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_关注空气质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5
《空气的成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关注空气质量》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一、认识空气——混合物(N2、O2、Ar. CO2)各组分的含量(O2)?污染?作用(O2、CO2)?二、应用空气——重要的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三、改造空气——空气质量报告防治污染《空气的成分——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关注空气质量》学情分析1.学生特点:初三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再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由于刚开始接触化学实验,初三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还不是很强,有些实验操作还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对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能估计不足,因此对于本节课的资料分析及实验探究等,尽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设计好引导性的梯度问题,教师须辅以适当的指导,但总的探究过程可放开让学生大胆去做。
2.教学方法:(1)问题导入法:“如今的大气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在本课教学中,我着力于问题的导入,力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知识、能力全面提高的目的。
(2)直观演示法:采用多媒体平台进行教学。
图片能在学生的视觉上造成冲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有效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
(3)实验探究法:为了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置“探究不同气体样本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及“分离液态空气”等实验,充分给学生自己体验的机会。
(4)讨论交流法: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和交流,学生之间能互相补充思想,发现自己的不足,修正别人的意见,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任务理解得更为透彻,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原有知识的整合。
.课时计划第(4)周第(7 )节9月 4 日学科化学九年一班教者葛建立课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与保护空气课型新课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过程与方法4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6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7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重点氮气性质的提出难点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要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教法阅读归纳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二、合作探究1.收集资料,分组讨论2.合作交流,得出结论空气成分测定实验中,集气瓶剩余的气体是什么气体?从该实验可以得出该气体又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请各小组出示所收集的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的资料、图片,首先在小组中讨论,然后全班汇总。
【小结】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并指出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
【过渡】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投影】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主要空气污染物污染的来源我的建议【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以及绘制的图表。
【小结】积极发言结合图片、资料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分组讨论代表发言补充展示收获复习、设疑引入培养学生收集、合作意识,处理信息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了解污染的危害,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总结交流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
【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总结收获,交流体会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四、巩固提高【作业】1.完成教材作业2.把活动过程以及你对改进大气质量的建议写成小论文让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板书设计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与保护空气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二、保护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明确保护空气的必要性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空气保护工作。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对空气资源的珍惜和保护充满热情,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能够列举空气污染的现象和危害,提出保护空气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空气保护工作。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地理》课本。
2.工具:电子教具(如:投影仪、电脑等)。
3.素材:PPT课件、教学图片。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教学图片或PPT展示一幅能够体现空气污染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2.谈论图片中的污染情况,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新课讲解(15分钟)1.引入课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学生手持教材,跟随老师阅读课文内容,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的理解和认知。
3.老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空气污染的概念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
4.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观察,举例说明他们所认识到的空气污染现象。
讨论与思考(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下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和造成的危害。
2.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进行班级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空气资源,列举一些保护空气的具体措施。
小结(5分钟)1.教师进行小结,向学生阐述在本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2.提醒学生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应该养成保护空气的习惯。
练习与巩固(15分钟)1.配发练习册,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2.教师进行答疑和解析,纠正学生的答题误区,巩固所学知识点。
拓展练习(10分钟)1.利用教学图片或PPT展示一些环境保护行动的图片,如植树造林、节约用电等。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动员他们亲自行动起来,更好地保护空气和环境。
感谢您的咨询,我将为您撰写一篇有关认识空气教案的文章,带您了解空气质量。
一、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无形却至关重要。
在现代工业和交通不断发展的今天,空气质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为此,了解空气质量,认识空气的重要性,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空气教案,帮助您正确认识空气质量和防护措施。
二、认识空气1.空气的成分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其他成分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气等。
2.空气的作用空气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呼吸,支持火焰的燃烧,传播声音,以及稳定大气温度等。
但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日益增多,给我们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三、认识空气质量1.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标准是对空气污染物质的控制要求,通常包括六项主要指标:PM2.5、PM10、SO2、NO2、O3、CO。
这些指标通常被用于判断空气质量的好坏,是衡量空气污染程度的重要标准。
2.空气质量的影响空气污染物质的存在,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空气中的PM2.5会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呼吸道疾病等。
SO2和NO2对空气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会对植物生长、大气稳定等产生负面影响。
3.空气质量的防护了解空气质量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相关措施防护自己的健康和环境。
在居住环境中,保持通风、使用新鲜空气、加强房屋保暖等均是有益的措施。
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佩戴口罩等方式来防护自己。
四、空气教案1.空气教案的目的空气教案是为提高广大民众对空气质量的认知和了解而设立的学习课程,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关注环境保护、了解污染物质产生的原因、危害和防范措施,做到预防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
2.空气教案的内容空气教案的内容涵盖广泛,主要包括空气污染物质的成分和特点、污染物质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空气指标和空气质量标准以及空气质量的防护和改善措施等。
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保护空气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的用途以及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表格和讨论交流,归纳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的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及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教学难点让学生意识到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同时要竖立环境保护意识。
情境导入每当看见那黑漆漆的烟从那粗大的烟囱内冒出时,每当看见汽车的尾气时,每当看见垃圾堆积如山时,你们是什么心情?请同学们看看外面的天空,我们如何去保护它。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提出问题空气中各成分有什么性质和用途呢?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1.氧气。
(1)供应呼吸,可用于医疗、潜水、登山、航空等。
(2)支持燃烧,可用于气焊、炼钢、宇航等。
2.氮气。
(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也不供应呼吸。
(3)用途:①用氮气作灯泡(经久耐用)或食品包装(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的填充气;②液态氮气用于医疗手术(冷冻细胞,杀伤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③用氮气制氮肥(人工固氮,工业制氨气):氮气+氢气催化剂,高温、高压氨气。
3.稀有气体。
(1)物理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响。
(3)用途:①作为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用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④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不会发生爆炸。
探究点二保护空气提出问题随着学技术的开展,空气受到严重的污染,我们如何防治空气的污染呢?讨论交流学生结合社会实践归纳。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3)《保护空气》榆树第二实验中学东校化学组陈瑞霞2015年11月19日课题1 空气(第3课时)保护空气一、教学设计说明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
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本节课主要通过图片、漫画、视频、分析归纳和小组交流讨论等介绍空气污染,危害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空气的必要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课标分析】空气是是身边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学生已有初步认识,但还不系统。
因此课标要求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学情分析】对空气这种最常见的物质来说,原本对空气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但不系统。
学生刚刚学完空气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已对空气组成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知道了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用途。
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根据生活经验和周围环境、电视新闻等知道目前空气被污染现象、防治的方法等也有一点基础和认识,但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系统的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污染物的分类、污染的危害、三大环境问题、防治的具体措施等相关知识。
【教法分析】本节课的重点在于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空气污染的原因、污染的危害及造成三大环境问题以及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搜集气体用途的图片、增加学生对各种气体的用途的理解。
从而引出新课。
让学生先讨论一下身边空气被污染的现象,总结空气的污染源,进而将污染物分类。
观察漫画看空气被污染的危害,教师在课前安排三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搜集气体被污染后造成的三大环境问题的相关资料,讨论后教师播放视频,全球气候变暖、臭氧空洞、酸雨等视频,让学生感受空气被污染的后果及保护空气的必要性。
再给学生播放伦敦烟雾事件,放映《后天》电影,让学生感受空气污染最终人类将面临的灾难。
空气是种宝贵的资源教案有趣教案标题:探索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认识到其重要性;2. 掌握空气的组成和特性;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倡节约用气的行为。
教学内容:1. 空气的组成和特性;2. 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3. 节约用气的方法和实践。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或教学板书;2. 实验材料:气球、吸管、蜡烛、水杯、氧气瓶等;3.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空气的组成和特性;4. 学生手册或活动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并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空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们如何使用空气?知识探究:3. 介绍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并让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来感受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4. 利用气球和吸管实验,演示气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让学生理解空气的特性。
5. 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现象,并引导他们思考蜡烛为何需要空气才能燃烧。
应用拓展:6. 探讨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如呼吸、植物光合作用等。
7.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节约用气,提倡环保行为。
例如,关闭不需要使用的电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
8.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并展示一份节约用气的计划,包括家庭、学校或社区层面的措施。
总结反思:9.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10.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成为环保的实践者。
教学评估:11. 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的理解程度和对节约用气的认识。
12. 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空气污染现象,并提出改善措施;2. 邀请环保专家或相关机构代表来学校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资源的认识和环保意识。
2.1 第2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价值,明确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和主要污染物,并能够简单描述它们的来源和危害;3.掌握保护空气的基本方法,能够提出自己的保护空气的建议;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使他们行动起来,为保护空气而努力。
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空气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空气的基本方法;•难点:理解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三. 教学准备•备课教材: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学工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白板、标志笔等。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城市雾霾图,引起学生对空气质量的思考。
然后发问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你们觉得空气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有多重要?”2. 探究空气的重要性(15分钟)(1)通过播放一段相关视频,介绍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空气中有哪些气体组成?”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并列举出几种常见气体。
然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接着,教师简要介绍了每种气体的特点和作用。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空气中的气体是怎么来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集体讨论。
然后教师介绍气体的来源,如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呼吸作用、燃烧等。
(4)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光合作用和动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空气中气体来源的理解。
3. 认识空气污染(2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几张空气污染现象的图片,并进行简要的说明。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空气污染是怎么引起的吗?”鼓励学生思考,然后进行集体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家庭燃烧等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并简要介绍了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3)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污染物的性质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不同污染物的危害。
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关键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问题激发学生对空气污染解决方案的兴趣1.2 教学内容空气的组成和特性空气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空气污染的严重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空气的组成、特性和影响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1.4 教学活动开场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讲授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展示空气污染的数据和案例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空气污染解决方案第二章:空气的组成和特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培养学生对空气科学知识的兴趣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和作用空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空气的质量标准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空气的组成、特性和影响实验法: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让学生亲手体验2.4 教学活动讲授空气的组成和特性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学生亲手体验空气的特性第三章:空气对人类生存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对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空气质量的意识3.2 教学内容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空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空气质量的评估指标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空气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案例分析法:分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具体案例讲授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具体案例学生展示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和认识第四章:空气污染的严重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4.2 教学内容空气污染的原因和来源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空气污染的原因、来源和影响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4.4 教学活动讲授空气污染的原因和来源展示空气污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第五章:空气污染解决方案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空气污染防治的意识5.2 教学内容个体措施: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节约能源等社会措施:如加强环保法规、推动清洁能源等国际合作:如全球气候治理、跨国环保合作等5.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空气污染解决方案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5.4 教学活动讲授空气污染解决方案学生展示对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的理解和想法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具体的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第六章:空气质量的监测与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培养学生保护空气质量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和设备家庭和学校空气质量的自我监测保护空气质量的措施和责任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空气质量监测的方法和设备实验法:进行家庭和学校空气质量的自我监测6.4 教学活动讲授空气质量的监测方法进行家庭和学校空气质量的自我监测实验讨论个人和社区在保护空气质量中的责任第七章: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意识7.2 教学内容室内空气质量的来源和问题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室内空气质量的来源、影响和改善方法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7.4 教学活动讲授室内空气质量的来源和问题分析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讨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第八章: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意识8.2 教学内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应对气候变化的环保措施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的关系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8.4 教学活动讲授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分析空气污染对气候变化的贡献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环保措施第九章:环保行动与倡导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行动的方式和意义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倡导的意识9.2 教学内容个人环保行动的方式和意义社区环保行动的组织和实施环保倡导的方法和技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环保行动的方式和意义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环保倡导的方法和技巧9.4 教学活动讲授个人环保行动的方式和意义讨论社区环保行动的组织和实施学生展示环保倡导的方法和技巧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关键的知识点培养学生对空气质量持续关注的意识10.2 教学内容回顾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关键的主要知识点展望未来空气质量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关键的主要知识点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展望未来空气质量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0.4 教学活动总结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关键的主要知识点讨论未来空气质量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学生展示对空气质量持续关注的意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空气的组成和特性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以及水蒸气和其他气体。
《关注空气质量》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道空气污介入数(API)、光化学烟雾的观点。
认识影响空气质量的要素、室内空气污染的根源。
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酸雨形成过程中所波及及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感情目标:经过空气质量报告反应的内容,认识空气质量对人类生计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课要点难点:空气污介入数(API)确实定。
教课方法:议论总结法教课过程:【引入】从1997年5月起,我国有十几座城市先后开始公布城市空气质量周报,为大众供给空气质量信息济南市也在此中,在此基础上,好多城市又公布了空气质量日报。
表1-1-1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你认识各项内容的含义吗?【阅读】表1-1-1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污介入数空气S N PM首要空气质质量优污染物量级别O2O210化2356PM10235良【板书】一从空气质量报告谈起解读空气质量报告【解说】要认识该表中各项内容的含义,我们第一从什么时空气污介入数(AirPollutionIndex,简称API)开始。
当前,空气质量报告中波及的污染物主假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污介入数是将某种污染物浓度进行简化办理而得出的简单数值形式。
每日赋别测定各样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它们的污介入数,此中污介入数最大的污染物就是当天的首要污染物,并将其污介入数作为当天的空气污介入数(Air PollutionIndex,简称API)。
API作为权衡空气质量利害的指标,其数值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API在空气污介入数分级标准中所对应的级别就是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
下边请同学们阅读表1-1-2,认识下我国空气污介入数分级标准,及各个级别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解说】空气质量受多种复杂要素的影响,此中主要要素有两个:一个是污染物的排放量,另一个是气象条件。
【联想怀疑】空气质量报告为何特别关注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你知道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吗?它时如何形成的?经过必修模块的学习,你已经熟习酸雨的成因和危害了。
关于空气的教案关于空气的教案引言: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存在于我们周围,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它的存在。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组成和作用,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一、空气的重要性1.1 空气的存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感受空气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如呼吸、飞翔、传播声音等。
1.2 空气的组成介绍空气的组成,主要是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将氧气和氮气分离的过程,加深对空气组成的理解。
二、空气的作用2.1 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呼吸作用是人类和动物生存的基本需求,通过观察自己的呼吸过程,感受空气的作用。
2.2 燃烧作用进行燃烧实验,让学生观察燃烧过程中空气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燃烧需要氧气的原因。
2.3 传播声音进行声音传播实验,让学生观察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了解空气在声音传播中的作用。
三、保护空气质量3.1 污染物对空气的影响介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如废气、烟尘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3.2 空气污染的原因让学生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如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空气污染。
3.3 保护空气的措施介绍保护空气的措施,如减少车辆使用、提倡绿色出行、合理利用能源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保护空气的措施。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空气的重要性、组成和作用,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空气质量。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空气的成分》是鲁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本单元选择空气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对空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通过对它的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又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内容的安排以此为基础。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
工业上分离空气的方法,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测不同气体样品中
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三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
三、教学设计思路
1、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展示、多媒体展示空气中各成分的应用实例,感受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创设问题情境,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
3.引导学生超越具体知识的学习,通过概括提炼,上升为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目标 :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工业上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经验认识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知道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不同气体样品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进一步理解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试验的能力
3、能力情感价值观: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感受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六、教法:实验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2
一、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二、工业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
三、关注空气质量
1、探究不同气体样品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
2、空气质量报告
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