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PPT)标准预防与手卫生2015
- 格式:ppt
- 大小:15.45 MB
- 文档页数:70
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知识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知识标准预防是指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粘膜、皮肤,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具体措施包括手卫生、戴手套、适时戴口罩、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
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围裙。
同时,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
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
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30%。
手卫生执行不到位严重威胁着医务人员的病人身体健康,医务人员应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2009年4月卫生部正式出台了《手卫生规范》,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手卫生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
洗手是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是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是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在洗手与卫生消毒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药物或配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