度是均匀的,有2例表现为钙化和空洞。
有45例(59.2%)表现为支气管狭窄,有20例(26.3%)伴有阻塞性肺炎,有12例(15.8%)伴有阻塞性肺不张。
纵隔大血管被包埋或侵犯的有42例(55.3%)。
肺门淋巴结增大的有74例(97.4%),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有66例(86.8%)。
结论SCLC的CT主要表现为肺门区有实性肿块,而且大多数伴有纵隔淋巴结和肺门的转移,但是支气管的阻塞出现的相对较晚。
标签:小细胞肺癌;CT;诊断;影像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癌中的比例约为13.8%[1],有中央型和周围型两类,其中周围型较为少见,占10%~15%。
临床上SCLC的发病率比鳞癌低,且发病年龄也较小,大多见于男性[2]。
据大量文献报道,近年来SCLC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因此早期诊断对SCLC来说就异常重要。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从2005~2010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6例SCLC患者的CT影像,希望能够对SCLC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2005~2010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小细胞肺癌患者共76例,其中男62例,女1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为(51.0±0.6)岁。
其中,有50例是由纤维支气管镜病检确诊的,7例由手术病理证实,12例由穿刺活检确诊,经过痰细胞学证实的有7例。
1.2?CT扫描采用由美国生产的8层的螺旋CT机,设置扫描参数为:120 kV,200 mA,层厚为10 mm,螺距为1.5,球管旋转1周的时间为0.75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