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回小说的产生4

章回小说几乎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唯一的体式,在宋元长篇讲史平话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王国维认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乃“后世小说分章回之祖”。

早期章回小说回目简单,明末清初左右固定下来,经历了单句回目、双句不对偶回目、双句对偶回目的过程。

《水浒传》版本问题 3

版本很复杂,大致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70回至124回不等):简本文字简略,描写细节少;繁本描绘细致生动,文学性较强。

李贽、金圣叹曾评《水浒》。金圣叹腰斩120回为70回,名《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为清最流行的本子。

现在通行版本:

百回本《水浒传》,人民文学1975年版;

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人民文学1954年版,中华书局1961年版,上海人民1975年版;

七十回本《水浒传》,人民文学1952年版;《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1981年版。

明清传奇 4

明清传奇在形式上承继南戏体制,且更加完备。一个剧本,大都只有30出左右,常分为上、下两部分;作家还特别注意结构的紧凑和科浑的穿插。

传奇的音乐也是采取曲牌联套的形式,但比南戏有所发展,一折戏中不再限于一个宫调;曲牌的多少,也取决于剧情的需要;所有登场的角色都可以演唱。

传奇在语言运用上给我们总的印象是典雅有余,当行不足,谨严有余,生动不足。剧中许多曲词,我们在书房里低徊吟咏,真觉情文并茂;而搬到舞台上演唱,不见得入耳就能消化,这实际上表现了明清文人剧作的共同特征。

汤显祖“临川四梦”3

是作者以戏剧形式表现出作家对人性、人生及其意义的思考。

《牡丹亭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

前二梦写男女青年的爱情故事,是在表扬真情的力量,后二梦则写士人仕途生涯的宦海沉浮,意在劝诫世人超越对“矫情”的贪恋。

《金瓶梅》的文学地位:6

《金瓶梅》开始逐渐摆脱说唱艺术的影响,向近代小说的方向转变,为古代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第一,题材选取现实生活故事,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从远离人间的神或魔开始走向市人,走向普通人的生活,从而体现出文学向“人”自身的靠拢和想文学本位的复归,同时也为世情小说的规模涌现,打出了一面自张一军的旗帜。

第二,审美触角伸向了人世间丑恶的一面,表达了作者对丑恶的现实怀着强烈的憎恶之情

第三,从类型人物到性格化人物。

第四,网状结构的高度成熟。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发展到高度成熟的阶段。第五,口语化的市井语言,代表了白话小说语言发展的另一方面,继承了说书艺人的口语化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

拟话本3

“小说家”的话本则是拟话本小说的前身,是以阅读为编目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体制包括:题目、篇

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作品包括:《幻影》、《欢喜冤家》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公安派:2

指名明后期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以袁宏道为代表,包括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及其友江盈科。因三袁是湖北公安人,遂以名派。

重个性、贵创造、强调表现自我的性灵说是公安派论文的核心。

《童心说》2

是明代末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一篇散文,他在文中提出了“童心”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一念之本心”,实际上只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

李渔-传奇“笠翁十种曲”:《怜香伴》、《风筝误》、《意中缘》、《蜃中楼》、《奈何天》、《玉搔头》、《比目鱼》、《凰求凤》、《巧团圆》、《慎鸾交》

李渔(1611-1680),字笠翁,别署笠道人、随庵主

人、新亭樵客、湖上笠翁,作小说署觉世稗官,浙江兰溪(今金华市)人。明末,多次应试未第。入清后,家道中落,不再应科举。顺治八年(1651)移家杭州。卖文为生。顺治十七年(1660)又移家南京,卖文、经营书坊——芥子园书坊、带领由家姬组成的戏班干谒达官贵人。因此“人以俳优目之”,被正统文人斥为“无行文人”、“帮闲文人”、“不讲气节”。康熙十六年(1677)从南京再迁杭州,居西湖云居山东麓的层园,历四年卒。

“笠翁十种曲”艺术特点:4

1、喜剧性,特别是大团圆结局是“笠翁十种曲”的共同特点。

2、情节新奇。

3、结构精巧。

4、语言通俗而富有机趣,讲究音律。

李渔的戏曲理论 4

主要在《闲情偶寄》之中,分为《词曲部》和《演习部》,合称《笠翁曲话》。是我国第一部对戏剧文学创作与表演、导演进行全面论述的理论专著。其体系完整,论述广泛,见地精辟,影响深远,全所未有。创立了比较完整的戏剧理论体系,代表着我国戏剧理论进入成熟阶段。

1、重视戏曲文学。他说“填词非末技,乃与史传诗文同流而异派者也。”他从戏剧的作用出发,极力强调戏曲的威力,努力为戏曲争取地位。但他认为戏剧既有教育作用,也具有娱乐作用。

2、戏剧结构:提出了“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

3、戏剧情节:提出“脱窠臼”,主张选材要“奇”,但不能荒诞,要从“家常日用之事”中去发掘新奇的题材。

4、戏曲语言:提倡浅显、洁净、有机趣、个性化,反对艰深、填塞、迂腐、浮泛,但也要求词采;他还十分重视宾白、科诨,主张讲究音律。

上述编剧理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演出,为了观众,这就抓住了戏曲创作的确特殊规律。同时,李渔对戏曲导演和演出也发表了具体意见。因此,李渔在戏曲理论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1、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桃花扇》的历史真实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历史面貌的总体把握,其次是描写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重视历史事

实,不完全拘泥于历史,进行了必要的艺术加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动人,情节更加连贯曲折,主题更加鲜明突出,达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较好的结合。

2、人物塑造。

(1)总体设置。作品设置了一个完整的人物体系,把人物分为左部、右部、奇部、偶部、总部五组人物。左部和右部用来写男女离合之情,分别以侯方域、李香君为主,组织了直接与他们有关的人物。奇部和偶部关乎南明兴亡,包括弘光帝及文臣武将。总部包括指引与总结式的人物如张瑶星、老赞礼等。

(2)以现实主义精神、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面貌。如侯方域风流倜傥,关心国事,注重名节,但也写出了他的纨绔习气、书生意气和软弱、动摇。左良玉对大明忠心耿耿,但又骄横跋扈,缺少谋略,轻率挥兵东下。黄得功争位内讧,但又死不降清。鸨母李贞丽平庸贪财,但关键时刻又能为他人做出牺牲(代香君嫁田仰为妾)。

(3)善于写出同类人物的不同。同是权奸,马士英鄙俗、无谋略,而阮大铖却奸诈、狡猾;同为恃武逞强的江北四镇,高杰无能,二刘(刘良佐、刘泽清)卑鄙无耻、降清,高得功却死不降清。同为江湖艺人的柳敬亭和苏昆生,柳狷介豪旷,又诙谐幽默,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