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手卫生规范》(全面、生动)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71
手卫生管理规范
标题:手卫生管理规范
引言概述:
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和消毒来预防疾病传播的措施。
在医疗机构、食品格业、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手卫生管理规范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卫生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一、正确洗手的步骤
1.1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湿润双手
1.2 磨擦双手掌
1.3 磨擦双手背
二、消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2 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2.3 避免消毒剂残留
三、正确佩戴手套的方法
3.1 选择合适的手套材质
3.2 确保手套的尺寸合适
3.3 定期更换手套
四、避免手部皮肤损伤的措施
4.1 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洗手液
4.2 避免频繁使用酒精类消毒剂
4.3 使用护手霜保护皮肤
五、培训和监督
5.1 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
5.2 建立监督机制
5.3 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手卫生行为
结论:
手卫生管理规范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惟独通过正确的手卫生措施,才干有效减少病原体在人际传播中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希翼本文介绍的手卫生管理规范能够匡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PPT课件目录•手卫生重要性及定义•手卫生设施与用品配置•医务人员手卫生操作规范•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培训宣传策略制定和实施•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手卫生重要性及定义手卫生概念与意义01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02手卫生的意义在于通过保持手部的清洁和消毒,减少或消除手部微生物的污染,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接触被污染的医疗设备、器械、物品等,手部也可能被污染。
在医疗环境中,医务人员的手部污染风险较高,需要采取有效的手卫生措施来预防和控制。
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手部容易沾染各种微生物。
医疗环境中手污染风险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保持手部的清洁和消毒,可以减少或消除手部微生物的污染,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手卫生不仅关系到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控制关系010204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加强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和规范,明确手卫生的要求和操作流程。
提供便捷、高效的手卫生设施和用品,方便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
加强对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03手卫生设施与用品配置应设置在靠近工作区域的便利位置,数量足够以满足需求。
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水龙头干手设备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以防止洗手后再次接触污染。
水龙头应定期清洁,保持通畅。
推荐使用一次性纸巾或热风干手器。
避免使用公共毛巾,以防交叉感染。
030201洗手池、水龙头及干手设备要求消毒剂、清洁剂选择及使用注意事项消毒剂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如乙醇、过氧化氢等。
注意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伤害。
清洁剂应选择温和、无刺激性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清洁剂。
手卫生规范(现行最新版)一、手卫生管理与基本要求:1、将手卫生纳入医疗质量考核,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适宜的手卫生设施。
3、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4、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GB 27950的要求,在有效期内使用。
二、手卫生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要求:a)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b)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三、手卫生设施(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1、设置与诊疗工作相匹配的流动水洗手和卫生手消毒设施,并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2、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配备洗手液,盛放洗手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
4、配备干手纸。
5、配备手消毒剂,手消毒剂宜使用一次性包装。
(2)外科手消毒设施1、应配置专用洗手池。
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度适宜,能防止冲洗水溅出,池面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
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2、洗手池及水龙头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合理设置,每2~4间手术间宜独立设置1个洗手池,水龙头数量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3、配备洗手液。
4、配备清洁指甲的用品。
5、配备手消毒剂,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采用一次性包装。
6、配备外科无菌擦手纸。
7、配备计时装置、外科手卫生流程图。
四、洗手与卫生手消毒(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征1、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患者前。
b)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c)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d)接触患者后。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2、下列情况应洗手: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b)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
精品文档医务人员手卫生实施规范全院各科室:为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避免医院感染暴发,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特制定本规范,请遵照执行。
、定义1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1.1手卫生: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流动水洗手,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1.2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以减少手部暂居1.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菌的过程。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1.4外科手消毒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使用的手消毒剂常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手消毒剂:1.5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速干手消毒剂:1.6或泡沫型。
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1.7免冲洗手消毒剂:消毒剂。
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1.8手卫生设施: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2、 2.1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相关要求。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禁止使用固体肥皂科室应配备非手触式洗手、干手及手消毒设施,2.2 洗手,采用医院统一配备的洗手液或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产房等重点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的重症监护室、手术室、2.3 洗手设施,以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2.4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①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②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⑤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手卫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卫生是指保持双手清洁、无菌的一系列操作,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手卫生管理规范是指在医疗、食品加工、公共场所等领域中,对手卫生操作进行规范和管理,以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手卫生管理规范。
一、手卫生前的准备1.1 清洁工具准备:准备洗手液、肥皂、清洁毛巾等清洁工具,确保它们干净、无菌。
1.2 装备检查:检查洗手池、消毒器具等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正常使用。
1.3 个人卫生:保持指甲短、整洁,不带饰物,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
二、手卫生操作规范2.1 湿润双手:将双手用温水湿润,确保水温适宜,避免烫伤。
2.2 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搓揉双手,包括手背、手指缝等部位,持续搓揉20秒以上。
2.3 彻底冲洗双手:用流动的清水将肥皂或洗手液彻底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
三、手卫生后的操作3.1 用纸巾擦干双手:用干净的纸巾或洁净毛巾轻轻擦干双手,避免细菌再次滋生。
3.2 关闭水龙头:用纸巾或肘部关闭水龙头,避免手部再次接触污染物。
3.3 保持手部干燥:手部干燥后,避免触摸其他物品,保持双手干净。
四、手卫生时机的选择4.1 接触污染物后:如接触垃圾、污水、动物等,应立即进行手卫生。
4.2 接触食品前:在食品加工、餐饮等环节,接触食品前必须进行手卫生。
4.3 接触病人前后:在医疗机构、养老院等场所,接触病人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以防交叉感染。
五、手卫生管理的监督与培训5.1 监督检查:建立手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2 培训教育:对从业人员进行手卫生操作培训,提高其手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5.3 宣传推广:通过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手卫生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结论:手卫生管理规范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准备工作、操作规范、后续处理、时机选择以及监督与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手卫生标准规范手卫生标准规范一般洗手(一)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二)实施要点1.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无菌操作前后。
(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
(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6)处理污染物品后。
(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2.洗手要点:(1)正确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也可以将洗手分为七步,即增加清洗手腕。
(2)流动水下彻底冲洗,然后用一次性纸巾/毛巾彻底擦干,或者用干手机干燥双手。
(3)如水龙头为手拧式开关,则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三)注意事项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一)目的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二)实施要点1.外科手消毒指征:进行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按外科手术洗手要求的操作之前。
2.操作要点:(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清除指甲下的污垢。
(2)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3)取适量皂液或其他清洗剂按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擦干。
(4)取适量手消毒剂按六步洗手法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干燥。
(三)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
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
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手卫生管理规范(一)7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三前四后)1.接触患者前;2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3,用药及配餐前4.接触患者后;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或物品后;6.接触血液或体液后;7.摘手套后(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1、采用流动水洗手,将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需要时增长对手腕的清洗。
1.掌心对掌心揉搓;4.双手互握揉搓手指;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5.拇指在掌心揉搓;3.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注意事项】l、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
如指甲、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
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
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
如使用固体肥皂。
应保持干燥。
盛装肥皂的保持清洁。
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手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小毛巾应一用已消毒。
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三)、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进行手消毒l、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蛾处理传染病人污染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医务人员手消毒的方法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手卫生管理规范标题:手卫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扩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能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卫生管理规范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方法。
一、建立正确的手卫生意识1.1 全员参与:建立全员参与的手卫生意识,包括员工、患者及家属。
1.2 定期培训:定期开展手卫生培训,提高大家对手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1.3 制定规范:制定明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包括手部清洁、消毒和干燥等具体操作要求。
二、正确的手部清洁方法2.1 使用肥皂: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手部清洁,彻底清洁手部表面的细菌和病毒。
2.2 按摩手部:按摩双手,包括手指、指间缝隙和手背等部位,确保每个部位都得到清洁。
2.3 洗手时间: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确保足够的时间将细菌和病毒冲洗干净。
三、正确的手部消毒方法3.1 选择消毒剂:选择适合的手部消毒剂,如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液。
3.2 涂抹均匀:将消毒液涂抹均匀至双手表面,确保每个部位都得到消毒。
3.3 等待干燥:等待消毒液自然干燥,不要用手擦拭,以确保消毒效果。
四、避免手部受污染4.1 避免接触口鼻: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易受污染的部位。
4.2 避免交叉感染:避免用污染的手部接触干净的物品,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4.3 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手部常接触的物品,如手机、钥匙等,避免手部受污染。
五、定期评估和改进手卫生管理规范5.1 定期检查:定期对手卫生管理规范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2 收集反馈:收集员工和患者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手卫生管理规范。
5.3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手卫生管理规范,提高手卫生管理水平,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结语:正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是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加强大家对手卫生管理规范的认识和重视,共同营造一个清洁、安全的医疗环境。
手卫生手卫生操作规范一、目的手卫生是保持手部清洁和卫生的一种行为,旨在预防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的发生。
本文档旨在规范手卫生的操作步骤,确保员工正确履行手卫生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厂、实验室等各种场所。
三、操作步骤⒈洗手●打开水龙头,调节至适宜的温度。
●涂抹适量的洗手液,并揉搓双手至起泡。
●用流动的水冲洗双手,确保洗净所有洗手液。
●关闭水龙头,用干净的纸巾或手干器擦干双手。
⒉使用洗手液的情况●双手有明显的污垢。
●接触过可能存在细菌或的物品,如垃圾、尸体等。
●使用厕所后。
●饭前饭后。
●接触病人、伤口、体液等情况后。
⒊使用手消毒剂的情况●双手无明显污垢,并且没有使用洗手液的条件下。
●在医疗机构、食品加工厂等环境中,经常需要频繁进行手卫生的情况下。
四、注意事项⒈洗手时注意力必须集中,确保每个手指、手背、指间等部位都洗净。
⒉若戴手套,请在每次更换手套前进行手卫生。
⒊避免用手直接触摸面部、鼻孔、口腔等开放性黏膜部位。
⒋所有的手卫生操作必须在适宜的洗手盆、手消毒剂桶等设施下进行。
⒌勤于修剪指甲,以免滋生细菌。
附件:手部清洁操作演示视频、手卫生操作监测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卫生法:指对个人、家庭、社区、公共场所和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食品、饮用水、职业卫生、噪声、有害物质等方面的卫生管理规定。
⒉感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等。
⒊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
手卫生管理规范标题:手卫生管理规范引言概述: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正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对于保护个人和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洗手、消毒、手套使用、手部皮肤护理和定期培训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手卫生管理规范。
一、洗手1.1 使用肥皂和清水进行洗手:彻底洗手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应该用肥皂和清水洗手至少20秒。
1.2 洗手时机:在进食前、接触食物前、处理伤口前、接触病人先后、上厕所后等关键时刻都需要洗手。
1.3 洗手方法:应该注意洗手的方法,包括涂抹肥皂、揉搓手掌、揉搓指缝、揉搓指尖、清洗手腕等步骤。
二、消毒2.1 消毒液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消毒液对于有效杀灭细菌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消毒液。
2.2 消毒时间:消毒时间也是关键,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时间进行消毒,确保细菌被有效杀灭。
2.3 消毒频率: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制定合适的消毒频率,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
三、手套使用3.1 选择合适的手套:根据不同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确保手套的质量和适合性。
3.2 正确佩戴手套:佩戴手套前应该洗净双手,避免手套内外交叉感染,佩戴后应该注意手套的保持干燥。
3.3 定期更换手套:手套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一旦发现手套破损或者变脏应及时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四、手部皮肤护理4.1 保持双手清洁干燥:手部皮肤应该保持清洁干燥,避免皮肤过于干燥或者潮湿。
4.2 使用护手霜:时常洗手或者接触化学品的人群应该使用护手霜,保护手部皮肤。
4.3 定期修剪指甲:指甲是细菌滋生的地方,应该定期修剪保持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五、定期培训5.1 培训内容: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消毒液的选择和使用、手套的佩戴和更换、手部皮肤护理等内容。
5.2 培训频率:根据工作需要和人员流动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频率,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手卫生管理规范。
5.3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手卫生管理规范的执行力。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最新版本在医院里,手卫生是重中之重。
医务人员的手,时刻与病人接触,责任重大。
对患者的关心,往往体现在细节上,手卫生便是最基本的细节之一。
1. 手卫生的基本原则1.1 洗手时机想象一下,一个医生刚为病人做完检查,手上可能沾了细菌、病毒。
此时,洗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处理任何医疗器械前后,都需要认真洗手。
简简单单的动作,却能拯救无数生命。
1.2 洗手方法说到洗手,方法也不能马虎。
先用清水湿润双手,接着挤出适量洗手液,揉搓20秒以上。
这个时间,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短了可洗不干净,长了又没必要。
指缝、指甲、手腕,都得照顾到,别让细菌有可乘之机。
洗完后,擦干也是个关键。
用干净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纸巾,绝对不能用肮脏的东西。
2. 手消毒的意义2.1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不仅洗手,手消毒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步。
用含酒精的消毒液,效果非常好。
可是,选择时要注意,浓度不能太低,至少要在60%以上。
这才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2.2 使用手消毒液的步骤先把消毒液倒在手心,接着双手搓揉,直到液体完全干透。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30秒,稍微多一点也无妨,反正没坏处。
平时外出,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消毒,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2.3 注意事项要记住,手上如果沾了明显的脏东西,比如血液、体液,直接用水冲洗是第一步,消毒液是后话。
千万别图省事,直接用消毒液,这样不仅没用,还可能把细菌留在手上。
3. 特殊情况的处理3.1 面对传染病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手卫生显得更加重要。
比如说流感、肠道病毒,这时候更要小心谨慎。
患者频繁接触的地方,务必要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3.2 照顾特殊人群在照顾婴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时,手卫生更是不能马虎。
细小的病菌,可能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致命的影响。
每一次接触,都要认真洗手,做好防护。
4. 提高手卫生意识培养手卫生意识是个长期的过程。
不光是医务人员,普通人也要加入进来。