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火车过桥问题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1.24 KB
- 文档页数:2
火车过桥问题教案教案标题:火车过桥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应用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和规则;2. 运用逻辑思维解决火车过桥问题;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火车过桥问题的练习题;3. 计时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使用一些与火车有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对火车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火车过桥问题吗?你们认为火车过桥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做出回答。
Step 2:讲解火车过桥问题(10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和规则。
解释问题的基本概念,例如桥的承重限制、火车的速度等,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Step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解决一道火车过桥问题。
提供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Step 4:展示和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思路。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各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Step 5:归纳总结(5分钟)总结学生们在解决火车过桥问题中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和解决思路,并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类似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Step 6:拓展练习(10分钟)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思考。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问题变体,并寻找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Step 7:课堂反思(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让他们分享他们在解决火车过桥问题中的收获和困惑。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今后的教学改进。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火车过桥问题,并与同学们分享。
《火车过桥》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 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火车过桥问题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火车过桥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火车过桥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火车长度、桥长、火车速度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
三、计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何计算火车过桥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
四、练习题(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火车过桥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火车过桥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在练习题环节,我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火车过桥问题的解决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火车过桥问题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计算方法”,因为这是解决火车过桥问题的关键步骤,也是学生容易感到困惑的部分。
在补充和说明这个重点细节时,需要详细解释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原理,并提供具体的计算步骤和示例,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教案:《火车过桥》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火车过桥的问题,掌握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2. 火车过桥的数学模型3. 火车过桥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2. 火车过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运用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火车过桥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共同解决火车过桥问题。
3.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火车过桥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火车模型、桥模型、卡片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火车过桥的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车过桥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火车过桥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火车过桥时,车身、桥长和桥宽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
3. 建立火车过桥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根据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火车长度、桥长和桥宽,列出相应的等式。
4. 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火车长度为30米,桥长为120米,桥宽为8米,求火车完全过桥所需的路程。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火车过桥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火车过桥数学模型的掌握程度。
七、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2. 强调火车过桥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类似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火车过桥的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收集有关火车过桥的资料,了解火车过桥在实际生活中的九、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是否掌握。
《火车过桥问题》教学设计分析与解:火车通过桥,行进的总路程为车长与桥长的和,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可以求出火车过桥的时间。
(120+7080)÷40=180(秒)=3(分)答:火车过桥需3分钟。
例2:王芳站在铁路边上,一列货车从她面前开过用了3分钟,已知这列货车长540米,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桥用了25分钟,这座桥长多少米?分析与解:王芳是静止的,货车从她面前开过所行的路程就是车长540米,知道了时间是3分钟,就可以求出货车的速度。
用货车的速度乘通过大桥的25分钟时间,就求出了货车行进的总路程,也就是货车的长度与桥的长度之和,再减去车长,就得到了桥长。
货车的速度: 540÷3=180(米)货车行的总路程:180×25=4500(米)车长+桥长桥长:4500-540=3960(米)答:座桥长3960米。
例3:火车通过长为1286米的铁桥用了64秒,如果火车的速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1910米的隧道用了45秒。
求火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分析与解:如果用原来的速度通过1910米的隧道用了45×2=90(秒)。
先通过铁桥和隧道的长度差和所用时间差,求出这列火车的速度,有了火车的速度,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不提速通过隧道的时间: 45×2=90(秒)火车的速度:(1910-1286)÷(90-64)=24(米)火车的长度:24×64-1286=250(米)答:火车的速度是每秒24米,火车的长度是250米。
例4:有两列火车,一列车长176米,每秒行22米,另一列车长144米,每秒行18米,现在两车相向而行,问从相遇到离开需要几秒钟?分析与解:从两车车头相遇到两车车尾相离,一共要行176+144=320(米),两车每秒共行22+18=40(米),所以,从相遇到相离一共要经过8秒。
(176+144)÷(22+18)=8(秒)答:从相遇到离开需要8秒。
1火车过桥问题说课稿日期: 姓名:教学重点 理解桥长和车长在行程问题中的特殊性。
教学难点 在相遇和追及问题中路程与桥长车长之间的关系。
知识要点 “火车过桥”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情况。
桥是静的,火车是动的,火车通过大桥,是指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
如图,假设某人站在火车头的A 点处,当火车通过桥时,A 点实际运动的路程就是火车运动的总路程,即车长与桥长的和。
1. 长150米的火车以每秒18米的速度穿越一条300米的隧道。
问:火车穿越隧道(进入隧道直到完全离开)要多少时间?2. 301次列车通过456米长的铁桥用了27秒,经过一位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8秒。
列车的速度和长度各是多少?3.一列火车通过一条长1260米的桥梁(车头上桥直至车尾离开桥)用了60秒,火车穿越长2010米的隧道用了90秒。
问:这列火车的车速和车身长度各是多少?4.火车通过长为102米的铁桥用了24秒,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1倍,它通过长为222米的隧道只用了18秒。
求火车原来的速度和它的长度。
AA 车长 桥长5.解放军某部有600人,他们排成四路纵队,每相邻两排之间前后距离1米,队伍每分钟行75米,现在要通过一座长676米的桥,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几分钟?6.一列火车,从车头到达桥头算起,用8秒全部驶上一座大桥,29秒后全部驶离大桥。
已知大桥长546米,火车全长是几米?7.一列货车要通过一条1800米长的大桥。
已知从货车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用120秒,货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
这列货车长多少米?8.一列慢车,车身长120米,车速是每秒15米;一列快车车身长160米,车速是每秒20米,两车在双轨道上相向行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要用多少秒?9.一列快车长380米,每秒行22米,一列慢车长260米,每秒行17米,两列火车齐头并进,快车超过慢车要多少秒?若齐尾并进,快车超过慢车要多少秒?10.有两列火车同时同方向齐头行驶,快车每秒行22米,慢车每秒行15米。
火车过桥问题讲座教案教案标题:火车过桥问题讲座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和应用场景。
2. 掌握解决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2. 解决火车过桥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策略。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白板、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标记笔。
3. 火车过桥问题的案例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或遇到过火车过桥问题,并请学生简单描述一下。
二、讲解(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2. 解释火车过桥问题的规则和限制条件。
3. 分析火车过桥问题的思考方式和策略。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一个具体的火车过桥问题案例,并将其呈现在白板或黑板上。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较。
四、讲解优秀解决方案(10分钟)1. 选取几个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展示和讲解。
2. 分析这些方案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和优化解决方案。
五、拓展应用(10分钟)1. 提供更复杂的火车过桥问题案例,要求学生尝试解决。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的思考方式和策略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2. 强调火车过桥问题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延伸:1. 提供更多的火车过桥问题案例供学生练习和思考。
2. 带领学生探索其他相关的问题和应用场景。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的积极程度。
火车过桥问题(一)、知识点梳理1、基本追击问题与相遇问题模型追及模型甲、乙二人分别由距离为S 的A 、B 两地同时同向( 由A 到B 的方向) 行走.甲速V 甲大于乙速V 乙,设经过t 时间后,甲可追及乙于C ,则有S=(V 甲-V 乙) ×t相遇模型甲、乙二人分别由距离为S 的A 、B 两地同时相向行走,甲速为V 甲,乙速为V 乙,设经过t 时间后,二人相遇于C .则有S=(V 甲+V 乙) ×t2、火车过桥问题火车在行驶中,经常发生过桥与通过隧道,两车对开错车与快车超越慢车等情况。
火车过桥是指“全车通过”,即从车头上桥直到车尾离桥才算“过桥”。
过桥的路程=桥长+车长过桥的路程=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长)÷过桥时间通过桥的时间=(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速×过桥时间-车长车长=车速×过桥时间-桥长(二)例题一、追击问题1、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5千米,经过5小时相遇,问:乙的速度是多少?2、甲、乙两车同方向行驶,甲车速度300米/分,甲车先行3000米;乙车开始出发,速度为700米/分,每行驶3分钟,停靠1分钟,问多长时间乙车追上甲车?解析:第一个四分后,相距3000-(700-300)*3+300=2100。
第二个四分后,相距2100-(700-300)*3+300=1200。
再追三分正好1200-(700-300)*3=0二、相遇问题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正好走了30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甲、乙两清洁车执行A、B两地间清洁任务,甲单独清扫需2h,乙单独需3h,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甲比乙多扫6km,A、B间共多少km?解析:甲每个小时清扫AB两地全长的1/2,乙每小时清扫AB两地全长的1/3。
火车过桥问题趣味课教案教案标题:火车过桥问题趣味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和基本规则。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规则和解题思路。
2.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包括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介绍和解题思路。
2. 火车过桥问题的示例题目和解答。
3. 小组活动所需的纸、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故事情节引入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火车过桥问题?你们认为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介绍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规则和解题思路。
2. 解释问题中的关键概念,如火车的速度、桥的承重限制等。
三、示例分析(1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火车过桥问题示例,并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确定哪些火车可以一起过桥,以及如何保证桥的承重限制。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火车过桥问题进行解答。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解题思路,尽量找到最优解。
3.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解答讨论(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2. 引导学生分析各组的解题思路,讨论不同解法的优劣之处。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火车过桥问题的解题思路和关键点。
2. 强调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火车过桥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2. 提供更复杂的火车过桥问题,挑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情况。
2. 收集学生解题思路和答案,评估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列车过桥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列车过桥的基本问题,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列车过桥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列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列车过桥问题的解决步骤和策略。
3. 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列车过桥问题的直观理解。
四、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列车过桥问题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对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介绍列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第3-4课时:学习列车过桥问题的解决步骤和策略。
第5-6课时: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7-8课时: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讲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列车过桥问题的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问题。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实际的列车过桥问题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3.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供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列车过桥问题案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讲解概念:介绍列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解释相关术语,确保学生理解清楚。
3. 演示解题过程: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演示解决列车过桥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让学生跟随并理解解题思路。
4.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尝试解决不同难度的列车过桥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思维之“数”》之“火车过桥”微课脚本教学内容:火车过桥问题(自编教材)施教学生:四年级学生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火车过桥的路程包括一个桥长和一个车身的长度。
2.学会计算过桥路程、桥长、车长、过桥时间。
3.学会计算一车过一桥问题、一车过两桥问题以及变形的火车过桥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够准确处理过桥路程、车长、桥长以及过桥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思维之“数”》微课堂,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火车过桥。
二、探究新知师:首先我们来看这块内容的知识要点。
1.火车过桥问题也属于行程问题中的一类,主要可分两种“一车过一桥”和“一车过两桥”。
2.解答火车过桥问题和行程问题一样,也要正确的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火车过桥问题中还涉及车长与桥长的问题。
3.列车通过一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
“列车通过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止。
基本数量关系是: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索“火车过桥”的奥秘吧!研究一:一车过一桥师:首先,我们来研究一车过一桥。
例1:一列火车长240米,每秒钟行14米。
全车通过全国最高的,长810米的纳界河特大桥,需要多少时间?师:我们先来思考:火车过桥研究的是哪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的,火车速度、过桥时间和路程。
继续思考,火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所行驶的路程指什么?你能在图上画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通过动画演示)师:通过动画演示,我们发现,火车所走的路程是有2部分,桥长和车长,也就是所走的路程=桥长+车长。
要想求这列火车过桥所需的时间,可按行程问题中一般数量关系,用路程除以速度,路程就是桥长+车长。
火车速度是每秒钟14米。
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求出路程=810+240=1050(米),过桥时间=1050÷ 14=75(秒)最后答,需要75秒。
小结:在解决一车过一桥问题时,我们根据题意,要想求出过桥时间,需要求出过桥的路程即车长+桥长,再按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用路程除以车速求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