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特点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血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
而血脂代谢紊乱则常常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诱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血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并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与作用失调,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而胰岛素抵抗则是机体对胰岛素反应降低的现象,也是糖尿病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 血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2.1 血脂异常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血脂异常主要包括高血脂、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增多等。
这些异常的脂质成分在体内堆积,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作用。
具体而言,高血脂会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的传导,使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产生。
2.2 胰岛素抵抗对血脂代谢的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出现,使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以满足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从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
高胰岛素血症则会通过多种方式,如抑制脂肪酸氧化、促进脂肪酸合成等,抑制脂质代谢的正常进行,进一步加重血脂代谢紊乱的程度。
3. 影响胰岛素抵抗的血脂代谢紊乱机制3.1 脂肪组织激素的影响脂肪组织激素,如肥大细胞因子和瘦素等,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调控过程。
血脂代谢紊乱会改变脂肪组织激素的分泌水平,进而干扰胰岛素的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3.2 炎症反应的作用血脂代谢紊乱时,机体的炎症反应常常会被激活。
这些炎症因子会参与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同时,胰岛素抵抗本身也能进一步激活炎症反应,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3 脂质代谢产物的影响脂质代谢紊乱会导致一系列脂质代谢产物的产生。
这些脂质代谢产物中的某些物质,如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等,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如细胞内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干扰、线粒体功能受损等,加重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4. 血脂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策略4.1 生活方式干预改善生活方式是管理血脂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的首要策略。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措施,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堆积,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患者的脂肪代谢和血脂控制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流行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控制血糖水平外,还需要重点关注脂肪代谢和血脂控制。
本文将从糖尿病患者的脂肪代谢、常见血脂异常及其处理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糖尿病患者脂肪代谢和血脂控制的重要性。
一、糖尿病患者的脂肪代谢脂肪代谢是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运输、氧化和合成的过程。
然而,糖尿病患者的脂肪代谢常常出现异常。
首先,由于胰岛素的分泌缺乏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降解增加,导致脂肪分解增加,血脂水平升高。
其次,脂肪酸的氧化能力下降,导致脂肪在肝脏和肌肉中的储存增加,进一步加剧脂肪代谢异常。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脂肪代谢紊乱成为影响其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及处理方法1. 高三酰甘油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血脂异常之一,其特点是血液中三酰甘油含量升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高三酰甘油血症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的进一步加重。
因此,控制三酰甘油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饮食控制、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等是控制高三酰甘油血症的主要方法。
2. 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超过正常范围。
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这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控制胆固醇水平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药物治疗来实现。
3. 低密度脂蛋白(LDL)异常LDL是一种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血脂物质,被称为“坏胆固醇”。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LDL异常,这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控制LDL水平可以通过限制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合理用药等方式实现。
4. 高密度脂蛋白(HDL)异常HDL是被认为有益于心血管健康的血脂物质,被称为“好胆固醇”。
然而,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HDL异常,即HDL水平降低,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提高HDL水平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实现。
血脂7项血脂检查项目、指标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特点和调脂目标及低高危疾病类型和参考值血脂检查项目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类脂的总称,临床中密切关注的主要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
甘油三酯:是甘油分子中的 3 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分别与载脂蛋白结合,即成为脂蛋白。
血脂不溶于水,须与特殊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送至组织进行代谢。
一般健康体检查血脂四项: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全面检查查血脂七项:血脂四项+Apo A1、Apo B 和 Lp(a),其中Apo A1、Apo B 和 Lp(a)的临床应用价值受到关注。
各项指标总胆固醇(TC)是胆固醇之总和TC合适水平是<5.2mmol/L,≥5.2且<6.2 mmol/L处于边缘水平,≥6.2mmol/L属于升高。
TC 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当TC 单独升高,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临床首选他汀类药物治疗。
TC 水平对ASCVD 发病危险有预测作用。
糖尿病患者 TC >3.1mmol/L,要开始治疗。
无基础疾病健康人群TC>7.2 mmol/L也应开始治疗。
LDL-C是坏胆固醇LDL-C的理想水平<2.6mmol/L,合适水平<3.4 mmol/L,≥3.4 且<4.1 mmol/L 处于边缘水平,≥4.1mmol/L属于升高。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主要危险因素,LDL-C负责把胆固醇由肝脏运输到斑块内,增加 ASCVD 发病风险。
一般情况下,LDL-C与 TC 相平行,但 TC 水平也受 HDL-C 水平影响,故LDL-C 能更好评估ASCVD危险性,降低 LDL-C水平是防治ASCVD重要策略之一,也是血脂异常防治首要目标。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特点及对策
摘要糖尿病患者体内高血糖状况与高血脂密切相关,高血脂特点多数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合并有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
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等大血管并发症。
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的非药物手段有控制饮食、减肥、运动、药物治疗。
通过综合性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紊乱对策
糖尿病是人体内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指标发生紊乱的综合征,高血糖与高血脂密切相关。
糖尿病与血脂紊乱的关系
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化验血脂时,会发现血甘油三酯明显升高,或同时伴有胆固醇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低,糖尿病患者多有这种通常被称为“混合型血脂异常”的血脂紊乱表现,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糖代谢与脂代谢密切相关,糖代谢发生异常时,会影响体内脂质的正常合成和分解,使体内脂质的合成增加、分解减慢,其结果是引起血脂紊乱。
糖尿病患者这种血脂异常与血糖的控制好坏也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血糖得到较好控制后,血脂异常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后,紊乱的血脂水平就会“自动地”恢复到正常,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只是其中比较
重要的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是青少年遗传型糖尿病)的血脂紊乱多在血糖控制后会基本恢复正常,2型糖尿病(成人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后,紊乱的血脂水平仅部分恢复正常,所以,成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的同时常常需要服用降脂药物。
糖尿病患者血脂紊乱的特点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可表现为仅有的血甘油三酯浓度升高或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但多数表现为混合性高脂血症如合并有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异常升高。
高血糖合并高血脂时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增加
糖尿病患者中,心脏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有人统计至少是普通人群的3倍。
即使是单纯糖尿病患者,也属心血管病高危范围,在10年内发生心肌梗死或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与已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相当,所以人们又把糖尿病当成“冠心病等危症”来对待。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则急性期的死亡率会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高危险性应该与合并存在的血脂异常有关。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100ml血增高10mg,其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12%;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每100ml血降低10mg,则使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22%,这说明对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会使其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对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外,积极进行降
脂治疗可显著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和脑中风的临床风险。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损害作用往往更为显著,所以临床上应该更为积极地进行调脂治疗。
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的对策
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的非药物手段有控制饮食、减肥、运动。
首先,饮食治疗十分重要:脂肪的质和量可直接影响血脂水平,每天摄取脂肪50~60g为宜,胆固醇每天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下,一般应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各种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均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而动物油类,如猪油、羊油、牛油则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食物的胆固醇全部来自动物油食品、蛋黄、动物内脏、鱼子和脑等,含胆固醇较高,应忌用或少用。
其次,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和减肥也是有效的控制血脂水平的办法。
糖尿病患者的调脂治疗的药物手段有:首先是降血糖、控制血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血脂结构和血脂水平,但要达到理想的血脂控制则往往需同时用调脂药物进行干预,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当饮食、锻炼和控制血糖治疗3~6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理想水平时,就应进行药物调脂治疗。
服用调脂药物:糖尿病患者的降脂药物选择与普通人群的大致相同,但目标值要求更为严格,主要是针对血脂异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降脂药物。
当前提倡对糖尿病患者首先选用他汀类药物。
这是因
为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胆固醇最强的药物;同时,糖尿病患者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其发生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已降至2.6mmol/l以下,仍然有甘油三酯升高和hdl-c低下,则可考虑选用其他降脂药物如贝特类或烟酸类降脂药物。
所谓的降脂治疗“达标”,是指将某项或几项血脂指标被控制到某一具体值即治疗“目标值”,这是依据科学研究的结果讨论制定的。
目前许多国家都建议,对于冠心病患者,应将其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2.6mmol/l 以下。
对于糖尿病患者,美国等国家也有同样建议,即将ldl-c降至2.6mmol/l以下甚至2.0mmol/l以下,只有这样,糖尿病患者才能从降脂治疗中获益。
需要注意的是,联合应用他汀和贝特类或烟酸类降脂药物期间,一定要严密随访,高度关注用药安全性指标如肝脏转氨酶及肌酸激酶。
传统中药在调脂方面也有贡献,血脂康胶囊成分中含有天然复合他汀、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有益成分,具有综合调脂作用,对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有降低作用,比较适用糖尿病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
“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结果证明,血脂康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及猝死)的风险。
此外,经临床观察发现服用血脂康非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