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病因
(1)急性发热性传染病:流感,出血热,麻疹,疟 疾,鼻白喉,伤寒和传染性肝炎等。 (2)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血管硬化。 (3)血液病: 如血友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全身病因
(4)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C、K、P或钙 缺乏。维生素C、B2及P等能降低毛细血管壁的脆 性和通透性,维生素K与凝血酶原形成有关,钙 为凝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 (5)肝、肾等慢性疾病和风湿热等:肝功能损害常致 凝血障碍,尿毒症易致小血管损伤,风湿热患儿常有 鼻出血。 (6)中毒:磷、汞、砷、苯等化学物质可破坏造血系 统,长期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致血内凝血酶原减少。
• 注意无菌操作,填塞留置期间应给予抗生素, 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3d,最多不超过5~6d。
(3)血管结扎法:对严重出血者采用此法。 中鼻甲下缘平面以下出血者可考虑结扎 或栓塞上颌动脉或颈外动脉:中鼻甲下缘 平面以上出血者,则应结扎筛前动脉:鼻中 隔前部出血者可结扎上唇动脉。 (4)血管栓塞法:对严重出血者也可采用 此法。通过血管介入、造影术,找到出血 动脉,然后栓塞之。
【治疗】
• 鼻出血属急诊,病人常因出血而情绪紧张 和恐惧。 • (1) 安慰病人,使之镇静。 • (2)确定出血部位,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法止 血。 • (3)详细了解病史、临床表现、并做相应 的全面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进一步治疗 原发病,以达真正止血。
•
1.一般处理
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疑有休克者,应取平 卧低头位。嘱病人尽量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刺激 胃部引起呕吐,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对于出血量 大的病人,应监测生命体征。
鼻出血
鼻出血是鼻腔、鼻窦疾病常见症
状之一,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症状 之一,但以前者为多见。由于引起鼻 出血的病因很多,故临床表现多样。 可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亦可呈持 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 鼻涕带血或倒吸血涕,重者可大量出 血,甚而休克,反复出血则可导致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