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口容量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29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一)、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二)、环境人口容量1、定义: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
对该定义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基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事实和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矛盾是益尖锐的背景条件下提出的。
该定义的几层意思:⑴分析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
⑵整个环境中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生活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开发程度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⑶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而所利用的资源、技术,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国外或外地区的。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尽管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但是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补充补充一: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1、如何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进行估计⑴要考虑环境的地域范围的大小。
环境地域范围越大,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⑵要考虑地域内自然环境条件和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自然条件越优越,自然资源越丰富且可再更新能力强,环境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越多;反之则少。
⑶要考虑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口生活水平。
人们生活水平高,消费水平也就越高,则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容纳的人口数量就少。
所在资源消费水平一定的条件下,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就要把人口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
⑷要考虑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
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即使资源数量一定,仍然可以提高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同时又不会降低生活质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⑴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例如,现有的资源总数并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以及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等也在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导学案班级姓名学生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第周课题主备人审核人编号使用人编写时间1.2人口的合理容量景华府05 2013/1/12一、本节目标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 环境承载力⑴概念:指环境能的人口数量。
⑵衡量指标: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 环境人口容量⑴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⑵影响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以及人口的和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
其中,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3.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一种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为环境承载力,而环境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资源、经济、科技、消费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所能持续供养的最大人口。
4.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估计: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的估计结果。
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
①悲观论:现今世界人口已太多,已大大超过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②乐观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③中间论:介于悲观论与乐观论之间,多数学者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知识点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1. 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概念⑴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⑵条件按照合理的保障健康的不妨碍未来人口的⑶实质:① 的人口数量;②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 ”。
综上,所谓的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 的生活方式,保障 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
2. 正确处理人类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与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关系⑴ 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现实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 、人口 等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 问题和 问题。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在中图版的教材里,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体现的是可以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而合理人口容量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而在人教版里面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和中图版的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一样.说明“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与高中地理其他模块学习内容的联系。
人口合理容量第一部分: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地理必修Ⅱ2.年级:高中一年级4.所属的单元(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湖南教育出版社5.学时数:45分钟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教学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计算、对比等,采用多种手段如地图、表格、文字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计算、交流与表达等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包括三个大标题,分别是"一、’人口爆炸’""二、环境的限制性""三、人口的合理容量",主要介绍了20世纪以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和现状,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关系,介绍了环境承载力与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含义,人口容量的特点。
课程标准:要求能够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学情分析】本教材内容对高中年龄阶段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智力发展水平来说难度不大,担心的是学习兴趣不浓。
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以乡土地理资料为主制作案例,设计“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方案。
指出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作为一种资源是有限的。
科学的定义环境承载力指的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即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的限度。
之所以说“能承受”其实就是在不影响环境系统正常功能的情况下,有限的地球环境,有限的资源,它的承载力必然也是有限的人类活动,因此也势必要在地球承载力的极限内。
环境人口容量概念产生的背景是目前只有地球上有适合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面对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人口的事实,人们必然关注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的问题,从而提出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简单的说也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地球环境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能容纳的人口数,人口就不能正常生存。
而在新课标教材中采取的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在定义中让我们也了解了概念的不确定性,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都会随着不同因素,受各种条件限制发生变化,只是目前人类的人口总数从未达到过最高的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本身就是一个理想的、难于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教材中这样定义: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既要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情况下,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我们可以理解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这个数值并不是定值,也是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多少而定位的,因此并不是准确的数值,可谓是个未知数。
综上所述,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它是随时间变化的。
环境人口容量名词解释
环境人口容量名词解释:环境人口容量又称为环境人口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一个地区所能抚养的最多人口数,也称最大的抚养能力或负荷能力,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在满足人们最佳营养或消费水平的条件下,环境所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或理想的人口规模。
前者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
后者强调的是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和在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一般来说,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下面店铺给你分享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欢迎阅读。
地理人口的合理容量知识点一、环境承载量1、环境承载量,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全球为110亿,我国为16亿。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消费水平。
5、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我国为8-9亿。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比较项目环境承载量合理人口容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限定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经济、社会体现意义生存发展人口多寡大小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变动等估算标准压缩到最低3、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
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等。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第二课时【考纲要点】1. 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2.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3. 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知识点梳理】 1. 环境承载力(1)概念:环境能 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持续供养的 人口数量 多少 2.环境人口容量(1)内涵 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时间: 的时期内条件:利用本地 及其他资源、智力和 等条件,保证符合一定的 水平实质: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2)制约因素 (最主要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3)估计:乐观派:未来世界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中间派: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悲观派: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3.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 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条件:按照 的生活方式 保障 的生活水平 不妨碍 人口生活质量实质:最 的人口数量 (3)保持措施世界:① 尽最大可能吧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②建立 的秩序 地区:尊重 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课堂达标练习】1.环境承载力是指()A.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衡量人口数量的重要指标C.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D.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2.“木桶效应”说法正确的是()A.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长的桶板B.木桶容纳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短的桶板C.如果桶板代替资源,则长的板决定了人口的容量D.地球上人口的容量决定于人类自身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A.资源基础 B.三大发明 C.消费水平 D.商品经济的发展4.环境人口容量是指()A.一个地区人均资源量的极限值B.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C.科学技术最发达时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D.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好坏5.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出现了哪些人口问题()①人口增长过快②人口的发病率增高③人口城市化④人口老龄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
如何正确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一、环境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意义相近而不相同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简单定义: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是能够维持最低生活质量水平的最大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环境人口容量下了一个较为精确的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可见,环境人口容量表示的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是一个警戒值,它表示“地球上最多能供养多少人”。
环境人口容量是人口的警戒值。
环境承载力通常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可以用来表示环境人口容量的限度,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淡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等等各种承载力,所能供养的人口不尽相同,而环境人口容量是由该地区的承载力最小的那种资源决定的,就像是木桶的许多木板,有长有短,对人类来说,决定环境承载力的是最短那块木板,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它并不是固定的。
因为制约它的因素不固定。
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其他如科技,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人口素质等对它也有影响。
木桶效应解释就是:(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该桶的容积是(由承载力最小的资源决定的)由短板决定的(不同长短的板相当于不同资源的承载力)结论1:环境承载力通常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
如土地人口承载力,就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为居民提供的食物能健康地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它是随时间变化的。
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